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又叫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于3--18个月的婴儿,发病时段在冬春季节多见,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出现异常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使患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应积极预防或治疗。幼儿佝偻病是怎么回事呢?
幼儿佝偻病的类型有: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肝性佝偻病,肾性佝偻病。幼儿佝偻病是怎么回事呢?一般来说佝偻病患儿随年龄增长会有以下现象:6个月以下的孩子,用手指轻压其枕骨或顶骨,犹如乒乓球有弹性感;8-9个月的孩子头颅呈方形,前囟门偏大,至18个月前囟门尚不能闭合;1岁左右的孩子,胸部可见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称为肋串珠,并可出现胸廓畸形如胸骨前突呈鸡胸和肋缘的外翻,容易跌跤;1岁以后会走路可出现两下肢向内或向外弯曲的畸形呈0型腿或X型腿。
引起幼儿佝偻病的原因有哪些?主要有六种。一、围生期维生素D缺乏:孕期未补充维生素D的母亲的新生儿很快就降至缺乏的水平,而且早产和双胎或者多胎的更容易缺乏。二、日照不足: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需经波长为296-310nm的紫外线照射始能转化为维生素D3,婴幼儿户外活动过少导致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冬春季节的日照时间短且紫外线较弱更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三、维生素D摄入不足: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母乳喂养儿若不及时补充鱼肝油、蛋晃、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亦易患佝偻病。四、生长过速:早产或双胎婴儿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且出生后生长速度快,需要维生素D多易出现维生素D乏性佝偻病。五、疾病因素:很多种胃肠道、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严重肝、肾损害亦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生成量不足而引起佝偻病。六、药物影响: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糖皮质激素会对抗维生素D转运钙的作用。
幼儿佝偻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再次提醒家长们平时做好预防工作,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果怀疑孩子有佝偻病倾向,建议您带孩子去医院做详细检查,查明原因,再进行治疗。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高危人群
2岁以内(尤其是3~18个月的)婴幼儿是佝偻病的高危人群,可以通过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得以预防。
?骨骼病变
佝偻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
?发病率
近年来,重度佝偻病的发病率逐年降低,但是北方佝偻病患病率高于南方,轻、中度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
?发现方式
佝偻病可以在体检时发现,也可能首发表现为低钙惊厥、生长迟缓、萎靡、易激惹或者婴儿期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
?预防和治疗
预防佝偻病的最好方法是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的方法包括补充维生素D、钙剂和磷剂等。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松弛,易惊、多汗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乳食失调,复感疾病,调护失宜,日光不足,以致脾肾虚损,骨质柔弱或畸形。
?多晒太阳
主要是给孩子补钙,多晒太阳,口服维生素D 宝宝要多晒太阳和户外活动,这一点作为第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也最经济最有效。
?补充维生素D
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建议每天400~800IU(鱼肝油要每天吃,一直坚持到1岁半左右。)
?母乳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哺乳期间妈妈要补充适量的钙剂,鱼肝油和多晒太阳,每天喝奶粉,可以治愈的。
?积极治疗
因为四岁小孩的骨胳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极速 时期,积极治疗是完全是可以治愈的,不用担心。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98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