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先在广东暴发,之后影响全国,直到今天,很多人都还记得十年前那个戴着口罩的春天。
而近日,香港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授袁国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sars病毒的天然宿主是一种名叫“中华菊花蝠”的蝙蝠,当初果子狸被冤枉了。其实,果子狸只是sars病毒的中间宿主,不是天然宿主,它也是被传染的。
“我们开始的时候以为果子狸是‘天然宿主’,但这是错的。”袁国勇说,“因为在野外的果子狸和在繁殖场的果子狸都没有这个病毒,但果子狸到了野生动物市场的时候,就有sars冠状病毒,这说明果子狸是在野生动物市场由其他的动物传染的。”
袁国勇十年来一直在研究sars病毒。
扩展阅读:一、SARS的胃肠道感染的鉴别1.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致外周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一般以轻症多见,带菌者亦较多,但重症及典型患者治疗不及时可致死亡。
2.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表现。
3.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除了与以上疾病鉴别外,还应与可伴发呼吸道症状的病毒性胃肠炎、大肠埃希杆菌0157等进行鉴别,还应警惕病程中出现的肠道双重菌感染。
蝙蝠的危害:
蝙蝠没有本身没有危害,蝙蝠是生物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蝙蝠身上确实至少带有14种可传染人类或动物的病毒,包括狂犬病、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汉塔”病毒等,尤其是尼帕病毒,感染上的人50%以上都会死亡。
蝙蝠在内的一些野生动物携带各种病毒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是正常现象。2017年12月7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新发传染病中心主任石正丽称,蝙蝠是SARS病毒源。包括2020年1月的新型冠状肺炎的病毒也是由于吃了蝙蝠染上的。
扩展资料:
蝙蝠的基因组分析:
蝙蝠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同时也是多种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够携带数十种病毒,还是唯一演化出具有真正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其飞行能力的进化与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和生理变化息息相关蝙蝠。
通过深入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一系列与DNA损伤检验点或DNA修复通路相关的基因在蝙蝠中受到了很强的正选择作用。他们还发现与皮肤弹性相关的基因和参与肌肉收缩的基因在蝙蝠中发生了快速进化,可能也有助于飞行。
蝙蝠可携带多种人畜共患病毒,自身几乎不受感染。通过对相关基因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蝙蝠中NF-κB家族转录因子c-REL受到正选择。该基因不仅在固有免疫中发挥功能,还与DNA损伤反应具有一定关系。自然杀伤性(NK)细胞是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的第一道防线。
研究人员表示,基因组学的发展为人类了解物种起源、分化、多样性的遗传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蝙蝠在进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发展出许多非常有趣的生物学现象,比如飞行、回声定位、冬眠等。
基因组学只是开展这些研究的入口之一,研究的数据和结果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蝙蝠是对人类具有极大危害的病毒载体,基因组学层面的比较分析,也将为了解蝙蝠自身的免疫系统和病毒防卫机制提供重要的工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蝙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21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宫颈下方有一个凸起很平滑
下一篇: 宫颈肥大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