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嘈杂的咖啡厅,为了专心读书,你需要过滤来自听觉的无关刺激,为视觉“打开闸门”。近日,上海纽约大学汪小京团队发现了人脑处理相关与无关信息的背后玄机。利用好这道特殊的“闸门”,人们有望更好地实现“独善其身”。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上。
选择性接收想要的信息、专注想做的事,是否只是少部分人的“特异功能”?上海纽约大学神经科学教授汪小京认为,并非如此。“在极为复杂的大脑神经环路中,每个人都拥有一道特别的‘闸门’,它可以对接收的信息进行逐一识别,并将目标信息在准确的时间、送到准确的地点。”
抑制性神经元,是人脑神经环路的一个基本元素,有“交通警察”之称。借助自主设计的计算模型,汪小京团队发现,抑制性神经元可以通过抑制其他神经元、以及平衡兴奋性神经元,来确保人类对于外界各类刺激给予适当的神经反应。“比如,抑制性神经元可以让一个神经环路选择性地给一些信息打开特别的进入通道,并同时过滤掉其他信息。”
“这是一个特殊的发现。” 汪小京团队博士生杨光宇说,“以往人们认为这种对单个神经通路的控制是困难的,因为抑制性神经元与兴奋性神经元之间的联结看起来密集且无结构。但我们的研究证实,抑制性神经元是可以精准控制各通路信号的。”
如何训练并提高个人过滤无效信息的能力?汪小京介绍:“我们的模型显示,过滤无关信息的能力可以通过大脑的神经突触可塑性来增强,这种‘闸门/过滤’机制实际上越用越强。未来,我们将和实验学家一起进一步验证这一理论预测。”
同时,汪小京表示,虽然抑制性神经元可以作为大脑内的“信息闸门”,但是人脑是如何通过学习有效地利用这些闸门、实现注意力定位越来越精准,还不是很清楚。接下来,该团队会通过进一步建模研究这一问题。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62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