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矮小症很胖怎么治疗
1.病因治疗。
2.营养、运动和心理治疗。
3.替代治疗,根据所缺乏的激素给予相应的替代治疗。
(1)生长激素生长激素适用于生长激素缺乏、宫内生长迟缓、特发性矮小、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家族性矮小积极要求治疗者。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已被广泛应用,目前大都采用0.1U/(kg·日)临睡前皮下注射一次,每周6—7次的方案。治疗应持续至骨骺愈合为止。治疗时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以第一年效果最好,年增长可达到10cm以上,以后生长速度逐渐下降。在用rhGH治疗过程中可出现甲状腺素缺乏,故须监测甲状腺功能,若有缺乏适当加用甲状腺素同时治疗。
(2)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目前已知很多GH缺乏属下丘脑性,对矮小症有较好疗效,但对垂体性GH缺乏者无效。一般每天用量8~30ug/kg,每天分早晚1次皮下注射或24h皮下微泵连续注射。
(3)IGF-1治疗生长激素不敏感或抵抗综合征。
(4)口服性激素蛋白同化类固醇激素有①氟羟甲睾酮每天2.5mg/m2,②氧甲氢龙每天0.1~0.25mg/kg,③吡唑甲氢龙每日0.05mg/kg,均为雄激素的衍生物,其合成代谢作用强,雄激素的作用弱,有加速骨骼成熟和发生男性化的副作用,故应严密观察骨骼的发育。苯丙酸诺龙目前已较少应用。
二、矮小症都有哪些表现
1.身材矮小,生长速率减慢,骨成熟延迟和代谢异常。
矮身材的分类①生长缓慢性矮小:外观均匀性矮小,但生长缓慢,最常见于生长激素缺乏症,其他有环境和精神因素引起的矮小、染色体病变引起的特纳综合症、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肾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哮喘等)引起的矮小症。②体型不匀称性矮小:外观不匀称性矮小,即患儿的躯干与四肢长短不成比例,常见于软骨发育不良、成骨不全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③体型正常、生长速度正常的矮小:外观为匀称性矮小,且每年的生长速度正常,常见于家族性矮小症。
2.原发病或伴发症状
如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缺乏者容易发生低血糖;甲状腺激素(TSH)缺乏者除有生长发育落后、基础代谢率低、骨龄明显落后外,还有智能低下;伴有促性腺激素缺乏者性腺发育不全,出现小阴茎(即拉直的阴茎长度小于2.5cm),到青春期仍无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等;颅内肿瘤则多有头痛、呕吐、视野缺损等颅内压增高和视神经受压迫的症状和体征。
三、矮小症预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定期带孩子做体格检查,观测身高增长速度,目前临床上用标准差法和身高百分位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民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第3百分位或两个标准差,就可诊断为矮小症。专家建议,应定期带孩子接受体格发育检查。1岁内每3个月一次,1岁以后6个月随访一次,2岁后每年身高的长速大于5厘米的宝宝就可以排除矮小情况。骨龄则一年复查一次。如果每年增长小于7厘米或者3岁之后每年增长小于5厘米,应该考虑是否生长发育迟缓,要找医生咨询原因。
2.4岁是矮小的分水岭,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胎儿到2岁的生长快速期,通常出生后第一年长25厘米左右,第二年长10厘米左右;第二阶段为3岁到青春期前的生长速度减缓期,每年长5~7厘米;第三阶段为青春期的生长加速期,男孩增长25~28厘米,女孩增长23~25厘米。
4岁是发现孩子矮小的分水岭,一旦发现孩子偏矮,就得赶紧治疗,及早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身材矮小状况。
3.父母要做好孩子日常生活的养护措施加强和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特别注意营养均衡,这一点从母亲怀孕就应注意,以免出现孩子宫内发育迟缓现象而影响其日后的身高。孩子出生后,应注意合理膳食,督促孩子每天良好的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特别要适当补充动物性蛋白,以求最佳的蛋白质生物利用率。但不可以因为孩子身材矮就给孩子吃大量的补品,特别是人参、蜂王浆等补品,因为其中可能含有激素等,可能刺激儿童提早发育成熟,造成矮小,让孩子的生长发育处在一个良好的营养基础上。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以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和发挥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加强孩子体格锻炼与户外阳光照射等,以促进其生长等。
四、矮小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导致身高不能正常生长如果不进行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最终身高只能达到130厘米左右。
生长激素缺乏原因:①特发性(原发性):这类患儿下丘脑、垂体无明显病灶。②器质性(获得性):继发于下丘脑、垂体或其他颅内肿瘤、感染、细胞浸润、放射性损伤和头颅创伤等,其中产伤是国内GHD的最主要的病因。此外,垂体的发育异常,如不发育、发育不良或空蝶鞍,其中有些伴有视中隔发育不全、唇裂、腭裂等畸形,均可引起生长激素合成和分泌障碍,同时可有多种垂体前叶激素缺乏。③暂时性体质性青春期生长延迟、社会心理性生长抑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均可造成暂时性GH分泌功能低下,在外界不良因素消除或原发疾病治疗后即可恢复正常。
2.家族性矮身材。
3.生长激素不敏感或抵抗综合征,多由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突变所致,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应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鉴别。
5.约1/3宫内生长迟缓儿成年后身材矮小。
6.骨骼发育障碍:各种骨、软骨发育不全等,均有特殊的面容和体态。
7.其他内分泌代谢病引起的生长落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性早熟、皮质醇增多症、粘多糖病、糖原累积病、肾小管酸中毒等各有其临床表现,易于鉴别。某些慢性疾病及营养不良等。
症状:
1、身材矮小、但只是均匀性的矮小,也就是肢体比较匀称。
2、每年的生长速度多,小于4厘米,严重者仅2到3厘米,也就是身高偏离在正常均数的-2sd以下。
3、外形特点和年龄不相称,表现为面容比较幼稚优、身材瘦小、头发细软,皮下脂肪较多、手足小小下颌、圆脸、牙齿萌出迟,恒齿排列不整齐。
4、主要表现为骨龄落后。
5、如果合并有轻度的甲状腺功能不足时,也可以表现为食欲不振、少动;如果合并促性腺激素缺乏症,主要是表现为青春期发育延迟,男孩小阴茎、小睾丸,女孩乳房不发育或者是原发性的闭经;如果是合并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可能会合并一些低血糖的症状。
治疗:
1、病因不同。矮小症属于儿童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一种,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导致;晚长属于生长发育相对延迟的一种疾病或非疾病状态,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环境、营养、运动、疾病等。
2、临床表现不同。矮小症表现为身材矮小、皮肤皱纹,可伴性器官发育不良,但智力正常;晚长仅表现为青春期发育开始较晚,无其他异常。
3、预后不同。矮小症一般不可根治;晚长可通过及时干预而恢复正常。
你好,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标准线称SD),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患儿生长缓慢会有如下信号:儿童的生长速度3岁前小于7厘米/年。3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
你好,要想充分发挥长高潜能,就应多吃蔬菜和高蛋白食物和优质蛋白食物和含钙丰富的食物和含锌丰富的食物.防止偏食.保证休息时间和质量.多参加体育锻炼。建议到医院做一个骨骺线方面的检查,如果骨骺线将要闭合并没有完全闭合的情况可以短期使用生长激素.
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拥有理想的身高,但现实中有一些孩子,因为身高矮小,一直生活在内向、自卑的阴影中。
研究调查显示:90%以上的矮小患儿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个子矮是很多孩子的心结,家长和朋友们每次提到身高问题,都会触动孩子心情,让孩子身心受到影响!长期以往,对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发现孩子个子比同龄儿童矮,或者生长缓慢时,一定要及早进行干预。 那么引起孩子个矮的原因有哪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小儿内分泌科朱顺叶教授指出,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有遗传、营养、内分泌激素、内外科疾病、心理疾病、性别、母亲孕期情况和 社会 生活环境等。
其中,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占比41%-71%,据研究所示,生长速率、性发育启动时间和速度、骨骼成熟、最终身高等指标均明显受遗传因素影响。 营养则为第二大影响因素 ,另外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软骨发育不全等也可导致矮小,心理疾病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除此以外,现代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正在导致矮小孩子增多。比如睡眠不足、营养严重失衡等都是导致矮小症孩子增多的重要原因。专家们坦言,相对于遗传,这些原因更应引起家长们的注意,不要因为自己的忽视而毁掉孩子今后的幸福。
1、睡眠不足和缺乏运动
睡眠不足是容易引发孩子发育不良、身材矮小的重要原因。
因为缺乏良好的休息,将严重抑制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晚上10时是孩子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而现在的孩子往往因玩兴正浓不肯早睡,或为了提高成绩延长夜晚的学习时间而导致睡眠不足。
此外,缺乏运动是导致矮小症增多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和电脑网络等原因,现在孩子的运动时间越来越少。
2、营养失衡
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种营养元素。
而个子矮小的孩子中有80%以上存在营养摄入严重失衡的情况。 这些孩子往往挑食,一天当中摄入量最多的有可能是油炸食品、汉堡包、甜甜圈等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很少吃五谷杂粮。饮食结构的失衡,必然导致钙、铁、锌等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元素摄入不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出现身材矮胖、发育不良等情况。
因此,作为家长,要及早培养孩子 健康 的生活方式。 欧比能“高+护”儿童配方奶粉,秉承“ 健康 营养,铸就不凡”的成长理念,根据3—15岁儿童的成长需要,科学配比,定制营养。从儿童成长需求出发,满足孩子营养需求。 强化多种健骨营养元素(水解蛋黄粉+钙+维生素D),营养好吸收(乳铁蛋白+FOS+GOS),为孩子身高护航。
水解蛋黄粉+钙+维生素D: 激活骨骼发育原动力,帮助骨骼和牙齿的生成,促进钙的吸收,助力身体增长。
乳铁蛋白: 不仅能够促进孩子对铁元素的吸收,同时它所含有的免疫球蛋白,还能够有效帮助孩子提高抵抗力,增强免疫力。
益生元FOS+GOS:
低聚果糖(FOS): 低聚果糖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促进钙的吸收,调节血脂,免疫调节,抗龋齿等保健功能。
低聚半乳糖(GOS): 低聚半乳糖对肠内的益生菌群有很强的增殖作用,同时具有和植物纤维的相同效用,可促进肠胃蠕动,改善肠道功能,促进营养消化吸收。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08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