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网站消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农合等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等妇幼重大专项,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指标显著改善。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显示,201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21.7/10万,较1990年的88.8/10万下降了75.6%,提前1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全国婴儿死亡率下降至8.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11.7‰,已于2007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促进全球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履行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妇幼健康高绩效国家。
尽管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2013年,孕产妇死亡率法国9/10万、英国8/10万、日本6/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世界发达地区平均水平为6‰,其中日本3‰、韩国4‰、美国7‰。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一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是东部的2.6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东部的3.1倍。二是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后,二胎生育需求增加,高龄产妇比例提高,优质医疗保健服务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大。三是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已进入下降相对缓慢的平台期,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大,孕产妇、儿童死亡绝对数大,保持平稳下降态势的难度较大。
针对以上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从三方面重点加强:一是以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为重点,继续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服务网络,抓好人员培训和技术推广,不断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二是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妇幼重大专项为载体,提高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率,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三是继续加强妇幼健康信息管理,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加强数据分析利用,为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联合国全体191个成员国一致通过的一项旨在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的行动计划,2000年9月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由189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千年宣言》,正式做出此项承诺。x0dx0ax0dx0a概况x0dx0a[编辑本段]x0dx0ax0dx0a2000年9月,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领导人就消除贫穷、饥饿、疾病、文盲、环境恶化和对妇女的歧视,商定了一套有时限的目标和指标。即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普及小学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全球合作促进发展。这些目标和指标被置于全球议程的核心,统称为千年发展目标(MDGs)。x0dx0ax0dx0a八项千年发展目标——从极端贫穷人口比例减半,遏止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蔓延到普及小学教育,所有目标完成时间是2015年——这是一幅由全世界所有国家和主要发展机构共同展现的蓝图。这些国家和机构已全力以赴来满足全世界最穷人的需求。x0dx0ax0dx0a八项目标x0dx0a[编辑本段]x0dx0ax0dx0a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共有8个方面,包括:x0dx0ax0dx0a1.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x0dx0a·靠每日不到1美元维生的人口比例减半x0dx0a·挨饿的人口比例减半x0dx0a2.普及小学教育x0dx0a·确保所有男童和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小学教育课程x0dx0a3.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x0dx0a·最好到2005年在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中消除两性差距,至迟于2015年在各级教育中消除此种差距x0dx0a4.降低儿童死亡率x0dx0a·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x0dx0a5.改善产妇保健x0dx0a·产妇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x0dx0a6.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以及其他疾病对抗x0dx0a·遏止并开始扭转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蔓延x0dx0a·遏止并开始扭转疟疾和其他主要疾病的发病率增长x0dx0a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x0dx0a·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国家政策和方案;扭转环境资源的流失x0dx0a·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减半x0dx0a·到2020年使至少1亿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x0dx0a8.全球合作促进发展x0dx0a·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包括在国家和国际两级致力于善政、发展和减轻贫穷x0dx0a·满足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需要。这包括:对其出口免征关税、不实行配额;加强重债穷国的减债方案,注销官方双边债务;向致力于减贫的国家提供更为慷慨的官方发展援助x0dx0a·满足内陆国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x0dx0a·通过国家和国际措施全面处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使债务可以长期持续承受x0dx0a·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为青年创造体面的生产性就业机会x0dx0a·与制药公司合作,在发展中国家提供负担得起的基本药物x0dx0a·与私营部门合作,提供新技术、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技术产生的好处x0dx0a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本人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对千年发展目标十分关注,并一直强调其重要性,但是9·11事件后许多国家在反恐战争、维护安全等问题上表现出更大兴趣,使得许多人发出了能否按时完成千年发展目标的忧虑。许多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更加关注千年发展目标并在其中扮演更积极角色。x0dx0a2004年3月,联合国发表第一份千年发展目标进度报告,其中表扬中国在推动该目标方面的成果。中国已经在包括减少贫困人口等几个方面提前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对其他目标在中国的实现表示乐观。x0dx0ax0dx0a联合国秘书长说x0dx0a[编辑本段]x0dx0a我们将有时间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在全世界范围以及在多数,甚至是所有个别国家--但是我们必须打破一切照旧、泰然处之的做法。x0dx0ax0dx0a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取得成功。必须从现在起到最后期限的整个十年期间持续采取行动,才能取得成功。我们需要时间来培训教师、护士和工程人员;需要时间来建造公路、学校和医院;需要时间让小型和大型企业成长,以便产生所需的就业和收入。我们必须现在就开始行动。x0dx0ax0dx0a今后几年我们必须将全球发展援助增加一倍以上。否则我们就无法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法律分析: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顺产率是改善农村孕产妇保健状况、保障广大农村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进一步降低两个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法律依据: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一条规定:到2015年,东、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95%、85%和80%以上;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实现我国政府承诺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东、中、西部各省(区、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98%、95%和90%以上;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男女平等的现状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妇女解放,他深刻地指出,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将实现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作为新中国的奋斗目标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为革命捐躯的妇女楷模,如杨开慧、赵一曼、刘胡兰等女英雄,用生命和鲜血为后人留下了英勇壮丽的诗篇。新中国成立后,妇女逐渐在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方面取得了独立地位。妇女响应“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号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成为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力军,为中国妇女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妇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
1995年确定男女平等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以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国家各种单行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在内的保障妇女权益和促进性别平等的法律体系。20年间,先后制定和修改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就业促进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社会保险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20多部法律法规。31个省(区、市)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立法取得重大进展。29个省(区、市)制定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或政策。2015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2005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规定,2012年颁布实施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2015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加强对女性特别是幼女的保护,更加有力地惩处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2016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人身安全保护令一时成为社会热点词汇。
2014年全国共设立法律援助机构3737个,获得法律援助的妇女达35.2万人,与2000年相比,法律援助机构增长97.7%,获得法律援助的妇女人数增加31万人。支持妇联及其他妇女组织开设妇女维权服务热线、成立维权服务机构等,积极为妇女提供法律帮助与服务。目前,31个省(区、市)的2800多个区(县)开通“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建立妇女维权站、维权岗、家庭暴力投诉站等各类维权服务机构25万个,畅通了妇女维权渠道。(二)男女受教育差距明显缩小
2014年,初中和高中在校生中的女生比例分别为46.7%和50.0%;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和硕士研究生在校生中的女生比例分别为52.1%和51.6%,博士研究生在校生中的女生比例增至36.9%。设立扫盲教育专项资金,降低妇女文盲人数,2013年女性15岁及以上文盲率为6.7%,比1995年降低了17.4个百分点,女性文盲人口比1995年减少了7000多万。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性别差距缩小。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6岁以上人口中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4年,比10年前提高了1.3年,与男性的差距比10年前缩小0.2年。
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比例不断提高。国家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律政策,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完善助学政策体系,扩大妇女接受职业教育规模。2014年,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女性规模达到805万,普通中专在校女生达到397万,分别占总数的44.7%和53.0%;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和中等教育的女性规模分别达到346万和2000多万。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针对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春潮行动”“阳光工程”等多样化培训,满足不同妇女群体的职业发展需求。2013年,女性参加政府培训机构举办的职工技能培训人数占培训总数的43.0%。
(三)妇女平等就业权利得到保障
2013年,全国女性就业占就业总数的45%,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占55%。为保障妇女与男子平等享有就业的权利,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扶助政策有力支持了妇女创业就业。2009年以来,国家针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扶持行动累计创建了女大学生实践基地8100多个,组建了1.2万人的创业导师队伍,为30多万名女大学生提供了免费的创业就业培训,帮助十几万名女大学生实现了创业就业。150万农村妇女通过培训取得了农业技术员职称或绿色证书,创办妇女专业合作社5万多个。最近一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妇女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比例比10年前提高了25个百分点,各类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以及有关人员所占的比例也提高了13个百分点。2013年女性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61万,占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44.1%。(四)妇女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强疾病防治能力,扩大医疗保障覆盖人口,不断完善和健全妇幼健康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妇幼卫生保健项目,提高妇幼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妇女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妇女平均预期寿命延长,2010年达到77.4岁,比2000年提高4.1岁,比男性高5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88.8/10万下降到2014年的21.7/10万,下降3/4,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五)妇女贫困状况显著改善
中国在实施全方位扶贫战略中,统筹考虑城镇化、老龄化、市场化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妇女贫困的影响,加大妇女扶贫脱贫力度。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将妇女作为重点扶贫群体,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妇女扶贫项目,不断提升贫困妇女的发展能力和受益水平。贫困妇女数量大幅减少,妇女贫困程度不断降低。在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女性人口的贫困发生率从2005年的20.3%下降到2010年的9.8%。建立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贫困妇女的保障力度。2014年,妇女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分别为792万人和1826万人,比2006年分别增加了200万人和1591万人。积极开展“贫困母亲两癌救助”“母亲安居工程”“母亲健康快车”等公益慈善项目,帮助患病贫困妇女、贫困单亲母亲改善生存与发展状况。
2009年,财政部、人社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全国妇联联合推出了面向基层妇女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创业意愿的妇女可以申请5万—8万元妇女小额贷款,贷款利息全部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支付。到目前为止,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已经发出2200多亿元,帮助500多万妇女实现了创业就业,辐射带动了1000多万妇女就业。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理解卫生事业性质,对正确制定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合理利用和配置卫生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相关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医疗卫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扩展资料: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到2015年预计将比2010年提高1岁;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13.1‰下降到2014年的8.9‰,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30/10万下降到2014年的21.7/10万,均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城乡居民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成就巨大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82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