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连翘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连翘的食用方法

妙手生春 2024-05-29 12:31:02

一、连翘的功效与作用

解热和抗炎

能显著拮抗内毒素所致的家兔发热,并能显著抑制炎症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所致的渗出和水肿。连翘煎剂或复方连翘注射液对人工发热动物及正常动物的体温有降温作用。

抗菌、抗病毒、解毒

有显著的广谱抑菌作用,其抑菌成分为连翘酚、连翘脂苷A和挥发油。连翘脂苷B有抗真菌作用。其挥发油有显著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还有抗内毒素的作用。

保肝和镇吐

有显著的保肝作用,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降低转氨酶,并能促进肝糖原、核糖核酸含量恢复正常。连翘有显著的镇吐作用,其机制为抑制了延髓催吐感受区。

连翘在药理实验中有镇吐功效,但临床一般很少用于胃肠道疾病时,因含有多量皂苷,能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究竟是镇吐还是泛恶? 在治疗发热、黄疸等疾病时,对没有胃肠疾病的人,l5~30g以下的剂量内一般是没有反应的。对患有慢性胃炎的病人剂量稍大就可能有恶心反应。这是符合中医苦寒损伤脾胃的道理的。这也许就是传统上很少用于慢性胃肠病证的缘故。

调节血压

对高血压动物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对低血压动物又有显著的升压作用。能扩张血管,保持血管张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微循环和血流灌注,因而有稳定血压的功效。

抗过敏

连翘有抗过敏作用,可用于免疫病和过敏性疾病,如急性或慢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肺炎等,可与生地、丹皮、郁金、地肤子等同用。

二、连翘的保健食谱

降火除痘茶

因连翘、金银花都属寒性,皆为清热解毒、化脓及硬疮的药材,对身体燥热、火气大、脸上长痘疮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再搭配白菊花的清肝效用,很适合夏天饮用。

材料:连翘5公克,金银花3公克,白菊花3公克

做法:

(1)将连翘、金银花放入钵中捣碎,再放入白菊花一起混匀,装入袋中绑紧成茶包。

(2)将茶包放入杯中,沖入300cc热水,静置3~5分让其出味即可饮用,可连续沖泡4~5次。

菊花连翘汤

食谱原料:菊花12克,连翘12克,生甘草5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中药共加水煮20分钟,待温度适合后给宝宝引用。每日一次。

健康提示:

(1)使用范围:脑膜炎早期的宝宝。

(2)本食疗主治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

连翘萝卜汤

材料:白萝卜100克,连翘10克,女贞子5克。

做法与服法:

将白萝卜去皮、洗净、切片。先煎连翘、女贞子,去渣取汁,再煮沸后加入白萝卜片,待温食用。

三、连翘的副作用

1、常见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

2、肝肾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可发生轻度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偶尔可出现肝毒性症状,尤其易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的患者;某些患者,尤其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的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异常。

3、过敏反应,对于此药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可出现皮疹的症状,偶可发生严重的剥脱性皮炎(常伴随肝功能损害)、渗出性多形红斑。

4、偶尔可发生周围血象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检查指标改变,尤其易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的患者。

连翘败毒丸副作用,也就是不良反应,除了以上所介绍的外,还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当然,这些不良反应都不是普遍的现象,所以大家不要特别的紧张。

【宜忌】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

(1)《本草经疏》:痈疽巳溃勿服,大热由于虚者勿服,脾胃薄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2)《本草通玄》:久服有寒中之患。从中医上来说,连翘败毒丸由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天花粉等19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消肿之功效。临床用于脏腑积热、风热湿毒引起的疮疡初起、遍身刺痒、红肿疼痛、憎寒发热、风湿疙瘩、大便秘结等症状。

四、连翘日常用法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的作用,善治各种痈肿疮毒,故被视为“疮家圣药”。《日华子本草》中记载,“连翘,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连翘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之功效。用于外感风热,瘟病初起等有很好的效果。在治疗热毒蕴结引起的疮毒痈肿、瘰疠结核等方面疗效也很显著。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胆经。故脾胃虚寒或气虚疮疡脓清者不宜使用。

1.连翘银花剂

组成:连翘9克,山栀子 9克,金银花 9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冰糖,分为早中晚3次,每次与川贝3克(研末)同服。有消炎止痛,润燥化痰的作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急性咽喉炎、肺炎等。

2.双草连翘散

组成:紫草、紫草茸、连翘等量研末,每次5克,每日两次,温水送服,儿童酌减,可解毒消肿,适用于麦粒肿患者。

3.连翘绿茶

组成:连翘6克,牛蒡子 6克,绿茶1克,研末,沸水冲泡,每日1剂,代茶饮。可治疗小儿风疹、麻疹。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38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