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甲减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平时需要注意什么?(甲减患者不能吃什么)

佚名 2024-05-20 10:37:25

甲减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一、甲减禁忌的食物有什么

甲减的病因较复杂,以原发性者多见,其次为垂体性者,其他均属少见。患者可能会出现四肢无力、内分泌功能减退、低血压、眩晕、肌性肌无力、体型异常、呼吸异常等症状。甲减患者日常饮食要注意很多,以下是甲减的饮食禁忌:

1、甲减患者宜选食物

因缺碘引起的甲减,需选用适量海带、紫菜,可用碘盐、碘酱油、碘蛋和面包加碘。炒菜时要注意,碘盐木宜放入沸油中,以免碘挥发而降低碘浓度。蛋白质补充可选用蛋类、乳类、各种肉类、鱼类;植物蛋白可互补,如各种豆制品、黄豆等。供给动物肝脏可纠正贫血,还要保证供给各种蔬菜及新鲜水果。

2、甲减患者忌选食物

忌各种生甲状腺肿物质,如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奶油、动物脑及内脏等。限用高脂肪类食品,如食油、花生米、核桃仁、 杏仁、芝麻酱、火腿、五花肉、甘乳酪等。

二、甲减病人的饮食是怎样的

甲减饮食防治

1、限制脂肪摄入:脂肪是体内供给热能和帮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物质。甲减时血浆胆固醇排出缓慢,因此血浆胆固醇的浓度很高。应限制脂肪的摄入量以降低血浆胆固醇的浓度。

2、补充碘盐:国内通常采用每 2~10 千克盐加1克碘化钾,以防治甲状腺肿大,使甲减发病率明显减低。这种碘盐极适用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生育期妇女更应注意补充碘盐,以防后代因母体缺碘而患克汀病。但有的甲减患者是因摄入碘过多造成的,不应一慨而论,一定要辨证施治。补充碘盐,除了从碘盐中摄取,还可从碘酱油和加碘面包以及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中摄取。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食物,以免引起甲状腺肿大。

3、供给足够的蛋白质:每人每天供给的优质蛋白质的量至少应超过20克,才能维持人体内蛋白质的平衡。一旦出现蛋白质降低,即应补充必要的氨基酸,供给足量蛋白质,以改善病情。故应多食用蛋类、乳类、肉类、鱼肉等,并注意植物性蛋白与动物性蛋白的互补。

三、甲减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一、甲减合并硬皮病。

在少见情况下,甲减可合并硬皮病伴雷诺氏现象,其表现是四肢末梢青紫、麻木、疼痛,多于冬季或遇冷而诱发;颜面及四肢皮肤菲薄,变硬,末稍呈青紫色,四肢活动缓慢而受限甲减合并硬皮病甲减的并发症。

二、甲减性心脏病

甲减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气短、低血压、脉搏缓慢而弱、心音听诊低钝而遥远;心脏扩大,心包积液的发生率为25%~40%。即使积液量多,也罕有发生心包填塞症状。心电图常见有低电压,窦性心动过纹,ST-T改变,心律失常最常见者为早持、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和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甲减的并发症。

三、粘液水肿性昏迷

多于冬季起病,受寒及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昏迷前常有嗜睡病史。患者有粘液水肿的各种表现,休克且皮肤干燥发凉,面部虚肿呈黄白色,唇干、舌胖大,眉、睫毛稀疏,头发脱落等。四肢柔软,反射弱甚至无反射,腱反射松弛时间显着延长甲减的并发症。

四、甲减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是甲减的常见症状,它作为甲减的主要症状而导致误诊者并非少见,其发生率占甲减患者的1/3~2/3,绝大多数为轻、中度正常色素或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少数为巨幼细胞性贫血。胃酸缺乏、月经过多、胃肠培动减慢、铁吸收障碍及食欲不振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甲减的并发症。

四、甲减的中医疗法是怎样的

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脾肾阳虚证

【症状】神疲乏力,嗜睡倦怠,记忆减退,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冷,畏寒肢冷,皮肤干燥脱屑,毛发干枯易落,纳减便秘,全身浮肿,舌苔白腻,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淡体胖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健脾温肾。

【方药】四君子汤合右归丸:附子12克,肉桂7克,杜仲16克,山萸肉12克,菟丝子15克,鹿角胶35克,熟地25克,枸杞子12克,当归12克,党参16克,白术12克,茯苓25克,炙甘草7克。

2、心肾阳虚症

【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憋痛,神倦嗜卧。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水滑,脉沉迟或结代。可见头晕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

【治法】温通心阳,补肾益气。

【方药】桂枝甘草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桂枝12克,炙甘草12克,制附片12克,肉桂4克,熟地25克,山萸肉12克,淮山药25克,茯苓25克,泽泻12克,丹皮12克。胸痛加川芎12克,薤白12克,郁金12克,元胡12克;神倦乏力加炙黄芪35克。

3、阳气衰竭症

【症状】此型常见于黏液性水肿昏迷的患者,表现为神昏肢厥,皮温下降,呼低息微,肌肉弛张无力,舌淡体胖,脉微欲绝。

【治法】 振奋阳气、救逆固脱。

【方药】四逆汤:制附片12克,干姜12克,人参12克,炙甘草12克。

甲减患者不能吃什么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病因较复杂,以原发性者多见,其次为垂体性者,其他均属少见。

注意避免食用白菜、油菜、卷心菜等蔬菜及核桃、木薯,因为这些食物含有的某种成分可引起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将进一步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故甲减患者需避免食用上述食物。

甲减常伴高脂血症,故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不要食用,如动物脑、奶油及内脏等,限用高脂肪类食品,如食用油每天不要超过20g,火腿、核桃仁、乳酪、芝麻酱、花生米、杏仁、五花肉等要少吃。

对症用药建议:
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甲状腺片或左甲状腺素为主,维持TSH在正常值范围,检测甲状腺功能,中、晚期重型病例除口服甲状腺片或左旋甲状腺素外,需对症治疗如控制感染、控制心力衰竭、给氧、输液等,对于甲亢患者治疗要防止用药过度,而造成甲减,另外患者应及时的就医复查病情,以便于观察病情的进展情况等。

饮食注意: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可以适当吃海参、虾、牡蛎、海带、紫菜等海产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牛奶、乳类、蛋类、各种肉类、黄豆、鱼类、豆制品、动物肝脏等食物,能改善甲状腺功能,缓解肌无力、手抖等症状,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如香芹、银耳、香菇等,辛辣刺激高胆固醇高脂肪少吃。

甲减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呢?

甲减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呢?

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和饮食有关系,所以在治疗这类疾病的同时,在饮食上一定要引起注意来,这样才可以让疾病好的更快一些。甲状腺疾病的最常见的有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等。那么,如果是一名甲减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应供应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以改善甲状腺功能。甲减时血浆胆固醇合成虽不快但排出较缓慢,因而其血浓度升高,3酸甘油脂和卜脂蛋白均增高,故宜限制脂肪的摄入。甲状腺素不足可影响红细胞生成素合成而致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还与月经过多、铁吸收障碍、胃酸内因子、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有关。

1.忌用生甲状腺肿物质: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以免发生申甲状腺肿大。

2.补充适量碘(仅供碘缺乏者)。

3.限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饮食:甲减病人往往有高脂血症,这在原发性甲减更明显,故应限制脂肪饮食,并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饮食。

4.纠正贫血,供给丰富维生素:有贫血者应补充富含铁质的`饮食、补充维生素B12,如动物肝脏,必要时还要供给叶酸、肝制剂等。

5.供给足量蛋白质。多吃鸡蛋,牛奶、瘦肉类,鱼虾类等食物。

甲减病人,应该多吃一些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瘦肉等,这样可以改善甲状腺的功能,从而来缓解甲减的症状。但是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取,不要吃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动物的内脏、蛋黄、肥肉、鸡皮等,以免加重病情。

甲减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1、限制脂肪摄入:脂肪是体内供给热能和帮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物质。甲减时血浆胆固醇排出缓慢,因此血浆胆固醇的浓度很高。应限制脂肪的摄入量以降低血浆胆固醇的浓度。
2、补充碘盐:国内通常采用每 2~10 千克盐加 1 克碘化钾,以防治甲状腺肿大,使甲减发病率明显减低。这种碘盐极适用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生育期妇女更应注意补充碘盐,以防后代因母体缺碘而患克汀病。但有的甲减患者是因摄入碘过多造成的,不应一慨而论,一定要辨证施治。补充碘盐,除了从碘盐中摄取,还可从碘酱油和加碘面包以及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中摄取。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食物,以免引起甲状腺肿大。
3、供给足够的蛋白质:每人每天供给的优质蛋白质的量至少应超过 20 克,才能维持人体内蛋白质的平衡。一旦出现蛋白质降低,即应补充必要的氨基酸,供给足量蛋白质,以改善病情。故应多食用蛋类、乳类、肉类、鱼肉等,并注意植物性蛋白与动物性蛋白的互补。

亚临床甲减的饮食注意事项是什么?

是要注意饮食1)宜选食物:因缺碘引起的甲减,需选用适量海带、紫菜,可用碘盐、碘酱油、碘蛋和面包加碘。炒菜时要注意,碘盐木宜放入沸油中,以免碘挥发而降低碘浓度。蛋白质补充可选用蛋类、乳类、各种肉类、鱼类;植物蛋白可互补,如各种豆制品、黄豆等。供给动物肝脏可纠正贫血,还要保证供给各种蔬菜及新鲜水果。   2)忌选食物:忌各种生甲状腺肿物质,如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奶油、动物脑及内脏等。限用高脂肪类食品,如食油、花生米、核桃仁、 杏仁、芝麻酱、火腿、五花肉、甘乳酪等。 饮食以多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为主,不宜过食生冷食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43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