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两针乙脑减毒需要间隔多长时间,小孩子一定要接种的原因是什么

夕阳红 2024-05-27 17:41:51

两针乙脑减毒需要间隔多长时间,小孩子一定要接种的原因是什么

一、两针乙脑减毒需要间隔的时间为多长

减毒活疫苗是指保留一定的剩余毒力和免疫性制成疫苗,接种人体后,使机体产生一定的感染而获得免疫力。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减毒株接种原代地鼠肾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加适量明胶、蔗糖保护剂冻干制成。为淡黄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橘红色或淡粉红色澄明液体。接种本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脑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那么两针乙脑减毒需要间隔的时间为多长?

1、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2、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剂量:0.5ml

3、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反应,少数人局部红肿,偶有发热和过敏性皮疹。

4、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接种禁忌: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心、肾及肝脏等疾病;活动性结核病;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已知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

5、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疫苗溶解后有摇不散的凝块、安瓿有裂纹、不可使用;疫苗溶解前变色(红),不可使用。两针乙 6、一般间隔1年以上就可以。各地接种程序不尽相同,比如北京满1岁才接种第一针乙脑疫苗,满2岁(间隔1年以上)接种第2针乙脑疫苗。所以你最好咨询当地医生。

二、小孩子为什么一定要接种呢

儿童计划免疫是根据危害儿童健康的一些传染病,利用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儿童免疫力,以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儿童计划免疫从小作起

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有麻疹、小儿麻痹症、结核病、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型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这些病都比较严重,一旦染上,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的还会威胁生命,或留下后遗症,给个人、家庭带来不幸,给社会造成负担。计划免疫是预防和控制并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最方便、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列入计划免疫的疫苗有卡介苗、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一些大城市还把乙肝疫苗、乙脑疫苗也列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因为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的,如百白破、小儿麻痹糖丸等,必须注射三次完成基础免疫、乙肝疫苗完成三次才能使儿童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随着宝宝的长大,身体内原有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还要进行加强免疫。儿童入托、入园、入学要凭有效免疫接种证。由于托儿所、幼儿园、小学都是儿童集中的场所,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儿童健康,必须有群体免疫力。因此,儿童要凭有效的免疫接种证才能入托、入园和入学。儿童的免疫接种证是证明儿童按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了预防接种,对一些传染病已有了免疫力,即使这类传染病出现了,也不易被传染,因为形成了群体免疫屏障,不会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因此,宝宝的免疫接种证应妥善保存。

三、小孩子接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注意事项

接种后注意:

1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和护理

2 儿童不宜预防接种的情况

3 预防接种后的正常及异常反应

不宜接种

预防接种不是对所有儿童都能进行的,有些儿童终身或暂时不能进行预防接种,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异常反应,甚至可产生严重的后果。

儿童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一般来说有免疫缺陷病的儿童,如先天性缺丙种球蛋白血症;

有过敏史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儿童,如风湿热、哮喘等;

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尚未过检疫期的儿童,如麻疹或百日咳接触后来满21天、白喉或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接触后未满7天的;

患有急性传染病和恢复时期未满1个月的儿童;

有发热,腹泻等一般不适的病儿;

有肝,肾、心、肺脏器慢性疾病的儿童;

仍长期服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儿童。

情况没有解除之前,均不能进行预防接种。此外有活动性结核病、皮肤疾患或接种部位有湿疹者不宜接种卡介苗;有严重变态反应及惊厥历史者不宜接种百日咳菌苗。因此在预防接种前家长应说明孩子有无上述情况,以免发生意外。

四、小孩子接种后的异常反应有哪些

晕针:注射过程中或注射后数分钟,小儿突然出现头发晕、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冷麻木,甚至失去知觉,此时为晕针的症状。晕针多发生在精神较脆弱、怕种前要给孩子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操作时(打针时)要轻,昼减少病人疼痛。这样晕针基本上可以避免。若出现晕针,也不必慌张,把病人平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让其安静休息,可喂点糖水,短时间内即可恢复。若数分钟仍无好转者坷给皮下注射。2-0.3毫升(1/1000浓度),若血压继续下降则要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或地赛美松、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重者须马上转送医院。

为防止出现过敏性休克,在注射(动物血清制剂)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若阳性则用脱敏法进行注射,对平时有出荨麻疹、哮喘病史的孩子要注意。

有的孩子注射后出现发烧、荨麻疹、哮喘或在部水肿;另一种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紫癜、淋巴结肿大,甚至血尿,这些都是血清病的症状。通常这些症状在一次注射较大量的动物血清(如抗菌素破伤风的抗毒素、白喉抗毒素等)之后的8-12天出现,第二次注射同样血清更容易发生血清病。一般血清病可以自愈,发生后可注射副肾素0.5-1毫升(1/1000浓度);同时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非那根等。

乙脑减毒活疫苗两针接种之间最少要间隔多久?

9个月打的麻疹疫苗。隔了一个月打乙脑。每个地区的疫苗接种时间都不太一样的。有些地区还同时给孩子接种两种疫苗。晚点打也没关系。不会影响到以后的疫苗进度。1岁时打水痘后要间隔半年才用接种疫苗。就算晚1.2个月都没有关系。

打乙脑疫苗注意事项,接种乙脑疫苗注意事项

乙脑是一种比较不太常见的疾病了,就现在的医疗水平而言的话。因为现在基本上已经杜绝了这种疾病的传播,但是我们并不代表这种疾病不会再次出现,所以孩子们还是要多加注意,要注意接种疫苗。那么,一般打乙脑疫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乙脑疫苗接种时间
乙脑的接种对象一般为6个月——12岁的儿童,也适用于学生和部队士兵。全程接种乙脑灭活疫苗需要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间隔7~10天,18~24月龄和六周岁各加强1针;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分别在儿童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2、不宜接种人群
1、发热病人。
2、有过敏性疾病的人,如对抗菌素过敏,对食物过敏,有湿疹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3、急性或者严重的慢性病人,如风湿病、肾炎、糖尿病、活动性肺结核、冠心病等。
4、神经系统疾病,如家族遗传性精神病、颅脑损伤、癫痫和有其他脑病的人群。
3、不宜与下列疫苗同时
在接种乙脑疫苗的同时需要注意乙脑灭活疫苗不能与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疫苗同时注射。
4、乙脑疫苗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后,部分儿童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食欲不振等情况,注射局部还会出现有红肿、酸痛等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几天后即可自行恢复。
5、乙脑疫苗严重过敏
接种乙脑疫苗后偶尔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如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等情况的发生。此类反应一般更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乙脑疫苗者,而且一般会在注射后10-30分钟内出现。因此在注射乙脑疫苗后一定要注意在现场休息片刻,以防副作用发生,特别是加强针注射者更当注意休息观察,切不可接种后立即离去。
6、乙脑的传播方式
1、蚊媒介传播疾病
乙脑是蚊媒介传播疾病,除了通过带有病毒的蚊子经叮咬吸血后传播外,通常其他途径传播的可能性非常小。病毒在蚊虫体内生长繁殖,越冬雌性蚊子可携带病毒过冬,受感染后的蚊类终身可携带病毒传播本病,并可经卵传至后代,而蚊虫自身的生活及活动里均无变化。
2、哪些蚊子可传播
能传播乙脑病毒的蚊子有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伪杂鳞库蚊、环带库蚊、纹腿库蚊、雪背库蚊、霜背库蚊、白纹伊蚊等,还有人认为中华按蚊等按蚊也可能会传播乙脑病毒。
3、三带喙库蚊主要
由于各地生态环境不一样,蚊子分布的种类也不同,因此,各地的媒介蚊种也会有一些差别,但三带喙库蚊是大多数地区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实验室研究发现,三带喙库蚊对乙脑病毒高度易感,病毒可在其体内较好的生长繁殖,一旦感染病毒,该蚊医生都有传播能力。
4、乙脑的易感人群
包括不同年龄、性别、民族等的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染,但多为隐可爱染。较多的成年人因为隐可爱染而获得了稳固的免疫力,因此易感者多为10岁以下的儿童。在新发生时乙脑流行的地方,各种人群均容易感染发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07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