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蜡烛不仅浪漫,还能护心。瑞典一项新研究发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气味可改善心率,有益心脏健康。
新研究中,瑞典隆德大学的克里斯蒂娜?伊萨克森博士及其同事对13名参试男女展开了气味研究。研究人员向参试者的小房间内注入烟雾,其中一些是蜡烛燃烧产生的烟雾,但参试者对此并不清楚。研究人员发现,当注入蜡烛烟雾时,参试者的心率异常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研究人员表示,每个人的心率总是在自然变化,吸气时快,呼气时慢,这表明身体很健康,是大脑保持警觉和能够调节心脏的标志。但在老年人及心脏病患者中,心率变化会变差,如果吸入蜡烛烟雾,可改变这个状况,提高心率变化的节奏。
伊萨克森博士分析指出,蜡烛燃烧时随烟尘散发的微小钠钾颗粒是蜡烛有益心脏的关键。钠和钾对心率调节和身体细胞间信息交流都起到重要作用。不过,美国化学学会告诫,石蜡制成的蜡烛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有毒成分,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癌症、哮喘和湿疹等危险,而蜂蜡蜡烛和大豆蜡烛相对更安全。因此在挑选蜡烛时,应注意蜡烛的成分。
“吸烟等于慢性吸毒”,这种说法毫不夸张。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吸“二手烟”的危害几乎等同于吸烟。如果不吸烟者和吸烟者一起生活或者工作,每天闻到烟味一刻钟,时间达到一年以上,危害就将等同吸烟。如果是在通风不良的场所,不吸烟者1小时内吸入的烟量,相当于自己吸1支烟。有资料显示,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高出6倍。
怎样去除室内烟味?
1、当然是开窗透气,能够让室内的空气对流起来,达到把烟味排到室外去的目的。
2、点蜡烛,有一些饭店,KTV场所有时候会点蜡烛,为的就是除烟味,原理是蜡烛燃烧产生碳黑等无定形炭对烟雾有吸附作用。
3、融少许醋用清水,然后用此液浸湿毛巾,用此毛巾在室内挥舞,很快就会有效。烟产生的主要气体都是可溶于水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烟味尽快溶于水。
4、用柠檬汁喷洒在空中能快速除去烟味。
5、种植一些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在居室或者办公室,如仙人掌、吊兰、芦苇等,植物有极强的吸收能力。
6、放几个柚子皮,最好是刚拨开的那种放在室内效果也很好。
7、用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是公认的防毒专家了,把活性炭包放在室内的各个角落吸附烟味相当有效果。
8、空气净化机除室内烟味,空气净化机一般都有多重净化系统,能让室内的空气“吸进”“呼出”产生对流,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1、坚果类:杏仁、花生等坚果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2、薏苡仁:属于水溶性纤维的薏苡仁,可以加速肝排除胆固醇,保护心脏健康。
3、黑芝麻:黑芝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硬化。
4、黄豆:黄豆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体内脂肪和胆固醇代谢。
5、玉米:玉米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六成的亚麻油酸,是良好的胆固醇吸收剂;玉米放在中药里则有利尿作用,并有帮助稳定血压的效果。
6、马铃薯:该食品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其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中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钾倾向。常吃马铃薯,既可补钾,又可补糖、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等。
7、菠菜:本品丰富的叶酸,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此外,菠菜中的铁以及微量元素,还可起到补血之作用。
8、芹菜:芹菜所含的芹菜碱,可以保护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叶子,因为叶子才是营养精华所在。叶子的维生素C比茎高,且富含植物性营养素、营养价值高。芹菜也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够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
9、木耳:食用木耳能刺激肠胃蠕动,加速胆固醇排出体外。此外,黑木耳中含抗血小板凝结物质,对于动脉硬化、冠心病及阻塞性中风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10、海带:海带属于可溶性纤维,比一般蔬菜纤维更容易被大肠分解吸收运用,因此可以加速有害物质如胆固醇排出体外,防止血栓和血液黏性增加,预防动脉硬化。
/iknow-pic.cdn.bcebos.com/caef76094b36acaf0fdfe4f872d98d1001e99cf2"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caef76094b36acaf0fdfe4f872d98d1001e99cf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aef76094b36acaf0fdfe4f872d98d1001e99cf2"/>
扩展资料: 多喝水能保护心脏:
1、清晨醒后
早晨是人体生理性血压升高的时刻,血小板活性增加,易形成血栓。血管壁上的脂肪沉积块松动脱落,加之睡了一夜的觉,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均使不少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中易形成血栓。
2、睡前半小时
晚上睡觉时,血流速度减慢,如果血液黏稠度增高,极易形成血栓性疾病。饮用适量的凉开水,能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发生。
3、深夜醒来时
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多发于凌晨2点左右,尤其是在出汗多的夏季或出现腹泻、呕吐症状时。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2015/0208/c14739-26527160.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保护心脏无压力十种有利于心脏病人的食物">人民网-保护心脏无压力十种有利于心脏病人的食物
参考资料来源:/shipin.people.com.cn/GB/n1/2016/0308/c85914-28180527.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心脏病吃什么有助“强心脏”食物">人民网-心脏病吃什么有助“强心脏”食物
研究发现,每周午睡1-2次的人(每次5分钟至1小时),比不睡的人的降低48%中风、心脏病和心衰竭风险。
许多人都有午睡习惯,但睡多少才有益健康?瑞士洛桑大学医院分析3462人研究发现,每周午睡1-2次的人(每次5分钟至1小时),比不睡的人的降低48%中风、心脏病风险;且多睡无益,每周午睡更多次的人通常较老、较重,有睡眠障碍。不过,格拉斯哥大学代谢医学教授Naveed Sattar建议,比起午睡,晚间规律睡眠,白天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健康饮食和运动更重要。
午睡和心脏健康关系暧昧 午睡频率被忽略
《科学日报》报导,午睡与心血管疾病健康的影响一直备受争议,研究人员指出,原因是这类研究没有考虑到午睡频率,仅比较午睡者和非午睡者的差别,甚至只注意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为探讨午睡与致命与非致命心血管疾病(中风、心脏病和心衰竭)的关系,研究团队追踪3,462名年龄在35岁到75岁之间的瑞士人近5年,并透过问卷询问午睡习惯。
每周午睡1-2 次 心脏疾病风险较低
研究发现,每周午睡1-2次的人(每次5分钟至1小时),比不睡的人的降低48%中风、心脏病和心衰竭风险。排除夜间睡眠时间、年龄等影响因子,这项关联仍存在。而且每周睡更久或频繁不会效果更好,研究显示,每周五睡3-7次的人往往较老、男性、吸菸,体重更重,且更常白天嗜睡,甚至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与其强迫午睡1-2 天 晚上规律睡眠更重要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Drs Yue Leng和Kristine Yaffe评论表示,虽然午睡与心脏健康的生理机制很难确定,但该研究证实,不只午睡长短,频率也很重要。
牛津大学心血管疾病专家Stephen MacMahon则告诉《CNN》,午睡模式可能与某些慢性疾病有关,所以很难界定午睡与心脏疾病的因果关系。
针对午睡频率有不同心脏健康风险,Naveed Sattar教授认为,较常午睡的人有可能健康较不佳。不过,他强调,这也不代表强迫每周睡1-2次就能预防心脏病,目前来说,「晚间规律睡眠,白天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健康饮食和运动更重要。」
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1841年,诺贝尔进了当地的约台小学,这是他一生中接受正规教育的唯一的一所学校。诺贝尔由于生病,上课出勤率最低。但是在学校里,他学习努力,所以成绩经常名列前茅。
1850年,17岁的诺贝尔,便以工程师的名义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在有名的艾利逊工程师的工场里实习。实习期满后,他又到欧美各国考察了4年,才回到家中。在考察中,他每到一处,就立即开始工作,深入了解各国工业发展的情况。
1884年,被推荐为伦敦皇家协会、巴黎技术协会、瑞典皇家科学协会的会员。
1887年,取得喷射炮弹火药的专利。
1890年,受法国人迫害,而离开居住十八年之久的巴黎,搬到意大利圣利摩,在当地创立研究所。在此后的六年间,他不断致力于各种各样的新发明,涉及到化工、机械、电气、医疗等领域。
扩展资料
诺贝尔的一生中,仅在英国申请的发明专利就有355项之多。
除了炸药,诺贝尔对于使用硝化甘油的导火线、无声枪炮、金属的硬化处理、焊接、熔接,以及子弹的安定、使用瓦斯的海底装备极其安全性、救助海难用火箭等,都获有理论与实际的成就。
他在人造橡胶、人造皮革及以硝化纤维素为基础制造真漆或染料、人造宝石等方面的实验研究都有创造。
2015年3月,瑞典的诺贝尔博物馆展出了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手稿,这是这份手稿首次向公众展出。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诺贝尔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68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