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了解抗生素用药误区(怎样正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如何正确使用)

妙手生春 2024-05-19 07:56:40

了解抗生素用药误区

大家通常说的抗生素,指的是抗菌药。不少人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所有炎症。实际上,它仅用于细菌引起的炎症。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今年7月,澳大利亚政府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发布应对抗生素耐药威胁的报告,提到自20世纪60年代后,除了环脂肽类 外,至今没有发现或人工合成新种类的抗生素。也就是说,近50年来,我们几乎没有新型抗生素可用。但超级细菌却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影响,世界卫生组织 2012年的报告指出,感染某些耐药性病原体后,患者死亡率会增大约50%。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永红和北京大学药理研究 所副主任医师赵彩芸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老百姓甚至部分医护人员对抗生素的了解远远不够,如果能避免以下误区,就能有效延缓更多耐药菌的出现。

误区1:提前服,防感染

很多人在感冒、腹泻时会自己吃抗生素,觉得这样能预防感染。实际上,临床上的某些外科手术确实会提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但使用的前提是符合相应的指征,例如进行了某些腔道手术,患者是糖尿病人或身体虚弱的老人等。

感冒多是病毒感染,造成腹泻的原因也很多,大多不需要用抗生素;即使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也未必人人需要用。一般来说,患慢性支气管炎者和老人发生感染可能需要用。此外,已经有研究表明,事先口服抗生素并不能预防细菌感染。面积较小的皮肤切口感染不要急着用药,如果不能通过身体免疫能力康复,再遵医嘱使用,也并不晚。

误区2:用广谱,更放心

有人认为,广谱抗生素能对付的细菌种类多,杀伤范围大,效果肯定更好。实际上,这只是在寻求心理安慰。应对细菌感染如同打仗,用广谱抗生素是狂轰滥炸, 用窄谱抗生素则是针对性打击。体内的细菌并不是都有害,例如我们没生病时,体内也有大肠杆菌,如果乱用广谱抗菌药,容易破坏人体内环境,造成真菌感染等二 重感染。合理用窄谱抗生素,反而更有针对性,可能效果更好。

药品说明书写明能应对的细菌种类越多,抗菌谱通常越广,但也不是绝对的。为了保证我们用抗生素时能集中火力攻击,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误区3:越高级,越有效

不少患者觉得高级的抗生素好,一些非感染科的医生也可能在认识上存在不足。据美国《科技日报》8月2日报道,超过60%的美国医生选择最强效的抗生素, 其中有些用过头了。实际上,用抗生素不像买车,只有“更有效”的,没有“更高级”的。所谓“高级”抗生素,是对抗生素的新旧、价格而言,并非对某种感染更 有效。例如老牌药红霉素,价格便宜,对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相对较新、价格较高的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类病就不如红霉素。盲目用“更高级”的抗生素,不仅易引起耐药,还可能在今后出现较严重的细菌感染时无药可用。

误区4:先输液,见效快

生病时,许多患者不去吃药,却急着打针,认为这样见效快。其实,抗生素起效本身与给药途径的关系不大。每天口服抗生素2-3次,能维持1天内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门诊输液大多每天1次,未必能达到这种效果。

8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不良反应通报,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共收到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 1431例。沙星是一类较为安全的抗生素,此次发现的问题集中在注射剂上,提示输液本身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效果不一定更好,还可能引起感染和不良反应。临 床上通常建议,患者不能口服药物,或者相应药物没有口服剂型时,才会用静脉途径给药。

误区5:减药量,防耐药

临床上,不少人因为害怕会出现耐药,抗拒用抗生素,或者自己减量用。实际上,规范使用时并不会在短期就让细菌耐药。抗生素在体内达到足够浓度,才能有效 杀灭细菌。反之,不仅杀菌效果会打折,还可能使急性感染转为慢性感染,甚至使感染反复发作。在服用抗生素期间,随意间断用药、自行减小剂量或不足疗程就擅 自停药,都容易诱发细菌耐药。

根据感染情况的不同,抗生素需要使用的时间长短有区别。许多病人只服用了几天,认为感染症状没了,就自己停药。这样会让还未完全“消灭”的病菌有重新繁殖的机会,一旦病情反复时,就需要用更强的药。

最好的预防耐药发生的方法是在用药前咨询医生,确定是否需要用抗生素,再遵医嘱用完疗程。

抗生素小知识

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

抗生素是天然来源的具有一定抗菌活性的药物,如青霉素、庆大霉素。而抗菌药是抗细菌药,指天然来源或合成的具有一定抗菌活性的药物,如喹诺酮类。大家通 常说的抗生素,指的是抗菌药。不少人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所有炎症。实际上,它仅用于细菌引起的炎症。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窄谱和广谱

所谓谱,就是范围的大小。广谱,就是范围大;窄谱,就是范围小。每种抗生素都有自己的抗菌范围,称为抗菌谱。能抗菌的种类越多,抗菌谱就越广。

联合用药

有人认为,单独用一种抗生素好得慢,要求医生同时用多种,或者自己同时买好几种用。原则上,能用一种抗生素就能控制住的感染,不提倡联合用药治疗。否则,除了可能引起耐药,还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耐药性

耐药性指微生物对原本有效的抗菌药物产生耐受性。耐药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某些寄生虫)能够承受住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等药物的攻击,这样一来,标准的治疗就失去了效果,感染持续存在,传染他人的风险更大。耐药菌种的进化是微生物接触抗菌药物后发生的自然现象,乱用抗菌药可能加速耐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为何难出新

药物的研发需要相当大的投入和相当长的周期。同时,细菌的耐药基因在繁殖期间可以相互传递,一旦耐药出现,情况就可能越来越严重。新发现或合成的抗生素中,很多和细菌一接触,很快就出现了耐药情况,因此难以在临床上大范围应用。这也是近年来,难有新抗生素的重要原因。

怎样正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如何正确使用

1、严格掌握适应症,凡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一种抗生素可治愈的就不用第二种。
2、避免长期用药,在已知感染细菌时,最好用窄谱抗生素,不用广谱抗生素,以免对其他正常菌群的杀灭使得体内菌群失调。
3、不要盲目选用高效抗生素,以降低产生超级细菌的诱导频率,延长抗生素的有效使用寿命。
4、在感冒时不一定使用抗生素。感冒的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人类的感冒以及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由于各类呼吸道病毒引起的,由细菌引起的只是极少数,由于病毒侵入细胞内增殖,而抗生素极难进入细胞内,对病毒是完全没有作用的。
5、目前,治疗感冒的药物很多,但是对于病毒性却没有特效药物,因此,一般情况下不要用药,注意休息、保暖,多喝水,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调节恢复身体。
6、发热时也不一定要用抗生素。发热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外界入侵病毒的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低热是好事而非坏事,包括发热在内的免疫反应受到各种因素的调节,一般可持续3d~7d,多数为4d左右,用不用抗生素,均不影响这个进程。
7、选用合理的用药时间。

两大抗生素“阿莫西林”和“头孢”要认清,用对是宝,用错是害药

38岁的张先生在医院大口地喘着粗气:“快,医生,我感觉我有点呼吸不畅。”

经检查发现,张先生的肺部竟成了棉花状,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滥用头孢。

原来张先生这一年以来,只要一感冒咳嗽,就去药店购买头孢类药物,一次就吃两个星期左右,而这种长时间抗菌治疗使得体内菌群失调,霉菌大量繁殖,最终酿成了这种后果。

在门诊部,几乎每一个感冒咳嗽的患者,都会先自行在家服用“阿莫西林+止咳药”,实际上,这是一种大众的误区。



头孢和阿莫西林都属于抗生素,它们正确的叫法是抗菌药物。所谓抗菌,指的是可灭杀包括细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可引起人体病变的病毒细菌。

抗生素属于处方药,必须持有执业证的医师开具处方,才能购买使用。常见的抗菌药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其中要属阿莫西林和头孢最容易被人混淆。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是临床上常用的 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 ,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胃肠道吸收率达90%。

阿莫西林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及穿透细胞壁的能力。口服后,药物分子中的内酰胺基可立即水解,使菌体内的转肽酶失去活性,菌体失去转肽酶意味着不能成形,迅速成为球形体而破裂溶解,最终胀裂死亡。

临床上阿莫西林多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干扰,如: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葡萄球菌或流感 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 、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等。


·头孢

头孢类抗茵药物大多数是一种 半合成类的抗生素类药物 ,主要针对细菌感染进行治疗。有较强的的药物活性、疗效及较低的毒性。

对于头孢菌素而言 ,具有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相似的种类。头孢菌素作用于细菌在进行繁殖分裂的时期 ,对细菌的胞壁在合成过程中进行抑制作用,来进行细胞壁的破坏。


头孢菌素如今已进化到第五代。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治疗治疗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第二代增加葡萄球菌、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等G+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等感染;第三代、第四代较为相似,可治疗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等G-杆菌所致严重感染,但对革兰阳性菌作用不如一、二代。第五代则为超广谱,可用于复杂性皮肤与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等。


对比阿莫西林和头孢,可以说阿莫西林仅指一种半合成广谱药;而头孢则是指头孢菌素,概念很大,头孢的分代上有5代,其每一代的药物都各不相同。

对于阿莫西林来说,其对革兰性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较强,一般主要应用于敏感菌所导致的疾病。而对于头孢类来说则要 具体到每一代药物对及疾病的作用方面。


消炎药是指消除炎症的药物。炎症指的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常见的表现有:红、肿、热、痛。


引起炎症的原因很多,如感染、外伤、应激等都有可能引起炎症反应。等等,看到感染这一词,人们第一反应:炎症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那不是可以用抗生素吗?

消炎药所消灭的细菌和抗生素所消灭的细菌完全不是一回事。消炎药主要包括两大类: 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临床中最常用的抗炎药物之一,可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常用药有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布洛芬等。主要起到缓解红肿、镇痛、抗炎的作用。



甾体类抗炎药主要是指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药有泼尼松、地塞米松、可地松起到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这类药物由于是激素类药物,有一定副作用。


致病细菌入侵,为感染;身体因某种刺激做出反应,为炎症;炎症不一定是感染引起,但有感染,一定会有炎症。所以消炎药并不能当成抗生素使用,抗生素也只能对细菌引发的炎症有用。对于严重细菌感染的患者来说,抗菌药可以挽救其性命。然而抗生素有耐药性,频繁地使用,反而在关键时刻失去效用。



1. 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病情。

用药剂量和疗程不当,直接可影响药物疗效。

2. 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抗生素副作用较大,程度严重可致死亡。

3. 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是自然现象,每一种抗生素都会发生耐药。

4.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处方药的消费水平相当高,许多药品的价格超出患者的支付能力。


从源头上纠正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应该从为抗生素正名开始。除了提醒患者遵医嘱用抗生素,还要呼吁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解释抗生素时,别再把它们叫成消炎药.


#39 健康 超能团# #清风计划#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抗生素的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

  抗生素这种药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的常见的,因为抗生素不仅有非常不错的治病功效了,更是有着很不错的保健效果哦,抗生素对于许多的毒素和菌类都有着非常独特的抑制作用了,但是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也是非常多的哦。

   抗生素用药的注意事项

  过敏体质慎用抗生素,对过敏的药物禁用。肝功能不全慎用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和抗结核、真菌药,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长期的服用抗生素,那么一定要定期的做一些肝功能的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就要立即停药哦。

  头孢菌素类剂量较大时也可损坏肝功能。老、幼患者避免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肾毒性、耳毒性药物。磺胺类药抑制甲状腺功能,故甲状腺功能低下者禁用。

  中药制剂双黄连口服液、穿心莲片、冬凌草片、金莲花冲剂,草药野菊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等这些药物更适合用于非化脓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哦,这样用药副作用是比较小的。

  无明确感染征象,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防止产生耐药性(细菌对药物的适应与抗药)及双重感染(敏感茵被杀灭后,不敏感菌因失去拮抗而感染机体)。

  抗生素还存在抗菌谱问题,即主要对哪一类、哪一种病原微生物起作用。例如青霉素对肺炎球菌、链球菌、脑膜双球菌、淋球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及敏感的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而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几乎无效,这说明“一药难消百炎”。

  上面我们了解了许多的服用抗生素这种药物的注意事项了,所以我们以后在生活中服用抗生素的时候一定要多加重视这些事项哦,不然是会给我们人体的健康带来一下不必要的麻烦的,另外,服用抗生素的量也是特别需要大家注意的。

抗生素阅读训练

抗生素阅读训练1   抗生素是现在家庭的常备药,但是人们在使用抗生素方面还存在许多误区。有的人认为抗生素越贵越好,有的人感冒时用抗生素来抗病毒,有的人用青霉素来预防胆囊炎,有的人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这些认识都不正确。

  抗生素药物是最常见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乱用抗生素所带来的最大不良反应是加速体内耐药菌的增长,结果将导致“抗药性”的出现。

  抗生素类药物都必须按照医生处方服用,千万不要随意改变服药时间,因为服药间隔太近,会造成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过高,从而引起肠胃不适;间隔太久,则药物对细菌的抵抗力会减弱。在细菌感染后,尚未就医以前,宁可不服药也不要擅自吃抗生素。

  17、根据文意,为什么抗生素类药物不能治感冒?(2分)

  18、文中“抗药性”的含义是什么?(2分)

  19、为什么“在细菌感染后,尚未就医以前,宁可不服药也不要擅自吃抗生素”?(3分)

  20、请拟一个能概括上文中心的标题。(2分)

抗生素阅读训练2    抗生素的“末路来生” 楚云汐

  20世纪40年代,许多人做完阑尾手术后却没能活过来,但让这些人丧生的并不是手术本身,而是随之而来的病菌感染,在那个没有青霉素的年代,医生们对那些感染束手无策。不过,青霉素等抗生素出现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因此,抗生素是很多病人的救星,自从有了它们,许多绝症变成了可以轻松治愈的普通病症,比如肺炎等,而人类的寿命也因此得以延长。

  可是现在,由于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抗生素发展正在逐渐走向尽头。未来,我们甚至有可能重新退回到抗生素没发明之前的时代,仅依靠最原始、最天然的抗生素来帮助维持我们的生命。

  实际上,关于抗生素危机这件事,早在1945年就曾有人提过,而此人正是青霉素的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他在领取当年诺贝尔医学奖时警告世人说,如果人们缺乏科学常识,造成抗生素使用不当,那么,就会让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而引发严重后果——不幸的是,这事儿让他言中了。现在,抗生素的耐药性成了困扰医学界的巨大难题,而造成此后果的最主要原因正是抗生素的使用不当。

  一个医学常识是,抗生素可以用来对抗细菌,但对病毒无效,可是,许多患了病毒性感冒或者流感的病人都要求医生给他们开抗生素处方。而为了尽快摆脱患者的纠缠,增加自己的收入,医生们常常会如他们所愿——反正,开出无用处方的医生不会受到处分,而那些使用抗生素对抗病毒感冒的病人也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可正是这样滥用抗生素,才使得人体细菌百炼成钢,产生了抗药性。有时,即使医生遵守规范开出了抗生素,相当多的病人不按时、按量、按疗程服药,这同样会给细菌提供适应环境、伺机还击的机会。另外,在世界上很多地区都可以轻易获得人们想要的抗生素,而这进一步增加了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几率。可以说,那些“超级细菌”都是在这些机会中悄悄诞生的。等人类发现它们时,为时已晚。

  而且,抗生素使用不当的范围并不仅仅限于人类本身,在动物身上滥用的抗生素数量也大得惊人。而人类这么做却仅仅是因为想让牲畜健康地快速生长,从而提高产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做法对降低肉价有利,但是却在无形中为病菌提供了更多产生耐药性的温床。

  如今,随着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病原体越来越多,科学家终于重视起这个问题来了,在抗生素日渐枯竭的今天,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群体阻断药物——这种药物并不杀死病菌,而是阻止它们发动攻势,但是遗憾的是,现在这些药物还不能应用于临床,所以指望它们立即见效是不明智的。

  不过,另一些科学家另辟蹊径,他们想到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帮助。我们都知道,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对人体有益,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还是最天然的抗生素。穿窗而入的新鲜空气不仅能够稀释空气中病原体,还能有效地杀死它们,而阳光不仅同样具有杀菌作用,还能促进人体制造维生素D,使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得到增强。事实上,在人工抗生素没流行之前,很多医院利用新鲜的空气和阳光获得了好处。虽然与强有力的人工抗生素相比,空气和阳光的作用不显眼,但我们对它们视而不见,或者完全放弃显然也是不明智的。

  (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xx年3期)

  1。下列对于“抗生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抗生素的出现让医生有了应对术后病菌感染的方法,而在抗生素出现以前,术后病菌感染让医生束手无策,甚至令病人丧命。

  B。抗生素的发展会因细菌的耐药性变强而逐渐走到尽头,作者预测,我们甚至有可能退回到抗生素发明之前的年代,而仅靠最原始、最天然抗生素杀灭细菌。

  C。抗生素在动物身上的滥用,一方面能让牲畜健康地快速生长,提高产量,另一方面却于无形中为病菌产生耐药性提供了条件。

  D。在抗生素没有流行的时候,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已经被医院用来杀灭病菌。但现在的人们,已经完全不知道它们的医学效用。

  答案:D 解析:“完全不知道”错误。原文有“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还是最天然的抗生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患了病毒性感冒的病人要求医生给他们开抗生素处方,他们服用抗生素对他们的病症并没有作用,反而会增强体内细菌的抗药性。

  B。医生之所以会按照病人的要求给他们开抗生素处方,一方面是使用抗生素对抗病毒并不会有生命危险,一方面是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

  C。人体细菌会因病人滥用抗生素而产生抗药性。而医生遵守规范开出的抗生素,只要病人按时服药,细菌就不会有伺机攻击人体的机会。

  D。人们能轻易获取抗生素是细菌抗药性增强的原因之一,这一因素也导致了一些“超级细 菌”的产生。

  答案:C 医生遵守规范开出的抗生素,病人要按时、按量、按疗程服药,才不会给细菌提供适应环境、伺机还击的机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抗生素出现后,包括肺炎在内的多数绝症都可以被轻松地治愈。抗生素的使用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也使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

  B。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早在1945年就提出了抗生素可能面临的危机,可是他的警告却没有被人们重视,以致危机真的出现了。

  C。科学家们已开展一种群体阻断药物的研发,这种药物虽不能杀死病菌,却能使病菌不危害人体,这些药物现在还未应用于临床。

  D。新鲜的空气和阳光是天然抗生素,它们都能帮助杀死致病病菌。此外,阳光还能促进人体制造维生素D,从而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答案:A 解析:“多数绝症”与原文不符。原文为“许多绝症”。选项将“许多”换成了“多数”,使范围发生了变化。

抗生素阅读训练3    给抗生素“把把脉”

  ①1943年,青霉素的诞生开启了抗菌疗法的黄金时代,其后还出现了青霉素钠、青霉素钾、阿莫西林等常用抗生素。但是,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60多年间,很多细菌对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性。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大多数高效抗生素战胜不了。曾经只需20万单位的青霉素就是以杀灭的肺炎球菌,如今出现了新种,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征服不了它们。近年来还出现了超级细菌,最著名的是源于南亚的NDM-1超级细菌。而20xx年美国出现的CRKP超级细菌,则比以往细菌的耐药性更强,人感染这种细菌后的死亡率达到35%以上。为对付细菌耐药性,医药学家又开发出头孢氨苄、头孢曲松钠等药物,直到最新的碳青霉素,但也赶不上细菌突变的步子。

  ②这一切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息息相关。科学家们指出,滥用抗生素从多种途径促进了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滥用抗生素唤醒了细菌中原本沉默的耐药基因,即当我们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会被快速杀死,而留下含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并大量生长。再者,细菌体内有一个SOS修复系统,可以帮助细菌修复来自外界的损伤,而滥用抗生素增强了细菌的修复功能。滥用抗生素还会诱导细菌感受态的产生。感受态是细菌的一种容易接受外源基因片段的状态。例如,肉类制品上如果残留有耐药基因片段,很容易被体内处于感受态的.细菌接受,从而造成人体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③厂家、药店、医院,受利益驱动热衷于生产、销售、使用抗生素药品,这是根本原因。药监部门监管不力也难辞其咎。针对目前抗生素市场流通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无法对药店持有的药方进行核实,药监部门开展的清查整顿效果有限。更关键的是科学教育和普及工作不到位,许多患者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常识,盲目依赖抗生素,这就加速了体内耐药菌的增长。

  ④就患者而言,合理用药成了当务之急。抗生素只对细菌引发的病症有效,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切不可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要严遵遗嘱:不能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不能随意改变服药时间,间隔太近会引发肠胃不适,间隔太久则药物对细菌的抵抗力会减弱。

  ⑤只有给抗生素“把把脉”,明确症结所在,及时对症下药,才能让它更好地造福人类。

  (根据《科学24小时》等资料改编)

  【链接材料】感冒是常见的疾病,有病毒性的,有细菌性的,还有更复杂的。病毒是形态最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微生物。人类传染病中的80%是由病毒引起的,如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

  1.阅读第①段,指出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60多年间,细菌都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

  B.很多耐药细菌毒力很强,所有高效抗生素战胜不了。

  C.如今肺炎球菌出现了新种,数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征服不了它们。

  D.人感染超级细菌CRKP后的死亡率达到35左右。

  2.滥用抗生素会从哪些途径促进细菌耐药性的增强?阅读第②段,简要概括。(3分)

  3.在第③段段首加一句恰当的话,提示该段的只要内容。(2分)

  4.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案例中王阿姨的做法有哪些错误。(4分)

  【案例回放】王阿姨出现了头痛、发烧等症状,经医生检查,她患的是流行性感冒,因为家里还有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胶囊,她就自行服用了这些药。

   答案:

  1.(3分)C

  2.(3分)唤醒细菌的耐药基因 增强细菌的修复功能 诱导细菌感受态的产生(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3.(2分)造成滥用抗生素的原因有很多。(意思符合即可)

  4.(4分)①流行性感冒属于病毒感染,不可使用抗生素。而她服用的阿莫西林、头孢氨苄胶囊都是抗生素。②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也不行。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17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