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细胞肺癌要不要做脑预防
循证医学的I类证据已经证实了PCI能够降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并能延长患者生存。因此,对经治疗后包括手术加化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达到CR或PR的患者,应该推行PCI,因为这部分患者最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但是,接受PCI的小细胞患者中,仍有三分之一会出现脑转移,这部分患者接受再次头部放疗的有效率不到50%,预计生存期仅为4-6个月。
超过50%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颅内转移。随机研究表明,预防性脑照射(PCI)可有效降低脑转移瘤的发病率,但大多数独立研究并没有充分的能力证明有意义的生存优势。
对目前全部随机PCI试验(使用具体患者的数据)的一项meta分析报告,3年脑转移发病率从对照组的58.6%降低PCI治疗组的33.3%,下降了25%。因此,PCI似乎预防(而不是仅仅延迟)脑转移的发生。
该meta分析还报告,PCI治疗的患者3年生存率从对照组的15.3%增加到PCI组的20.7%,增加了5.4%。虽然在这项meta分析中广泛期患者数量少,但是在局限期和广泛期患者中观察到的获益均相似。
二、早期小细胞肺癌有救吗
小细胞肺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其特点是肿瘤倍增时间短、发展快,早期播散和快速生长。约2/3患者诊断时已属广泛期病变,未经治疗的广泛期患者仅能生存6~12周,而局限期患者也只有3~6个月。
小细胞肺癌多主张为全身治疗,化疗为最主要治疗手段。由于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特性,对化疗和放疗较敏感,初期治疗效果较好,大部分均可达到CR,但远期效果较差,5年生存率仅5%~10%。
手术参与小细胞肺癌治疗理论根据
因为局部复发仍是一个问题,所以手术切除可能为肿瘤控制提供更好的机会;手术用于加强局部控制与放疗不同,它不会影响或限制化疗的剂量强度;完整的手术分期可识别有高度复发危险的病人;因为手术可完全去除病人胸内的肿瘤而不影响病人的骨髓功能,所以手术可能使化疗更有效。
三、小细胞肺癌晚期危害
1、疼痛
出现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入中、晚期。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以后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剧烈疼痛是小细胞肺癌晚期症状,若是出现一般通过药物进行控制。疼痛一般是癌细胞侵犯神经造成的。很多人晚期都会感到无比疼痛。
2、出血
癌组织侵犯血管或癌组织小血管破裂而产生的。如肺癌病人可咯血,痰中带血。胃、结肠、食管癌则可便血。
3、肿块
主要表现在癌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甲状腺、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摸到。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容易触摸到。
过去几十年中SCLC发生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较多,提示SCLC的发生可能包含多种基因的参与。有研究认为抑癌基因p53、RB基因(视神经母细胞瘤基因),癌基因Bcl-2基因、Myc基因, 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等均与SCLC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四、小细胞肺癌的诊断鉴别
胸部普通X线检查,是最简单易行,且廉价的检查方法。
胸部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能显示普通X线检查所不能发现的病变,显示肺门淋巴结及纵隔内受累的范围及程度。
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发现肺部小病灶方面不如CT,但可较明显显示肿瘤与大血管之间的关系。在明确有无颅内转移时,增强MRI为首选。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PET):全身PET在确定肺内肿块、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方面精确性明显高于CT及放射性核素骨扫描。
痰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与肿瘤所在的部位、大小,痰的质量、是否并发感染等有关,中心型肺癌检出率较高,但难以明确类型,目前已不推荐应用。
纤维支气管镜:可以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及支气管腔内浸润范围,并取得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气道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und,EBUS)是一项新技术,对于仅有气道受压而无腔内肿物的病变,此检查可以帮助明确病变范围,提高透壁活检的准确性。
经皮穿刺肺活检:在CT引导下完成,活检阳性率高达90%,若肿瘤含大部分坏死区则常呈假阴性。
纵隔镜:对于常规方法难以确诊的可考虑纵隔镜活检,对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或前纵隔淋巴结侵犯的诊断意义较大。
胸腔镜和开胸活检:对难以确诊的周围型病变、纵隔病变或胸膜病变可考虑胸腔镜或开胸探查活检。
浅表淋巴结超声:SCLC易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超声扫查颈部、锁骨上、腋窝等处确定淋巴结转移分期。
腹部超声、CT或MRI:肝脏及肾上腺是SCLC容易转移的部位,初诊患者应行腹部影像学检查明确分期。
头颅增强MRI:增强MRI对脑转移灶较CT更为敏感。
全身骨扫描:全身骨扫描提示高代谢的部位,应仔细询问病史、结合MRI确定是否为转移。
肿瘤标记物检查:主要标记物为NSE、CEA、SCC、CYFR21-1等,缺乏特异性,对病情监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87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