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他汀治疗依从性有性别和种族差异(阿司匹林和他汀,一起吃需要注意这些方面)

妙手生春 2024-05-21 23:54:44

他汀治疗依从性有性别和种族差异

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与男性和白色人种相比,女性和非白色人种对他汀治疗的依从性差。相关研究2013年3月27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杂志》(Am Heart J)上。

研究者通过系统检索MEDLINE, EMBASE, ClinicalTrials.gov,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到2010年4月1日止)性别和人种与他汀治疗相关的论文,以及手工检索部分参考文献,使用标化协议采集试验设计获得患者的依从性、试验期限、地区分布、样本量以及病人基本特征信息,从3022篇论文中,共纳入53个研究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妇女较男性他汀治疗不依从性增加10%【危险比(OR)1.10,【95%可信区间(CI)】1.07-1.13)。非白色人种比白色人种的不依从性增加53%(OR 1.53, 95% CI 1.25-1.87)。集合评估性别和种族有明显异质性。

研究者认为,未来需进一步研究干预措施来改善这部分人群的对他汀治疗的依从性。

阿司匹林和他汀,一起吃需要注意这些方面

阿司匹林和他汀堪称绝配,经常两者需要一起吃,因为他们都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有效药物,所以搭配一起也就不足为奇了。但两者一起吃,需要注意啥?需要吃多久呢?咱们一起走进传说中的两个药!

一、阿司匹林和他汀能用来做什么?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而他汀是用来降脂稳定斑块的一类药物!阿司匹林和他汀,一起服用往往用于已经确诊的心脑血管疾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以用来减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等事件的发生!所以,阿司匹林和他汀,是用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发展的!

二、两者服用需要注意什么?

既然明确阿司匹林和他汀是用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急性事件的,而且是已经确诊的心脑血管等疾病!所以,按时服药保持良好的依从性非常重要!其次是预防两种药物的各自副作用!比如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出血、阿司匹林哮喘、胃肠道反应等等!而他汀的副作用主要是肝功能损害、肌痛、横纹肌溶解等等!

三、两者需要口服多长时间?

已经确诊的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其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他汀类药物是需要长期服用的!这里的长期,多数情况下是指,如果没有禁忌症或者其他并发症,直到最后不能口服!所以,如果已经确诊有必要口服两者,那么就需要坚持服用即可!

两种降血脂药普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有啥区别?

他汀类降脂药由于除了降血脂之外,还具有稳定血管斑块,抗氧化抗炎等等功效,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地位可谓如日中天,目前医学界公认,他汀类降脂药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药物之一,其临床地位是任何药物所不能替代的。阿托伐他汀与普伐他汀是其中最为常见的2个药物,二者之间主要区别有以下3点:

1.服药时间的差异

由于胆固醇的合成最高峰在午夜至凌晨2点,半衰期为4小时以内的他汀类药物应该在晚间服用,普伐他汀半衰期仅为1.5-2小时,因此服睡前服用最好。而阿伐托他汀半衰期长达14小时,可在任意时间服药。

另外,阿托伐他汀口服吸收利用率为12%,但吸收几乎不受食物影响。而普伐他汀受食物影响大,口服吸收率为35%,食物可降低其30%的生物利用度。


2.服药剂量的差异

阿托伐他汀降低胆固醇的能力比普伐他汀强得多,10mg阿托伐他汀的疗效相当于40mg普伐他汀的疗效。阿托伐他汀起始剂量10mg,最大安全剂量为每天80mg;普伐他汀起始剂量20mg或40mg,然后最多可以增加大80mg。

3.药物间相互作用差异

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代谢途径有区别,阿托伐他汀通过肝脏代谢酶CYP3A4代谢,因此和通过这一酶代谢的其它药物如红霉素、伊曲康唑、环孢素、胺碘酮等药物合用时,会导致阿托伐他汀代谢减少,血药浓度增加。普伐他汀不通过CYP酶系统代谢,因此和上述药物合用时,影响不大。

可以看出来,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各有千秋,前者的优势是降血脂强度稍大,服药时间自由,后者在多种药物合用时相互作用几率小,特别是和通过这一酶代谢的其它药物如红霉素、伊曲康唑、环孢素、胺碘酮等药物合用时安全性更好。

子宫肌瘤的发生有性别和种族区别吗?

不同地区和种族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不同,非洲起源的妇女比其他种族妇女子宫肌瘤发病率高3 ~ 9 倍,在美国,在校正年龄后黑人比白人子宫肌瘤发病率高2 ~ 3 倍,黑人明显高的发病率包括所有年龄组,发病率的峰值年龄黑人(35 ~ 39 岁)比白人(40 ~ 44岁)早。在随机接受阴道B 超检查妇女中,发现子宫肌瘤的黑人妇女占73%,白人妇女为48%。这些均提示黑人妇女对子宫肌瘤的易患性倾向。

子宫肌瘤的发病常有家族聚集现象,2000 年Schwartz 等进行了子宫肌瘤家族聚集研究,638 位妇女年龄在18 ~ 59 岁,经手术或B超确认为子宫肌瘤和617 位年龄相匹配没有肌瘤妇女做对照,其子宫肌瘤的优势比为2.5,当这些病例按年龄段和亲属分层时,在年龄< 45 岁发病患者中,肌瘤优势比增至5.7。在俄罗斯,子宫肌瘤发生的平均危险对姐妹是26.06%,对女儿是19.73%。在我国也有家族中母亲、女儿以及姐妹同患子宫肌瘤而行手术的报道。这些研究证实家族所特有的肌瘤聚集现象,特别是在年轻发病的患者中更明显。

澳大利亚研究者还证实,单卵双胎比双卵双胎患者的子宫肌瘤双胎配对性状相关性高2 倍。种族的易患性、双胎和家族聚集的表现均明显的提示子宫肌瘤有潜在的遗传学倾向。

有关子宫肌瘤多项流行病学的研究还提出,初潮早的妇女与子宫肌瘤的危险性增加有关,这可能与较长期的暴露于生物激素环境中有关。子宫肌瘤的危险随分娩数目的增加而降低。不孕历史曾被认为是子宫肌瘤的危险因素,但从流行病学的观点出发要了解不孕、分娩史的特点和子宫肌瘤的危险性之间真正病因学的关系是复杂的,仅有1 份研究提供了证据指出子宫黏膜下肌瘤可损害生育功能。

有报道避孕药的应用可随服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子宫肌瘤的危险。激素替代治疗和肌瘤之间可能有正相关性,但多为应用单纯雌激素及持续时间在8 年以上者。此外,肥胖、吸烟、饮食习惯及盆腔感染与子宫肌瘤的相关性也有过报道,但因资料来源关系,尚无定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78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