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癌手术有哪几种方式呢
胃癌手术方式一根治性切除
根治性胃癌手术多用于胃癌早期。主要是切除原发病灶、连同胃远端的2/3或4/5、及全部大,小网膜、胃或十二指肠断端无癌细胞残癌、区域淋巴结以及局部受浸润的脏器和十二指肠第一部分。是胃癌手术常用方法。
胃癌手术方式二扩大根治性切除
扩大根治性胃癌手术切除主要用于进展性胃癌。切除的犯胃癌较广,不仅要切除切除原发病灶、连同胃远端的2/3或4/5、及全部大,小网膜、胃或十二指肠断端无癌细胞残癌、区域淋巴结以及局部受浸润的脏器和十二指肠第一部分,还要切除全胃或邻近受侵犯的横结肠、肝左叶、脾脏,胰体尾和贲门左、脾脉管旁的淋巴结等。
胃癌手术方式三姑息性手术切除
姑息性胃癌手术切除主要用于胃癌晚期。姑息性胃癌手术主要是为了解决胃癌晚期梗阻、出血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分为姑息性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台术、胃空肠吻合术、空肠造瘘术及胃造瘘术。
胃癌手术对于胃癌晚期患者而言,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应慎用。胃癌晚期多采用中医药为主的保守治疗。中医药具有整体治疗优势,能全面抑制癌细胞的发展,控制及减轻症状,有效提高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中医药常用药物有 抗癌平丸、 西黄丸、鸦胆子油软胶囊等。
二、导致胃癌的起因是什么呢
(1)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百分之五十。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患者中抗CagA抗体检出率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
(3)癌前病变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癌前病变系指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成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
(4)遗传和基因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三、查胃癌做什么检查
1、胃镜检查
这种方法是能够发现早期胃癌的,通过对良恶性溃疡进行鉴别,来确定胃癌的类型和病灶浸润的范围,井可对癌前期病变进行随访检查。对癌前期病变患者进行定期的胃镜随访检查和监视具有一定的意义。
2、CT检查
这种检查方法能够显示胃癌累积胃壁向腔内和腔外生长的范围。并且对于胃癌是否转移也是能够清楚的显示的。
3、X射线检查
早期胃癌系指肿瘤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而不论其范围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胃低张力双重对比造影的调线检查结合纤维胃镜检查对发现早期胃癌具有很大的价值。进展期胃癌的调线表现与大体病理分型有密切关系。不同部位胃癌与胃溃疡癌变的特殊X线表现。
4、内镜超声检查
这种检查方法也是临床上对胃癌检查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检查者可以直接地看到胃壁的各层,了解肿瘤的全貌,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TNM分期。
四、胃癌患者康复期注意事项
治疗胃癌常用手段为手术切除,一般手术切除预后相对良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手术切除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胃癌术后复查作为治疗的延续是至关重要的,胃癌手术患者进行复查有以下要求:
1.胃癌患者在术后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具体检查要求为术后复查中3年内每半年一次,3年至10年,每年一次;而腹部彩超,术后3个月检查1次,此后1年至3年内,每半年检查一次,3年以后,每年1次至终生。
2.胃镜检查是胃癌术后复查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一般在术后至术后3年内,每6个月1次;3年以后,每年1次至终生。
3.一般胃癌患者在手术后1年内要进行体格检查,大便潜血试验,CEA,CA19-9,肝肾功能等检查,这是术后复查的最基本检查,具体时间要求是一般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如有异常每月1次,术后2年至5年,每6个月1次,术后5年以上,每年检查1次。
4.胃癌患者在术后要进行一定的特殊检查:如患者在术后1年内,骨扫描检查每半年1次,术后1年至3年内,每年1次,以后酌情选用。
胃癌形成的原因很复杂,肿瘤是多因素、多阶层、多基因引起的。具体的病因,是很复杂的。目前有一些原因大概跟它有关系。第一就是幽门螺杆菌,有明确的结论,这个细菌跟胃癌发生是有关系的,所以如果成年人到医院里去做检查、做胃镜的时候,可以顺便做一下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如果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要及时到医生那里开一些药物来及时根除。第二、有一些病毒跟它也有关系。第三就是癌前病变,比如萎缩性胃炎,还有其它的一些病变,可能跟胃癌有关系。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是消化道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3: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中老年人,40~60岁者占2/3。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胃痛”,“反胃”,“噎嗝”等病证的范畴。
【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胃癌的病因未明,胃癌的发病可能与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使机体失控有关。多年来的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地域环境对胃癌发病有影响,高纬度地区,或生活在煤矿、石棉矿区及泥炭土壤地带的居民,胃癌发病率较高。胃癌的发病与饮食因素关系较为密切,如发霉食物、咸菜、油煎食物、烟熏及腌制鱼肉等食物含高浓度硝酸盐。并与遗传因素有关。
癌前期变化是指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胃癌的癌前病变包括:
①慢性萎缩性胃炎;
②胃息肉,尤其息肉>2cm者;
③残胃炎,多在胃切除术后15年以上癌变;
④恶性贫血,胃体有显著萎缩者;
⑤少数胃溃疡患者,胃癌的癌前状态则是指伴有肠化与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并发不典型增生者临床要注意观察,谨防癌变。
【病理】
1.胃癌发生的部位国内胃腺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胃窦、贲门、胃体、全胃或大部分胃。
2.胃癌分期根据胃癌的发展进程可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是指病灶局限且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的胃癌,无论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深度超过黏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为中期,侵入浆膜或浆膜外者称为晚期胃癌。
3.组织病理学根据组织结构可分为4型。
①腺癌:从其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3种;
②未分化癌;
③黏液癌;
④特殊类型癌:包括腺鳞癌、鳞状细胞癌、类癌等。按肿瘤起源分为肠型胃癌和弥散型胃癌。按肿瘤生长方式分成膨胀型胃癌和浸润型胃癌。
4.转移扩散
①直接蔓延扩散至相邻器官;
②淋巴结转移:先侵及局部继而远处淋巴结,占胃癌的70%;
③血行播散:最常见转移肝脏,其次是肺、腹膜、肾上腺等。
④种植转移:癌细胞侵出浆膜层脱落入腹腔,种植于肠腔和盆腔。
【临床表现】
1.症状早期胃癌症状似溃疡或慢性胃炎。进展期胃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上腹痛,开始为上腹饱胀不适,餐后更甚,继之有隐痛不适,偶呈节律性溃疡样疼痛,常伴有纳差,厌食,体重减轻。发生并发症或转移时会出现相应的症状,贲门癌可有吞咽困难,胃窦癌可引起幽门梗阻时有恶心呕吐。
2.体征早期胃癌体检常无特殊发现。进展期胃癌的体征以上腹压痛最为常见,部分患者可扪及肿块,坚实而不规则,有压痛。出现腹块多已是晚期。肿块多位于上腹偏右相当于胃窦处。出现远处转移时,可扪及左锁骨上淋巴结、直肠前窝肿物。如肿瘤转移至肝脏可使之肿大及出现黄疸,甚至出现腹水,叩诊有移动性浊音等体征。
3.并发症胃癌可发生出血、穿孔、梗阻、胃肠瘘管、胃周围粘连及脓肿形成等并发症。
您好:胃癌是发生于胃部的疾病,属于消化道癌,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胃窦幽门区最多、胃底贲门区次之、胃体部略少),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
建议:目前胃癌的发病原因并不是很清楚,但是比较统一的认识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遗传等多种原因。尤其是胃功能病变的,胃癌的发病几率会增加。因此预防胃癌要从小事做起,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要是体质比较差的,可以吃含量为16.2%以上的人参皂苷Rh2(护命素),提高免疫力,强健身体,预防胃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44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白带呈现豆腐渣样,用什么药治疗
下一篇: 备孕妇科白带常规,卵泡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