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3日 生物谷BIOON/ --一些人在听到别人咀嚼、啜食、敲击或者闷哼的时候,往往会变得抓狂。而如今科学家们揭示了其中的神经调节方面的机制。
当我们听到周围发出的一些重复性的声音,有时会陷入不能理解的情绪之中,这一疾病叫做“恐音症”。患有上述症状的朋友在听到敲击键盘或吧唧嘴的声音时都会陷入烦躁甚至气愤的情绪等等。这一症状首次于2000年被发现,但其中的机制一直一来都不清楚。
2014年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的一篇文章称这一症状影响人群达到20%,2015年又有一篇文章表明其与焦虑等症状有相关性。
如今,来自英国Newcastle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大脑的前叶区域与该症状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联系。在研究中,他们招募了20名自称患有“恐音症”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进行特定声音的刺激,并比较其与对照组人群神经以及其它生理反应的差异。
结果显示,在听到特定声音时,实验组人群的心率以及皮肤的导电率都会发生明显的上升。通过对大脑进行扫描,作者发现实验组人群大脑的多个区域都发生了明显的活跃信号,包括前叶以及前导叶皮层区。前导叶皮层区隐藏在前叶区的下面,它负责多种任务的介导过程,包括管理情绪等等。同时,它对于整合外界信号与身体内源的信息也有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患有恐音症的患者在受到声音刺激后不仅上述两大区域发生了明显的激活,其它一些区域,包括额前皮质区域、海马体以及扁桃体腺区域等也都有明显的变化。
总之,这些证据表明患有恐音症的患者的达到在处理上述声音时会发生紊乱。
对于患有恐音症的朋友来说,这一发现可能带来的是不幸的消息。但同时也有助于提醒正常在公共场合不要发出奇奇怪怪的声音,一面影响他人。
相关结果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821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子宫内膜充血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