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脓疱病的表现
新生儿脓疱病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大疱性脓疱疮,一种是非大疱性脓疱疮,两种都是脓疱疮都是由真菌感染引发的,不过两种脓疱病的致病菌也是有些区别的。非大疱性脓疱疮一般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偶尔也会是因为感染了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而大疱性脓疱疮主要是因为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入侵皮肤之后就会出现水疱,脓疱,慢慢发作就会起脓,如此一来脓疱破了感染部位的皮肤就会糜烂。
大疱性脓疱疮会发生于面部、四肢等部位,一开始是水疱,1-2天后水疱会变大,之后水疱会由透明变得浑浊,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发脓。水疱壁很薄,破裂之后就会露出糜烂的皮肤。不过脓疱也会结痂,但是会结成黄色的脓痂。
非大疱性的脓疱,不仅会发生于面部,也会出现在嘴巴部位,鼻孔、耳郭以及四肢都有可能出现水疱。起初是红斑但慢慢就会演变为水疱,然后又很快速的变成脓疱,结痂之后会皮肤会很痒,这个时候不能让小北鼻抓痒,否则可能会感染另一种致病菌,从而出现新的皮疹。不过结痂之后不会留下疤痕这是比较好的,但是如果严重的话可是会出现淋巴结炎或者发热等情况。
二、新生儿脓疱病的病因
看到小宝宝身上长着的脓疱宝妈们是否内疚又郁闷呢,这到底是为何呢?这磨人的新生儿脓疱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上面也提到,主要是因为小宝宝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真菌进入皮肤后,就会开始破坏表皮细胞的粘附性,之后宝宝的皮肤就会起大疱了。
为什么这种致病菌会针对我们可爱稚嫩的小宝宝呢?主要是他们是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所以各种疾病,病菌都来欺负他们。大家都羡慕宝宝的皮肤嫩滑,不过柔嫩的肌肤角质层也会比较薄呢,所以不能抵挡各种病菌的入侵,加上皮脂腺分泌较多,宝宝的皮肤要是不保持干爽的话,得新生儿脓疱病分分钟的事。
宝宝被带有致病菌的护士阿姨或者麻麻抱过或者亲抚过后也会感染这种致病菌呢,皮肤很薄,身体抗病差,然后就得新生儿脓疱病了,都是麻麻的错。宝宝要是得新生儿脓疱病,那么面部、躯干或则四肢都有可能长脓疱呢。一开始疱液比较清稀,后来就会变得浑浊,会化脓,疱还很容易破,疱破裂后就会糜烂,画面娘看着都心痛。
三、新生儿脓疱病的治疗
小宝宝的皮肤要保持干爽,要是潮湿或者肌肤有轻微损伤的话,都可能会导致细菌继发感染,引发新生儿脓疱病。刚出生的小宝宝,脓疱疮会发生于颈部、耳后,腋下会更加多,主要是衣服多不透风。要是宝宝患上新生儿脓疱病要怎么治疗呢?多久才好?
由于新生儿脓疱病是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的,而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首先需要隔离开小宝宝,家长们要对宝宝的衣服惊喜消毒。发生小宝宝生水疱的时候,就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了,确定是否为新生儿脓疱病,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和新生儿脓疱病的症状有些相似,可不能混淆了。
治疗新生儿脓疱病是应用一些抗生素,例如青霉素、新型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等,在局部无菌的情况下,需要剪破疱壁,将里面的液体吸取出来,然后用1:10000的高锰酸钾或者是0.1%利凡诺溶液湿敷,并采用2%龙胆紫溶液,或者是0.5~1%的新霉素乳剂。
四、新生儿脓疱病的预防
小宝宝衣物穿着不要多,过热皮肤就会湿润,出汗后有浸渍,这些小问题都会成为诱发新生儿脓疱病的诱发原因,宝宝营养不良的话,抵抗力更低,致病菌更容易入侵宝宝的皮肤,所有家长们要保持宝宝房间的是舒适干爽的,湿度要控制好。
也不要过度保暖,宝宝的衣物能够消毒最好消毒,夏天的时候记住将衣服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杀杀菌。如果是刚出生的宝宝,家长们更加要留意了,宝宝处于婴儿室内,和外界隔开来有一定的好处,但病菌也是有可能慢慢入侵宝宝皮肤的,爸妈要留意宝宝的皮肤是否干爽,出汗后要及时擦汗,皮肤有损伤的话也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小宝宝的玩具、衣服、尿布等都是进行彻底消毒的呢,有必要的话可以彻底消毒一下婴儿室哦。从宝宝的日常饮食起居,都是做好准备,首先宝宝的房间要经常通风,衣物要消毒,宝宝的玩具更是如此。不能穿太多衣服,宝宝出汗就不好啦,要保持宝宝皮肤干爽哦。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西医·脓疱疮 3.1 疾病别名 3.2 疾病分类 3.3 脓疱疮的病因 3.4 脓疱疮的病理生理 3.5 脓疱疮的临床表现 3.6 脓疱疮分类 3.6.1 寻常性脓疱疮 3.6.2 深脓疱疮 3.7 脓疱疮的诊断 3.8 需要与脓疱疮鉴别的疾病 3.9 脓疱疮的治疗方案 3.9.1 按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 3.9.2 局部治疗 3.9.3 全身治疗 3.9.4 中药治疗 3.9.5 复发性毛囊炎或疖病 3.10 脓疱疮的预防 4 中医·脓疱疮 4.1 脓疱疮的症状 4.2 脓疱疮的病因病机 4.3 脓疱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4.3.1 暑湿热蕴 4.3.1.1 症状 4.3.1.2 辨证分析 4.3.1.3 治法 4.3.1.4 方药 4.3.2 脾虚湿蕴 4.3.2.1 症状 4.3.2.2 辨证分析 4.3.2.3 治法 4.3.2.4 方药 4.4 脓疱疮中医外治法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脓疱疮的中成药 2 脓疱疮相关药物 3 古籍中的脓疱疮 1 拼音 nóng pào chuāng
2 英文参考 impetigo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crusted tette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impetigo herpetifom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impetiginization [朗道汉英字典]
3 西医·脓疱疮 脓疱疮(impetigo)又称黄水疮[1]、传染病脓痂疹,是由化脓性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常见的化脓性、传染性皮肤病[1]。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主要表现为丘疹、水疱或脓疱[1]。接触性传染,可在儿童中流行[1]。蔓延迅速。
表现为红斑、丘疹或水疱,迅速变成脓疱,疱液线澄清后混浊,成群分布,水疱有半月形积脓现象,疱壁薄易破。好发颜面部、颈、四肢等暴露不位。瘙痒、重症患者可伴有高热、淋巴结肿大或引起败血证,病程多为1~2周。
好发于面部及暴露部位[1]。也可蔓延全身。
皮损为丘疹、水疱或黄色脓疱,周有红晕,疱壁薄,易破溃,脓液干燥结痂,愈后无瘢痕,可伴不同程度瘙痒。可出现较大脓疱[1]。
皮损初起为散在性红斑或丘疹,很快变为水疱,形如米粒至黄豆大小,迅速化脓混浊变为脓疱,周围绕以轻度红晕,脓疱开始丰满紧张,数小时或1—2天后脓液沉积,形成半月状积脓现象,此时,疱壁薄而松弛,易于破裂,破后露出湿润而潮红的糜烂疮面,流出黄水,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然后痂皮逐渐脱落而愈,愈后不留疤痕。若脓液流溢他处,可引起新的脓疱。
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但皮损广泛而严重者,可伴有发热、畏寒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常可引起附近饕核肿痛,易并发肾炎、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重症可出现邻近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1]。
病程长短不定,少数可延至数月。
3.6.1 寻常性脓疱疮 寻常性脓疱疮常在托儿所等小儿集中的单位流行,夏秋季多见。初发为粟粒大到黄豆大的丘疹或水疱,迅速化脓,疱壁薄而易破,周围绕以红晕,疱破后呈红色糜烂面,干燥后结黄色厚痂,愈后不留疤瘢,易向周围扩延或传染他人,可并发淋巴管(结)炎。治疗用磺胺或青霉素,外用新霉素软膏等。
3.6.2 深脓疱疮 深脓疱疮亦称臁疮,初发为炎性水疱,迅速变为脓疮,炎症不断加剧,脓疮破溃,向下破坏深部组织,形成小溃疡。周围有炎性红晕,表面结有褐色痂皮,重者如蛎壳,脱痂后留有疤痕及色素沉着。自觉痒痛,多见于小腿,亦可见于其他部位,附近淋巴结肿大,可自身传染,治疗同寻常性脓疱疮。
2.好发于面部及暴露部位[1]。
3.皮损为丘疹、水疱或黄色脓疱,周有红晕,疱壁薄,易破溃,脓液干燥结痂,愈后无瘢痕,可伴不同程度瘙痒。可出现较大脓疱[1]。
4.重症可出现邻近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1]。
5.可出现接触性传染[1]。
脓窝疮常因虱病、疥疮、湿疹、虫咬性皮炎等染毒而成,脓疱壁较厚,破后凹陷成窝,结成厚痂。
3.9.2 局部治疗 轻症者注意局部清洁,可外用1%红霉素软膏,一日2次[1]。
局部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1]。
①初起者可用热敷及理疗,或用2%碘酊、0.5%氯霉素二甲基亚砜外用;
②疖肿未破前可用膏药、纯鱼石脂软膏贴敷或理疗;已有脓肿形成者应行切开引流,排出脓栓。
3.9.3 全身治疗 对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及多发性疖病者,可用磺胺类或抗生素。
皮损广泛、全身症状明显者,可口服抗菌药物,连续1周,如阿莫西林、头孢氨芐、头孢拉定等[1]。
3.9.4 中药治疗 ①疔疽初起,红肿热痛者,可清热解毒,宜服仙方活命饮;②全身症状较重,口渴喜饮者,宜服犀角地黄汤或黄连解毒汤;③若体质素虚或迁延日久,脓虽已成,不能外透者,宜补正托邪,服托里透脓汤。
3.9.5 复发性毛囊炎或疖病 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瘙痒性皮肤病、慢性病灶及糖尿病等;②改善免疫功能:可用自家菌苗或自血、转移因子、左旋咪唑、丙种球蛋白等治疗。
(2)患者要适当隔离,接触衣物及时消毒[1]。尤其集体单位,患儿接触过的衣服、毛巾及用具等,应予消毒。婴儿室、托儿所及幼儿园如发现本病患儿应立即隔离,并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3)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1]。
4 中医·脓疱疮 西医的脓疱疮相当于中医的黄水疮。
黄水疮(yellow fluid ulcers impetigo[2])为病名[3]。是指以生于皮肤的脓疱、结痂、流黄水,浸淫成片,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2]。是一种传染性脓疱性疾病[3]。见《外科正宗》卷四。黄水疮又名滴脓疮、黄水黏疮[3]。其特点是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的脓疱、脓痴。多见于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可并发肾炎及败血症,应与水痘、脓窝疮相鉴别。暑湿热蕴证,治宜清暑利湿解毒,方用清暑汤加减;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初起皮肤患处先起红癍,继之成粟米样水疱,逐渐增大,疱液初呈透明,后为混浊,基底红晕,随即变为脓疱,痒而兼痛,搔破黄水淋漓,蔓延不止,疮水干后结痂而愈[3]。多发生小儿头面、耳、项等处,重者可延及全身[3]。常在夏秋季流行[3]。好发于儿重,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易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
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湿热交蒸,暑湿热海客于肌肤.以至气机不畅、汗液疏泄障碍,湿热毒邪壅遏,熏蒸肌肤而成;若小儿机体虚弱,肌肤娇嫩,腠理不固,汗多湿重,调护不当,暑湿毒邪侵袭,更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反复发作者,湿热邪毒久羁,可致脾虚失运。
4.3.1 暑湿热蕴 4.3.1.1 症状 脓疱密集,色黄,周围绕以红晕,糜烂面鲜红;伴有口干,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
4.3.1.2 辨证分析 夏令暑湿热邪熏蒸,蕴结于肌肤,故见脓疱密集,色黄,周围绕以红晕,糜烂面鲜红;暑为阳邪,伤津耗液,则口干,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为暑湿热蕴之象。
4.3.1.3 治法 清暑利湿解毒。
4.3.1.4 方药 清暑汤加减。热重烦躁者,加黄连、山栀等以清热除烦;大便于结者,加生大黄以泻滞导热。
4.3.2 脾虚湿蕴 4.3.2.1 症状 脓疱稀疏,色淡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伴有食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腻,脉濡细。
4.3.2.2 辨证分析 脾虚失运,湿热内生,熏蒸肌肤,故见脓疱稀疏,色淡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脾虚失运,则食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腻,脉濡细,为脾虚湿蕴之象。
4.3.2.3 治法 健脾渗湿。
4.3.2.4 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食滞不化者,加槟榔、焦叁仙以化气行滞。
脓液多者,选用马齿苋、蒲公英、野菊花、千里光等适量煎水湿敷或外洗。
脓液少者,用叁黄洗剂加入5%九一丹混合摇匀外搽,每天3—4次。
局部糜烂者,先用明矾溶液洗去脓痂,再将冰硼散撤于患处。
传染性脓疱病(LmpetigoContagiosa)又称脓疱疮、传染性脓痂疹、俗称黄水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由化脓球菌所致,主要表现为浅表的脓疱和脓痂,接触传染,蔓延迅速,多发生于夏秋季和暴露部位,容易在儿童集体中流行。
掌跖脓疱病传染吗的问题,根据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病季节、年龄、部位、基本损害为脓疱,脓疱周围有红晕,疱液上清下浊,愈后不留疤痕,传染性强,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脓液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特点,一般不难诊断。
病人应注意一般健康,注意皮肤卫生,保持衣服清洁,夏季要勤洗澡,尤其要注意常洗手,剪短指甲,不要搔抓患处,以免皮损广泛蔓延,隔离病人,防止传染。
关于治疗:病人一般不需内用药,只要注意清洁,只用抗菌的外用药即可。但对症状严重,皮损广泛、伴有发热和化脓菌性疾患者或经长期外用药治疗无效者,可给磺胺剂和抗生素制剂;重症患者最好作脓液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最有效的抗生素。新生儿脓疱病应该按严重感染处理,可用先锋霉素V号,还可选用红霉素、青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等。
局部治疗应以杀菌、消炎、止痒、干燥、收敛、防止进一步扩散为原则。用药前对水疱或脓疱用消毒针穿破以无菌棉球吸出疱液,要注意不要把疱液溢到正常皮肤上。应用0.1%雷佛奴耳、3%过氧化氢、1/2000黄连素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部,洗去脓痂,有渗湿糜烂时也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然后可外用硫磺炉甘石洗剂,1%龙胆紫溶液、0.5%新霉素溶液等,也可用10%鱼石脂软膏,百多邦软膏以及红霉素、氯霉素软膏等。每日用药两次。
一般来说,痘痘这种东西是只有青春期才会有的,所以如果小孩长了一个痘痘一样的东西,可能根本不是痘痘,而是脓包疮,如果是这样的话,关于宝宝脓疱疮,有什么相关的小知识呢?
宝宝长了脓疱疮怎么办
提起脓疱疮,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目前患有脓疱疮这种皮肤科疾病的患者是比较多的,但是大多数患者对脓包疮疾病的了解都是比较少的,很多时候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不正确,会导致病情进入恶性循环。如果宝宝长了脓疱疮怎么办呢?
宝宝头上长脓包,这是孩子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疖肿,它是皮肤软组织感染引起的。因为孩子本身皮肤比较薄,所以容易在有了破损以后受到细菌的感染,从而使毛囊发炎,最终导致疖肿。对于这种情况,建议要注意局部卫生护理,一旦形成脓肿,要及时到医院切开排脓。
脓疱疮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可导致局部皮肤红肿,化脓等,破溃后可以导致其他部位接触感染。可以应用上述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如果症状较重应该考虑静脉输液治疗。建议家长平时注意孩子局部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果症状较重可考虑住院治疗。
刚出生婴儿感染脓包疮严重吗
新生儿脓疱病又称新生儿大疱性脓疱病或新生儿天疱疮,为新生儿常见的一种以大疱为主的急性传染性、化脓性皮肤病,发病急剧,传染性强。如果,刚出生的婴儿感染了脓包疮严重吗?
这种情况不严重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属于炎症感染引起的脓疮造成的,最好是及时用药治疗。可以涂抹红霉素软膏治疗都有利于改善的,如果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配合头孢克洛颗粒治疗观察的,或者是医院检查治疗。
新生儿脓疱疹是一种新生儿期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通常发生在生后第一个星期。好发在头面部、尿布包裹区和皮肤的皱褶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每天洗澡,衣着要适宜,不要让新生儿出汗过多。可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小脓疱和周围的皮肤,外涂百多邦抗炎治疗。
宝宝脓疱疮好后还会复发吗
脓疱疮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皮肤感染,主要发生在皮肤破损处或某些敏感部位,比如口唇周围,或者是葡萄球菌或链球菌通过皮肤划伤或切伤之类的口子侵入皮肤而引起的。脓疱疮在2~6岁的儿童中最为常见。 如果宝宝脓疱疮好后还会复发吗?
一般的情况下,宝宝脓疱疮治愈后是不会出现了复发现象的,不过应该积极的去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以免出现了复发的情况,脓疱疮这个疾病的发生是一种具有接触性的传染病,为此在生活当中,一旦发生了脓疱疮这个疾病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肌肤的清洁,及时去治疗各种不适的症状,不然的话将会给患者朋友们其他的肌肤带来了传染性。
在平时的时候家人也要经常给宝宝修剪指甲,以防他把脓疱疮抓伤,否则脓疱疮就会蔓延到他身体的其他部分,或者传染给别人。你还要给宝宝多饮水,让他的饮食清淡易消化,保持大便通畅。
宝宝脓疱疮饮食需要注意吗
脓疱疮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皮肤感染,俗称“黄水疮”,主要发生在皮肤破损处或某些敏感部位,那么,接下来,我们来来了解一下,宝宝脓疱疮饮食的注意事项吧。
一般还是要注意清淡的饮食,最好还是不要喝了。脓疱病也称接触性传染性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损害主要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有接触传染及自家接种特征,好发于儿童,易造成小区域流行。
假如对脓疱疮治疗3天以后仍未见成效,或者宝宝发烧了、感染脓疱疮的部位变得非常红非常软,你就要赶紧带宝宝去看医生。如果宝宝总是反复感染,也需要向医生咨询,了解该如何找到并治疗产生脓疱疮的根源。
你好:脓疱疮又名“脓疱病”;“接触传染性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起病初散在性红斑、丘疹或潜在性水泡,迅速变为脓疱,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壁松弛液下沉呈半月形积脓,如悬垂囊状。疱壁薄很易破,破后呈现潮红糜烂面,有浆液性或脓性溢液,干燥后结成黄色脓痂,可互相融合或向四周继续扩展形成环状。痂脱后不留瘢痕。好发于头、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常因搔抓而自身接触传染至身体的其他部位,此起彼伏。多发于夏秋季节,好发于儿童,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易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
脓疱疮属于接触性、传染性很强且可蔓延迅速的皮肤疾病,有必要对患者采取隔离措施及对其使用或者接触过的物品如毛巾、脸盆、衣物、被褥等用沸水烫洗、太阳光直射下暴晒或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对清洗脓液使用过的敷料应该装黄色“医用垃圾袋”并及时焚烧。患者应该穿宽松、舒适的纯棉内衣,不宜穿毛织品,禁止使用塑料尿布或床单。患者应该定期洗澡,勤换内衣、剪指甲,避免用手去搔抓皮肤,保持皮肤表面清洁干燥不给细菌繁殖和传播创造条件。饮食方面应该坚强营养,以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禁食辛辣刺激、鱼虾海鲜、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患者疲倦乏力、食欲不振伴有低热久不能退者应该及时医院就医!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72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会阴部痒什么原因
下一篇: 会阴部疼痛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