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每年增长13%(中风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中风前兆)

佚名 2024-05-25 08:14:50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每年增长13%

我国脑卒中防治工作形势日益严峻。19日,全国脑卒中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笔者从会上获悉,近5年来,全国全人口脑卒中标化发病率年增长率为13.19%,高危人群的发病率为14.01%,估算全国40岁以上人群中有1167万人患过脑卒中。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会上说,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不断上升,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已成为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

为加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我国已在300多家省地市医院设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一级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网络体系已基本建立。总结多年的筛查数据发现,我国脑卒中的患病人群特点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60岁至64岁的人最容易患脑卒中。此外,40岁到64岁的中年人脑卒中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多,“中年人这个群体工作、生活压力大,易患脑卒中的风险高。”王陇德说。

自我国启动脑卒中筛查和防治工作以来,各地脑卒中防治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少数卫生行政部门对工程的实施、组织、协调不力,专项财政资金落实不力,协调疾控部门不力。”王陇德说,而且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后的干预力度不够,基地医院工作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是深圳唯一国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和防治基地医院。笔者从该院获悉,近年来,深圳脑卒中发病率也不断上升,每年深圳新发脑卒中为1.6万。今年该院在宝安西乡桃园居社区筛查了3000人,其中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率为16%。值得关注的是,深圳脑卒中发病的一个特点是45岁以下的青年脑卒中比其他省市高。“虽然没有做过具体调查,但是在临床住院病人中出现了这个特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一次调查中,该院36个脑卒中患者中就有12个是40岁以下的青年脑卒中。

中风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中风前兆

现在患有中风的病人已经越来越多了,而且中风的年龄也在慢慢年轻化,不再是中老年人特有的疾病。中风已经成为一种可怕的疾病,一旦被中风缠身,病情程度轻,可能就是关节疼痛或是伴随着一些头疼、浑身痛的症状。如果病情程度重,可能就会引发大脑瘫痪,或者是出现猝死的症状。虽然,中风很可怕,但是你只要早点发现中风前兆,并且及时控制住病情,是可以避免中风的。

其实,中风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词,医学上中风被称为痛风,而痛风是吃出来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有中风先兆的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控制饮食,可能就会让血管堵塞,升高血压诱发中风。所以想要控制住中风,先要了解中风的前兆有哪些,如何避免血管堵塞。

身体出现这3种表现,可能是中风前兆,需警惕

一、看东西容易有重影

肝脏如果不好,会产生很多诱发中风的物质,而眼睛是肝脏的健康放大镜。所以当身体出现中风前兆前,可能会造成眼睛出现问题。比如眼睛突然看东西看不清楚,而且视线很模糊,很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视力在下降,或者是看东西会把1个东西看成2个一模一样的。

二、感觉舌头和脸上发麻

如果你突然出现舌头和脸上发麻的症状,而且舌头失去了味觉和灵活度,并且这个症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可能就是身体出现了中风前兆。或者是身体感觉没有力气,耳朵里面有嗡嗡的声音,在听从别人说话的时候,会有回音而且听不清楚,最好做个检查,预防中风。

三、听不懂别人说什么

如果你突然出现了别人说什么你都听不懂,也理解不了的情况,而你说的什么东西,别人也听不懂理解不了。并且还会突然说话结巴,词不达意的情况,最好先检查一下体内的尿酸是不是变高了,然后在确定一下是不是中风的前兆。

那么,如何做能避免血管堵塞,预防中风?

1、少吃肥肉或肉汤

肥肉和肉汤,都是属于油腻的食物,里面含有的脂肪比较多。如果吃多了容易在体内堆积脂肪,让血液变的厚重,不容易流动。而且这样的食物吃多了还会导致血管美丽的垃圾增加,形成甘油三酯沉淀,让血管空间变小,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长而久之,就会导致血管硬化,沉积物变成血栓,堵塞血管诱发中风。

2、少吃海鲜贝类

海鲜和贝类食物,都是属于嘌呤含量比较高的,如果经常吃会导致体内的尿酸升高,形成沉淀物堵塞血管,诱发中风。如果含有嘌呤物质的食物吃多了,还会导致肝脏的嘌呤代谢出现问题伤害肝脏健康,所以海鲜贝类这样的食物要少吃,能有效预防血管堵塞,预防中风。

如果你身上出现了中风前兆,那么,最好的方法是听从医嘱,然后忌口,避免诱发中风。

中风偏爱40岁以上男性 中风“四高”特点很凶险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日前,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做客人民网,介绍了我国脑卒中防治的相关情况,他指出,脑卒中有“四高”特点,40岁以上男性更应该提高警惕。

王陇德指出,脑卒中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的“四高”特点。卒中的致病危险因素如果不被控制或者不被去除的话,它会反复发生。比如列宁1922年到1924年两年多的时间里连续四次中风,一次中风让他偏瘫,最后一次中风夺去了他的生命。

目前,卒中对于中国居民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现在卒中是国民第一位的死因。我们死亡率是欧美国家的四、五倍,甚至像泰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要高。而且发病率还在持续地增长,每年将近以9%的速度在增长。“所以,卒中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国民的高度重视。”

此外,脑卒中的年轻化也特别值得关注。王陇德介绍说:“我们去年统计了我们40家基地医院前半年住院的23000多病例,就发现这些病例的年龄分布,65岁以前的占了53%,超出一半了。这可以说明这个病的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而且特别是影响到劳动力人口。现在病房里,30来岁、40来岁就得了卒中,就瘫在那里,这对一个家庭影响有多么严重。”

更为可怕的是,卒中带来的社会负担是十分沉重的。“患了脑卒中的患者,如果是第一次是生卒中,大概30%左右的患者失去生命,另外70%的患者可能因为救治而存活,但是其中的四分之三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样就完全打乱了他的生活节奏。因为偏瘫不能动了,失语了不能说话了,看不见了,整个家庭就得伺候他。所以,经济负担也是非常严重的。现在据测算,每年因为卒中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达到400个亿。”

据介绍,脑卒中在40岁以上人羣中间比例是比较高的,随着年龄的升高,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性别方面,男性比女性好发一些,因此,40岁以上男性要尤为警惕中风。

三伏天更要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管阻塞或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

脑卒中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是影响我国群众 健康 的重大疾病。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约有3/4的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或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 社会 造成巨大负担。

三伏天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大,含氧量降低,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且人体为了散热会使血液聚集于体表,这就导致大脑的血液供应减少,大脑缺血缺氧,致使头晕发作。其次,容易大量出汗,当摄入水分、盐分不足时,机体会处于缺水的状态,对于血管条件不好的人群,比如血管狭窄的患者,当血管中流动的血液量减少、粘滞度增加时,更容易发生血管的堵塞,引起脑梗死。血压控制不平稳,情绪激动或漏服降压药等情况造成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出血。因此在三伏天更要注意预防脑卒中,不仅中老年人,年轻人也应该积极预防,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脑卒中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肥胖、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等关系密切,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 体育 锻炼、熬夜等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55岁以后更易发生中风。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血压越高,脑卒中风险越高。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降低血压,控制血脂,保持 健康 体重,可降低脑卒中风险。房颤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建议房颤患者遵医嘱采用抗凝治疗。

脑卒中可防可治,预防主要是建立 健康 的生活方式,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1、注重合理科学搭配饮食。通俗的可以归纳为“十个网球”和“四个一”的搭配原则,即:每天一个网球大小的瘦肉,两个网球大小的主食,三个网球大小的水果,四个网球大小的蔬菜。每天一个鸡蛋,一斤牛奶,一把坚果,一块扑克牌大小的豆腐。避免高脂和高糖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5g,糖不超过50g。每天饮水要充足,建议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的白开水或茶水。减轻体重,戒烟限酒,夜晚充足睡眠,白天有短暂的午休,控制打鼾,保持乐观情绪。不要贪凉、猛吹空调或者吃寒凉的食物,不利于身体的气血运行,更易增加患病的风险。2、适量运动不久坐,建议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动则有益。老年人活动时动作不能过猛,幅度不能过大。4.老年人应防止过快改变体位,避免便秘。5.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血压的稳定。6、定期进行 健康 体检,发现问题早诊早治。7、保持口腔清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清洁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积极治疗牙周疾病。8、对于患有心肌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肥胖等脑卒中高危险因素者,应积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处理。

及早识别脑卒中,也是早诊早治的关键。用“中风120”的办法能有效进行评估和判断:“1”指的是1张脸,要看有没有嘴歪眼斜;“2”是指两个手臂,也就是我们可以向前平伸双臂,看看有没有一侧的手臂下垂、无力;“0”指的是聆听,就是指语言,看是否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当身边的人出现口歪眼斜、言语不清这类变化时,不能掉以轻心,抓紧去医院治疗;如果出现偏瘫、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严重情况,首先保持冷静,紧接着打120,别乱动,少移动,侧脸躺。如果病人意识清醒、能够沟通,可以向他解释情况、予以安慰,指导病人保持情绪稳定。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在起病最初90分钟内,每延迟治疗一分钟,脑细胞就多死亡190万个,每延迟20分钟,获得良好预后的几率降低20%。一旦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一定要立即拨打“120”,送到卒中中心的绿色通道,或具备急诊溶栓条件的医院,在发病4.5小时(最好是3小时)内尽早溶栓!

供稿:河南省卫生 健康 委 河南省总工会 河南省疾控中心

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报告(精选6篇)

  在通过世界卒中日活动后,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一篇活动总结了。学会进行活动总结是自我成长的关键。或许你正为写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而感到无从下手!推荐你看看以下的{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报告(精选6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报告(篇一)   20xx年10月29日是第xx个“世界卒中日”。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控制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现脑卒中的早防、早诊、早治,XX市立医院作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于10月29日上午在门诊大厅开展主题为“正视卒中,可防可治”的义诊活动。

  义诊现场,来往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一位张姓患者对我院举办的宣传活动连声称好,并主动帮助医务人员为其他群众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医生、护士的耐心解答也让咨询群众更科学、正确、直观的了解脑卒中知识。通过本次宣传教育活动,使群众对脑卒中的防治意识得以全面的提升,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现场共发放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手册100册、“中风”风险评估表300份、脑卒中筛查流程300份、脑卒中筛查套餐宣传页300份、脑卒中健康管理手册300份、健康教育处方8大系列共2400张。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目前在我国居民死因中,心脑血管疾病高居第一位,并且发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同时也是导致60岁以上人群肢体残疾的第一位死因。其危险因素分为可控及不可控两类:可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心房颤动或有其他心脏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缺乏体力活动、大量饮酒、肥胖、代谢综合征、膳食中营养摄入不合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睡眠呼吸紊乱等;不可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50岁、性别、直系亲属中有过卒中病史及种族等。预防脑卒中,从今天开始,从我们开始,从我们的身边人开始!

  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报告(篇二)   20xx年xx月xx日是第xx个“世界卒中日”,今年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识别中风症状,把握宝贵时间”。xx市疾控中心于x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知识知晓率,增进群众对脑卒中的防控能力。

  此次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发放脑卒中及高血压宣传单、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向群众讲解脑卒中防控知识,告知群众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中年朋友,高血压患者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危害最为严重的脑血管病之一,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已经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同时告知群众脑卒中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的,一旦患有轻型脑卒中,要及时就医,以降低脑卒中造成的残疾及死亡的发生。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单x余份,受教育群众x余人。

  本次宣传活动通过对脑卒中的危害、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何预防脑卒中发生等方面知识的宣教,进一步提高中年朋友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的朋友对脑卒中的防控意识,使其早期发现、及时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远离脑卒中的困扰,把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提高健康水平。

  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报告(篇三)   20xx年10月29日是第xx个“世界脑卒中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识别中风症状,把握宝贵时间”。为了做好世界脑卒中日的宣传活动,xx区第三医院积极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开展义诊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向广大群众宣传科普知识。

  据统计,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200万人,年增长速率达8.7%。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残疾,每6人就有1人走向卒中。在存活者中约75%-80%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重度残疾者超过40%,脑卒中已跃升为城乡居民各种死因的第一位。

  今天一早,社区科一行人来到姜山镇小城春秋社区,进行现场义诊活动。在活动现场人气爆棚,不仅提供免费血压血糖的检测,此次活动中还额外增加了HCY(同型半胱氨酸)的现场快速检测。据了解,同型半胱氨酸的指数高与脑中风有直接的关系,是导致脑中风的第二大危险因素。截止活动结束,为近120个社区居民免费提供了检测,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

  活动后,社区科长表示:脑卒中是目前全世界第二位死亡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五高”特点。而此次活动是xx三院首次使用移动式检测车,在现场为居民免费快速监测“同型半胱氨酸”,大大提高了活动的目的性。

  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报告(篇四)   一、围绕宣传主题,加强组织领导

  20xx年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是“识别中风症状,把握宝贵时间”,我院领导班子对这次活动十分重视,以神经内科牵头,专成立了宣传、义诊小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从本院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宣传主题,保证了宣传活动的科学性、公益性和权威性。此次活动由预防保健科领导统一部署,神经内科具体落实。

  二、把握宣传形式,注重宣传效果

  10月29日8时,由神经内科选派的一名主任医师及4名医师、3名护士,配备有宣传海报、健康教育单、以及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在xxx中心医院惠恩楼大门口旁边举行宣传、义诊活动。

  在活动地点上空悬挂宣传条幅,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医务人员义诊、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

  由于来参加活动的大多都是老人,所有我们重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更注重宣传效果,海报以及健康教育单等宣传单都是以通俗易懂的话语打印出来,我们认真听取每位群众提出的问题,对什么是脑卒中,如何去预防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介绍了对于已经中风的患者的治疗及康复的重要性,提高了群众对脑卒中的认识。

  从10月29日8时到11时,我们共为300多人测量了血压,咨询人次达500余人次,发放资料等宣传册共计700于份,紧紧围绕“预防卒中从今天开始”的活动主题进行宣讲,对群众在预防脑卒中的认识方面有了大大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此次“世界卒中日”系列活动培训了基层医护人员,规范了基层医院的脑卒中疾病诊疗行为,同时深入宣传了脑卒中防治知识,倡导群众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报告(篇五)   今年的主题是“识别中风症状,把握宝贵时间险”,口号是“争分夺秒,挽回生命”。

  目前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每年造成社会经济负担已超过x亿元人民币,其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高复发率,严重威胁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向广大居民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提高防治脑卒中的意识和能力,x月x日下午,我院开展了20xx年“世界卒中日”现场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拉起宣传横幅,向过往居民发放宣传单x余份,吸引了居民的积极参与,并在现场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还利用板报、宣传栏、电子屏等工具宣传。

  本次宣传日活动的开展,增强了人们对脑卒中危害的认识,提高了人们防治脑卒中的能力。预防脑卒中,一定要改善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同时注意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和发展。而一旦患了脑卒中,及时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治疗脑卒中的关键。

  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报告(篇六)   10月29日是“世界脑卒中日”,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脑卒中防控意识,倡导健康生活行为,实现脑卒中的早防、早诊、早治,区疾控中心印制10幅宣传条幅,在市区各医疗机构门口进行悬挂。10月28日下午,xxx疾控中心在天香广场开展了以“识别中风症状,把握宝贵时间险”为主题的健康咨询活动。

  活动现场,利用展板与发放传单等方式,向群众就脑卒中病的早期预防、如何运用饮食和运动调理控制心脑血管病等几个方面进行防控知识宣传,现场解答相关健康问题。本次活动共吸引了200余名群众参加,发放宣传折页300余份。

  通过此次活动,增强了居民对脑卒中病的危害认识,提高了居民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意识和能力,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854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