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JNCI:基因突变导致非裔美国人患结肠癌的恶性程度更高

佚名 2024-06-03 18:22:58

2016年09月06日讯 来自美国克利夫兰的研究人员去年曾经在非裔美国病人的结肠癌中发现一些新的基因突变,最近他们又发现携带这些突变的肿瘤恶性程度很高,并且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这些发现或可部分解释为何相比于其他人群非裔美国人患结肠癌的几率和死亡率最高。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NCI上。

去年该研究团队曾在非裔美国结肠癌病人中发现15个新突变基因,这些基因在患有结肠癌的白种人中几乎不会发生突变。该研究调查了携带这些突变的非裔美国结直肠癌病人的结果。

该研究共包含66名处于临床I-III期的结直肠癌病人,研究人员发现携带突变的病人出现癌症转移的几率更高,而相比于不携带突变的病人来说携带突变的III期病人复发的几率几乎是其三倍。

该文章作者Joseph E. Willis表示这项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帮助进一步探明相比于其他人群为何结直肠癌在非裔美国人中恶性程度更高。据了解自从1960年以后,白种人男性结直肠癌病人的死亡率下降了30%,而非裔美国籍男性结直肠癌病人的死亡率上升了28%。

另外一位研究人员Dr. Markowitz这样说道:“我们想知道对于非裔美国人和白种人来说结肠癌是否在分子上是同一种疾病。或者结肠癌是否是同一种疾病但在不同种族群体中存在不同。这项研究给了我们答案,对于非裔美国病人来说结肠癌在分子上是一种不同的疾病。”

结肠癌简介

结肠癌(cancer of colon)是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九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或地区结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因结肠癌死亡者,男性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5位,女性居第6位。从流行病学的观点看,结肠癌的发病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缺乏体力活动)、遗传因素有关。年龄、结直肠息肉史、溃疡性结肠炎及胆囊切除史也是结肠癌的高危因素。但总体而言,结肠癌的病因似不十分清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01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