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1日讯 在大脑研究方面,这一次的聚会史无前例。神经学家9月19日在纽约会聚,旨在达成一项了解人脑工作机制以及当其发生问题时如何修复的全球性任务。
“协调全球闹计划”会议的崇高目标是联合全世界的力量,像天文学、物理学以及遗传学领域的国际合作那样来研究大脑。
“神经科学的时代正在到来,现在它已经为大科学做好了准备。”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Rafael Yuste说,他和洛克菲克大学的Cori Bargmann一起组织了当天的会议。“这是与研究领域的所有同行首次聚集在同一个大厅里。”Yuste说。
那些受邀的人士包括来自慈善界、私人企业以及国家大脑研究项目的代表。他们希望发起的“全球脑计划”将决定优先开展哪些项目和目标,以及他们应该如何得到资助。
“我们希望了解全球所有活跃的和计划实施的大脑项目都有哪些。”Bargmann说,“我们希望这些项目的负责人能够会面,如此一来对于未来的合作就做有了人际联系。”她说。Yuste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成立一个由所有主要参与团队的代表组成的常务委员会。
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设立了很多长期的大型大脑研究项目,其中包括美国60亿美元的脑计划和欧洲10亿美元的人脑工程。其他地区也在进入这一领域,其中中国和日本均在今年年初启动了大量脑计划,通过研究猴子了解人脑。“中国是尚未出牌的一个主要参与者。”Yuste说。
调节这些项目的优先之处和所用方法可能存在挑战。若干西方国家激烈反对用灵长类动物开展研究,现在这些国家的神经学家不得不使用果蝇、线虫、小鼠和鱼替代研究。而中国和日本则更加聚焦灵长类动物研究。
中国项目的首要目标是发现人脑认知的基础,其次的目标是了解新的医学疗法以及在计算学领域带来的益处。相反,美国脑计划则聚焦提供更好的资源以及实验工具,而不是规定研究优先之处。
无论其差异是什么,凝聚在一起的使命感都非常强,加州索尔科生物研究所的Terry Sejnowski说,他是当天会议闭幕的主持人。“我们需要将全世界最优秀、最智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汇集在一起,携手开展协调国际大脑计划。”他说。
请看庄生鼓盆事,逍遥无碍是吾师。逍遥到飘起来的深空小编在天上飞着为您说新闻。今天天气不错,正适合读读最新资讯放松一下。
据国外媒体报道,当你饱餐一顿之后为什么会感到“吃饱”甚至“吃撑”?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的实验揭示了导致饱腹感的大脑机制,这一过程涉及由血糖水平升高引起的一系列反应。一些大脑神经回路在进食时会被激活,随后调节进食行为,然而这种激活并不是通过改变大脑神经回路的“连接”来实现的。
人类大脑中控制饥饿感和饱腹感的神经回路可以改变这些感觉之间的联系,从而调整进食行为,维持食物摄入和卡路里消耗之间的平衡,科学家怀疑这种可塑性可能会因身体肥胖而改变。
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基于对小鼠的实验得出结论称,这些大脑神经回路在进食时会被激活,随后调节进食行为,然而这种激活并不是通过改变大脑神经回路的“连接”来实现的。
科学家聚焦研究了大脑底部下丘脑的POMC神经元,它可以限制食物摄入,与大脑其他部位的大量神经元相连,这种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可塑的——它们可以依据荷尔蒙波动,在短时间内做出连接选择。同时,他们还观察到小鼠正常摄食后该神经回路未发生改变,但是与POMC神经元相关的其他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实际上会改变形态结构。
星形胶质细胞是一种星形结构的神经细胞,科学家最初研究星形胶质细胞是因为该细胞对神经元有支持作用,在通常情况下,星形胶质细胞包裹着POMC神经元,限制它们的活性,其作用有点儿像“刹车片”。当进食之后,体内血糖水平会暂时升高,星形胶质细胞检测到该信号时,会在不到1小时内收缩:一旦这种刹车机制启动,POMC神经就会激活,最终形成饱腹感。
令人惊讶的是,高脂肪食物并不会导致星形胶质细胞的结构重塑,这是否意味着油脂食物在满足饥饿感方面效果较差?科学家正试图确定它们是否通过另一个神经回路触发饱腹感,他们猜测增甜剂是否有同样的效果,或者是否通过提供一种让人上瘾的甜味而产生饥饿感,来吸引大脑神经回路,这些研究亟待进一步观察分析。
欲要知晓更多《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吃饱”?大脑改变星形胶质细胞 》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新闻。
本文来源:深空游戏 责任编辑:佚名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国际脑研究组织把21世纪称为“脑科学时代”的世纪。
国际脑研究组织将21世纪称为“脑科学时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脑复杂的神经信息处理与认知,即便是超级计算机也相形见绌。因此,脑科学研究被视为自然科学研究的“终极疆域”。
自2000年起,我国把每年9月命名为“脑健康月”,9月16日为“中国脑健康日”,以此号召大家学习脑健康知识,关爱大脑健康。大脑和身体一样,也需要不断进行锻炼。同时,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也是保护大脑健康的良策。另外,平时一定要重视大脑的定期检查。
大脑是最为神奇、奥秘的器官。它是人类生命中枢所在地,也是躯体运转、协调的司令部。它虽只有1500克左右的重量,貌似其貌不扬,远离“人体烟火”,但拥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每天能处理约8600万条信息。
人脑的神经细胞回路比当下全球的电信网络复杂1400多倍。大脑1秒钟要进行约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其神经网络间的冲动传导速度为400多千米/小时。现在的人工造脑(类人脑),虽然声势不少,似乎胜利在望,但与人类自然脑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拓展知识:大脑不健康的种类
一种是大脑出现病症,比如包括脑卒中,脑肿瘤,脑外伤,脑炎或脑膜炎症,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病,癫痫等。
另一种则是大脑处于“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检查无明显疾病,但呈现出疲劳,活力、反应能力、适应力减退,创造能力较弱,自我有种种不适症状的一种生理状态。
脑亚健康介于脑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大脑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患脑血管疾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71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