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失败,美国宣布研究暂停(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了吗?)

夕阳红 2024-05-21 02:53:09

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失败,美国宣布研究暂停

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4月25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公开表示,由于艾滋病临床试验失败,他们将暂时停止艾滋病疫苗研究。

据了解,研究人员将研制出的艾滋病疫苗注射到参与这次研究的志愿者体内并不能预防艾滋病感染,因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决定暂停该研究。此外,根据临床试验结果,该疫苗还无法减少艾滋病患者体内血液中的艾滋病毒数量。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其公告上如此写道:“隶属于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国立过敏反应与传染病研究院将停止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因为独立数据和安全监督委员发现该疫苗既不能预防艾滋病毒感染又不能减少艾滋病患者体内血液中的艾滋病毒数量。”

据悉,这项被暂停的研究始于2009年,总计2504位志愿者参与了这项研究。这些志愿者要么是与其他男性有着密切关系的男性,要么是与其他男性有着密切关系的变性人。

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了吗?

并没有研制成功!近日,一篇发自华盛顿的消息称:实验性HIV疫苗方案在早期试验中引发免疫反应。随后,国内一些媒体迅速以“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强生集团宣布志愿者100%产生抗体”之类的标题进行了轰炸式的报道。似乎困扰人类几十年的医学难题就此破解……

这只是部分媒体和公众的误读。有抗体不等于能预防。

美国强生公司子公司杨森制药公司的相关人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这是7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艾滋病协会艾滋病科学会议上,美国强生制药公司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口头报告的一项名为“APPROACH”的艾滋病疫苗临床研究结果。称“受试者均产生了免疫 应答抗体,且安全性良好”。

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感染病中心的传染病诊治专家、主任医师姜天俊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该研究只是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的早期阶段,在受试者免疫应答率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但距离人体正式使用,能够保护易感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仅仅是一个疫苗临床研究的初步试验结果,尚无法证明该疫苗最终能否保护人类免受艾滋病的侵袭。”姜天俊解释说,这项临床研究共纳入393名 健康成年志愿者,他们被随机分组接受7种候选疫苗接种方案之一或者是安慰剂。这次进行试验的候选疫苗是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就是把艾滋病病毒经过处理加工, 并在动物实验中验证过安全性后,再分次注射进人体内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各种疫苗接种方案安全性良好,而且均在健康成人体内产生了针对艾滋病病毒的免疫应答。

但是,免疫应答并非免疫效果。“有抗体也不等于能预防。”姜天俊解释说,抗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中和抗体,一种是标志性抗体。中和抗体具有抗击病毒入侵的能力,具有保护作用,比如感染麻疹病毒后所产生的中和抗体可以有效避免麻疹病毒的再次感染;而标志性抗体则仅仅是病毒感染的标志,可以用来诊断是否感染过病毒,但不具有保护能力,比如丙型肝炎病毒产生的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产生的艾滋抗体(抗HIV),只具有诊断价值,不具备保 护意义。

尽管此次的疫苗让受试者100%产生了抗体,而且Pennvax-GP疫苗还产生了较高的总体免疫应答率,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但是,受试者体内的抗体浓度有多大,是否能有效中和(抗御)HIV,还需要下一步研究来证明。

所以,这次“APPROACH”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已经存在,但这种“免疫应答”能否有效抗击外来艾滋病病毒的入侵,保护人体健康,目前尚无法知道,还需要进一步大量的临床研究。

2009年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仅仅依靠医学研究的力量,HIV是无法被彻底遏制的,美国在2008年

A、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从而使人失去免疫能力,A正确;
B、HIV病毒为单链RNA病毒,结构不稳定,易发生变异,变异不是疫苗使用的结果,也很难研制疫苗,B错误;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C正确;
D,HIV进入细胞后能以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并整合于人的基因组中,D正确.
故选:B.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大药厂纷纷宣布终止HIV疫苗的研制,为什么?

(1)艾滋病毒是逆转录病毒,在由逆转录酶将病毒RNA转录成DNA时,核酸序列容易出现错误,艾滋病毒缺乏修复的能力,因此不断地出现某些碱基的改变,形成病毒的变异。病毒感染产生免疫力或经疫苗的免疫,在免疫压力下,病毒又发生新的变异,使免疫失效。
(2)艾滋病毒的DNA整合到人细胞的DNA中,成为细胞的一部分,无法去除。
(3)艾滋病毒感染可整合到二类细胞。嗜M病毒感染和整合到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病毒不能破坏此种细胞,反而使此种细胞成为病毒的存储细胞,免疫力难于达到这种细胞内抑制病毒或破坏病毒。因此,病毒可以长期存在,并不断地复制出新的病毒,机体免疫力无法去除这种病毒;另一种是嗜T细胞病毒,它们不断地破坏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CD4细胞,变异的病毒能逃脱机体的免疫力,又不断破坏CD4细胞,成为免疫缺陷性疾病,并发由各种病原引起的机会性感染,病人最终衰竭死亡。
(4)从艾滋病的发病过程来看,艾滋病毒初次感染时,经过数周,病毒不断复制,血浆中的病毒载量迅速上升,并出现发热等各种症状和体征,这时候机体首先出现很强的特异性细胞免疫(CTL),病毒载量随之急剧下降,接着出现抗体。由此看来细胞免疫在机体防御艾滋病毒的感染中起重要作用。随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病毒载量处于低水平,病人没有症状或体征。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毒由嗜M毒株逐渐变成嗜T细胞病毒,以一定的速度破坏CD4细胞最终引起病人的免疫缺陷,疾病迅速发展,病人最终死亡。由此可见,尽管病人最初产生很强的细胞免疫力,消灭大量病毒,但经过数年的无症状后,最终仍发生艾滋病。这表明即使病毒感染初期,机体能产生很强的免疫力,也避免不了病人最终死亡的结局。这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用疫苗免疫能使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来防御艾滋病毒的感染吗?这也表明了疫苗免疫预防是很困难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58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