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荨麻疹的六个病因
慢性荨麻疹常见病因有:
1.饮食
食物以鱼、虾、蟹、蛋类常见;部分香料、调味品也可引起。
2.药物
药物可引起本病。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而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维生素B1等药物为组胺释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荨麻疹。
3.感染
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细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虫(如蛔虫等)。
4.生物因素
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5.物理因素
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
6.其他因素
胃肠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和精神因素也可引起。
慢性荨麻疹是指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组织内水肿,病程超过6周者称为慢性荨麻疹。病因常不确定。临床表现为患者不定时地在躯干、面部或四肢发生风团和斑块。发作从每日数次到数日一次不等。
二、慢性荨麻疹如何做到正确治疗呢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治疗较困难,疗程长。正确的治疗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寻找病因
详细询问病史,力求找到每位患者的发病原因,了解有无家族发病现象,有无急慢性感染史、用药史、职业、生活习惯及环境改变等。检查血、尿、便常规,根据需要进行皮肤过敏原检查、冰块试验、乙酰胆碱皮肤试验、血清IgE测定及血清补体测定等。个别病人要做HBV-DNA及甲状腺抗体、恶性肿瘤等检查。
2.避免诱发因素
寒冷性荨麻疹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的机会等。
3.使用抗组胺类药物
大多数患者经抗组胺药物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少数患者较顽固。对顽固性难治性荨麻疹可增大剂量或联合用药。H1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按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质的作用,治疗各型荨麻疹都有效。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苯海拉明、赛庚啶、扑尔敏、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和地氯雷他定等。可选择2种不同类型的H1受体拮抗剂合用或与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联合应用。安他乐具有较强的抗组胺、抗胆碱和镇静作用,止痒效果也很好。用于急、慢性荨麻疹和寒冷性荨麻疹均有效。多塞平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剂,主要用于治疗抑郁和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本药也具有很强的抗H1和H2受体作用。对慢性荨麻疹效果尤佳,副作用较小。对传统使用的抗组胺药物无效的荨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较好的选用药物。
4.选用具有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的药物
酮替酚通过增加体内cAMP的浓度,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释放,抑制作用较色甘酸钠强而快,可口服。曲尼司特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而减少组胺的释放。
5.糖皮质激素
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稳定肥大细胞膜和溶酶体膜,抑制炎症介质和溶酶体酶的释放;收缩血管,减少渗出。对荨麻疹的疗效好,特别适用于急性荨麻疹,血清病型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及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得宝松。紧急情况时,用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
6.免疫抑制剂
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上述治疗不能取得疗效时,可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试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疗效。
7.非特异性抗过敏疗法及其他疗法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硫代硫酸钠、6-氨基己酸、利血平、氨茶碱等药物可试用。
8.特殊情况的处理
荨麻疹因感染引起者,选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对寒冷性荨麻疹,抗组胺药物中以赛庚啶、多塞平、酮替芬、羟嗪和咪唑司丁疗效较好;可联合应用维生素E、桂利嗪及H2受体拮抗剂。阿扎他啶通过抗组胺、抗胆碱和抗5-羟色胺作用,对寒冷性荨麻疹效果较好。对日光性荨麻疹,除采用抗组胺药物羟嗪或扑尔敏外,还可服用羟氯喹、沙利度胺或高氯环嗪。
三、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两个偏方
偏方一
熟附片10克,生大黄、生甘草各5克,黄连、黄芩、黄芪各9克,当归、赤芍、白芍、防风各10克,酸梅5克,白糖30克 。
1.熟附片洗净,放入炖锅内煮30分钟待用。
2.把其余药物洗净与熟附片同放炖锅内,加入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滤去渣,留汁液,在汁液里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食法
每日1次,每次饮150毫升。
功效
清理湿热,止痒。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饮用尤佳。
偏方二
炙麻黄,荆芥各5克,僵蚕、白蒺藜、生地、丹皮、赤芍各10克,地肤子、槐花各12克,白糖30克。
1.先将以上的这些药物进行清洗干净,之后并一起放入瓦锅中并且加入适量的清水。
2.瓦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停火,过滤留汁液,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食法
每日1次,每次饮150毫升。
功效
清理湿热,止痒。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饮用尤佳。
四、慢性荨麻疹的七个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
某些食物主要指鱼虾、蟹贝、肉类、牛奶和蛋类等动物性蛋白,蘑菇、草莓、可可、蕃茄和大蒜等植物性食品以及某些食物调味品和添加剂,均可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
大蒜等植物性食品
2.慎用药物
许多药物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而导致荨麻疹发病。常见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痢特灵和磺胺等。
3.提高身体抵抗力,防止各种感染
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等细菌感染。脚气、灰指甲、汗斑等真菌感染以及蛔虫、血吸虫、蛲虫等寄生虫感染均可能引起荨麻疹。
4.物理性因素
冷风、热水洗浴、日光、摩擦及压力等各种物理性因素均可引起某些患者发病。
5.吸入性因素
如动物皮毛、皮屑、尘螨、植物花粉、粉尘等均可能引起荨麻疹。
6.积极治疗慢性内科疾病
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疾病均可成为荨麻疹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
7.正确使用抗过敏药物
服药时间应根据皮疹发生的时间进行调整,如睡觉前好发者应在晚饭后服药。皮疹控制后应继续用药2~3周并逐渐减量;一种抗过敏药无效时,可2~3种抗过敏药联合或交替使用。必要时可使用中药配合治疗。
第一,内服药为“抗组胺药物(俗称抗过敏药)”。常用的有扑尔敏、苯海拉明、赛庚定、去氯羟嗪及羟嗪(安他乐)等。一天需要服用2-3次,每次1片。
第二,防风、荆芥、蝉蜕各10克,地肤子、赤芍、生地、黄芩、苦参、白茅根、牛蒡子各15克,生石膏(先煎)20克,生甘草6克。把它们放在一起用水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十五分钟就可以了,每天喝一次,分开两次喝。
第三,可用酚炉甘石洗剂或薄荷酊每日外涂患处。
一般情况下,荨麻疹患者吃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管用。具体分析如下:
荨麻疹是由于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其引起的风团是一种隆起于皮肤表面的团块,可迅速发生,外观呈扁平状,颜色发红。通常荨麻疹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吃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抗病毒药物管用,有助于缓解局部瘙痒、疼痛、胸闷等症状,通常能够促进身体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治疗期间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注意休息,不要剧烈运动,有助于身体恢复。
您好: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本病较常见,约15%~25%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
病因】 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确切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常见病因如下: 1.食物 主要包括动物性蛋白(如鱼虾、蟹贝、肉类、牛奶和蛋类等)、植物性食品(如蕈类、草莓、可可、蕃茄和大蒜等)以及某些食物调味品和添加剂,这些食物中有的可作为变应原引起机体变态反应,有的则可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2.药物 许多药物通过引起机体变态反应而导致本病(常见的如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痢特灵和磺胺等),有些药物可为组胺释放物(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奎宁、肼苯达嗪、阿托品、毛果芸香碱、罂粟碱和多粘菌素B等)。 3.感染 各种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柯萨奇病毒感染等)、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等)、真菌感染(包括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疟原虫、血吸虫、蛲虫、丝虫和溶组织阿米巴等)均可能引起荨麻疹。 4.物理因素 各种物理性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均可引起某些患者发病。 5.动物及植物因素 如动物皮毛、昆虫毒素、蛇毒、海蜇毒素、荨麻及花粉等。 6.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可通过引起乙酰胆碱释放而致病。 7.内脏和全身性疾病 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疾病均可成为荨麻疹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 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一般较急性者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偶可急性发作,表现类似急性荨麻疹;部分患者皮损发作时间有一定规律性。
治疗】 治疗原则为抗过敏和对症治疗,但应争取做到对因治疗。 慢性荨麻疹以抗组胺药为主,给药时间应根据风团发生的时间进行调整,如晨起较多则应临睡前给予稍大剂量,如临睡时多则晚饭后给予稍大剂量;风团控制后宜继续用药并逐渐减量;一种抗组胺药无效时,可2~3种联用或交替使用;顽固性荨麻疹单用H1受体拮抗剂疗效不佳者,可联用H2受体拮抗剂,还可酌情选用利血平、氨茶碱、氯喹、雷公藤等口服。
谢谢提问!
(刘少卿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刘少卿 http://liushaoqing.haodf.com/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有好几种,具体使用什么药物,还是要依据患者的病情而定。比如对顽固性难治性荨麻疹可增大剂量或联合用药。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苯海拉明、赛庚啶、扑尔敏、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和地氯雷他定等。选用具有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的药物,曲尼司特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而减少组胺的释放。患者要遵医嘱接受全面的治疗,在平时也要注意患处的卫生,饮食上注意忌口。慢性荨麻疹需要口服药物来治疗。口服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方法有很多,第二代的抗组胺药就有几十种,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或者是两种进行配合使用。有一种第二代的抗组胺药,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一般就依据这种抗组胺药进行治疗,一天一颗,比如氯雷他定或者是依巴斯汀。如果效果还不错,继续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再逐渐减量,比如减半,减量以后再维持。慢性荨麻疹药物首要选择的是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比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等。如果选用一种抗组胺药效果不理想时,可以采用两种或者是三种进行联合或者是交替的使用,一般根除病因是治疗荨麻疹的关键。治疗慢性荨麻疹一般以抗过敏药物为主,首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也可视病情联合应用氯苯那敏(扑尔敏)、雷尼替丁、曲尼司特等抗过敏药物,还可酌情选用羟氯喹、雷公藤总苷等口服。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可服用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和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91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宝宝有鼻涕怎么办,宝宝流鼻涕吃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