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应该怎么办

佚名 2024-05-27 09:01:17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应该怎么办

一、疱疹性咽峡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1.病因

引起这种疾病的病原体种类很多,但是以柯萨奇A组病毒(主要型号1~6,8,10,22)、疱疹病毒、EB病毒较多见,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中疱疹病毒感染的几率很大。主要是因为劳累过度,过敏体质,气温突变、身体受凉或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等刺激,导致身体免疫能力低下,易患此病。

而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呼吸道黏膜柔嫩,呼吸道分泌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也是患上这种疾病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因为呼吸道上的这种纤毛活动比较微弱,“自洁”功能差。

2、临床症状

表现为急骤的高热,而且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而咽部疼痛,尤其在吞咽时尤甚,也有人有时会头痛、腹痛或肌痛;如果做血常规检查,会显示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提示不是细菌感染而是病毒感染。

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少数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而且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疱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毫米以下,1~5日内愈合。

3、治疗手段

西医的治疗手段就是对症治疗。注意以下细节: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前期尽量不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果出现持续的发热,检查提示有细菌感染,那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4、愈后

得了这种疾病不用恐慌,也就像得了感冒一样,只要及时发现根据症状进行相关的治疗就可以治愈,而且这种疾病有自限性,通常1—2周就可自愈。

虽然这不是什么可怕的疾病,但是,任何疾病对身体健康都是一种伤害,因此,重要的就是预防疾病,少发生,既然这种疾病的病因主要个抵抗力、免疫力有关,那重中之重就是要提升我们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在食物中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

二、宝宝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应该如何护理

1、万一宝宝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应该怎样治疗呢?

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因此没有特效药。

家长不用太担心,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看护理。如果护理做得好,一般2—3天体温就下来了,一周左右就好了。

在护理时,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给孩子多喝水,既有降温、阵痛效果,又有利于冲刷口腔创面,利于恢复;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母乳/奶粉、粥;饮食应少量多次,千万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

2、怎么判断宝宝快要自愈了?

疱疹性咽峡炎会经历水疱期、高烧阶段及溃疡期。对孩子来说,溃疡期是最难受的时候,孩子不发烧了,但是也吃不下东西。流口水是溃疡期患儿的明显症状,但这通常意味着孩子的病要好了。

3、怎么判断宝宝病情加重了?

如果孩子出现精神差、肢体抖动、出冷汗、面色不好、四肢发凉、频繁呕吐、高热不退等症状,这就表示病情较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另外要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一般5-7天可自愈,如果继发感染,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病程也会延长。像小编的宝宝,当时就是出现了肺炎,只好去医院挂吊瓶。

三、怎么治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1—7岁小儿,主要是以三岁的儿童为主。造成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有许多原因:一方面,室内空气不流通,使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儿童呼吸道引起;另一方面,由于最近天气变化无常,容易出现病毒性感冒,并发性细菌感染等,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医生说,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咽痛,患儿可伴恶心、呕吐与咳嗽等症状。患儿一般为起病急、突然高热,早期可伴有流鼻涕,大一点的孩子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小一些的宝宝则表现为烦躁、哭闹、流口水,尿色黄,大便干燥成球等。

检查时,可见患儿上腭、口腔黏膜、咽后壁、扁桃体等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小疱疹,大约在1-2天内疱疹破溃形成溃疡。一般疱疹性咽峡炎往往都伴有牙龈一碰就出血,口腔内有臭味,还会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中药治疗为主 西药为辅

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以中药为主。可选择一些清热、解毒、利咽的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汤药常用银花、连翘、蒲公英、薄荷、生石膏、竹叶、生地等清热解毒的药物。

西医一般多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病轻者可口服新博林等抗病毒药物及退热药。局部可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四、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类似手足口病,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通过手口途径传播,由于疱疹很快溃烂,变为溃疡,极易合并细菌感染,所以发现宝宝咽峡部有溃疡,还应要求医生验血,如果合并了细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最好足够疗程5天以上,不要只吃一两天害怕又停下来,达不到治疗效果。

罹患疱疹性咽峡炎的宝宝,因为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就不要逼迫孩子吃,尽量给孩子流质和半流质的食物,不能烫,喝果汁不能酸,否则会刺激溃疡,多喝水,可以尝试用稀释的口服补液盐补充水份。辅助的方法可以试试双料喉风散喷在溃疡处,或者轻轻涂康复新液,有促进口腔溃疡愈合的作用。

疱疹性咽峡炎宝宝通常高热,服退热药一定请注意使用的剂量,常用的泰诺林和美林使用剂量在我的微博上可以查到,和睦家有纸质版供免费索取,除了退热药,请鼓励宝宝多喝水,每公斤体重比平时多喝30ml是最基本的,如果达到每公斤体重额外多喝40-60ml,达到静脉输液的效果,风险降低了很多。

夏天高热的宝宝,物理降温的方法不包括吹风扇,这样可能会导致再次感冒,也不包括穿多衣服捂汗,这样不利于撒热,还有导致体温持续不降,出现高热抽搐,多喝水和温水拭浴是常见的方法,冰敷限于头部,其他部位把握不好度就不推荐了,可以让宝宝在空调房,维持室温26-28度比较适合,不推荐酒精擦浴。

疱疹性咽峡炎看似小朋友的病,成人有免疫力,患病几率很低,但还是有爸爸妈妈中招,除了工作太辛苦导致自身抵抗力下降之外,和患病宝宝亲吻,以及和宝宝在同一个杯子里喝水是中招的主要途径,切记!

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原因 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临床特点

1 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原因 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疱疹主要集中在咽峡部。 这种病人可以引起反复发热,还可以引起流涎。 如果出现手足同样有疱疹,就考虑是手足口病。 这种病治疗主要就是对症的退热、抗病毒等治疗,一般病程可能一个星期左右。

2 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临床特点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是有发热和口腔的溃疡疱疹,小孩子有时候会表现有咽痛,然后拒食、流涎,一般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如果小孩子有明显的不舒服,像有高热,然后吃东西吃不下,明显的烦躁不安,这时候还是建议去医院,由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用药物干预然后治疗,缓解宝宝不适;如果是有高热,可能会合并高热惊厥。

3 疱疹性咽峡炎几岁才有 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一到三岁的婴幼儿,及幼托机构的儿童,可引起小范围局部流行,感染的病原菌为柯萨奇病毒A组,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食纳不佳等表现,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软腭处可见大小不一灰白色的疱疹,常常病程为一周左右。

4 疱疹性咽峡炎手上会起泡吗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来说只是咽峡部的疱疹,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手、足有疱的,如果一旦出现手上有疱疹了,我们就要考虑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可以表现为口腔、咽峡部疱疹,手足、肛门周围出现疱疹。所以说单纯性疱疹性咽峡炎不会出现手上起泡。

疱疹性咽颊炎的简介,什么是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除手足口病会引起发烧外,更多婴幼儿的发热是由普通感冒引起,其中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引起,不要擅自给孩子口服头孢等抗生素类药物。得了疱疹性咽颊炎的孩子,除了发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滴水不进。这些症状没有特效药,医生一般是对症处理,比如当孩子出现脱水症状时进行补液,并开出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可以起到辅助抗病毒的作用。对发烧并出现口腔疱疹的孩子,喂食后更加要注意口腔卫生,给孩子漱口,避免细菌从溃疡的伤口进入,造成进一步的感染。

西医学名

疱疹性咽颊炎

所属科室

妇儿科 - 儿科

发病部位

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主要症状

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

主要病因

上呼吸道感染,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

多发群体

常见于婴幼儿

传染性

有传染性

什么是疱疹性咽颊炎、?应该怎样治疗、?严不严重?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2ybtnhzqjdOC_z6FllDeZA

提取码: 54fg ? ?里面收集了5个跟疱疹性咽峡炎相关的问题,内含疱疹性咽峡炎应对方法,疱疹性咽峡炎改 如何用药,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护理,还有何时就医,以及辨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宝宝反复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喉咙疼痛、发热、咳嗽等。对于宝宝反复发作的疱疹性咽峡炎,建议家长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宝宝的免疫力:多给宝宝补充维生素C和锌等营养物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增强身体免疫力。


2.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帮助宝宝刷牙漱口,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3.避免交叉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传染病,家长要注意避免宝宝与其他患有该病的人接触,同时注意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


4.及时就医治疗:如果宝宝出现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口服或外用药物治疗。


5.预防复发:在治疗期间和康复后,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等情况的发生,以预防疾病的复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899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