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婴儿吃奶一直呛到,要调整姿势来防止(喂奶的正确姿势防止呛奶)

佚名 2024-05-27 19:03:06

婴儿吃奶一直呛到,要调整姿势来防止

很多新手妈妈在照顾小婴儿的时候感觉到手忙脚乱,特别是喂食方面,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宝宝出现溢奶,呛奶,打嗝等症状,护理起来特别的累。婴儿吃奶一直呛到应该怎么办呢?不用过于担心,三个简单的方法就能够防止婴儿呛奶。

在给婴儿喂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姿势的正确。不管是喂母乳,还是奶粉,不能够让宝宝平躺着喂,应该让宝宝的身体有一定的倾斜度,30度左右是最合适的,太平了容易导致奶往回留,造成呛奶和溢奶,头垫得太高了会导致宝宝骨骼发育不好。为了方便喂奶,可以购买专门的防呛奶枕头给宝宝使用。

婴儿吃奶一直呛到,多是由于喝奶太急。宝宝在过度饥饿的时候,喝奶就会很急,而且一次性喝的很多,这样会给原本就娇嫩的肠胃带来不少的负担,还容易呛奶,吐奶。尽量不要过度延迟给宝宝喂奶的时间,防止宝宝喝奶太快,如果使用奶瓶,注意奶嘴的孔不能过大,否则就会出现呛奶的情况。

很多新手妈妈在给宝宝喂完奶后,见宝宝睡着了,就马上放到床上或者摇篮里,这样是很容易导致宝宝呛奶和吐奶的,应该先轻轻竖起来拍嗝,等气顺了再把宝宝放到床上睡觉,放的时候要轻放,不宜用力过重,否则不仅容易导致宝宝呛奶,还会容易对宝宝的头部以及身体造成伤害。

如果发现婴儿吃奶一直呛到,要及时找到具体的原因。放置宝宝呛奶,必须要在喂奶的时候调整好宝宝的姿势,防止宝宝喝奶过于着急,在喝完奶后,及时给宝宝轻轻拍嗝。月龄越小的婴儿,越容易出现呛奶的情况,护理的时候必须要小心和仔细。

喂奶的正确姿势防止呛奶

喂奶的正确姿势防止呛奶

  喂奶的正确姿势防止呛奶,刚出生宝宝的喂养问题相信是很多家长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宝宝吃奶时如果喂养姿势不当就很容易导致呛咳,下面分享喂奶的正确姿势防止呛奶方法。

  喂奶的正确姿势防止呛奶1   母乳喂养时防止宝宝呛奶,首先要保持正确的喂奶姿势,尽量避免平卧喂奶,喂奶时宝宝身体呈一直线,上身略抬高,身体与地平线呈45度角。喂奶后轻轻竖起宝宝拍背,促使排出胃内空气,可减少吐奶引起窒息的可能。

  1、喂奶时可形成喷乳反射,此时可暂时拔出乳 头,避免泌乳量过多引起宝宝呛咳和窒息。

  2、三个月以内的宝宝,由于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容易在平卧时溢奶,一旦呛入宝宝气管可引起呛咳和窒息。因此三个月内的宝宝尽量取侧卧位,这样吐奶时不易呛入呼吸道。

  喂奶的正确姿势防止呛奶2   1、在给宝宝喂奶时要注意控制速度,有些宝妈奶水充足,建议用手指轻轻地压乳晕,使得奶水的速度降低,进而控制奶水分泌的速度。而且要避免在宝宝情绪波动强烈的时候喂奶,比如大哭或是笑的时候,否则容易使宝宝呛到。

  2、喂完奶后要注意通过拍宝宝的背部来排出气体,拍五六次左右。同时,建议宝妈要竖着抱宝宝,然后轻拍宝宝的后背,使得宝宝通过打嗝的方式排出体内的气体。

  3、宝妈们在喂奶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尽量避免躺着喂奶。

  4、喂奶的量建议不要过多了。如果是使用奶瓶喂奶的,最好还是使用圆孔的奶嘴噢!用奶瓶的家长们注意要把奶嘴呈45度喂,否则会使得奶嘴喷射出的奶刺激到宝宝的胃部。

  5、注意奶嘴的奶孔不能过大了,奶嘴要是有破损,建议要及时地换掉。

  喂奶的正确姿势防止呛奶3    什么是呛奶?

  新生儿、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易造成会厌失灵,而呛奶就是其主要表现。婴儿吐奶时,由于会厌活塞盖运动失灵,没有把气管口盖严,奶汁误入了气管,叫做“呛奶”,婴儿不能把呛入呼吸道的奶咯出,这便导致气道机械性阻塞而发生严重呼吸困难缺氧,即称为“呛奶窒息”。

   预防宝宝呛奶的方法

   1、喂奶时机适当

  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2、姿势体位正确

  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3、控制速度

  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出。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4、注意观察

  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宝宝鼻孔,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宝宝脸色表情,若宝宝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喂奶。对发生过呛咳婴儿、早产儿,更应严密观察,或请医生指导喂哺。

   5、排出胃内气体

  喂完奶后,将婴儿直立抱在肩头,轻拍婴儿的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再放婴儿在床上。不可让孩子趴着睡,避免婴儿猝死,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儿采取仰卧睡觉并且垫高头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08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