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1日讯 美国癌症探月计划如今产生了一系列大范围的研究靶向清单,尽管相关的资助目前并不清楚;9月7号发布的十条建议包括发起专门针对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特殊国家临床试验网络,以及开发3D癌症地图集来绘制目录揭示肿瘤同附近正常细胞的相互作用。
顾问小组同时还呼吁开发新型癌症疗法,包括先进的成像技术和药物运输设备等,顾问小组的成员包括主要的癌症研究者、临床医师和病人;当然新型的癌症技术也应当重点关注驱动许多儿童癌症的蛋白质,同时研究肿瘤如何对癌症疗法产生耐受性等。目前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并没有确定应当给予每项研究计划多少资金资助,以及这些计划应当如何有结构地建立起来。
今年1月份,美国白宫发起了这项癌症探月计划,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使得癌症领域研究的速度加倍,但由于国会切断了明年的资金预算,所以这项计划的资金投资目前陷入了困境,国立卫生研究院要求应当在2017财年投资6.8亿美元来支持这项探月计划,尽管来自两党的很多成员都支持这项研究,但国会议员表示,在真正投资这项计划之前他们需要更多关于这项计划的详细信息和资料。
来自华盛顿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开发预算和政策研究室主任Matt Hourihan表示,如果在国会设置2017年政府预算之前还没有消息的话,整个资金投入或许就要等到2018财年了。
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学政策和政府事务室常务董事Jon Retzlaff表示,来自癌症探月计划顾问小组的建议或许就可以提供立法者需要的信息,Retzlaff计划开始游说国会,他认为,由于这些提案会激发国会,因此这项拨款建议或许就能够产生,而这项计划的确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项目。
对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癌症遗传学佳Bert Vogelstein而言,这项建议让他非常欣喜,比如呼吁扩大使用癌症预防和早期癌症诊断策略或许是让人非常意外的,尽管很多专家都认为这种方法会明显减少癌症患者死亡的数量,但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资助名单,研究者们应当首先挑选出一些未被开发过的机会。
但这项建议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顾问委员会会议上或许会面临一些批评,一些参会者会认为,这项报告需要包括和种族及经济状况相关的癌症死亡的差异性信息和数据,而不一致性(差异性)往往需要首先进行考虑,很多死去的患者往往或许并不应该死亡。Poliwogg公司的行政总裁Greg Simon指出,这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或许会留给癌症探月计划的“特遣小组”,这是一个单独的癌症研究小组,其重点关注改善癌症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护理和后勤保障工作,该小组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其工作报告。
最新的研究计划中或许并没有覆盖多种多样的癌症研究,在会议期间顾问小组的成员也对此进行了强调,Elizabeth Jaffee说道,我们需要说明我们到底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研究成果,而且我们真的希望能够去优先进行更多研究。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Stephen Elledge表示,虽然如此,这项研究计划的范围也是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其或许能够帮助研究者进行更多最新领域的研究。
美国人癌症死亡率下降,都跟哪些因素有关?
每年1月份,美国癌症协会(ACS)都会发布一项重磅报告:《癌症统计年度报告》。为什么重磅?或许你能想到,作为医疗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他们的统计有许多借鉴意义,也会对新一年的癌症情况做出预测。
1月12日,《CA》杂志正式发布2021年癌症统计报告,报告显示,美国的癌症死亡率、发病率又双叒下降了!死亡率大幅下降31%,生存期再次延长。
报告显示,从1991年到2018年,美国的癌症死亡率下降了31%,这个数字刷新了美国癌症死亡率下降的记录,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癌症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这意味着,有320万人有可能逃脱死神的魔掌。这一历史性的进步,主要得益于吸烟人数的减少以及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改进。
同时,从2010年到2016年,美国所有诊断出的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总体上为67%,其中前列腺癌生存率高达98%,肺癌生存率仅为19%。
从癌症死亡率趋势来看,20世纪癌症的死亡率基本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烟草流行导致男性肺癌死亡人数迅速增加。不过相应的,随着吸烟人数的减少以及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改进,癌症死亡率从1991年的峰值开始,开始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从报告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吸烟人数与癌症死亡人数的直接关系。总体癌症死亡人数连续27年下降主要与肺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死亡人数下降有关。其中,肺癌死亡人数降幅最大。
从60年代起,美国就开始了控烟运动,并很快见效。控烟运动40年来,美国烟民人数持续降低,由于公共场合全面禁烟,甚至对吸烟时间和地点都有严格的法律限制,一旦“踩过界”,可能就会面临高额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能入狱。
因此,从1990年至今,美国成人吸烟率从42.4%降到了16.8%,男性和女性的肺癌死亡率分别降低了45%和19%。
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这句口号,但大部分人没有真正意识到其中的危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吸烟等同于慢性自杀,预防癌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控烟。数据显示,30%的全类型癌症死亡都和吸烟有关。
长期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可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还会损害脑部、胃部、肺部、口腔、肠道、肝脏、骨骼等器官和组织。最重要的是,吸烟是罹患肺癌最明确、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香烟中的致癌物会不断刺激肺部,最终导致细胞突变,诱发肺癌。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控烟情况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我国人群吸烟率为27.7%,吸烟人数约为3.2亿。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表明,我国烟民平均每天吸烟15.2支。更糟糕的是,很多未成年人禁不住诱惑,导致吸烟年龄越来越低龄化。
早在2003年,我国就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无烟。一些城市仍存在控烟难的问题,楼梯间、电梯过道、消防通道成了控烟死角。
不过,随着各地控烟力度的加强,与前几年相比,公众对一手烟、二手烟危害的认知水平显著提升,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居民家中的二手烟暴露率均有所下降。
专家表示,吸烟对于肺癌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如果及时戒烟,影响就会相应减少。目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上升,据最新评估,肺癌将成为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种,高达180万例,吸烟男性患者的死亡率是不吸烟男性患者的8~20倍。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最主要因素,但近年来,也有很多不吸烟的人被肺癌盯上。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导致的,除了吸烟,空气污染、不良饮食和习惯、生物因素、情绪等,都与癌症有关。
防癌之路,任重道远,癌症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做好防癌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才有“底气”抵抗癌症的侵袭。
从路易斯安那州的首都巴吞鲁日(Baton Rouge)到密西西比河的河口城市新奥尔良,这个绵延大约85迈的化工重镇带,密集驻扎着数百家化工油气企业,同时也因为癌症高发,而被许多美国公共健康问题专家称为“癌症带”(Cancer Alley)。
据美国联邦政府CDC的2015年公布的数据,路易斯安那州癌症死亡率2013年时是全美位列第四,远高于全美的平均水平,大约是每十万人中有476.3 人患癌症,234.7人死于癌症。
路易斯安那州的油气资源开发得早,早在20世纪初,油气产业已经成为了路易斯安那州的首要支柱。
到了四五十年代,许多化工产业移到像路易斯安那一样的南方州,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南方的州政府对于油气化工企业有更多的支持政策,环保相关的法律桎梏比较少。尽管在70年代,美国全国范围内环保运动的兴起,尼克松政府签署清洁空气水法、要求建立联邦环保署,美国建立工作安全与健康(OHSA)保障制度,但大企业仍旧通过游说、为政客提供竞选捐款、支持相关科学研究等方式,来影响立法、引导舆论,掩盖废气废水排放危害,也利用南部政治、族裔隔离等社会状况来扩大在当地的生产。
路易斯安那州在2005年的卡翠娜飓风中遭受重创,前一任州长金达尔不断推出减税政策,但州内财务难以平衡,再加上国际原油价格低迷,该州的经济状况也受到了影响。随着页岩气开发技术、深海钻探技术的不断发展,路易斯安那州正在经历新的发展机遇。
该州的招商引资部门路易斯安州经济开发局(LED)也正在积极吸引更多的油气化公司进入州内,希望为该州创造更多的就业,改善濒临破产的州内财政。
数百年前,许多种植园都沿着密西西比河这条黄金水道而建,而随着路易斯安那州现代化工炼油产业的发展,不少工厂买下了种植园,利用土地和河流资源,新建工厂。慢慢地,密西西比河从巴吞鲁日(Baton Rouge)到新奥尔良这一段,形成了美国密度最大的一个工业聚居区之一。南路易斯安那州港的总部也设立在拉普拉斯,这个海港是全美进出口最重要的一个港口区之一。
美国科学家日前发现,一种蛋白可使乳腺癌细胞在体内移动时存活下来,并形成新的肿瘤,这一过程称为转移。他们的结论源于实验室实验以及小鼠模型,从而解释了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即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转移机制。这种被称为“E-钙粘蛋白”的蛋白质似乎限制了癌细胞内的分子应力,使它们足以存活至形成新的肿瘤。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9月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可能为预防乳腺癌的复发带来新的方法。
研究人员之前认为,癌细胞必须失去E-钙粘蛋白才能转移。”细胞生物学教授、约翰斯·霍普金斯金梅尔癌症中心癌症侵袭和转移项目的联合总监、研究负责人Andrew Ewald说,“这很难解释为何患者的乳腺肿瘤通常仍会继续表达E-钙粘蛋白。我们的研究旨在测试这种蛋白在最常见的乳腺癌亚型,即浸润性导管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Ewald指出,绝大多数乳腺癌和其他癌症所致死亡都是由转移引起的,因此,预防转移是癌症研究的关键目标。从科学角度而言,转移分为许多不同的阶段,包括癌细胞侵入健康的乳腺组织、逃逸原发肿瘤、进入血管并在其中存活、进入新的器官,以及在肺部等远处器官中生存并播种新肿瘤。
癌细胞会在转移早期从原发肿瘤中脱离,已有大量研究重点探讨了癌细胞如何通过E-钙粘蛋白在分子层级相互黏附。在一些癌症中,例如被称为浸润性小叶癌(ILC)的乳腺癌类型,清除E-钙粘蛋白的基因突变似乎是发生转移的关键因素。然而,在一些其他类型的癌症中,例如在浸润性导管癌(IDC,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占所有乳腺癌诊断的80%以上)中,这种蛋白质得以保留甚至过度表达,这是科学家至今无法解释的矛盾之处。
? ? ? ?
? ? ? ?癌症的发病机制是正常细胞在物理、化学、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从而转化成了癌细胞。
? ? ? ? 据北医大肿瘤医院专家介绍,癌症是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碱基有突变、异位。DNA的遗传物质改变,碱基配对顺序和碱基互换等原因引起的遗传物质的改变,就是DNA改变。DNA改变导致了RNA和蛋白质改变,异常突变引起异常蛋白出现,所形成的细胞演变成异常细胞,它到处转移、成长,繁殖不受控制,没有像正常细胞有接触性抑制,这样癌症就形成了;也有的是由于放射线刺激DNA改变、化学药物导致DNA突变,以及病毒原因引起遗传物质改变,从而导致了细胞改变,细胞改变就转化成了癌症。
? ? ? ? 其实,癌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从而转化成癌症,是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当小伙伴们的身体出现某些特定变化时,就应该警觉,并及时进行就诊治疗。下面,我们就梳理一下身体那些征兆可能是“癌信号”吧。
? ? ? ? 1、不明原因持续发烧。有人持续发烧,待到医院进行多次检查后,仍查不出发烧的具体原因,虽然按医嘱进行相关治疗后,仍然持续发烧不退。这时,就要警觉可能是癌症的症状。不明原因发烧可能是血液癌症、淋巴瘤、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常见信号提示。医院对持续发烧患者进行全身CT检查后,就能够确诊病因。
? ? ? ?2、短期内体重突然下降。有的人未进行减肥,以及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但感觉自己在短期内有食欲下降、厌食症状,并导致体重突然下降,却找不到具体原因。其实,癌症是消耗性疾病,往往会造成人体能量额外消耗,所以说,癌症可能是导致短期内体重突然下降的主要原因。
? ? ? ??3、结节。在日常体检中,有人会查出淋巴或肺部出现早期结节,即有的结节在淋巴、有的结节在肺部,有的结节是良性,有的结节是恶性,这可能是癌症的早期提醒信号。根据结节不同情况,医生都会给出下步治疗结节的建议。
? ? ? ??4、咳嗽不止及刺激性干咳。突然出现咳嗽不止或刺激性干咳症状时,有可能是癌症的征兆。有的人突然短期内出现咳嗽不止,或刺激性干咳症状,经常规治疗无明显改变,有可能是肺癌或喉癌的征兆,应该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 ? ? ? 5、身上出现红点及不明原因出血。一是身上出现红点,可能是白血病症状。如有位6岁女孩身上出现红点,开始并未当回事,后来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诊治后,诊断结果竟是白血病。因此,身体出现红点,千万别不当回事,要及时诊治;二是身体出现不明原因出血,也就是说,并不是哪个部位出血,即不是肿瘤本身出血,而是有相应器官出现出血,导致咳血、呕血、便血、尿血、皮肤出血等,都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也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系统诊治。
? ? ? ?6、吞咽困难。有人在进食时,会出现胸骨后疼痛、食管内有异物感,这可能是食管癌、胃癌症状所致。如有长期吞咽困难症状,有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征兆,也应该尽早到医院进行X光胸透或胃镜检查、排查。
? ? ? ? 小伙伴们知道,癌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了解癌症发病机制,大家就要在思想上重视癌症,在行动上及时排查癌症,目的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做到防患于未然。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93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PNAS:空气污染引发老年痴呆!
下一篇: NEJM:利用脐带血治疗白血病显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