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起新生儿贫血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1.产前出血
主要是经胎盘失血,包括胎儿-胎盘出血、胎-母输血及双胎间输血。由于出血隐匿,出血量多少不等,出血速度可急可缓,因此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2.产时失血
多由于分娩时产科意外情况、胎盘及脐带畸形而引起。
(1)胎盘异常:严重失血常发生于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或剖宫产时误切胎盘而致失血,胎盘畸形以多叶胎盘较常见,每一叶发出一脆弱静脉分支至胎盘,该血管易破裂出血。
(2)脐带异常:正常脐带可由于过度牵扯而突然出血,脐带畸形如脐带血管瘤、迷走血管等,后者是脐带达到其植入处前分出1条或多条血管,其血管壁薄,缺乏脐带胶样组织的保护,极易破裂;脐带帆状植入胎盘,血管亦在无保护情况下穿过羊膜和绒毛膜之间,出血发生率为1%~2%。
3.生后失血
生后失血以脐部、胃肠道和内出血多见,近年来由于医院性诊断性取血而引起失血也有所增加。
二、新生儿的诊断要点
1.新生儿检查
新生儿贫血可由于失血、溶血和红细胞〔RBC〕生成低下所致。失血可发生在出生前(胎-胎盘、胎-胎、胎-母输血)、出生时(脐带破裂、前置胎盘)和出生后(颅内出血、内脏破裂)。溶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母子血型不合,也可由母亲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宫内感染和新生儿RBC膜或酶缺陷所致,RBC生成低下在新生儿期极为罕见。
2.贫血的临床表现
急性贫血通常由失血引起,常有苍白、气促、心率增快和低血压,红细胞压积(HCT)起初可正常,但由于血液稀释可在6h内下降。慢性贫血可有苍白,但因代偿而无临床窘迫症状,肝脾可肿大,部分患儿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3.实验室检查
(1)立即寻找贫血原因
①检查胎盘;
②血涂片观察RBC形态、网织RBC计数;
③直接coombs试验;
④母血涂片计算胎儿RBC与母RBC比值(酸洗脱法)以除外胎-母输血。
(2)其他选择性检查
①特异性IgM抗体测定(风疹、CMV、弓形体、细小病毒B19);
②止、凝血试验;
③RBC酶测定及Hb电泳;
④影像学检查以寻找出血的部位。
4.早产儿生理性贫血
早产儿出生时脐血Hb与足月儿相似,但生理性贫血发生早(4~6周)且重(Hb 70~100g/L)。胎龄越小,贫血程度越重,持续时间也越长。这主要是由于早产儿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低所致,另外也与早产儿RBC寿命短和频繁诊断性抽血有关。
三、新生儿贫血如何进行治疗
1.急性失血时的急诊处理
若患儿已休克,立即输注15~20ml/kg 5%白蛋白、生理盐水或全血,以恢复血容量至正常。由血型不合溶血病所致的慢性重度贫血需通过早期换血来纠正。
2.非紧急情况下
贫血可通过输注浓缩RBC来纠正。输血指征:①在72h之内累计抽血量>血容量10%;②急性贫血患儿Hb
3.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
使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可提高早产儿Hb水平和减少输血次数,但不能根除早产儿对输血的需要。剂量每次200~250u/kg,每周3次皮下注射。应同时应补充铁剂4~8mg/kg.d(至少2mg/kg.d)。
4.营养补充
(1)铁剂 早产儿生理性贫血的原因与铁无关,但在出生2~3月后早产儿铁储备降低,应在生后4~6周开始补铁,剂量每天1~2mg/kg。
(2)VitE 母乳和现代的配方乳中都含有足够的VitE和低含量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因此VitE缺乏已很少发生。
(3)叶酸:母乳和配方乳中都含有足够的叶酸,因此一般不须补充,除非特殊饮食(如苯丙酮尿症和枫糖尿病)的婴儿才处于叶酸缺乏的危险。
四、新生儿贫血需要输血吗
新生儿期如果血红蛋白低于90克,则有输血的指针。规范输血不会有后遗症。现在是早产儿贫血,2个月左右会出现生理性贫血,由于早产使得铁储备不足很快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因此现在就应该补充铁剂以补充铁储备。
早产儿贫血是由于肾脏促红素不足,因此现在即可用促红素。尽量减少输血。一般早产儿贫血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红细胞生成素不足,所以除了给小孩输血以外,还要用红细胞生成素,促进小孩造血。
早产儿一般医生都会给输血的,因为营养不良或者携氧能力较差。至于传染病的问题,我国的统计率好像是大概10万人中有一个会感染乙肝病毒,因为所有检测方法都有窗口期,献血者刚刚感染之后有一段时间是没法被检测出来的,这是所有国家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新生儿血红蛋白都比较高,170~180gL,降到70~80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就得输血了,像是心跳过快,血压低之类的表现。如果担心感染,试着要求医院与血站联系,提供曾多次献血者的血液,不要首次献血的,可以降低一点风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853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B超显示出来左附件囊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