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跳动,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关注。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16日报道,心跳太快,可能会缩短寿命,即使身体健康的人也不例外。
来自丹麦的研究人员,对近3000名中年男性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者从1971年开始,对参试者的血压、脉搏、体重等各项心肺指标和生活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评估,定期进行复查,并进行长时间的追踪和随访。至2001年时,近40%的参试者因各种原因死亡。
最新的分析结果发现,无论参试者体质如何,是否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与同龄人相比,静息脉搏(也称静息心率,指身体停止活动至少5分钟后测得的心率或脉搏)越高的人,死亡危险越大。具体来说,与静息脉搏在50次/分钟以下的人相比,静息心率在51—80次/分钟之间者,早亡风险增加40%—50%;静息心率在81—90次/分钟者,早亡风险约增加两倍;静息心率超过90次/分钟时,早亡风险增加3倍左右。
发表在美国《心脏》杂志上的这项新研究提醒,虽然静息心率在60—100次/分钟之间均属正常,但即使在这个范围之内,心跳快慢也与身体健康直接相关,甚至影响寿命。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生理学专家瓦勒里·格拉德维尔博士则表示,脉搏过快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失调,使身体各器官加速运转,加速身体老化,最终导致死亡风险升高。因此,拥有平稳有力的脉搏,对一生都有益。
成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跑步、饮酒、重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时心律加快为生理性心动过速;若高热、贫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心动过速,称病理性心动过速。
至于危害,病理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病人突然感到心慌和心率增快,持续数分钟、数小时至数天,突然恢复正常心率。发作时病人自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及头颈部发胀、跳动感。无心脏病者一般无重大影响,但发作时间长,每分钟心率在200次以上时,因血压下降,病人发生眼前发黑、头晕、乏力和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厥、休克,或致心衰、肺水肿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58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宫颈糜烂宫颈炎HPV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