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微生物所在寨卡病毒重要药物靶点ns5研究取得进展

佚名 2024-05-20 07:55:29

微生物所在寨卡病毒重要药物靶点ns5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与高福合作在寨卡病毒重要药物靶点非结构蛋白5(ns5)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以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zika virus ns5 reveals conserved drug targets(《寨卡病毒ns5结构揭示保守的药物作用位点》)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the embo journal上。

在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寨卡病毒感染的危害逐渐被揭示。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寨卡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引起小头畸形症以及神经系统疾病。2016年11月,高福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向东合作在《细胞》(cell)杂志发表文章,通过小鼠模型实验揭示寨卡病毒感染可以突破血睾屏障,引起睾丸间质充血、急性睾丸炎和附睾炎,甚至完全破坏睾丸组织,表明寨卡病毒可以影响雄性生殖系统,提示了其对男性健康的潜在危害。研究还发现寨卡病毒可以在男性精液中存活数月之久,并可以通过性传播。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临床抗病毒药物。寨卡病毒的复制中心是由7个非结构蛋白及其相关宿主因子组成的,其中ns5是复制中心中分子量最大的蛋白。ns5由两个结构域组成:甲基转移酶(mtase)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分别具有两个关键的酶活性:甲基转移酶活性和聚合酶活性,对于病毒复制至关重要,因此是开发抗病毒药物非常理想的靶点。通过解析寨卡病毒ns5 mtase与甲基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sam)及rna类似物(m7gpppa)的三元复合物结构,以及ns5 rdrp的晶体结构,微生物所科研人员发现寨卡病毒ns5的mtase和rdrp结构与其它黄病毒相比较为保守,提示我们当前基于登革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等其它黄病毒ns5开发设计的抗病毒药物可能对寨卡病毒依旧有效,该研究也为抗寨卡病毒药物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结构基础。施一和高福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微生物所博士生段文倩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宋豪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及应急管理项目、科技部“973”项目、重点研发计划和改革发展专项、中科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和先导专项等。

目前抗癌药物的开发和应用,除细胞毒药物外,尚有哪些药物作用靶点并举例说明

《应用生理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姜黄素可能有助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不耐受性。基于此次研究结果和此前的研究证据,研究人员指出,应该制定更多的靶向药物,同时鼓励患者食用富含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激活剂的食品。因为骨骼肌中Nrf2的激活可能意味着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可以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前的研究表明Nrf2(一种调节抗氧化酶表达的蛋白质)水平的降低可能会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而姜黄素可以促进Nrf2蛋白分子的激活,基于此,研究人员试图探讨姜黄素对降低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的小鼠的影响。

1

Nrf2:人体抗氧化激活器

转录因子Nrf2(nuclearfactorerythroid-2-relatedfactor2),是细胞防御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几乎在人体所有细胞都存在。当细胞受到氧化应激或外源性毒性物质等攻击时,Nrf2会迅速激活超过500个具有细胞保护功能的基因,能通过抗氧化、解毒、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增强细胞自噬等作用来保护细胞。

NRF2被称为氧化还原平衡的主要调控因子——它是人们可以调整来破坏癌细胞中氧化与还原之间精妙平衡的一个开关。这种转录因子在肿瘤化学预防和肿瘤耐药性两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癌细胞能利用这种应答保护其自身免受异常代谢活动和失控生长所带来的破坏性氧化副产物。因此Nrf2传统上被认为是肿瘤的调控因子,是开发抗癌药物的重要指标[1]。

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是由自由基在体内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并被认为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体几乎所有的器官都很容易受到氧化应激带来的伤害,症状表现不计其数,如疲倦、全身无力、肌肉和关节痛、消化不良、焦虑、抑郁、皮肤瘙痒、头痛,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感染难以痊愈等。由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诱发的最常见疾病有心脏病、癌症、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以及神经退化性问题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2]。

2

Nrf2:肿瘤的调控因子

癌症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研究表明癌症的形成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3],而Keap1/Nrf2/ARE是氧化应激的重要信号通路。氧化应激Keap1/Nrf2/ARE 通路可以调节许多抗氧化剂的转录,维持细胞体内平衡,解毒致癌和毒素物质避免机体造成损害。炎症也常常被认为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4],而炎症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氧化应激。

癌症与Nrf2密切相关?

Nrf2控制的二相解毒抗氧化系统激活是各种癌症化学预防方法中最有效的手段。因此Nrf2是最重要的癌症预防目标调节通路。

各种内外源性致癌物的体内生物转化依靠肝脏的Ⅰ相和Ⅱ相代谢酶来完成。来自药物异生物质、致癌物和环境毒素可通过经Ⅰ相代谢酶(如细胞色素P450)催化后形成活性致癌物,与DNA及蛋白质结合形成加成物,引起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改变;而经Ⅱ相代谢酶,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的生物转化作用,使终致癌物亲水性增强,促进其体外排泄。而这一过程由主要受Keap1/Nrf2/ARE(Nrf2与DNA的抗氧化剂反应元件ARE结合)通路调控[5]。

在过去大量的研究中发现,Nrf2/ARE(Nrf2与DNA的抗氧化剂反应因子ARE结合)信号通路与癌症息息相关,例如肝癌[6]、乳腺癌[7-8]、口腔癌[9]、肺癌[10]、结肠癌[11-12]、皮肤癌[13]等等。

研究表明,许多膳食抗癌成分都表现出抗氧化及二相解毒抗氧化系统诱导效应。这些天然化合物能通过Nrf2/ARE途径,诱导Ⅱ相代谢酶而发挥化学防癌作用。Keap1/Nrf2/ARE通路调节许多抗氧化剂的反应作用,激活一系列防御系统,通过抑制致癌物的活化或诱导Ⅱ相代谢酶的解毒作用阻断或逆转癌症发生。

Nrf2的“两面性”

但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来说(尤其在中晚期癌症患者中),激活调控Nrf2有时却可能是有害的。在临床上,癌细胞在晚期阶段,肿瘤细胞经常会表现出多种遗传物质的改变以及高度氧化应激的状态。此时Nrf2就突出它的两面性,在癌细胞中对Nrf2具有较高的活性,当Nrf2在细胞中过表达时,会导致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加,而相应下调Nrf2使得化疗药物对癌细胞更敏感[14]。

预防癌症的天然Nrf2/ARE激活剂

尽管Nrf2的在癌症的预防治疗过程中的“两面性”实在令人头疼,但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寻找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有效的Nrf2抑制剂,利用中药或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阻断正常细胞癌变的发生,控制并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或作为作为化疗药物的佐剂,使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敏感,阻止癌细胞的扩散对于现代癌症预防的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和草药中的植物活性物在预防癌症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这些物质在癌症预防和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可以从细胞学研究中获得证据。研究表明,食物来源的营养成分中如辣椒素、薯蓣皂苷元、丁香油酚、甘草酸、熊果酸、茶多酚、萝卜硫素和姜黄素等均是有助于防癌症的佳品[15]。

而比较确切能激活Nrf2系统的物质包括姜黄素、萝卜硫素和绿茶提取物等。摄取这些物质能通过提高内源性抗氧化系统和减少炎症反应,提高机体降低各种来自食物药物和环境来源的致癌物和因素导致的致癌效应。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证明这些手段具有潜在的预防效应。

萝卜硫素

萝卜硫素存在于西兰花中,是常用的化学保护剂,也是常用的Nrf2激活剂,通常被认为是通过Nrf2介导的II相解毒酶防止氧化损伤和除去致癌物质,在不同程度上对抗癌症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辅助多种癌症治疗。

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抗癌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起作用。动物实验显示,茶多酚能显著抑制致癌物二甲基苯并蒽(DMBA)(日常烧烤食物中所产生的致癌物)诱导的金黄地鼠颊囊黏膜癌变,同时伴随Ⅰ相代谢酶活性的显著降低以及Ⅱ相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显著升高[16]。

姜黄素

姜黄素已作为一种有效的Nrf2激活剂和癌症化学预防剂,与其他几种植物相似,被称为抗氧化剂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或激活内源性来拮抗致癌物触发的氧化应激来抗炎和预防癌症。

姜黄素表现出抗氧化和抗炎症效应,这些效应是通过Nrf2相关的二相解毒酶和抗氧化酶产生。姜黄素不仅能通过阻断IkB降解抑制NFkB发挥抗炎效应,通过抑制Akt和ERK磷酸化促进抗氧化反应,也可通过抑制TNFk和Bcl-2表达影响细胞死亡。

在研究姜黄素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机制结果表明:姜黄素通过Nrf2依赖性下调Fen1基因,并降低Fen1启动子活性,从而通过Nrf2介导的Fen1表达下调,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17]。姜黄素诱导肿瘤生长抑制Nrf2信号通路的激活已被证明是天然姜黄素防止癌症发展的有效手段。

另外利用姜黄素的特性,通过引入其他物质(如:二甲基基团)合成一种新的化合物,激活了JNK和PI3K信号通路,Nrf2依赖性保护正常细胞,从而用以预防癌症[18]。

3

结语

目前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随着工业的发展,造成环境污染的化学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由化学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对癌症的化学预防也成为癌症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不断有研究资料显示,许多天然化合物可作用于Nrf2/ARE通路,通过诱导Ⅱ相代谢酶的表达,促进内外源性致癌物质的生物转化,从而在阻断或抑制癌症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药作为我国的天然宝库,在癌症预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临床上并没有有效的Nrf2抑制剂,通过中药对Keap1/Nrf2/ARE的研究,寻找中药中有效的Nrf2抑制剂在癌症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Teimouri M,Junaid M,Saleem S,et al. In-vitro analysis of?selective nutraceuticals binding to human transcription factors?through computer aided molecular docking predictions[J].Bioinformation,2016,12(7):354-358

[2]百度百科词条:氧化应激

[3]Weinberg F,Chandel N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dependent?signaling regulates cancer[J].Cell Mol Life Sci,2009,66(23):3663-73.

[4]Anand P ,Kunnumakkara AB,Sundaram C,et al. Cancer is a?preventable disease that requires major lifestyle changes.PharmRes,2008,25(9):2097-116.

[5]Surh Y J.Cancer chemoprevention with dietary?phytochemicals[J] .Nature Rev Cancer ,?2003 ,?3(10):768-780.

[6]Mahmoud AM,Zaki AR,Hassan ME,et al. Commiphora?molmol resin attenuates diethylnitrosamine/phenobarbital?induced hepatocarcinogenesis by modulating oxidative stress,inflammation,angiogenesis and?Nrf2/ARE/HO-1 signaling[J].Chem Biol Interact,2017,270:41-50.

[7]Yang Y,Guo R,Tian X,et?al. Synergistic?anti-tumor activity of?Nimotu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Trastuzumab in HER2-positive?breast cancer[J].Biochem Biophys Res?Commun,2017.

[8]Rajakumar T,Pugalendhi P,Thilagavathi S,et al. Allyl?isothiocyanate,a potent chemopreventive agent targets AhR/Nrf2 signaling pathway in chemically induced mammary?carcinogenesis[J].Mol Cell Biochem,2017.

[9]Huang CF,Zhang L,Ma SR,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Keap1?and Nrf2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PLoS One,2013,8(12):e83479.

[10]Choi EJ,Jung BJ,Lee SH,et al. A clinical drug library screen?identifies clobetasol propionate as?an NRF2 inhibitor with?potential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KEAP1 mutant lung cancer[J].Oncogene,2017.

[11]Chang LC,Fan CW,Tseng WK,et al. The Ratio of Hmox1/Nrf2 mRNA Level in the Tumor Tissue Is a Predictor of Distant?Metastasis in Colorectal Cancer[J].Dis Markers,2016:8143465.

[12]Gonzalez-Donquiles C,Alonso-Molero J,Fernandez-Villa T.The?NRF2 transcription factor plays a dual role in colorectal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J].PLoS One,2017,12(5):e0177549.

[13]Shan Y,Wei Z,Tao L,et al. Prophylaxis of Diallyl Disulfide on Skin Carcinogenic Model via p21-dependent Nrf2 stabilization[J].Sci Rep,2016,6:35676.

[14]Wang XJ,Sun Z,Villeneuve NF,et al. Nrf2 enhances resistance?of cancer cells to chemotherapeutic drugs,the dark side of?Nrf2[J].Carcinogenesis,2008,29(6):1235-43.

[15]Teimouri M,Junaid M,Saleem S,et?al. In-vitro analysis of?selective nutraceuticals binding to human transcription factors?through computer aided molecular docking predictions[J].Bioinformation,2016,12(7):354-358.

[16]Chandra-Mohan K V P,?Hara Y,?Abraham S K,?et al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chemopreventive efficacy of green?and black tea polyphenols in the hamster buccal pouch carcinogenesis model[J] .ClinBiochem,2005,38(10):879-886.

[17]Chen B,Zhang Y,Wang Y,et al. Curcumin inhibits proliferation?of breast cancer cells through Nrf2-mediated down-regulation of?Fen1 expression[J].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2014,143:11-8.

[18]Tu ZS,Wang Q,Sun DD,et al. Design,synthesis,and?evaluation of curcumin derivatives as Nrf2 activators and?cytoprotectors against oxidative death[J].Eur J Med Chem,2017,134:72-85.

济南大学的重点专业

济南大学重点学科建设概况

学校现有 5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61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覆盖 8 个学科门类。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涵盖 4 个工程领域,具有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已基本形成了 “ 以工科、医科为主,文、理科协调发展 ” 的多学科研究生教育体系,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学校建有眼科学 -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卫生部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实验室;建有 10 个省级重点学科、 7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还建有 7 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 3 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

一、硕士点分布如下

(一)硕士一级学位授权点( 5 )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类别
批次
批准时间
二级点数
专业代码
二级点名称
批准批次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硕一

2006 年
3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
材料学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一

2006 年
3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硕一

2006 年
5
081701
化学工程


081702
化学工艺


081703
生物化工


081704
应用化学


081705
工业催化


1001
基础医学
硕一

2006 年
7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00102
免疫学


100103
病原生物学


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0105
法医学


100106
放射医学


100107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硕一

2006 年
1

(二)硕士学位授权点( 42 )

学科代码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批准批次
批准时间

0202
020201
国民经济学

2006 年

0303
030301
社会学

2006 年

0305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06 年

0305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2006 年

0402
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003 年

0501
050101
文艺学

2006 年

0501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2003 年

0502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03 年

0701
070104
应用数学

2006 年

0702
070205
凝聚态物理

2006 年

0702
070207
光学

2003 年

0703
070301
无机化学

2006 年

0703
070302
分析化学

2006 年

0703
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2006 年

0703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003 年

0802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2006 年

0802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2000 年

0802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2003 年

0810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2006 年

0811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998 年

0811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2006 年

0811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2003 年

0814
081402
结构工程

2003 年

0814
081403
市政工程

2006 年

0814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2006 年

0815
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

2006 年

0830
083001
环境科学

2006 年

0830
083002
环境工程

2003 年

1002
100211
内科学

2000 年

1002
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

1993 年

1002
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2006 年

1002
100210
外科学

2006 年

1002
100212
眼科学

1993 年

1002
100214
肿瘤学

1993 年

1004
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2003 年

1004
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1981 年

1006
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

2000 年

1007
100701
药物化学

2000 年

1007
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998 年

1007
100706
药理学

2006 年

1202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2003 年

1205
120502
情报学

2006 年

二、 4 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

材料工程( 430105 )、化学工程( 430117 )、控制工程( 430111 )、计算机技术( 430112 )

三、可招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 30 个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化学工艺、应用化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光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结构工程、环境工程、 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微生物、病毒、寄生虫)、放射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血液病、消化系病、肾脏病、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眼科学、肿瘤学(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妇科治疗、放射治疗、影像诊断)、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

四、山东省“十一五”高校强省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学科)

学科 / 实验室名称
简介

社会学

济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学学科,依托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两个本科专业建立,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社区研究、社会保障研究,立足这些领域开展相应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同时,本学科凭借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当前,本学科拥有教师 32人,教授 5 人,副教授 7 人,博士6 人,硕士15人。其中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1人,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以及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
近年来,本学科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 2 项,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 20 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20 余项,出版专著 10 余部,发表论文 300 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济南大学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 2001 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 2003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5 年起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在编教师 19 人,其中教授 5 人,副教授 9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70% ,已初步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较合理,研究方向较集中、特色较突出的学术梯队, “先秦文化与文学”、“宋代文学”、“近代文学”是本学科三个特色比较鲜明、成果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该学科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 40 余项,获得地市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 30 余项,出版著作 20 部,在海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 290 余篇,其中 30 余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以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机械电子工程
本学科立足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开展相应机械系统理论和应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服务山东,体现建材特色。当前,本学科 23 名在岗人员(其中有教授 9 人、副教授 9 人,具有博士学位者 15 人),组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比较合理,工作扎实、学术严谨、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逐渐形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产品开发”、“智能诊断与测控技术”和“制造过程仿真与数控技术应用”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近五年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12 项、教学成果奖 2 项,有近 20 项科技成果被采用或转让,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近三年本学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220 余篇,有 49 篇被 SCI , EI , ISTP 等收录。

材料学
本学科拥有先进建筑材料、电子材料、 金属与金属基复合材料和微纳粉体与精细陶瓷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科技成果,在先进建筑材料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

本学科有教授 16 人,副教授 12 人,具有博士学位者 26 人,其中有山东省泰山学者 1 人,山东省学科带头人 1 人,博士导师 2 人,山东省教学名师 1 人、有突出贡献的省级中青年专家 3 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学术队伍。

学科具有先进的实验研究中心,拥有日本电子 2010 型高分辨透射电镜、美国维易科公司 NS-IV 原子力显微镜、美国立顿公司 Premier station 铁电测试系统以及德国布鲁克公司 D8 型 X 射线衍射仪,并有一批先进的材料合成与自造设备,实验仪器设备总投入 1500 余万元。

近五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国家 863 计划、 97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基金项目 12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和教学奖励 10 余项,为国家和山东省材料行业发展和材料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计算机应用技术(强化)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始建于 1990 年。现有教授 10 人,副教授 15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专家 1 人,具有博士学位 8 人。

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形成了智能系统设计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信息系统应用技术、图形图象处理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并积极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工作。

近 5 年来承担国家 86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 20 多项 , 总科研经费 1300 余万元,取得了多项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奖、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成果奖 10 余项。在国内著名学术刊物和 IEEE 、 IFAC 、 IFIP 、 ACM 等著名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530 多篇,其中被 SCI 、 EI 、等国际著名索引收录 100 余篇。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已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现有教学科研人员 36 人,其中教授 8 人、副教授 16 人、博士 19 人、硕士 17 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 2 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 人。

本学科长期从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系统规划理论与技术、水生态与水环境以及城市暴雨洪水仿真和预警系统建设等学科方向的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攻关能力,成果显著。近 5 年学科组成员发表论文 550 余篇,其中被 EI 、 SCI 、 ISTP 等收录论文 4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11 部;获国家级、省部级及厅级奖励 30 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目,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3 项。近 5 年本学科拥有科研经费 1100 余万元,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 40 余项;目前在研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近 40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1 项,在研项目经费 600 余万元。

应用化学(强化)
应用化学学科 1992 年被原国家建材总局确定为部级重点建设学科, 1998 年以来是山东省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具有“应用化学硕士点”,所在一级学科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在“化学工程”领域拥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山东省头孢类医药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靠在本学科。

本学科现在的教学科研人员 39 人,教授 20 人,博士生导师 4 人,博士 32 人,其中从国外引进或有国外访问学者经 历的 博士 和 博士后有 10 人,具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

本学科致力于有机化学建材的合成与工艺、精细化学品合成、化学污染物与废弃物的控制及资源化、工业分析技术等研究方向。每年发表学术论文 200 篇左右,其中 SCI 、 EI 收录 100 篇以上。承担各类课题 40 项以上,科研经费超过 1000 万元,自 2002 年以来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4 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项 , 鉴定科研项目 30 多项。

眼科学
具备达到清洁级标准的动物实验室和从事眼科免疫病理、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等研究所需的万元以上先进仪器 78 台。其眼库技术居国内 先进水平,是国际眼库联合会山东眼库所在地。

该学科在我国目前眼科学界唯一的院士 谢立信 教授的带领下, 围绕角膜病、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等各类眼病形成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1 、眼科缓释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 2 、角膜移植手术学及免疫排斥的防治。 3 、应用转基因技术治疗复杂性眼病。 4 、常见多发性、感染性眼病的病因学研究。先后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 18 项,申请发明专利 4 项。

肿瘤学(强化)
主要研究方向: (1) 抗癌效应细胞尤其是 NK 细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 造血干细胞的定向分化、体外扩增与应用研究; (3) 细胞因子的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 (4) 基因治疗与 DNA 疫苗; (5) 抗肿瘤海洋生物药物; (6) 功能基因研究与基因药物研制开发。

该学科现有科研人员 16 人,其中博士 3 人,在读博士 3 人,硕士 3 人,高级职称 15 人,有 1 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实验室具有发酵罐、蛋白纯化系统、冷冻离心机、冷冻干燥仪、超滤仪、荧光显微镜、生物图象处理系统、大型摇床等设备 70 余台件,总值近千万元。承担完成 40 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该学科以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工程制药和生物芯片四大技术平台为支撑,重点开展肿瘤、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基因及标记物的筛选,对筛选出的靶点进行功能研究,并致力于寻找新的药物靶点,进一步研究开发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和诊断试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制剂产品。主要研究方向: (1) 基因工程与基因分析 (2) 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药物筛选 (3) 病毒分子生物学与基因治疗。

学科带头人是博士生导师韩金祥。现有固定科研人员 21 人,具有博士学位 7 人,在读博士 1 名,具有硕士学位 6 人。近五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 48 项,其中主持承担了国家级课题 12 项,主持承担省部级重大课题 5 项。现拥有固定资产达 1700 万元。

寨卡病毒“克星”来了 日常怎么预防?

寨卡病毒“克星”来了, 日常该避免蚊虫叮咬。

一直以来,寨卡病毒“爆发式传播”都是“受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全球并无可有效防治寨卡病毒感染的疫苗或药物。中国专家团队经两年艰辛攻关,近日在抗寨卡病毒药物研究中获重要进展。?

?

寨卡病毒研究成果示意图(来源中新网)?

据悉,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陆路、姜世勃研究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团队,合作设计的“多肽类病毒灭活剂”可有效杀灭寨卡病毒,阻止其感染孕鼠及其胎儿,对研发防治寨卡病毒感染的药物有重大意义,引世界关注。?

那么,寨卡病毒究竟是什么?它通过什么途径传播?我们日常生活中又有什么防微杜渐的途径??

什么是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

?

图:37℃情况下,电镜中观察到ZIKV的形态(Kostyuchenko et al. 2016)

如上图,在37摄氏度情况下,寨卡病毒呈球形,直径40-70 nm,有囊膜,其囊膜包裹着由一条正链RNA构成的基因组,其大小约10.8 Kb。?

寨卡病毒还有几位近亲,如登革病毒、黄热病毒以及西尼罗河病毒,他们都属于黄病毒科的黄病毒属。?

寨卡病毒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那么,这种病毒又是如何传播的呢??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不会因为接触患者而感染。?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媒(伊蚊)传播,伊蚊叮咬了寨卡病毒感染者后被感染,通过再次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上文提到的寨卡病毒的几位近亲也是通过蚊媒传播的。?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媒(伊蚊)传播(图片来源网络)?

伊蚊有很多种类,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

埃及伊蚊在全球热带地区广泛分布,我国的海南省、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边境区域和台湾南部都有其分布。?

除了伊蚊传播,寨卡病毒也可经其它方式传播,但都比较少见,如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也曾有报道证实寨卡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播给婴儿。虽然乳汁中能够检测到寨卡病毒RNA,但尚没有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

感染寨卡病毒后有什么症状??

虽然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但是80%的人是隐性感染,即不产生症状,20%的人会有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和结膜炎等,一般持续不到7天,不需要做出特别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格林-巴氏综合征等神经和自身免疫性并发症,但较为罕见。?

?

感染寨卡病毒的症状?

但是,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会引起胎儿发生小头畸形。?

2015年上半年,巴西暴发寨卡病毒疫情以来,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发生率增长了近20倍,而且小鼠实验也表明寨卡病毒可导致胚胎“脑部”神经元大量死亡,造成脑腔变大、脑皮层变薄,表现为典型的小头畸形。?

?

图: 新生儿小头畸形示意图(www.cdc.gov)?

尽管如此,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孕妇比其他人群对该病毒更易感。而且,在寨卡病毒疫情地区,大多数妇女仍然可以正常分娩。?

因此,备孕或怀孕中的妇女无需恐慌,而且小头畸形可以在妊娠期通过B超进行筛查,所以,建议曾经前往或生活在寨卡病毒病疫区的孕妇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并向医务人员咨询,按照医生的建议加强胎儿检测。?

日常如何防范寨卡病毒??

由于寨卡病毒通过蚊媒传播,因此在预防方面控制伊蚊叮咬是重中之重!?

伊蚊喜欢在清洁的小积水中产卵滋生,定期对室内室外的滋生地如水桶、花盆、轮胎等进行清理可以从源头上消灭病毒的载体。?

雌蚊吸食人血,一般在白天叮咬人,黎明和黄昏为活动高峰,所以应尽量避免在这些时段在室外绿地等伊蚊较多的地方停留。家庭可使用蚊帐、安装纱窗、蚊香等手段防蚊,从而切断伊蚊叮咬的传播途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40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