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西等美洲国家频发新生儿小头症。科学界已证实寨卡病毒感染与小头症发病存在关联,却不清楚病毒怎样影响胎儿脑部发育。德国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他们已经找到寨卡病毒导致小头症的科学证据。
德国科隆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细胞-干细胞》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将健康人的皮肤细胞"重新编程",培养成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而培养出神经前体细胞。神经前体细胞可分化出多种神经细胞,可谓脑部发育的"起点"。
在特定实验条件下,研究人员让许多神经前体细胞聚集为大脑类器官,即几毫米大小、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脑神经组织块,这一过程模拟胚胎大脑的早期发育,并借此观察病毒感染对胚胎大脑发育的影响。
结果发现,寨卡病毒会让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中心体出现故障,让神经前体细胞过早分化为成熟的神经细胞。这种"早熟"看似没什么危害,但会使大量神经前体细胞不再参与大脑类器官成长为完整大脑的过程,导致胚胎出现小头症。
研究人员介绍,他们在实验中使用了从小头畸形胚胎中分离出来的寨卡病毒毒株,实验结果为寨卡病毒导致小头症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科学证据"。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也可性传播。人感染寨卡病毒后可能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类似登革热的症状。绝大多数感染者病情温和,但孕妇需格外小心,一旦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出现小头畸形。
寨卡病毒多数情下会自己好的,一般成年人感染之后多数人并没有什么症状,只有接近20%的人会有症状出现,出现症状后多在一周内自愈,所以不是特别需要注意治疗的疾病,但是这种疾病威胁的是备孕、孕妇、婴幼儿人群,所以家长们还是需要多多注意。
寨卡病毒会自己好吗 寨卡病毒能够治愈。在上世纪40年代就在非洲乌干达被分离到了,之所以没有引起关注是因为这么多年来它主要引起散在的轻症病例,人感染以后,绝大多数都没有任何表现,大概只有1/5的人会发病。绝大多数人感染这个病以后症状轻微,在医学界,这被称之为自限性疾病,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等,一般经过4到7天就可以自愈了,不需要很特别的治疗。所以,中国公众没有听说过这个病毒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如果孕妇感染了寨卡病毒,则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症或者新生儿的死亡。新生儿小头症要早治疗则能早康复。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则可能造成脑部发展障碍的后遗症。
当携带寨卡病毒的蚊子亲吻了你,后果会怎样? 人被带有寨卡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大约3~7天后发病。绝大多数人症状很轻,出现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等症状,持续2~7天后自愈。近期有研究表明,该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少数人出现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小头畸形。
寨卡病毒如何与普通感冒区分? 李建东:寨卡病毒病本身的临床表现不是特别特异,但是和普通感冒还是有区别的。第一,它的皮疹是比较明显的,而普通感冒的皮疹相对要少一些。还有就是关节痛,同时有一些小关节容易发生关节水肿,也是比较明显的。另一方面,寨卡病毒病跟大部分病毒病相比,单纯从临床表现上也很难确诊,主要还是参考患者的旅行史,看他是不是去过流行区,主要是南美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比如曾到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地方去旅行过的,经过蚊虫叮咬,回来以后发病,这种情况就倾向于寨卡病毒病。但也还是要经过实验室诊断,因为也有可能是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这样的患者去就诊的时候,要及时告诉医生是不是在两周以内去过东南亚或美洲。
保护自己,远离寨卡 目前该病虽尚无疫苗,没有特效药物,但可以通过预防蚊虫叮咬来有效预防。
哪里存在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出现在蚊虫数量较多的热带地区,已知该病毒在非洲、美洲、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流行。
寨卡病毒于1947年被发现,然而多年来仅在非洲和南亚地区发现过散在人间病例。2007年,首次得到文件记载的寨卡病毒病疫情发生在太平洋。
2013年以来,西太平洋、美洲和非洲报告发生了相关病例和疫情。由于蚊虫可以生活并且滋生的环境受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出现扩大,因此可能会在全球发生寨卡病毒病大型城市疫情。
去病毒流行区旅行应如何加强防护? 倪大新:寨卡病毒病,从2015年以来报道有本地传播的国家和地区共36个,其中28个在美洲,比如巴西、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委内瑞拉、萨摩亚等,另外还有太平洋加勒比地区的一些岛国,还有非洲的佛得角病例也比较多。东南亚这边有泰国、马尔代夫等。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泰国、马尔代夫报告的病例数还很少。这些国家当中有不少是热门的旅游国度,如果要赴这些地区旅行的话,要特别注意预防蚊虫叮咬。从自身防护来讲,可以穿一些浅颜色的长衣长裤,裸露的部位可以喷洒驱蚊剂。另外,要注意屋里的防护,比如住的地方蚊子多的话,要尽量住在有纱门纱窗或者有蚊帐的环境里,如果有空调的话,要把空调调到适宜的温度,这样也可以避免蚊虫叮咬。如果是到这些地方工作,待的时间比较长,还要注意居住的室内外环境,要经常清理积水,防止蚊虫滋生。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蚊虫叮咬,就可以防止感染寨卡病毒。
人们如何染上寨卡病毒? 人们会在被受到感染的伊蚊叮咬之后染上寨卡病毒——这一蚊虫与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的蚊子类型相同。
传播病毒的伊蚊我国有分布吗? 倪大新:我国有两种伊蚊,一种是埃及伊蚊,目前只存在于海南、广东雷州半岛即潮州一带,还有云南的少数地区,比如西双版纳,另外,还有台湾也有这种蚊子。另一种是白纹伊蚊,这种蚊子在我国分布得比较广,从东北辽宁一直到河北、山西、陕西,一直到西藏最南部可以划一条斜线,这条线的东南方向的省份都有白纹伊蚊存在。在这条线之北目前还没有发现有白纹伊蚊,这些地区不用担心。对这条线的南部地区,疾控部门正在加强蚊媒的监测安排,通过监测来不断了解各个地区伊蚊的数量情况,如果达到一定的警戒线,会通过政府来组织大家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进行蚊媒控制,降低传播的风险。
寨卡病毒病的症状如何? 寨卡病毒往往会引起轻微病症。人们在受到感染的蚊子叮咬后几天内会出现症状,多数寨卡病毒病病人会出现轻微发热和皮疹。
另有一些人可能还会出现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疲劳感。这些症状通常在2-7天后消失。
寨卡病毒可能有哪些并发症? 由于在2007年之前并没有记录发生大型寨卡病毒疫情,因此目前对这一疾病并发症的了解甚少。
2013-2014年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了首起寨卡病毒病疫情,当时还同时出现了登革热疫情,在此期间报告称,吉兰巴雷综合征出现非正常上升。
正在对这一影响开展回顾性调查,包括寨卡病毒和其它可能因素发挥的潜在作用。2015年当巴西首次出现寨卡病毒疫情时也同样观察到吉兰巴雷综合征上升情况。
2015年,巴西当地卫生当局在出现寨卡病毒疫情的相同时间也观察到出生时患有小头症的婴儿数量有所上升。
除其它可能因素外,卫生当局和机构目前正在调查小头症与寨卡病毒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然而,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任何可能关联之前需要进一步开展调查和研究。
孕妇感染会导致胎儿小头症吗? 倪大新:新生儿或者胎儿头颅的发育大小和正常儿童比较相差两个标准差以上,明显小的话,医学上就说他患有小头症。小头症的患儿智力或者说行为能力、寿命都受到很严重的影响,很多小头畸形儿生下来没几年就死亡了。小头症一般是在脑部发育的过程中因为病毒感染或者一些其他的暴露导致,比如酒精、毒物等很多因素也可能引起小头症。这次小头症出现主要是在寨卡病毒流行的地方,重点是巴西。巴西从2015年报告小头症病例明显增加,2015年11月到2016年2月13日,总共报告了5280例疑似小头症,这个数量比较惊人,因为往年巴西一年也就报告一两百例,出现了明显的上升。目前国际社会正在对巴西的小头症进行调查研究,经过对1300多例病例进行复核,其中有421例,即1/3确诊是小头畸形,也就是说其他的诊断可能有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小头畸形,这其中有寨卡病毒感染证据的不到10%,也就是41例通过检查能检测到寨卡病毒核酸。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们高度怀疑小头畸形和寨卡病毒感染有关,但是还没有定论,仍在进一步调查中。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国家报告怀疑和寨卡病毒相关的小头畸形的数量很少,都是零星病例的报告,比如像哥伦比亚,到目前为止,尽管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有两万多例,但还没有报告怀疑与寨卡病毒相关的小头畸形病例,所以最终结论还有待观察。
孕妇是否应当关注寨卡病毒? 目前正在调查孕妇感染寨卡病毒与其婴儿罹患小头症之间可能存有的关联。在得到更多了解之前,孕妇或者计划怀孕的妇女应当格外注意自我保护,防止蚊虫叮咬。
如果已怀孕并且怀疑可能染有寨卡病毒病时,就请你在怀孕期间去看医生,并接受密切监测。
什么是小头症? 小头症是婴儿头部出现非正常变小的一种罕见病。这是由于婴儿在子宫或者在怀孕期间大脑发育异常造成的。
患有小头症的婴儿和儿童通常会在生长过程中遇到大脑发育困难。
小头症可由一系列环境和遗传因素造成,比如唐氏综合症;接触药物、酒精以及子宫内存有其它毒素;以及怀孕期间出现风疹感染。
如何对寨卡病毒病进行治疗? 寨卡病毒病的症状可用普通止痛和退烧药物治疗,且要休息并大量饮水。如果症状加重,病人应当求医。目前尚没有针对这一疾病的治愈办法或者疫苗。
寨卡病毒病如何得到诊断? 对大多数得到寨卡病毒病诊断的病人而言,这种诊断以病人症状和近期病史为基础(比如,蚊子叮咬,或者到已知存有寨卡病毒的地区旅行)。可通过血液检测法做出实验室确定诊断。
我应如何去做来保护自己? 防患寨卡病毒的最佳保护方式就是防止蚊子叮咬。
防止蚊子叮咬会保护人们免患寨卡病毒,也不会患上通过蚊媒传播的其它疾病,比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
要做到这一点可能就要使用驱虫剂;
穿戴可使尽可能多的身体部位得到覆盖的衣服(最好是浅色衣服);
采用纱网、门窗紧闭等物理屏障;
以及在蚊帐内睡觉。
另外较为重要的是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实施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从而去除可使蚊虫滋生的地方。
我是否应当避免到存在寨卡病毒的地区旅行? 旅行者应当不断了解寨卡病毒和其它蚊媒疾病情况。如存有疑虑,就请征求当地卫生和旅行部门的意见。
要保护自己免患寨卡病毒和其它蚊媒疾病,每个人都应当采取上述措施,避免受到蚊子叮咬。孕妇或者计划怀孕的妇女应当遵循这一建议,当前往已经出现寨卡病毒疫情的地区旅行时也可征求当地卫生部门的意见。
根据现有证据,世卫组织并不建议在寨卡病毒病问题上采取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作为一项预防性措施,有些国家政府可能会根据自己对已有证据和当地危险因素的估计,对其本国民众提出公共卫生和旅行建议。
什么时候能用上寨卡病毒疫苗? 李建东:现在有很多国家开始了疫苗研究,我国也正在积极落实疫苗的研究。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最早的疫苗应用可能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因为疫苗需要很严格的安全性评价、临床验证。这个时间较长,是因为疫苗研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要对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要确定绝大多数人打了疫苗都能产生保护效果,同时没有严重的副作用,这样才能在人群中进行推广。另外,寨卡病毒疫苗未来的应用前景还是要看我们对这个疾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的结果,比如它的流行广度、未来疾病会不会发生严重性的变化等,对成本效益也要进行综合考虑。
寨卡病毒是黄病毒家族中的一种虫媒病毒。寨卡这个名字最早是在1947年从非洲乌干达寨卡森林的一只发热恒河猴身上分离出来的。在过去的70年里很少有相关的研究发表,原因是它只会引起发烧、关节痛、结膜炎、皮疹等轻微症状,且症状在2015-2016年消失,然而不久村卡病毒突然在巴西、美国、东南亚爆发,迅速蔓延到世界61个国家和地区,并与流产、新生儿小头症和吉兰巴雷综合症病例的迅速增加密切相关。
2016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将村卡病毒列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大大加快了全球村卡病毒研究的步伐,在短时间内更是建立了多种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村卡模型,进行感染和被应用于村卡病毒诊断、治疗和疫苗的相关临床前评估。然而,到目前为止,寨卡病毒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的致病机制仍不清楚,相关的分子机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感染机制非常有限,这严重影响了抗病毒靶向药物的开发。
RNA干扰(RNAi)是一种由小双链RNA引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过程。正常细胞自身RNA干扰的调控在细胞分化和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细胞内转录产生的初始miRNA(pri-mirNA)被Drosha加工成miRNA前体(pre-mirNA),通过exportin-5转运器输出到细胞质中。细胞质中的内切酶Dicer将这些miRNA前体裂解成多个具有特定长度(约21至23bp)和结构的小双链Rnas,即成熟的mirnas。miRNA的一条链与含有Ago2的蛋白复合物结合,形成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ISC)。RISC和具有miRNA同源区的mRNA序列特异性地结合,在结合部位劈开mRNA,并引起转录后的调控。最近的研究表明,神经细胞中Dicer酶的缺陷可引起神经发育的退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81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避孕药为什么是装在铝塑包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