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印度人口2050年或超越中国,成人口最多国家

佚名 2024-05-27 22:23:17

印度人口2050年或超越中国,成人口最多国家

据外媒报道,印度人口于7月11日世界人口日达12.74亿,年成长率为1.6%,以此速度推算,印度人口总数可能在2050年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国家。

据印度国家人口稳定基金会(NPSF)公布的数据,当地时间11日下午5时,印度总人口数达12亿7423万9769人,占全球总人口数的17.25%。NPSF表示,如果成长率不变,印度恐将面临人口过剩等相关问题。

目前印度的人口成长率已高于全球人口数最高的中国(13.9亿),很可能在2050年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人口国。有印度官员指出,如果维持目前的成长率,2050年时印度人口将达16.3亿。

印度卫生部长纳达(JP Nadda)在一场会议中强调,印度要达成人口稳定化的目标,需要有非政府组织(NGO)的协助。NPSF的数据显示,印度的总生育率(TFR)已由2013年的2.3%有所下降,但减速还不够稳定。

印度将成人口第一大国,印度的国土面积有多大?

印度的国土面积是300万平方公里左右,这个面积只有我国的1/3左右。

对于印度这个国家来说,虽然印度的国土面积并不大,但因为印度本身的人口数量比较多,人口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快,所以印度很快就会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在这种需求之下,有些人会把这个情况理解为人口红利,也有些人会理解为人口陷阱。不管是何种情况,印度地区的人口出生率确实非常高,这也意味着印度地区的人口数量将会全面超越中国,印度的经济发展问题也备受大家的关注。

印度将会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

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多数国家保持这个低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印度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居高不下,这也意味着印度地区将会很快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在此之后,如果印度地区的人口是功率能够维持在这个数字的话,2050年的印度将会达到16亿左右的人口。

印度的国土面积是300万平方公里左右。

?虽然印度很快就会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在印度地区的国土面积并不大,印度的实际国土面积也只有300万平方公里左右。如果按照人口密度来划分的话, 印度和日本应该称得上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两个国家了。我们也只会把人口数量当成人口红利来看待,对于印度来说,人口数量的增长确实会给印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机遇。

最后,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印度的人口增长问题,同时也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上。除了印度以外,其实很多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已经非常低了,甚至有些地区的人口净增长率已经成为了负数。

2025,印度人口将超中国成世界第一,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束,中国人口数量14.1178亿!放眼全球,人口超过十亿的国家就只有中印两国,尽管中国人口增长有所放缓,但印度却没有,当前人口已经接近14亿,并且还在高速增长,预计10年内铁定超过中国!

小贴士:印度人口什么时候超过中国?

印度人口目前13.96亿,从2001年至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印度人口增长了17.7%,也就是11年里增加了1.815亿人口,每年大约1600万,按这样增长速度,印度3-4年内就可以完成历史性超越,2025年印度将成为全球第一大人口国。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

从5万年前开始到1万年前时,全球规模也只有几百万人,但到1800年时,全球人口就已经达到了10亿人,到1920年代时,人口规模已经突破20亿!

但从1920年代开始到现在,全球人口已经接近79亿,突破80亿要不了多久,地球人口正在以指数级增长,从曲线来看,就像接近光速的飞船,质增效应的曲线陡然上升,一点点时间的改变就产生极大的改变。根据联合国人口专家预测,到2050年地球人口将突破100亿!

直径1.27万公里,表面积超过5.1亿平方公里的地球,对于渺小的人类来说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但现代人类的飞行器,已经可以在一天就就环绕地球,如果是近地轨道的卫星,那么一个半小时能能绕一圈。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需要消耗资源,而地球产出是有限的,因为人类从出生开始到死亡前,一直需要消耗能量,而这些能量则来自地球产出的生物质能,它们是地球生态系统储存的太阳能,那么以地球而言,总共能养活多少人呢?

2012年时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地球最大可持续人口的规模,最典型的估计是80亿,而最小规模是20亿,最大规模则达到了10240亿,范围相差极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数量级的差别呢?

资源人均消耗率是其中的关键

Science网在22017年的一份报告指出,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美国人的食物消费水平是生活水平的3.3倍,是清洁水生活水平的250倍,假如全球人类都像美国普通的中产阶级生活,那么地球的承载能力就不会超过20亿!

美国人的浪费全球闻名的,B站知名UP主郭杰瑞就曾在现身说法美国人的浪费,他随机找了几个大卖场的垃圾桶,整桶整桶的面包、甜品、烤肉烤鸡被倒掉,看得人实在心痛不已,这些都是粮食生产、经过复杂的工序制作的美食,而倒掉的理由是它们已经不新鲜了。

而对于能源的浪费则更是触目惊心,比如2019年一项统计表明,美国人年平均用电是1.2万度,汽油5000升,大概是英国人年平均用电量(5000度)的2倍多,是中国人平均的2.5倍,全球平均的3倍!你可以想象一下美国人在地球上是个多大的祸害。

美国近年来各种浪费增长。(各种固体废物的增长)

当然如果按非洲贫困地区每天仅仅是果腹的日子,并且考虑未来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全面有效地利用地球土壤的肥力等,那么地球承载的极限则是10240亿,不过这个数字似乎意义不大,毕竟没有人打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生存。

全面评估人口承载极限是比较困难的,比如现在我们就在非常头痛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资源,高端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大家都在为这些优质资源争抢的头破血流。但在欠发达地区的民众,却在为每天吃饱肚子而奔波。

伦敦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戴维·萨特斯韦特(David Satterthwaite)的一项预测称,预计未来二十年的大部分增长将出现在当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城市中心,比如正在急速扩展的墨西哥城,还有伊朗德黑兰以及印度孟买和新德里与非洲一些低收入国家。

孟买贫民窟-达拉维

这些城市面临着巨大的问题,比如地处高原盆地古湖泊沉积层的墨西哥城因为居民抽取地下水,市中心每年的沉降率超过0.5米甚至更多,还有伊朗德黑兰的沉降也源于地下水过度利用。

墨西哥城

另一个问题则是污染排放,印度尽管在2019年的排放排在第三位,占全球污染排放6%,但他们的排放“质量很高”,因为大量烟尘在没有经过脱硫就排入大气层,这要比单纯排放二氧化碳问题要严重得多。

印度二氧化硫污染

全球变暖下的问题:不再是生活,而是生存!

人口的急速扩张有几个标志性事件,一个是工业革命,从小农生产进入工业化时代,各种生产资料都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时代,这个过程对全球经济推动作用是革命性的。

另一个是医疗技术的进步,从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末,出生人口的死亡率下降一个数量级以上,人口平均寿命增加三十岁以上,这些都是人口增长的关键支撑。

还有一个则是农业技术的进步,比如化肥的使用,集约化农业的发展等,人口扩张,温饱是关键,没有粮食的支撑,再优秀的技术也养不活庞大的人口。

但另一个事实摆在人类面前,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升高已经达到1.15℃,如果再无节制排放的话,到2100年,温升将超过2.5℃-3℃,这会让地球生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温室效应不可遏制,地球重返2.4亿年前的高气温时代,当时无法适应环境的大量物种被恐龙代替。

那么这次会是什么物种代替人类呢?当然科学家也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比如咱就不要在地球上折腾了,小行星上那么多资源,不如去那里索要,向太空殖民,向太阳系行星殖民?

延伸阅读:地球上总共出现过多少人?

2021年1月23日,PRB网站上发布了一篇有趣的文章,根据考古学家发现的各个时代的人类痕迹以及技术的进步估计,统计了地球有史以来出现过的总人口,数据是1080亿,地球目前人口接近79亿,也就是说大约有1000亿人已经在地球上死去。

这延伸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有说法人类灵魂会转世出生,那么这些多余的灵魂又是从哪来的呢?

现在印度有多少人口

根据2017年公布的《世界人口展望》修订版,目前印度人口总数为13亿。

目前,中国和印度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分别占世界总人口的19%和18%,但在大约7年之后,印度人口总数将超过中国。2017年全球人口共计75.5亿,预计2023年将突破80亿,2050年将达到98亿。

对于印度的人口增长,目前在印度国内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一旦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将会使得数亿印度人陷入贫穷困境。另一种是人口的增长会使印度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的人口红利,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

扩展资料:

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给印度带来不少问题。《印度商业线报》发表的文章说:印度已经疲于应对超过12亿的庞大人口。由于人口数量增多,印度的目前人口密度已经达到平均每平方公里382人,相当于中国人口密度的2.5倍。

而由于分布不均,导致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人口过于密集。德里中央直辖区的人口密度最大达到11297人每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造成庞大的压力,也使印度在推行教育和其他服务方面的努力面临巨大的挑战。据统计,在处于工作年龄段的印度人中,只有15%的人拥有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2024年印度人口或超过中国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12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