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血糖高,睡觉知?睡觉若有这4个现象,暗示糖尿病准备“登门”

夕阳红 2024-05-28 16:36:22

血糖高,睡觉知?睡觉若有这4个现象,暗示糖尿病准备“登门”

对于糖尿病,想必有很多人都非常清楚,其是由于血糖持续走高演变而来。

因此糖尿病患者纷纷都在努力维持着自身血糖的水平,毕竟如若引发并发症(如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尿毒症等)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然而很多人不清楚的是,其实当身体血糖持续过高时,身体往往会在半夜睡觉时发出4大警告,下面大家一起看一下在糖尿病出现前会有哪些警告。

夜睡觉时出现4大症状,需对自身血糖情况引起重视

1、半夜睡觉出汗

很多人在晚上睡觉时会感到不安,并伴随着出汗的症状,这一般是由于自身血糖代谢降低所致。

在较低的温度下,为了提高体温,人体会消耗大量的血糖来提升体温。夜间睡眠所需温度越高,消耗的血糖越多,血糖也就会出现越低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入睡很容易会感到不安并出汗。

不过,这一情况通常都是短暂的,就像做噩梦一般。

2、会感觉到皮肤瘙痒

如若血糖水平过高,皮肤中葡萄糖的含量便会增加,糖因不能及时代谢,从而导致皮肤出现瘙痒或麻木等症状。

然而单纯的皮肤瘙痒并不是糖尿病的决定性症状,皮肤干燥瘙痒、衣物摩擦、冷热变化、或接触皮毛织物等,都会诱发皮肤瘙痒。

3、感觉到饥饿

对于一些经常熬夜的人来说,睡前感到饿是很正常的,因为从晚饭到睡觉的时间太长了。

不过,若本身具有规律的饮食时间、作息时间的人,总是会在睡前感觉到有饥饿感,或半夜被饿醒,那么就需要注意了,这饥饿感很可能是因体内血糖升高引起。

此时,应及时调整血糖,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

4、会感觉到口渴

很多高血糖患者在高血糖早期会出现口渴的情况,尤其是在睡前一段时间,口渴的症状会特别明显。

人们会不断喝水来缓解口渴,有的患者甚至会在睡觉时因极度口渴而醒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血糖升高后,会导致体内血糖值偏高。

它需要身体消耗多余的能量和水分来帮助血糖分解和代谢。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体内缺水,出现口渴的现象。

当在睡眠时出现以上4种症状,那么就应该对自身血糖情况引起重视了,如若家中有测量血糖的条件,可先在家中自行测量,在经过反复多次测量后若发现血糖值在过高且稳定的情况,那么就需要尽快去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

如此,即便被确诊为糖尿病,也可在早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及控制。

通过以上阅读,想必大家对糖尿病初期的症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当发现有这些症状出现时,希望大家能够首先对血糖进行排查,并及时对自身血糖进行调整,如通过对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减少糖分、酒精的摄入、减少吸烟的频率、进行适量的运动等),来对血糖加以调节。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糖尿病是否发生,都要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

睡觉出现六个表现说明血糖过高,要稳住血糖,坚持三件事

患了糖尿病,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伤害到全身的组织器官,如心、脑、肾、手、足等,造成严重的后果,想要控制并发症的出现,稳住血糖是关键。

因此,糖友们常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得了糖尿病不可怕,糖尿病并发症才可怕。

想要知道自身血糖高低,除了测血糖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因为血糖所监测的仅是某一时间段的血糖值,并不是长期的血糖情况。

一、睡觉出现6个表现,说明血糖过高

糖尿病的并发症出现并非是不原因的,在发病前也有先兆可寻,只是很容易被心大的糖友忽视,所以糖友平常要小心注意,若发现可疑迹象,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断,以免使全身器官组织受到本可避免的伤害。

1、手脚发麻

长期血糖控制较差,易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负责身体的运动及感觉,若受到损伤,就会表现为手脚发麻的症状,会感觉手足麻木、无力还会有蚁行感。

2、长期失眠

据研究调查,血糖过高,会影响到呼吸系统,睡觉时易因缺氧而憋醒,导致睡眠质量受到影响。而睡眠不足又会影响到胰岛素分泌,使血糖控制不佳,导致人身代谢系统严重受害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3、汗出异常

有些糖友在睡眠时,会有汗出异常的情况,比如汗出太多或太少,上半身有汗下半身没有等等,这是因为长期血糖过高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使汗腺分泌出现问题。

4、腰酸背疼

糖友经常感到腰酸背疼的,背也渐渐驼了,这通常是与骨质疏松有关。当血糖升高,肾脏会通过尿液将多余的葡萄糖排出,同时也会带走血液中的钙,便会出现骨质疏松,使腰背酸痛。

5、频繁起夜

血糖值若长期较高,会使血液的渗透压提高,使人们变得口渴烦躁,喝水量增加,起夜频繁。

6、醒后口臭

血糖长期不稳定的情况下会使免疫力降低,易出现牙周感染、牙齿松动、口臭等症状,尤其早晨睡醒后口臭越发严重。

若糖友发现有上述情况,说明血糖过高,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想法稳住血糖。

二、稳住血糖,做好这三件事

第一件事:正确喝水

不要等渴了再喝水,水是生命之源,当体内水分充足,对于血糖、血脂、血压等的稳定都有帮助,还有利于体内垃圾的排出。

除了开水,还可以喝些 健康 茶饮,对 健康 很有帮助。

第二件事:正确饮食

想要控制血,就要吃对饭,饭吃对了,血糖能稳一半。

膳食结构要合理,三餐定时定量。

早餐在7:00 8:00之间,午餐在11:00-13:00,晚餐在17:00 19:00,每餐都要保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丰富。多吃杂粮、蔬菜、瘦肉,少吃煎炸食品,少吃盐。不喝酒抽烟,拒绝碳酸饮料。

饮食过于精细也是血糖升高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日常三餐合理安排,多吃粗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利于对血糖及血脂的控制。

盐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加速肾脏并发症的出现,但是不吃盐也是不行的,盐也是人体必需的物质之一,因此每天摄入的盐分不应超过六克,若有高血压的症状则摄入量要在四克以内。

烟和酒对胰岛功能会造成损伤,碳酸饮料含糖量高,且有过多的人工添加剂,会对肾脏造成负担。

第三件:坚持运动

运动对于血糖的控制非常重要,经常运动,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出现,还可以控制体重。运动的强度不宜太大,慢走、慢跑、散步等,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比较适合糖友。坚持每天运动至少半小时,能有效增强体质,提高对糖尿病的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夏季天气炎热,不愿出门运动的可以在家中做一些简单的健身操,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肌肉的锻炼,令每天摄入的营养更好地被人体吸收。

糖友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时间: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再进行运动,每周不得少于3次,每次30-60分钟。 

2、运动服装:以宽松舒适方便运动的服装为主,鞋袜也要透气舒适以防足部受伤。

3、运动准备:老年糖友在运动前要有五分钟的热身准备,严格遵守运动量,尽量不要独自运动,最好有人陪同。

糖友饭后血糖高 如何运动才能平稳降糖

糖尿病能活多少年?怎么能活到八九十岁?影响寿命的几个因素

血糖高不高,看手就知道!手部出现这3种现象,谨防糖尿病找上门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前期症状并不明显,当糖尿病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说明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那么,糖尿病到底有没有先兆信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手背发红

手背发红或有红的结节。一般来说,血糖高的人,血液粘稠度高,末梢循环不好,会在手部,出现一些红肿症状。这就好比,在一套循环的管子里,水的流动可以很畅通,但如果给水里兑了水泥沙子,最后变成了砂浆,循环就不会那么通畅了,不是吗?

2、皮肤瘙痒

特别是手背皮肤瘙痒。为什么会出现手背皮肤瘙痒?因为血液里的糖分多,血液粘稠度高,微循环速度变慢,汗腺分泌减少,身体抵抗力下降,就会出现皮肤瘙痒。

3、伤口愈合缓慢

糖尿病人身体上,不管哪个部位出现伤口,伤口愈合都会很慢,这个先兆信号非常关键。因为血糖高的人,血液粘稠度高,血液循环速度慢,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游走到伤口进行愈合的速度就会变慢。

伤口难以愈合的人主要有三类,其中之一就是高血糖人群。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时候,伤口难以愈合。

曾经有位糖尿病患者,颧骨上起了个小包,他就经常去捏揉,结果越捏越大越揉越大,而且周围都变黑了,最后直接凸起来了。就是因为血液里糖分过高,里面有炎症,愈合速度非常缓慢,这就好像一个培养基,一直在培养,就是不凝血,导致疙瘩越来越大,最后做了手术,做完手术之后的伤口,还是难以愈合。

4、双脚冰冷无力

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双脚冰冷的症状,这也是因为末梢循环不好,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糖尿病足。

曾经有位九十岁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了糖尿病足,末梢神经也受到影响,双脚几乎失去了知觉。但他有晚上热水泡脚的习惯,家人在给他倒洗脚水时,一般是先倒冷水,老人也会很习惯的,脱了鞋袜后开始泡脚。结果有一天,家人先倒的热水,再到厨房接凉水,结果回到客厅的时候,就发现老人的脚烫伤了。

烫伤之后脚上就感染化脓,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最后没能继续活下去。万万没想到,一次烫伤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所以,糖尿病人要引起高度重视脚部症状,特别是末梢神经。

另外,糖尿病患者除了双脚冰冷,末梢循环不好以外,还会下肢无力,脚上没有力气。

5、脚底皮肤溃烂

脚底皮肤溃烂。为什么会溃烂?因为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度高,血液循环缓慢导致皮肤干燥,皮肤干燥就容易破溃,一旦破溃就很难愈合。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28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