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Science:张锋再发CRISPR新突破发现

夕阳红 2024-05-30 19:56:11

Science:张锋再发CRISPR新突破发现

2016年10月06日讯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Broad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一个大型单导向RNA(sgRNA)文库,发现了影响癌症患者耐药性的基因的非编码调控元件,这一重要的发现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同期杂志的另外一项独立研究采用了一种高通量 CRISPRi 筛选技术,也在距离两种疾病相关基因1Mb(兆碱基)处发现了非编码元件。

这两项研究延伸了CRISPR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分别扩展了 CRISPRi和 CRISPR/Cas9 非编码基因组筛选的应用范畴。

虽然之前研究人员曾利用 CRISPR/Cas9 系统直接检验体内非编码基因组元件,但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型筛选识别新的非编码位点。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合成生物学家Sriram Kosuri认为,“这(两个CRISPR筛选研究)完成了迄今为止很难做到的靶向工作,也就是天然人类基因组中与重要表型相关序列中的非编码区域。”

“研究人员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超越之前研究,利用 CRISPR工具解析了基因表达途径,找到了遗传途经如何影响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基因组研究员Sidi Chen点评道。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癌症基因组研究员Traver Hart则认为,“这是第一次在基因组中系统直接的分析增强子区域。”

在第一项研究中,Broad研究院的张锋研究组采用18,000 sgRNAs文库在三个基因(CUL3,NF1 和 NF2)周围100个碱基范围内完成了一项715个碱基的CRISPR/Cas9 筛选。从中他们发现一些非编码位点,这些位点如果发生突变,就会导致其中一个基因表达量降低。

之前的研究表明这些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与癌症药物 vemurafenib的耐药性有关,这种药物能用于治疗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因此调控这些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元件备受关注。

这个研究组采用的方法并不是合成单个的 sgRNAs,而是将个体RNAs打印在类似杂交研究中的固体芯片上,然后切开RNAs,克隆进慢病毒载体中。

研究人员在每个携带BRAT基因突变的人黑色素瘤细胞中转入一个sgRNA,然后分别在对照组和vemurafenib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利用深度测序寻找药物组细胞中富集的CRISPR 突变基因位点,结果他们找到了上百个突变位点,大多数集中在靶标基因的5’末端,这些突变会降低基因表达,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CUL3周围25个位点中有24个会导致基因转录减少,和vemurafenib耐药性。

“相比于蛋白编码基因序列,我们对于非编码调控元件的了解太少了,”文章作者,纽约基因组中心的Neville Sanjana说,“我们这项研究,与其它基因编辑筛选都可以帮助大家发现调控基因组这一重要组成部分的分子规则。”

此外,令研究人员感到惊讶的是,在这项研究中发现的非编码调控元件,大部分是之前通过传统技术进行染色质区域研究中从未发现过的。

化学奖热门候选人、华裔科学家张锋出生在哪里

张锋,男,1983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是当今最为关注的华人生物学家之一。
他最著名的工作是基因修饰技术CRISPR-Cas9的发展和应用,率先获得了美国专利,并被视为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之一。

人类对永生渴望有多强烈

女儿第一次接触死亡的概念,是她5岁时参加爷爷的追悼会。回家路上女儿轻声问,爸爸将来也会离开我和妹妹吗?我稍加酝酿,要尽量给她一个婉转乐观的回答。但惊恐和伤心瞬间从女儿的眼中扑闪而出。

人类在死亡面前很无助。永生一直是我们的终极梦想。

人类真能得永生吗?

答案是:能的!而且,咱们大多数人都能活着看到这一天!

不开玩笑。不危言耸听。

其实,永生的物种并不少见。地球上的生命出现于37亿年前。这些最初的生命大都是单细胞生物,其特点之一就是自我繁衍,所以都永生。

那么死神是什么时候降临到生物界的呢?

10亿年前,一些物种开始进化为有性繁殖。

1亿6千万年前,出现了开花植物(flowering plants)。

从此以后,生老病死才在动物和植物世界里成为常态了。

小友Helena手绘

不过,即使在当今动物界,也还是有个别永生型的。比如下图的这种水母,俗称永生水母 (Immortal Jellyfish, 学名Turritopsis dohrnii,生活在地中海和日本海)。永生水母体型很小,要借用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有个神奇的特点:幼体变为成体后,一旦遇到逆境(饥饿,肢体损伤等),就开始逆生长,先失去触须,然后从成体变回幼体珊瑚虫。之后,再次发育为成体。只要不被其他动物吃掉,就可以周而复始,无限循环地活下去。

Source: Wikipedia - Immortal Jellyfish

众所周知,龙虾和海龟也都很长寿。即便到了高龄,它们心脏功能及肌体的活力跟“小年轻”龙虾海龟们相差无几,只是体型更大而已。

Source: National Geographics

人类所属的哺乳类动物算是最悲催的:所有个体都会死!

先别绝望。即使在人类体内,有的细胞也是永生的,比如生殖细胞(生成精子卵子的细胞)。

人类的生殖细胞可以不断复制自己,虽然其他细胞还做不到,但这是一线曙光。因为,只要有一种细胞能够永生,就说明我们人类还是具有永生的基因的。只要能找到并激活这些基因,其他细胞就也能转化成永生。

人类要做到永生,第一步要了解究竟是什么引起衰老,然后再去探讨破解之术。

那么,衰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目前科学界主要有两种学说。

学说之一:损耗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基因不断被损伤,被腐蚀,由此逐渐失真,最终造成我们肌体的衰老。连细胞内的自我修复功能也会最终失效。

“年久失修“真要命。

这个学说的主要倡导者是英国剑桥SENS研究基金会的首席科学家,Aubrey de Grey(下图)。这位仁兄1963年生人,仙风道骨,貌似体内基因已经不再损耗。

学说之二:头盔说

每次细胞分裂,染色体都会被复制。可惜的是,每次复制都不尽完整。染色体两头的端粒体总有不到1%被漏掉。话说端粒体类似于染色体的头盔,起保护作用,切个几刀也不碍事儿。但架不住一刀接一刀,一般在五六十刀之后,线粒体就残了。当染色体失去头盔保护而暴露于刀口之下时,细胞就自动挂了(停止自我复制)。我们的生命就到终点了。

头盔说学派人才济济,颜值也不低。其中三位还获得了2009年的诺奖(自左至右:Elizabeth H. Blackburn, Carol W. Greider and Jack W. Szostak)。

Copyright ?The Nobel Foundation 2009

Photo: Frida Westholm

(坦白从宽:以上学说的俗称是作者杜撰的,方便理解和记忆,尚未得到科学界一致认可 - 预计这辈子也得不到。但学说内容却没敢胡编乱造。)

明白了衰老的主要原因,那么破解之术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了。

Alphabet公司于2013年9月份成立了Calico公司,专攻衰老及衰老引发的疾病。这家子公司阵容华丽(CEO Arthur Levinson,现任Apple公司董事长,原生物科技巨头Genentech的CEO/董事长),资金充足,目标明确,志在必得。

Alphabet掌门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为Calico制定的宗旨是要解决人类的健康,福祉,及寿命的问题。佩奇对所有下属公司的一贯要求是,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小规模的改良上,如果达不到十倍以上的改进就不要浪费时间去做(拉里佩奇的10X理论)。

要把我们的寿命改进(延长)10X?

以中国平均寿命76岁来算,10X,意味着我们能活到近760岁!

耶!鸡冻!

那么,上面提到这两个学派要如何破解衰老问题呢?

更重要的是,人类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抗衰老得长生呢?

答案是:

20年!

20年内就会有质的突破!

说来话长,还是先从损耗派说起。

格雷博士总结,引起衰老的损耗共有七大类:细胞流失,细胞核突变,线粒体突变,拒死细胞,交联引发的组织硬化,细胞外废弃物,及细胞内废弃物。

幸运的是,这7种损耗全部都能修复,只要方法靠谱。

格雷的治疗方案是,对基因的损耗定期护理,修复大部分,不一定要100%,力保将基因损耗保持在安全标准之上,以避免引发肌体的衰老。

格雷博士预测,第一代治疗手段将会在未来20年左右成熟(~2037年),其疗效可以将寿命延长30年左右。

30年!有没有感觉自己像一大块危机中的白棋,遭黑棋追杀眼看无望,突然之间,被延长了一口气!

远远不只如此。

30年的阳寿简直就是一张宇宙飞船的船票。登上这条船,就能飞(熬)到下一阶段,等来第二代治疗手段问世,再次补血,又再续上几十、几百年。随着第三代、第四代不断更新,阶梯式达到长生不老!

先别忙着高兴,咱先放下损耗派,看看头盔派有啥招数。

每次染色体自我复制,两端的头盔(端粒体)都会被砍短一截。端粒体不断被掐头去尾,5,60次后就失去保护染色体的功能,染色体一乱,所属细胞也就挂了。

所以,端粒体的长度就是我们寿命的计时器!

科学家发现,有些“永生细胞”(如生殖细胞)内可以产生一种叫端粒酶的蛋白。端粒酶的作用就是修复端粒体:

每次细胞分裂时,端粒体刚一被砍短,端粒酶马上会帮端粒体再长出一截儿。这样端粒体就不再怕砍,细胞就可以无限地复制分裂下去。

寿命的计时器嘀嘀嗒嗒。但指针每走一格,端粒酶就马上将它推回一格。

青-春-定-格!

正是这一端粒酶功能的重大发现,让上文三位科学家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奖。

所以,目前头盔派的主攻方向之一,就是要让所有细胞都能产生适量的端粒酶,既足以修复端粒体,又不会让细胞野蛮生长成为癌细胞。

比尔·安德鲁斯博士(Dr. Bill Andrews), Sierra Sciences研究机构的创始人,是头盔学说长期而坚定的倡导者。他今年66岁,专注于端粒体研究近25年,拥有50多项有关专利。他表示,有信心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攻克这一难题。

66岁人的有生之年,常理推断。。。。。。

20年之内?!

看来,从两个学派得到的时间表很接近,都是20年左右。给我等吃瓜群众点燃了希望。

需要点明的是,尽管两个学派各执一词,但在大方向上非常一致:要延长的是健康的寿命,并非无休止地苟延残喘。760岁的人照样能跟18代孙网球场上争高下。长生不老(amortal)比永生不死(immortal)更重要。

最给力的是,生命科学正以持续加速度的方式不断开拓向前。

2004年,全球科学家一举实现了人类完整的DNA测序。这一重大成就耗时15年,耗资$40多亿美刀。而仅仅十来年后的现在,检测任何人的基因组成只需要1小时,而且成本已降至$200美刀。

2012年,一项划时代的基因技术又横空出世:CRISPR。

借助于CRISPR技术,科学家就能像在电脑上编辑文字一样,任意编辑细胞内任何基因。这项技术给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带来的深远影响难以估量。它或许能根除上千种人类的遗传病,甚至改变未来人类本身的特征(智商,体型等)。过去需要多名研究人员数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科学实验,现在一个人几天时间内就能做好。可想而知,CRISPR大大加速了抗衰老研究。

行书至此,微蒋堂堂主不禁斗胆猜测,CRISPR技术的主要发明人会在未来5年内获得诺奖。而其中有两位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位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Doundna教授,另一位是1981年出生的哈佛华裔教授张锋博士(下图)。

另一方面,CRISPR技术也带来了巨大的隐忧。现在一个普通高中实验室就可以用这个技术生成新的物种。原来上帝干的活儿,很快连普通科技爱好者也能干了。OMG!这话题太大了。

扯远了。言归正传。

不仅基础科学在加速发展,商业机构也纷纷加入到抗衰老达长生的潮流之中。

Alphabet建立了2家生命科学的子公司,已投入7亿多美刀。从Google离职的员工们,最近5年内创立了16家生命科学公司,集资总额超过10亿美刀。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也入了10亿美刀从事抗衰老的研究。其他商业机构的参与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在硅谷,生命科学类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有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有了强大的研究工具,有了商界的资源投入,应该胜算不小。

退一步说,即便20年后,上述各方努力都不成功,灯火阑珊处还有个备用方案:人工智能可以帮我们实现“虚拟永生” (Digital Immortality)!

欧盟和美国等政府已经拨款10亿美刀帮助绘制大脑神经元的图谱。Google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Ray Kerzweil)预言,2029年,我们将能够上传大脑的全部信息,包括记忆,意识,和脾气秉性。这样即使我们的肉体不复存在,我们的思维,意识和情感也能在云端延续。

(此处请脑补760岁“虚拟人”跟他18代子孙愉悦聊天的场景。不擅脑补的同学可以参考电影Transcendence 超验骇客,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 主演)。

长生不老也好,虚拟永生也罢,都将在20年内见分晓!

人生的最大悲剧,就是生为最后一代不得不死的人!

而人生的更大悲剧,就是病榻前为你送终的人都能长生不老!!

挺住!

药不能停!挺过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土壤污染各种污染!好好过日子少吃多动常遛弯儿没事儿打个坐,憋总想不开吵架拌嘴生闷气儿瞎焦虑不耐撕。

誓!死!挺!过!二!十!年!

大多读者在有生之年,都能目睹历史上石破天惊的这一幕,也会面临随着长生不老而来的对社会和伦理的全面与全新挑战。

然而,“20年之后可长生不老”的预估在科学界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共识。做时间预测不容易,不少科学家尽量避免这个话题,但至少,在抗衰老的可行性上,大家已经不再质疑了。

总之,就是早晚的事儿。

至于是早还是晚?是20年,30年,还是80年?如果您已经5、60岁了,那就是性命攸关的区别。跳出个人,关注人类(Homo Sapiens),7万多年的进化史;若进一步放眼地球生物,40多亿年的进化史,区区几十年简直就是弹指一挥间,何足道哉。

问题一:人口爆炸,资源有限

问:为哥,你说如果人真能长生不老,那岂不造成世界人口大爆炸?地球面积有限,那么多人怎么装得下呀?而且那么多张嘴吃饭,消费,制造垃圾和污染,地球资源也有限呀,养活得了这么多人吗?

为哥答:这的确是个问题。衰老一解决,最初的变化是死亡人数逐渐减少,以致远远少于出生人数。在这个阶段人口会大幅增加。

但我们想象一下,有没有另一种可能 - 自己的日子那么长,谁还急着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呢?如今女士们不早婚,到那时候晚育也不用担心了,所谓35岁之后生孩子风险大之问题,不存在。于是,出生率自然就会降低下来。

想象力不够的,可以参考一下眼前的邻国日本。战后日本人均寿命增长了70%(1947年: 50岁,2017年: 85岁)。人口从1950年的8千3百万,持续增长60年,到2011年达到1亿2千8百万。然后却开始了逆转,总人口以每年100万的速度在缩减。

资源方面,我是这么想:一旦解决了长生不老的问题,活着的都是“年轻”力壮的,不仅不是社会负担,反而是社会财富的持续创造者。反观眼前,由衰老引起的各种疾病(癌症,心脏病,老年综合症等)消耗了80%以上的医疗资源,社会保障体系频临崩溃,这才真是不可持续呢。衰老问题一解决,医保社保的很多死结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能活760年的人该不会像我辈这等肆无忌惮地糟蹋环境了吧。毕竟还要在地球上生存几百年,环境破坏了不仅造孽后代,也是自作自受。弄不好,几百岁的年纪,还被海牙法庭起诉反人类罪,那时就苦于入地无门啦。

问题二:基因“保先”

问:我说为哥,您不是绿色和平组织下属的水军都督吧?这问题您不必回答。我要问的是,老而不死,岂不失去活力和创造力吗?再说这样也会让人类坐失进化的机会呀。历史上不论科学,文学,还是艺术,绝大多数的创新都出自年轻人之手。量子物理学奠基人马克斯.普朗克指出:科学是在科学家的葬礼中进步的。在人类自然的迭代过程中,优胜劣汰,不良基因不断被淘汰,人类才能变得越来越适应生存环境,与时具进嘛。否则现在的这些人即使能活760岁,谁能保证一定能适应那时的自然环境?到时候大家都水土不服,人类绝种了谁负责!

为哥答:看得出您真是为了我们人类的共同命运操碎了心哪。没人能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根据目前科技发展的逻辑,推断哪些情况可能会发生。咱们先挑一些大概率事件聊聊。

长生不老,那么创造力也不应该减低。你想想啊,如果每个细胞都是18岁的状态,那么人的心态和思维不也应该是18岁的状态吗?所以创造力应该能保持在高点。至少理论上是这样。

不过,人类还是有可能意外死亡的。所以,人类的冒险精神倒有可能降低:极限运动,革命,战争等有生命危险的事,大家会本能地避免。

至于坐失进化机会,进化和死亡的关系也要重新构造了。生物科技已经可以改变活人的基因。目前CRISPR技术就可以精准地编辑人的每个基因了。一旦发现哪些身体特征不适应环境,需要调整,也不用等到下一代,或下几代,几十代。马上提取一个细胞,修改一下里面的基因,然后再注射回身体里,新的基因很快让身体发生变化。这不适应性就提高了吗?至少在理论上没问题!

问题三:船票给谁,大坏蛋老不死怎么办

问:说个实在点儿的吧。20年后,即使成功研发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肯定也很贵吧?多少人能负担的起呢?谁来决定哪些人可以得到“灵丹妙药”,拿到长生不老的船票呢?有钱有势的人当然会占便宜。 更糟的是,像希特勒、伏地魔级别的大暴君大坏蛋如果长生不老,那可怎么办?那还有什么盼头?

为哥答:汗!这个答案会比较冷。一般来讲,新的科技成果总要假以时日才能量产。早期成本一般都会比较高,所以早期使用者一般都要付出较高的代价。目前商业机构的介入预示了这个问题,就是说谁有钱谁就能拿到船票,而钱不够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或自己的亲人离去。这就升级到了道义的层次。届时政府或许会出面监管起来。

说到大坏蛋,坏人能长生不老,好人也能呀。可能为哥本性偏于乐观。不过现今全球最富的人中,好人还是占多数吧?比尔·盖茨,巴菲特,扎克伯格,拉里·佩奇等,还都比较靠谱。这些人都在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好,本职工作之余也都有不少善行。而且,纵观历史,这些大暴君大恶人所处的时代里,都有正义力量制约他们。为哥还是坚信,文明会继续以螺旋式上升的。

问题四:生还是死,to be or not to be

问:为哥问我会不会选择长生不老,我当时想都没想就说:当然要。能硬硬朗朗地活着, 何必找死呀!不过后来想了想,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我现在要反问为哥,你会不会选择长生不老呢?

为哥答:说实在的,自己还真有点儿纠结。正如乔布斯所说:“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如果不再有死亡的阴影,对生命和时间还会这么珍惜吗?如果体会不到生命的意义,长生不老就没什么意思了。

另外,为哥觉得,在社会底层的很多基本问题(如贫困儿童的健康和教育等)尚未得到解决之前,就开启长生不老这一潘多拉之盒,弄不好会引出并激化一系列社会问题。

的确,长生不老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然而,比起生物科技整体的发展,这不过是冰山一角!

自生命出现的40多亿年以来,地球上的生物都遵循着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规律 - 不适应自然环境的物种会在世代交替中被自然淘汰,反之则得以繁衍发展。

今天,生物科技正在挑战达尔文。人类不仅可以决定自己活多久,进化成什么样,甚至还能决定其他物种活多久,长成什么样。

我的物种我做主!别的物种我也做主!

这哪是挑战达尔文呀!这不就是直接叫板上帝吗?!

这么大的事儿,每每与各路闲人聊起,一言不合就直接攀升到哲学高度,为哥顿感力不从心。在此暂且罗列出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

问题A:宗教信仰

有史以来,人类总在探寻一些基本的问题:死后会面临什么,生活的意义何在等等。对此,宗教信仰试图给我们答疑解惑。

一门宗教,需要能合乎常理地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能自圆其说,才能让信众向往它所描绘的未来世界。

人类一旦能够长生不老,还会向往天堂,惧怕地狱吗?还会有人为了“来世”的幸福而积德吗?

如果上帝不再是万物唯一的创造者,人类也可以创造新的生物,大家还会信仰上帝吗?

会不会出现一个全新的,更被大家广泛接受的宗教或信仰?什么时间,在哪里,以什么形式出现?

问题B:性,家庭,与亲情

如果你能健康地活到760岁,你会在什么年龄结婚生子?退一步说,你还会结婚吗?

你愿意与同一个人耳鬓厮磨700多年吗?700年间,你的思想,爱好,身体条件各方面都将有N次转型,甚至脱胎换骨。你的爱能有多深,你的情能有多久?

如果通过修改基因,变性像美容那么容易,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和婚姻又会变成什么形式呢?

当寿命只有50年,其中十几年用来养育下一代,亲情自然是血浓于水。但如果活到了700岁,对几百年前的那短暂(十几年)的养育之情,你还会那么感激涕零吗?这时眼前的父母依然和你一样青春焕发,在你们的18、19代孙面前,会不会有同辈人之感?

另外,一夜情之前要不要先做个DNA测试?相差十八代的直系亲属都活在世上,或许相互不再熟悉,不小心“约”上如何是好?

问题C:亚物种新人类

精英阶层有着社会资源的优势,也有条件不断优化自己及其族群的基因。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他们可以先设个小目标:将自己的智商,情商,肢体力量都提高10倍,或许还顺手给自己美个颜,女生媲美范冰冰,男生完胜黄晓明。然后,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精英们可以一步一步把自己升级为“超人”。这种超人跟今天的人相比或许面目全非,比如多了一对伸缩自如的翅膀。

那么,其他大多数人,即使长生不老,能不能跟上进化的节奏呢?这种人类的自我进化,是否会分化出一系列超人、屌丝、以及两者之间的“亚物种”呢?

问题D:社会及政治形态

人类社会一直都存在不同阶层以及各种不平等。但请试想一下,如果不同社会阶层演化成为在生理上区别巨大的人类亚物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还能适用吗?

比如,具有极大生理优势的精英亚物种,对社会贡献更大,经济价值自然会更高。而大多数普通人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作者赫拉利(Yuval Nova Harari )甚至推断,大多数人会变成“无用阶层”,Useless Class。既然无用,还要享受完全平等待遇(如社会福利,投票权等),你说“超人”们会接受吗?

不同亚物种之间可能平等吗?将来的社会,法制,国家及政治制度将会是一种什么形态呢?

长生不老固然令人憧憬,但更多更大的挑战也接踵而至。

那位同学问了:本来好好的,咱人类怎么突然就摊上这么大的事儿了呢?

因为,有两股巨大的力量,人工智能和生物科学,正将人类迅速推向一个临界点。如果说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非凡,那么生物科技的剑尖则直指人类的命根子。当科学家们认识到,所有生命的核心无非就是数据和算法时,这两种力量就完美地结合了。而这一历史性的结合将释放出千百倍的能量,把人类推上一条不归路。

施一公的公司快上市了,其他科学家呢?_科学发明


作者
10月17日,香港交易所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和崔霁松博士联合创立的诺诚健华已递交了港股上市申请。
这份招股书显示,最后一轮估值8.8亿美元,累计融资超2.8亿美元。自2016年起,公司陆续获得融资,其中单笔最大超过1.6亿美元,于今年6月完成。
招股说明书截图
股东结构显示,崔霁松博士持股 11.45%,施一公教授、赵仁滨博士夫妇持股15.43%。
明星科学家领衔上市公司
施一公是全球知名结构生物学家。
梳理他的履历发现,2008年,他在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讲席教授后,毅然辞职回国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成为学术圈明星科学家。
201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2014年,挂职北京市卫计委,任副主任;2015年,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2018年,施一公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创立西湖大学并任首任校长。
身兼数职,施一公在学术方面的实力仍令人望其项背。据谷歌的施一公个人学术档案显示,迄今为止,施一公共发表论文229篇,被引43883次。
据诺诚健华公司官网显示,施一公在该公司担任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
梳理施一公在商业界的经历,包括诺诚健华在内,施一公参与过的公司共有5家。
这家公司干啥的?3种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施一公联合创立这家公司,想干啥?
据诺诚健华官网,该公司主要治疗领域包括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疾病,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肝癌、胃癌、胆管癌等。
目前该公司拥有:
一项处于可直接注册临床二期实验阶段的候选药物;
两项处于I/II期试验阶段的候选药物;
六项处于IND准备阶段的候选药物。
部分主要在研产品:
奥布替尼是公司核心候选产品。
10月5日,该公司在第61届美国血液学协会年会上公布了ICP-022在治疗淋巴瘤和白血病方面的两项临床试验数据,研究其作为单一疗法及联合疗法的疗效。
还有ICP-105、ICP-192等和肿瘤治疗相关的新药正在攻关。
事实上,施一公也曾涉足过医药界和商业界。
2000年左右,他带领的课题组曾解析一个细胞凋亡抑制因子的结构。这种因子会让细胞不能正常凋亡,从而引起癌症。
解析过程中,他们发现只要把一种蛋白的一段小肽嵌进致癌因子,癌细胞就能恢复正常凋亡。
这一发现引起制药企业极大兴趣,相关科研专利已被转化为治疗癌症的新药,并进入临床试验。
华人生物学家开公司,还有谁?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多名生物学家在世界范围内创立了公司,他们是:
王晓东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重点是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途径和生物化学过程。
2011年,王晓东创办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新药研发公司百济神州,主要研发目标是新型分子靶向药与肿瘤免疫药。
陈列平
福建医科大学免疫治疗研究所所长,美国耶鲁大学UTC癌症研究讲席教授,耶鲁癌症中心免疫学部主任
从事免疫学机理及肿瘤免疫治疗和免疫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首创以抗体阻断PD-1/PD-L1通路治疗癌症的方法。
陈列平创立的NextCure生物医药公司,专注于发现并开发下一代免疫药物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今年5月,该公司已在纳斯达克上市。
张 锋
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院终身教授
最著名的工作是基因修饰技术CRISPR-Cas9的发展和应用,率先获得了美国专利。
由于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突破性工作,张峰依靠风投创办了EditasMedicine公司并成功上市。
2017年张锋等人组建了一家新的生物技术公司Arbor Biotechnologies。
张 毅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曾入选Science Watch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高影响力论文的数量前十位科学家之一
发现了多种表观遗传调控相关的酶及两种新型DNA碱基。后者改变了原有认为DNA碱基只有6种的观点,对于干细胞和癌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与诺贝尔奖得主Horvitz共同创立的生物技术公司——Epizyme也于2013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程 京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DNA芯片、蛋白芯片、细胞芯片和芯片缩微实验室的研究开发和在健康管理、疾病诊断、食品安全检测、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研究,以及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大健康管理相关研究。
2000年,他成立了以生物芯片为核心技术平台的博奥生物集团,目前正在筹谋上市。
可见,随着生物技术前沿不断发展,由生物学家直接将前沿科研成果推向市场,有望加速科学为人类健康带来福祉。
对华人生物学家创业,你有什么期待?我们留言区见!
参考资料:
合作事宜:
投稿事宜:
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CRISPR/Cas9基因敲除,敲入怎么做,原理

依靠一个复合物,该复合物能在一段RNA指导下,定向寻找目标DNA序列,然后将该序列进行切除。

基因敲除是用含有一定已知序列的DNA片段与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序列相同或相近的基因发生同源重组,整合至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的一种外源DNA导入技术。

如要基因敲除动物的可以联系苏州赛业,赛业生物已服务全球数万名科学家,产品和技术已直接应用于包括CNS(Cell,Nature, Science)三大期刊在内的学术论文。除了提供基因敲除、基因敲入、条件性基因敲除模型定制服务外,赛业生物还有专业的手术疾病模型团队,可以提供多种复杂精细的小动物手术疾病模型;药物筛选评价小鼠平台可以提供从欧美行业领袖引进的免疫缺陷鼠、用于心血管及阿尔茨海默症等研究的人源化小鼠;国际标准化无菌鼠技术平台可以提供无菌鼠、无菌动物定制服务、微生物菌群移植服务等基于无菌动物模型的各类产品和服务,结合赛业生物成熟稳定的基因编辑小鼠平台,还可帮助您研究菌群与基因的互作机制。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54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