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患痴呆症风险同空气污染和维生素D缺乏存在关联

夕阳红 2024-05-29 11:53:19

患痴呆症风险同空气污染和维生素D缺乏存在关联

2016年10月13日讯 很多人说,痴呆症可能比癌症更可怕。不过,就环境对痴呆症发病率影响首次进行的全面审查表明,或许存在减少该疾病风险的新方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老年病学》。

痴呆症的起因并未得到完全理解。约三分之一的个体发病风险似乎要归结于基因,而诸如体重、运动、心血管健康状况等健康因素占到约20%。其他影响因素则一直是个谜。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Tom Russ介绍说,人们所处的环境可能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通过分析60项过去的研究,Russ团队发现了表明空气污染和痴呆症存在关联的足够证据。“没有任何一项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和痴呆症之间不存在关联。”Russ表示,“悬浮微粒、氮氧化物、臭氧或者一氧化碳--所有都和痴呆症存在关联。”同时,痴呆症还和维生素D缺乏存在明显关联,并且和被动吸烟以及对杀虫剂的职业暴露存在较弱关联。

更令人吃惊的是,痴呆症和生活在靠近输电线的地方存在关联。不过,Russ表示,这种关联性很小,并且不确定其中的机制是什么。

他还指出,尽管一些研究提供了上述各种关联存在的强有力证据,但其团队无法明确地作出任何一个因素会导致痴呆症的结论。不过,政府和公共卫生机构有责任控制诸如空气污染等事情,而希望减少患上痴呆症几率的个人应当遵循现有建议,即通过健康饮食、多运动、不抽烟限制患病风险。

痴呆症简介

痴呆症是由病程缓慢的进行性大脑疾病所致的综合征。特征是多种高级皮层功能紊乱,涉及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判断、言语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意识清晰,情感自控能力差、社交或动机的衰退,常与认知损害相伴随,但有时可早于认知损害出现。

痴呆症影响语言能力、理解力、运动能力、短期记忆、辨认日常用品的能力、反应时间、个性、注意力、执行能力、解题能力。严重时会无法分辨人事时地物。就算没有智力衰退的迹象,也常有妄想(阿兹海默型有15-56%),例如怀疑镜中的自己是另外一个人。

维生素D有什么好处,缺了它身体会怎样,补多了又怎样,怎么补

好处和作用:美国科学家一项为期40年的研究发现,每天服用一剂维生素D能把罹患乳腺癌、结肠癌和卵巢癌的风险降低一半。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乏维生素D可能对身体极其有害。据认为,心脏病、肺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形成都与缺乏维生素D密切相关。维生素D的作用不可低估。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维生素D可坚固骨骼,预防儿童佝偻病和老年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可降低女性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预防蛀牙:维生素D可以有效预防蛀牙。补充维生素D能降低儿童糖尿病隐患。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症状包括骨头和关节疼痛,肌肉萎缩,失眠,紧张以及痢疾腹泻。
维生素过量造成的主要毒副作用是血钙过多,早期征兆主要包括痢疾或者便秘,头痛,没有食欲,头昏眼花,走路困难,肌肉骨头疼痛,以及心律不齐等等。晚期症状包括发痒,肾形矿脉功能下降,骨质疏松症,体重下降,肌肉和软组织石化。
补充:进行户外活动,只要人体接受足够的日光,体内就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除强化食品外,通常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动物性食品是非强化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中相对较多,而瘦肉、奶、坚果中含微量的维生素D,而蔬菜、谷物及其制品和水果含有少量维生素D或几乎没有维生素D的活性。
维生素d食物:主要有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等。另外像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产品也是含量丰富的维生素d食物。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有维生素D,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维生素D3含量最丰富的食物为鱼肝油,动物肝脏和蛋黄,牛奶与其他食物中维生素D3的含量较少。维生素D2主要来自植物性食品。
补充维生素D的制剂有:维得小丸子、伊可新、贝特令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维生素D由皮肤经日照产生,如日照不足,尤其在冬季,需定期通过膳食补充。此外空气污染也可阻碍日光中的紫外线。人们日常所穿的衣服、住在高楼林立的地区、生活在室内、使用人工合成的太阳屏阻碍紫外线、居住在日光不足的地区等都影响皮肤生物合成足够量的维生素D。对于婴儿及儿童来说,日光浴是使机体合成维生素D3的重要途径。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海水鱼如鲱鱼沙丁鱼,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都是维生素D2的良好来源。从鸡蛋、牛肉、黄油和植物油中也可获得少量的维生素D2,而植物性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婴幼儿对它的需要,需多晒太阳,同时补充鱼肝油。
3.钙含量过低或钙磷比例不当
食物中钙含量不足以及钙、磷比例不当均可影响钙、磷的吸收。人乳中钙、磷含量虽低,但比例(2∶1)适宜,容易被吸收,而牛乳钙、磷含量较高,但钙磷比例(1.2∶1)不当,钙的吸收率较低。
4.需要量增多
早产儿因生长速度快和体内储钙不足而易患佝偻病;婴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增多,故易引起佝偻病;2岁后因生长速度减慢且户外活动增多,佝偻病的发病率逐渐减少。
5.疾病和药物影响
肝、肾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小儿胆汁郁积、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难治性腹泻等疾病均可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而患佝偻病。长期使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等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和代谢而引起佝偻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38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