2016年09月05日讯 表观遗传修饰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所认识,但是表观遗传的变化如何对表型的进化产生影响,特别是表观遗传调控在人类大脑进化中的作用仍然不是很清楚。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教授Soojin VYi 曾经对人和黑猩猩大脑进行了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发现了很多物种间甲基化差异区域,但这些甲基化差异区域是否属于人类特异的甲基化变化仍然不是很清楚。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宿兵实验室之前对小头症基因CENPJ甲基化模式的比较研究表明,该基因在人类大脑中存在人类特异的低甲基化变化,但缺少对全基因组水平人类特异性甲基化变化的认识。
有鉴于此,宿兵实验室助理研究员石磊以及硕士生虎恩志、张哲与Soojin VYi开展合作,对人类、黑猩猩和猕猴3个物种的大脑前额叶进行了大脑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发现了85个人类特异的甲基化变化区域(DMR)。同时,他们通过对多个灵长类代表物种(人类、黑猩猩、长臂猿、猕猴和食蟹猴)大脑样本的甲基化重测序对发现的人类特异的DMR进行了验证。
研究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DMR集中在基因间区域,而这些区域基本上都是H3K4me3标识的转录活跃区域;进一步的基因表达分析发现,这些区域可能通过影响一些神经特异转录因子的结合参与神经发育调控过程。该研究提示在进化中表观遗传变化对人类大脑起源的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石磊为共同第一作
表观遗传修饰简介
表观遗传学又称“拟遗传学”、“表遗传学”、“外遗传学”以及“后遗传学”(英文epigenetics),是一门生物学学科,研究在没有细胞核DNA序列改变的情况时,基因功能的可逆的、可遗传的改变。这些改变包括DNA的修饰(如甲基化修饰)、组蛋白的各种修饰等。也指生物发育过程中包含的程序的研究。在这两种情况下,研究的对象都包括在DNA序列中未包含的基因调控信息如何传递到(细胞或生物体的)下一代这个问题。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08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