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也称为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缺血、缺氧而造成的一种疾病。心梗的发病十分突然,一旦出现,可引起休克、心力衰竭等表现,严重时可造成死亡。
据了解,心梗的发作与季节关系密切,在秋冬季,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吃得多、动得少,再加上寒冷的刺激,更容易诱发心梗的发作。
因此,中老年人群在秋冬季节更应做好防护措施,平安过冬;那么,生活中要如何预防心梗呢?
1、控制三高
三高即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它们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
三高与心梗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这是因为三高在一定程度上可造成血管的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
因此,想要预防心梗的发生,中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定期测量血脂、血糖、血压的水平;
一旦指标发生异常,要及时干预,平时也要注意控制好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粗粮。
2、积极锻炼身体
运动对健康极为重要,无论是慢跑、快走还是太极拳,都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防止血管堵塞。
不过,年龄较大的人平时要多关注天气变化,选择在适宜的天气外出锻炼,尽量避免在下雪天出门,同时也不宜在秋冬季的早晨锻炼。
秋冬季早晚温差较大,如果在早上锻炼,可导致血管扩张,一旦停止运动,身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血管可发生收缩,血压升高,可增加心梗发生的风险。
3、做好保暖工作
秋冬季外界的气温较低,在冷空气的刺激下,很容易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从而导致心肌缺血,严重时可造成心梗。
因此,中老年人在秋冬季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外出时应戴好围巾、手套、帽子等防护用品,尤其是要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可在睡前用热水泡脚,促进身体血液循环。
4、规律用药
如果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秋冬季在气温的影响下,血压等指标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老年人除了要规律用药,在冬季还应经常测量血压,一旦发现异常,应告知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更应加强防护,减少血栓的形成。
其实,中老年人除了应注意以上几点,平时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焦虑、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对血管健康十分不利,可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可诱发心梗的发生。
相反的,如果平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情绪平稳,对健康是有好处的。
总而言之,到了秋冬季节,中老年人的一举一动都要特别注意,尤其是本身就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查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
平时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多锻炼身体,注意保暖,必要时应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情。
除此之外,冬天可以多喝热开水,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可以防止血管收缩,减少心梗的发生几率。
人到老年,就会出现一些棘手的疾病。在老年中发病比较多的就属心肌梗塞了,心肌梗塞是一种心血管疾病,这种疾病需要在生活中注意生活习惯,注意作息规律。所以,当我们出现心肌梗塞的症状时我们应该尽量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预防。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呢?一.养成良好的作息良好的作息是防止许多疾病的因素。不仅是心肌梗塞。通常,有一个良好的作息规律,可以有效的减轻心脏的负担。所以,中老年人应该养成一个合理的作息规律,这样可以稳定自己的生物钟,对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一个好的影响。同时,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可以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这样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能够保证自己足够清晰,防止记忆衰退。
二.积极锻炼锻炼是每个中老年人都应该进行的项目。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魄,还可以增强人们的免疫力,这样可以减少自身的患病风险。同时,积极锻炼能够保持心脏的良好运行,对于心脏不好的人群,锻炼时不应该过度,适度就好。对于一些锻炼达人,也应该把控好锻炼时间,过长时间的锻炼也会对身体造成一些危害。
三.保持心里愉悦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降低患疾病的风险,不止是心血管疾病。保持愉悦的心情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加对抗疾病的能力。相反,如果一个中老年人每天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发火,这很可能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对身体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心肌梗塞预防的方法有许多种,我们应该做到一些基本的预防方法。如果已经出现了心肌梗塞的状况,应该及时就医。
心脏病在冬季是高发疾病,这是因为冬季天气寒冷,天冷导致血管收缩,代谢增高。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衰及心血管死亡等突发事件可能性明显增加,冬季心脏病突发事件要比其他季节高出2-3倍,心律失常、心梗是又是心脏病病人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患者一旦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大面积心肌梗死的最佳抢救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所以老年人要做好冬季保养,以防万一:
心脏病患者冬季如何保养
如果患有了该病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并且患者家人要好好的护理患者,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康复。
一、保暖
在冬季冠心病患者要注意天气预报,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如果天气很冷的话,要尽量少出门,如果出门最好戴上口罩、帽子和围脖等,特别要注意不要迎着风走。
二、喝水
冬季天气干燥,人体水分流失很大,所以要多喝开水为身体补水,这是冬季冠心病患者的注意事项之一,也是是常见的冠心病的护理要点,冠心病患者最好在每天晨起和睡前都喝一杯白开水。
三、情绪
冠心病患者要乐观豁达,切忌暴怒、惊恐、过悲过喜,还要注意消除低落的情绪,学会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可以在平时多听听一些轻松、愉快、舒缓的音乐,闲时还可以养花、种草、养鱼等。
四、睡眠
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尽量少熬夜,并且在临睡前不要看紧张、恐怖的小说或电影。冠心病患者不可醒来立马起床,要在床上躺一会儿。
心脏病患者吃什么好?
1、吃苹果可防血管硬化
研究显示,每天吃两个苹果能够减少人体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吃苹果还会增加血中维生素c的含量,平均可提升34%。每天吃苹果可以减少肠内的不良细菌数量而帮助有益菌繁殖,从而改善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也同样可以起到预防高血脂和血管硬化等与生活习惯有关的病症的作用。这是心脏病的饮食中比较重要的方面。
2、多吃鱼也不容忽视
长期规律地吃鱼远比单吃心脏病药还要好,而且安全、无副作用,是重要的心脏病的饮食。长期吃富含长链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对于心血管病人所产生的保护效果,近年来已经由很多的学术研究所证明,特别是吃那些生活在寒带水域的深海鱼类,如鲑鱼、鲔鱼等,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达52%以上。
预防心律失常做好七项保健
心律失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心脏保健。正常人的心脏按照一定的节律稳定而有规律地跳动,心跳频率为60─100次/分钟()。当心跳的频率和节律发生改变时,即发生了心律失常。那么具体的七项保健措施为以下所述:
保健一:正确对待、心胸开阔。不要因为患了心律失常而忧心忡忡。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心律失常并非不能控制。
保健二: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按时服药。
保健三: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急剧激动或情绪过度忧虑,都可引起心律失常。
保健四:随季节、气候变化调节生活起居,采取措施预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保健五: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宜清淡,少辛辣;不宜暴饮暴食;少饮浓茶、咖啡、冷饮等;戒烟、酒是预防心律失常的重要一环。
保健六:定期到医院检查,复查有关项目,合理调整药物。
保健七: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心律失常患者应减少劳累,保睡眠充足,并适当地进行锻炼;只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极差的患者,才应长期卧床休息。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77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