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角梳能治白发吗
牛角梳不能治白发,但长期用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每天早晚用牛角梳,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轻轻触及头皮各梳刮数遍。要用力平均,长年用角梳梳头,可疏经通络,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防止头发营养不良而致长白发、黄发和脱发。
牛角梳梳型的一端可用于头部刮痧经络的疏通,另一端为凹型,可作用于点按头部相应的穴位。梳形刮痧板用于刮拭头部活跃大脑皮层,点按百会穴及四神聪穴,增加记忆和思维能力,帮助缓解不安与焦虑,同时刺激毛囊,减少脱发,激发毛发再生,促使白发变黑,具有美发护发的功效。
牛角梳梳齿在头上来回轻轻划过时,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毛囊、皮脂腺、汗腺得到充分的营养。之所以这么所,主要是牛角梳头能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大脑皮层来调节头部神经和让头部紧张的状态得以松弛,所以经常正确的使用牛角梳对头皮和预防白发、黄发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中医治疗白发的食疗小偏方
1、将鲜桑椹1000克(或干品500克)洗净,加水适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然后加水再煮,共取煎液2次。合并煎液后,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为粘稠时,加蜂蜜300克煮沸停火,待冷后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化饮用,每日2次。
2、取大核桃12个,剥去外壳及肉上衣膜,将核桃肉炒香切碎备用,另取枸杞子、何首乌各60克,小豆或黑大豆240克。
3、将黑豆淘洗干净并经反复蒸、晒后,贮于瓷瓶内,每日食2次,每次食6克,嚼后淡盐水送下。同时,每天再吃鸡蛋1个,大核桃仁2个,坚持服用,必有疗效。
4、先将枸杞子与何首乌加适量水同煎,至汁浓后滤去渣,然后将炒香切碎的核桃肉和黑豆一起投入汁中,再同煎至核桃肉稀烂、汁液全部被黑豆吸收为度。最后取出晾干或低温烘干即可服用。每日服2次,每次6~9克,早晚空腹或饥饿时随时服用。
三、长白发是什么原因造成
1、遗传或疾病因素
白发的出现,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未到老年就出现灰发或白发的人,常常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见于某些综合征(如早老综合征、综合性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等)。此外,患上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恶性贫血、甲亢、心血管疾病、结核病、伤寒、梅毒等亦可出现白发。
对于这类人群,可以通过坚持按摩头皮的方法来改善头发变白。具体方法是:每天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后,将双手十指插入发内,从前额经头顶到后脑揉搓头皮,每次2~4分钟。可改善头皮营养,调节皮脂分泌,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的新陈代谢。缺乏铜铁等微量元素
研究表明,缺乏蛋白质和高度营养不良是早生白发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饮食中缺乏微量元素铜、钴、铁等也可导致白发。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头发的色素颗粒中含有铜和铁的混合物,当头发含镍量增多时,就会变成灰白色。所以说,微量元素与头发的颜色有密切的关系。
为了防止少白头,在饮食上应注意多摄入含铁和铜的食物。含铁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蛋类、黑木耳、海带、大豆、芝麻酱等;含铜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肾脏、虾蟹类、坚果类、杏脯干等。
2、缺乏B族维生素
医学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B6也是造成少白头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谷类、豆类、动物心肝肾、奶类、蛋类和绿叶蔬菜等。中医学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华在发,主张多吃养血补肾的食物以乌发润发。
3、工作或生活压力大
现代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容易精神紧张,情绪压抑,长期睡眠不足及思虑过度等,从而导致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造成头发早白。
所以,要学会为自己减压,每天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通过深呼吸、散步、做松弛体操等简单的运动来消除精神疲劳;每天下班后用温水泡脚,对减压也有明显的效果。
另外,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少吃辛辣、油腻、煎炸等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糖、油、盐等。
四、预防白发的5个好习惯
1、缓解压力
压力太大的人容易掉头发,也容易加速人体衰老,让人提早出现白发。尽可能的将心态放轻松,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或是找一家咖啡店坐一下,喝喝咖啡,发发呆,让自己静下来。
2、多喝水
喝水对人体是有好处的,有人说每天喝够八杯水才最健康,因为一天消耗的水分非常的多,所以我们要及时的补充水分,水对于女人是一剂经济又有效的保养品。保持身体水润,可以让肌肤保持年轻活力,延缓衰老,延缓白头发的产生。
3、戒烟
经常吸烟会加速身体老化,想对抗衰老阻止白发的第一步,就是戒烟!有的人说抽的时间太长已经戒不掉了怎么办?那就从控制数量开始,尽量少抽或是不抽。
4、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有助于身体的放松,促进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让的各个器官能够正常运转。并且,良好的睡眠也可以让头皮休息的更好,让头发保持健康有光泽。
5、多吃蛋白质
高蛋白的食物对身体有利,例如,鸡肉,鸡蛋等食物,多吃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对于身体和皮肤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白发是如何产生的? 撰文 李锘、杨顶权、白彦萍 编辑 保健君 老年时头发变白 是一种生理现象, 中医认为40岁以后白发 属于自然衰老的白发, 20岁前为少白头, 两者之间为中年白。 发为容之冠, 青少年白发给人 以未老先衰之感, 自身容易因此自卑和烦恼。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工作压力加大, 同时精神高度紧张, 加之睡眠不足等原因, 中青年白发人群 也越来越多。 那么, 白发是如何产生的? 白发转黑是否有可能? 是否有预防白发的措施? 食疗保健对白发是否有效? 请往下看↓↓ 少白头和哪些因素有关? 青少年白发主要与遗传因素、精神因素、营养失调、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等有关。 目前认为,白发的发病机制主要为毛球中黑色素细胞酪氨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导致毛发逐渐变白。此外黑色素细胞从外毛根鞘向毛囊 *** 的迁移减少,也会使头发的正常着色功能破坏。 蛋白质摄入过少或严重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等也会导致头发白。 实验证明,黑鼠如果一直进食缺乏叶酸、泛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的食物,鼠毛便会变成灰白色。头发色素颗粒的颜色,往往和所含的金属有关,黑发中的色素颗粒主要含有铜、钴、铁等元素,假如缺少这些元素,或这些元素不能正常运输到毛根部,头发就会变白。 有研究表明,在少白头家族史的人群中,发生青少年白发的可能性是无家族史者的6倍左右。 此外,一些慢性疾病,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贫血、结核、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内分泌功能障碍等也会导致白发。 白发转黑有可能吗? 通过合理饮食、规律生活、放松心情,延缓白发增多的速度或白发部分转黑是有可能的。 在临床中经常可以观察到三种白发转黑的现象↓↓ 1、肿瘤患者在化疗脱发后,重新生长的部分白发可以转黑。 2、重症斑秃患者在病情缓解时,白色绒毛可以逐渐变黑,最后恢复正常黑发。 3、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改善头部血供后,部分患者的白发显著改善。但这些转黑的头发一旦停止治疗,又有可能慢慢恢复到起始的白发状态。转黑确切的机制还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为什么工作压力大会长白发? 精神因素是现代人早生白发的重要因素,工作压力大导致的精神紧张、忧愁伤感、焦虑恐慌等,都是造成白发的原因。 现代医学认为,不良的精神因素会造成供应毛发营养的血管发生痉挛,使毛 *** 、毛球部的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的功能发生障碍,影响黑色素颗粒的形成和运送。 一定程度的心理 *** 使机体处于紧张状态而产生应激反应,促发剧烈持久的神经内分泌紊乱,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末梢血管收缩而引起微循环障碍,儿茶酚胺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可加强褪黑激素的合成,导致白发增多。 早生白发说明身体受损吗? 《诸病源候论·白发候》曰:「 ”若气血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变白也。”肾主骨生髓、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脾脏统血,主运化。年轻人肝气旺盛,血热偏盛,易耗伤阴血,如情志烦劳、忧愁焦虑过度、劳伤心脾,或精神不遂、肝气不舒,则脾失健运,导致气血生化无源或气滞血瘀,日久精血亏虚,阴血化生不足,最终导致毛发失养而变白。 总之,中医认为,早生白发主要与肾、肝、脾密切相关,毛发的健康离不开气血的濡养,若气血不能上荣头部,则可导致头发变白。 因此,一定程度上白发也反映了一个人脏腑功能的失调或全身气血、营养状况的不足。 如何预防白发? 01、充分休息、精神乐观 保持健康的作息和心情舒畅,对防止白发的过早出现至关重要。 02、加强体育锻炼 加强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03、注意营养 合理的膳食十分重要,多进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少吃脂肪及糖类过多的食物,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饮食尽量多样化。 可适当多食用番茄、马铃薯、菠菜、芹菜、动物肝脏、蛋类、奶类及大豆制品、黑芝麻、核桃、木耳等。 04、 *** 头皮 局部 *** 头皮可以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松弛神经,消除疲劳,改善头皮的营养状况。 *** 方法一 双手五指自然分开,指腹代梳,自前向后做梳头动作,双手可同时进行,也可交替进行,推到头皮有轻松、发热的感觉为合适。 *** 方法二 双手五指自然分开、微屈,交替击打头部,顺序是先叩击前额、头顶、后枕部,再叩击头部两侧和耳后,力度由轻至重,节奏轻快、自然,以五指指腹为着力点,击打2~3分钟,以头部有热感为佳,可重点叩击白发较多部位。 05、药物 可在医师指导下酌情口服维生素、叶酸,及中成药、中药汤剂等,有助于防止白发的生成和延缓其发展。 如果白发是因慢性疾病引起的,需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作者:中日医院毛发医学中心主治医师李锘、主任医师杨顶权、白彦萍 本文转载自中日友好医院(微信号:zryhhospital) 作者简介 李锘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毛发医学中心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兼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药协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发疾病、痤疮、瘢痕疙瘩、银屑病,以及面部年轻化的微创治疗、中医美容和皮肤外科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杨顶权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日友好医院毛发医联体负责人、毛发医学中心主任、皮肤病与性病科副主任。兼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常务理事兼中医美容分会会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毛发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毛发学组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毛发学组组长。 主要从事毛发疾病、瘢痕疙瘩、痤疮、慢性湿疹及皮肤肿瘤等损容性皮肤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年均诊治毛发疾病患者2万余人次,瘢痕疙瘩患者2000人次。目前主持毛发方面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和院级课题各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 欢迎关注中老年保健官方微信(ID:zlnbjzz) 点击网址即可订阅2018年纸质杂志:://weidian./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中老年保健杂志全国邮局订阅:邮发代号 82-221 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010-64216645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64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