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逝世#
据权威媒体报道,“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作为全球首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袁隆平院士将毕生精力用在了水稻育种事业上,让中国粮食产量大大增加,解决了千年来中国“饥荒”问题,让几亿人能够吃得上饭。
同时,袁隆平院士还向全球推广,不断保障世界粮食安全,让更多的人都不再忍受饥荒的困扰。
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同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据《全球粮食危机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全球目前一共有55个国家和1.55亿人依然处在饥荒状态,由于介于疫情的影响,粮食危机要比上一年增加了大约2000万人。
(非洲人将泥土制作成食物)
而回顾人类历史,人类一直都在与饥荒在作斗争。
1845年-1850年爱尔兰大饥荒,造成100多万人死于饥荒,100多万人远走异国他乡躲避饥荒。
1932年-1933年乌克兰大饥荒,造成315万---718万乌克兰人活活被饿死。
1942年-1943年河南“中原大饥荒”,导致500多万人死亡.......
(电影《1942》)
要知道,这些也仅只是近代历史冰山一角,历来中国大多数朝代,饥荒就如同下雨打雷一样,成为人类历史必不可少的阶段。
也正因饥荒贯穿历史,直到18世纪,全人类平均寿命也仅仅只在25岁左右。
中国人,何时才能开始吃上饱饭?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总人口5.4亿,经过长期的战乱和变革,当时人均粮食产量也仅仅才208公斤,远低于饥饿线标准250公斤,当时全国普遍存在饥荒状态。
好在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恢复生产,1955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300公斤,超过了饥饿线,基本上实现了温饱问题。
但也随着社会的稳定,中国人口也很快迅速增加,按照现有模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实在难以让众多人都能吃上饱饭。
而当时中国也都用尽各种办法扩大农业产量,不断增加农业耕种面积,例如围湖造田、毁林造田、在山地修梯田,但中国人均耕地依然还是不合格。
然而,自家粮食吃不够,自然就需要向外进口粮食,但问题是当时中国正处于被西方经济封锁的状态,再加上当时还尚未实现全国化,搞出口加工业这条路还是无法走通。
正因如此,中国若要想自己养活自己,就只能通过工业化。
而随着70年代初期的四三方案,我国向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起成套技术设备,其中就包括了化肥引进。
再加上大规模兴建水利工程,相应配套还有农药工业的发展,中国粮食产量才能稳步提升。
人口不断增加,怎么样才能让百姓更快吃上饭呢?
虽说耕织技术不断提高,但随着中国人口不断增加,如何提高种植效率在当时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而正在这时,袁隆平院士经过长时间的苦苦专研,通过100多种水稻品种的不断研究。1974年,袁隆平院士成功研制出第一种可大规模推广的杂交水稻,产量比普通水稻要高出20%。
而到了1988年,当时全国有40%的稻田都种上杂交水稻,让水稻产量迅速上升,解决了几千年来伴随中国百姓的温饱问题。
(年轻的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技术)
虽说当年梦想实现了,但袁隆平院士并没有停下继续研制的脚步。
他继续埋头捣鼓更强的杂交水稻,原先高出20%的产量,又不断增加了高出好几倍。我国的粮食亩产量能从过去的200多公斤变成最近的亩产1365公斤。
2017年,87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又带着团队,成功开发了史上最高产的杂交水稻,创下了亩产1149.02公斤的记录。
此外他还不断开发防污染水稻,能够在含有重金属的环境下生产出干净可食用的水稻,同时还不断研发可在荒废的盐碱地里存活生长的“海水稻”。
若在1亿亩盐碱地推广这种新品种,按亩产300公斤保守计算,年产量可达到300亿公斤,这个数字可以足足养活8000万人口。
而到了2020年,我国人均粮食达到了470公斤,已远远超过了国际安全标准线。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是袁隆平院士的梦想,为了实现这样梦想,袁隆平几乎花费了自己一生献给了老百姓的“饭碗”。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在这个追逐名利的时代,尤其是在这个娱乐至上的环境下,那些流量明星换个发型、穿什么衣服、是否离婚以及日薪208万,几乎都能占上热搜。
而这些正努力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们,却少有人问津,更多都被那些铺天盖地的明星所盖满。
希望我们不被浮躁的欲望填满,希望我们能够思考,我们究竟能给身边的人,能给社会、能给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
正如鲁迅这段话: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最后,祝袁隆平院士一路走好!国士无双,先生千古!
? ? ? ?袁隆平去世让全国的人都十分的悲痛,因为他,我们才吃上一口饱饭,因为他我们的生活才富裕起来。但是,抵不过时间的安排,让他彻底的离开了我们。在他身上还有很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且发扬光大。
一、为人民服务? ? ? 袁隆平爷爷一生都是研究稻谷,让人们能够吃上一口饱饭。以前的人们能够吃上一顿大米饭就是十分幸福的事情,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他的一生都在奉献。他看到了人民的诉求,所以他希望自己可以去解救人们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站在了国家的角度,想让大家能够吃上饭,能够生活富足。他的一生都是在为大家解决吃上面的问题,毕竟中国是人口大国,每天所消耗的粮食不可小看,只有解决了粮食问题,人民才会真正地幸福。
二、爱岗敬业? ? ? ?袁隆平这一生都在与水稻打交道,常年都在稻田里研究。直到去世前两个人都还在拼命工作,对于高龄的他好多人都已经退休,在享受生活,让自己不再去奔波。但是,对于他而言,工作让自己快乐,只有不断地提高水稻的产量,才会让更多的人吃上一口饱饭。
三、坚持不懈? ? ? 研究水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袁隆平爷爷也失败了很多次,但是他并没有选择放弃。对于他而言必须做出成绩,才会让自己安心。就今天而言,我国的水稻技术已经是遥遥领先,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对水稻的研究,希望寻求更好的结果。
? ? ? 袁隆平爷爷彻底的离开了我们,但是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我们身为普通的一员,只有以实际行动去报答他,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决不能铺张浪费,这就是对袁隆平爷爷最大的尊重。
袁隆平院士辞世,天地为之恸容,全世界为之悲伤。他为世界作出的贡献,就是让粮食的亩产量翻了几番,从而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吃饭问题。
民以食为天,这是普世真理,只有吃饱饭了人类才能生存,由饥荒和因饥荒带来的杀戮不知会造成多少人的伤亡。人一旦连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就什么事都可能干的出来,中国历史上多少次起义和造反就是因为百老姓都快吃不上饭了,才铤而走险的。和平和稳定,应该是世界各国民众和政府最希望的吧。
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以及由于人类进步造成的耕地数量的日趋减少,粮食安全越来越成为很多国家的头等大事。解决人类粮食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土地的单产量,而袁隆平院士干的正是这件事。正是由于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已经让水稻的亩产量从原来的几百斤发展到了现在的1000多公斤,这就让同样多的耕地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由其开发的很多水稻新品种,以及新的种植管理技术,已经在全球很多国家推广和应用,让这些国家的人民因此而受益。还有比让世界上更多人能吃饱饭对世界的贡献更大的贡献么?我想是没有了吧。
袁老直接间接养活了不下几十亿人,一个中国,加上世界其他国家运用杂交水稻技术解决粮食问题,最少几十亿人,还有未来增加的人口,不可估计的人数。美国曾经跟袁老计算过,一人价值3000亿美刀,美国曾经挖过他,诺贝尔医学或者诺贝尔生物学提过他的名,不过被袁老拒绝了,这个可以看看有些人写的回忆录,里面记载有一段。如果袁老收专利费,会变成全世界最大的超级富豪,无人能超越,以后未来都不会有人超越。如果按照现在市值算,他一人就值几万亿到10万亿美刀,人毕竟是要靠粮食活的,全球70亿人口,南半球吃稻米的人口25-35亿人,还有未来增加的人口,根本不可估量。中国其实才是全球最大的种子总量出口大国,粮食种子出口量很大,加上国内自用,袁老一人为中国创造的利润不可估量。
无农不稳,粮食安全才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中国如此,世界各国亦如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77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月经不准,来的时间久且血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