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全球近四分之一的人受到失眠的困扰,在中国,有各类睡眠障碍者占人群的38%,高于世界27%的比例。而年龄、性别、职业、环境、心理、躯体疾病等都是导致失眠的因素。日前,由广东省保健协会与广州爱枕贸易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睡眠与健康”岭南名医大讲堂在广州琶洲举行。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吴伟康教授及广东省中医院睡眠科主任李艳教授对失眠的病因、对机体的影响及预防措施做了一些普及。
李艳表示,除了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饮酒、咖啡和吸烟外,还要多运动,多做体力活等;可以适当结合药物或者医疗器械一起治疗;同时还应科学睡眠,改变不健康的睡眠方式。
长期失眠易得高血压糖尿病
经常失眠的人会发现自己的皮肤晦暗无光、松弛,脱发严重,整个人衰老得很快,这些是失眠所敲响的警钟。长期失眠所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这些,除此之外,长期失眠容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甚至引起乳腺癌、冠心病、脑血管病、内分泌紊乱等多种身心疾病。吴伟康说:“如果连续两个晚上睡不着觉,就可能发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发生脑溢血、偏瘫等多种疾病”。临床发现,睡眠不足5个小时的人,血压升高的危险是睡眠超过6小时的人的五倍。如果每晚只睡4小时,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会减少,如果延续一周就足以使健康人出现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前驱症状。
肾气不足可引起失眠
“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很多人失眠障碍,大部分是工作压力过大,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压力过大也包括工作经常加班。像媒体工作者、医疗工作者、司机、会计、管理层等,他们的睡眠质量较差”。李艳还表示,失眠与睡眠卫生习惯不良、饮食不当、躯体疾病以及个人体质有关。
李艳表示气虚型、血虚型、肝郁型、肝火旺、肾气不足、痰湿型体质的人容易引起失眠。“有一些睡眠障碍出现在妇女经期,出现在更年期,也有可能出现在年龄偏大时,开始出现睡眠障碍。这与其肾气不足的体质关系更大。”
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也会导致失眠。入睡起床不规律、入睡迟、办完以后过度运动、睡前煲电话粥、看电影电视等都是睡眠的不良习惯
饮食不当同样也会引起失眠。如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傍晚以后喝酒、咖啡、茶及抽烟,进补不当,冰冷饮食、饮用凉茶不当、宵夜、过饱、过饥、营养失调等。
什么是糖耐量异常 ?众人所知,去医院体检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身体如果遇到不适医生会根据你的检查报告,告诉你在生活中注意的一些生活问题。但是,当医生说你糖耐量异常的时候,这究竟是什么疾病呢?
什么是糖耐量异常 糖耐量试验,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静脉和口服两种,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适用于胃切除后或者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特殊病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则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查手段。
如果准妈妈糖筛结果显示高危,一般医生会建议继续做一项糖耐检查??葡萄糖耐量试验,以确诊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
对于糖筛结果正常的准妈妈而言,没有再做糖耐量试验的必要。但对于糖筛结果阳性的准妈妈来说,应进行糖耐量检查,以确诊是否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该病会对准妈妈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出现胎膜早破、早产儿、巨大儿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糖耐量筛查高风险人群
风险最高的女性就是已经患有糖尿病、或在以前的孕期得过糖尿病、还有已经生过一个以上巨大儿的女性。另外一些存在风险的情况是:
1、高龄准妈妈(糖尿病发展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提高)。
2、患有高血压或体重过重的女性。
3、父母或兄弟姐妹有因为糖尿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女性。
糖耐量试验前注意事项 1、进行试验前3天正常饮食
在试验前3天,进食碳水化合物(即米、面食)不可少于150克。若受试者故意减少主食量,就会使化验结果不准确,导致诊断错误。
2、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试验前3天应有正常的体力活动。但试验前剧烈运动可使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糖升高。如感染、创伤、情绪剧烈波动等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影响糖耐量检测结果。
3、一定要空腹
做糖耐量试验时准妈妈必须空腹8~14小时,这才能真正反映空腹血糖水平。比如,如果你是早上8点钟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最好从前一天晚上10点后就不要再进食,可以饮水,但不可喝茶或咖啡。第一次空腹时的血液抽样被用来检测血液中的含糖水平,称为基础测试。
糖耐量试验时注意事项
4、试验中不可进食
试验中不得抽烟、喝水和进食,可稍作走动,但需避免早锻炼。还有,受试准妈妈不必紧张,不要为多次采血引起情绪波动,应尽力配合医务人员采好每一次血样。
5、特殊情况
若在检查期间出现面色苍白、恶心、晕厥等症状时,要停止试验。若以上症状是在服糖后3-4小时出现,应考虑为反应性低血糖,要立刻取血测血糖,并让患者进食。
糖耐量试验后的注意事项
在糖筛试验中,各个参考值的统计也是综合大量的样本后得出的数值,糖筛的检测结果是有误差的,因为个体差异或者技术问题等客观因素,这些误差很难避免。
精彩推荐:
孕囊
孕酮
胎动
葡萄胎
怀孕周期
静脉曲张
一.什么是糖耐量异常?x0dx0a临床上做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时,通常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当静脉空腹血糖<5.0毫摩尔/升,可排除糖尿病;当静脉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并且有临床症状时,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而当静脉空腹血糖在5.5-7.0毫摩尔/升之间并且怀疑糖尿病时,就应该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通过OGTT试验,可以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早期诊断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目前公认的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x0dx0a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是先抽血测定检查者早晨空腹血糖的含量,接着食入葡萄糖83克+温水200-300毫升,5分钟内服下,隔2小时再抽血测定血糖含量。x0dx0a如果一个人没有糖尿病症状,而空腹血糖6.11-7毫摩尔/升和餐后2小时血糖7.8-11.1毫摩尔/升,表明机体处理葡萄糖能力减低,称为糖耐量(受损)异常。x0dx0a二.糖耐量异常有什么危害?x0dx0a糖耐量异常是正常人向糖尿病病人的过度状态。糖耐量异常通常被认为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糖耐量异常还不是糖尿病,但表示患者的胰岛功能已经出现不正常,要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糖尿病。有资料表明:糖耐量异常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为正常值人群的100倍,同时糖耐量异常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如心肌梗塞、心绞痛、中风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不可掉以轻心。因此,糖耐量异常的干预治疗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关键。x0dx0a三.糖耐量异常该怎么治疗?x0dx0a糖耐量异常属于可逆阶段,如果调控得当,就可以享受健康;否则就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吴医生告知金大伯暂时不需药物治疗,但要注意以下几点:x0dx0a1.注意饮食调节,合理饮食:糖耐量异常大多由于不注意饮食控制甚至暴饮暴食,最终发展为糖尿病。所以日常生活中重视饮食调控非常重要,肥胖者应限制热量摄入,如注意减少米饭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降低食物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等的摄入,对改善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选择具有调整血糖作用的食品如:苦瓜、南瓜、冬瓜、洋葱、大蒜、山药、菠菜、芹菜、银耳、鳝鱼,都有较好的调整血糖作用。同时应戒除烟、酒。x0dx0a2.适量运动,有助于降糖: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并提出“三五七”方案,这个方案对改善糖耐量异常有调整作用。三五七方案:三:每天步行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五: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七:运动量以运动后的心率加年龄为170次适宜。运动中以有出汗而不大汗淋漓、不大喘气为宜。糖耐量异常者常常合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通过运动可减少脂肪,降低体重,增强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糖耐量恢复正常。有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值的10%以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只要体重下降5kg,就能使胰岛素敏感性增强,使血压下降、血糖降低。日本专家研究发现:每日散步2次,每次30分钟是预防、治疗糖尿病的良药,每散步1次,就等于“服”1次降血糖药。散步降血糖的原理有:运动能促使肌糖原和血液中葡萄糖的利用;运动能抑制饭后血糖的升高;运动能减少血糖代谢时的胰岛素消耗量。因此,每日2次散步,对糖耐量异常者可降低血糖,延缓发生糖尿病的进程。但不要空腹运动,以避免引起胰岛素下降而使血糖增加,加重病情。x0dx0a3.定时监测血糖,及时干预:没有高血压合并症的糖耐量异常者,至少每半年全面检查1次,包括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测定、或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功能试验等。如果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情况,至少每3个月对血糖状况全面检查1次,以便调整治疗。x0dx0a4.注重心理调节:心理调节对改善糖耐量异常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糖耐量异常者要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孕妇糖耐量减低
糖耐量减低,并非意味着患有糖尿病,这是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病人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但糖耐量异常者,要比正常准妈妈易发生糖尿病,应引起高度警惕。
治疗糖耐量减低的措施:
1、首要措施是饮食调整,即合理分配一日三餐,限制糖类、脂类食品的摄入,多吃些新鲜蔬菜;
2、其次是增加活动量,即每日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尽量避免久坐;
3、再次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孕妇糖耐量受损
糖耐量受损是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是尚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如果孕前血糖正常,妊娠后出现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一般应以调整、控制膳食为主,若饮食控制已使血糖降到理想水平,则可不必用药。
如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仍高于5.55mmol/L,餐后血糖高于8.33mmol/l,则需胰岛素治疗。此时应住院,由产科及内科结合具体情况安排治疗方案。切记不可用口服降糖药,因药可通过胎盘,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孕妇糖耐量偏高
首先是以调整、控制膳食为基础。目的是控制准妈妈血糖升高,同时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膳食治疗的原则是:准妈妈不减肥;按体型调整食物结构比例及热量;少食多餐,最好分3大餐,3小餐;少吃糖分高的水果;蔬菜每天400-500克,其中有色蔬菜不少于50%。
1、控制饮食:每日热量为150KJ/Kg(36Kcal/Kg),其中碳水化合物40%-50%,蛋白质12%-20%,脂肪30%-35%,并补充维生素、钙及铁剂。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少食盐,防水肿、高血压。多食豆制品、虾皮、海带等食物,补充钙质,增强骨骼生长。多吃些猪肝、牛肉、鸭血等,多吃绿叶蔬菜,增强抵抗力,避免贫血,头晕、眼花、乏力、心慌等症状。定量摄入粗纤维和植酸,平均每天20克左右。
2、药物治疗:如果控制饮食能达到正常血糖水平,准妈妈有无饥饿感,则不需增加药物治疗。如未达到正常水平,则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等来减低血糖。
3、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能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对降糖有帮助。每日散步20-30分钟。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53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