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鹅口疮有什么表现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发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鹅口疮在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患儿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鹅口疮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孩子得了鹅口疮会表现出烦躁不安,进食减少,且因进食时疼痛而拒食。如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拒绝喝水,有可能出现脱水。严重的可扩散到咽喉,引起吞咽困难。若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
二、鹅口疮能用紫药水吗
不要用紫药水,可以用制霉菌素研沫涂患处。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发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
1、局部使用制霉菌素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用制霉菌素加鱼肝油涂擦婴幼儿口腔,或制霉菌素药片,每片用10毫升温开水化开,切忌用凉水或开水。用药期间至少7天,或白色斑块消失后,还应坚持再用药1周~2周,以防复发。
2、鹅口疮可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1%龙胆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
3、使用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在哺乳前后洗涤患儿的口腔,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一般情况下,连续使用2~3天病变即可消失,但仍需继续用药数日,以防复发。同时母亲也应用小苏打液清洗乳头,以免重复感染。
4、冰片、硼砂、朱砂、元明粉各1.5g,诸药共研细末,加蜂蜜30g调匀,用时先洗净口腔,再用上药涂擦患处。
三、鹅口疮反复发作怎么办
1.宝宝嘴里有白色的斑点不一定就是长了鹅口疮。在宝宝吃奶后,要及时清洁。鉴别的方法是:用湿棉签在宝宝嘴里的白色斑点上轻轻擦拭,如果白色块状物消除,就是奶块;如果擦除困难,或擦除后会留有红色创口,则是鹅口疮。
2.用品的清洁消毒。玩具、毛巾、奶瓶、奶嘴、尿布等要专人专用,做到及时的清洁和消毒。
3.妈妈乳头不洁或将手指伸入宝宝口腔内导致感染。所以妈妈的内衣、手部的触摸、毛巾等等要做好清洁工作,不要把细菌带给宝宝。
4.药物治疗。可用1%的龙胆紫涂于口腔患处,或用2%~3%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或涂冰硼散,以上药物每天可涂2~4次。注意应在饭后1~2小时进行,以免引起呕吐。对于新生宝宝,可在吃奶后用1%的龙胆紫溶液滴于其舌下,让其舌头活动而将药物涂到整个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日2次,每次各1片,压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给宝宝。
四、马牙和鹅口疮怎么区分
鹅口疮,中医称之为“雪口症”,俗称“白口糊”。是新生婴儿时期经常见到的疾病,属口腔黏膜感染性疾患,这个情况是需要就医的。
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
患有鹅口疮的宝宝常表现:为宝宝嘴巴里有很多像奶斑一样的东西粘在口腔壁上,与新生儿吃奶留下的奶以及“马牙”很难区别。如果用棉签能擦掉则为奶斑,或者可能是“马牙”,擦不掉则为鹅口疮了。到医院里请医生把这些白色的物质取下来做真菌直接涂片检查,还可以看到菌丝和成群芽孢呢。如果不及时治疗,斑点状霉菌会越长越多,可融合成片或连在一起,且厚度增加。
“白口疮”就是口腔粘膜及舌面上出现的一些小白点,有时可融合成大片白膜,这篇文章你可参考一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
?鹅口疮的成因
医学上称鹅口疮,这是由一种霉菌引起的,这种菌与普通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不一样。这两类菌是互相竞争而生存的。
?杀霉的药物
发生鹅口疮后,应采用杀霉的药物,如紫药水或制霉菌素涂抹患处,几天就会好。
紫药水(龙胆紫)常用来治疗皮肤及黏膜的创伤感染,皮肤湿疹、鹅口疮、口腔溃疡、舌炎等和小面积的皮肤烧烫伤也可涂擦。
可消毒防腐,有较好的杀菌作用,无刺激性,且能与粘膜、皮肤表面凝结成保护膜,起到收敛作用,防止细菌感染和局部组织液的外渗。一般的紫药水是1%至2%龙胆紫(甲紫)稀释溶液,杀菌力低于碘酒,高于红药水,
不过当伤口已感染化脓时,不宜使用紫药水,因其具有收敛作用,会在伤口表面形成一层痂膜,使坏死组织中的脓液难以排出而向深部扩散,加重感染。此外,紫药水可使皮肤残留紫色斑痕,所以对较大面积的皮肤创伤以不用为好,以免影响美观。
扩展资料: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 儿童用药不宜多:
紫药水的毒副作用对婴幼儿来说,主要表现为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包括烦躁不安、拒乳、易哭闹、夜寐不宁等,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局部反应可见涂药周围皮肤出现潮红、疮疹、瘙痒等。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外用的紫药水浓度过高,对皮肤黏膜的刺激较强;或用量过大,如涂抹面积过大、涂抹次数过多等,另可能是个别患者对紫药水产生过敏反应。
因此,专家们指出,使用紫药水浓度不宜过高,只限于0.5%--1%,每天上药1--3次,涂抹在局限的病灶周围,保持时间应限制在3天之内,曾有过敏反应者不能再用,患儿一旦发生上述所说病毒,应及时停止用药,并对症处理,一般3-5天症状即可消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乱用紫药水易引发癌症 当心这些药物有致癌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大众网-小儿不要滥用紫药水
紫药水又名甲紫或龙胆紫,是甲紫的2%的酒精溶液,呈紫色。能直接影响细菌的新陈代谢而起到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霉菌等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杀菌力比红药水强,刺激性小,适用于皮肤、粘膜的感染伤口,如鹅口疮、口唇疤疹。口腔粘膜溃疡以及小面积烧烫伤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834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