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4日从国家卫计委了解到,2014年我国1至4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至0.32%,较2006年下降66%,5至14岁青少年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至0.94%,较2006年下降61%,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乙肝控制目标。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介绍,2012年到2014年,我国丙肝病例数报告趋于平稳。
雷正龙说,我国高度重视肝炎防治工作,从2002年开始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13年来主动为2亿名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及时接种率90%以上。此外,我国从2010年开始对孕妇进行乙肝血清筛查,对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在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免费接种免疫球蛋白。2009年开始,15岁以下的青少年均补种了乙肝疫苗。
我国现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7000万是真的。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我国确定的今年的肝炎日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7000万例,其中近九成未得到治疗。据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每年致38万死亡。世卫组织呼吁所有国家共同努力,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这一公共卫生威胁。
扩展资料
乙肝的预防措施:
乙肝疫苗接种是有效控制HBV传播的必要手段,中国实行新生儿强制计划免疫,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必要时加强免疫。
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应立即检测乙肝五项,抗-HBs<10mU/m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立即注射HBIG200~400U以中和病毒。
对急性或慢性HBV感染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报告,并应注明是急性乙型肝炎还是慢性乙型肝炎。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网-我国现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7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要如何预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型肝炎病毒
导语:乙肝是全球性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虽然数据显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感染率降到了1%以下,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但是现存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依旧还有几千万,形势依旧严峻。抗病毒是治疗乙肝的重要方法,但对于许多乙肝携带者来说,不少人对于抗病毒存在认知误区,从而就容易耽误治疗。
我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乙肝人群,刚开始查出体内有乙肝病毒时,非常担心害怕,但后来知道自己是携带者之后,就放下心来了,因为医生也说了暂时不用抗病毒治疗。其实这两种心态都不太好,乙肝并不是不能治,而乙肝携带者也不代表绝对安全。
一般情况下,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功能正常,自己也没有什么不适,不影响正常生活,可以先观察看看,不用抗病毒。这是因为此时人体内的免疫系统还没有识破乙肝病毒,以为它是正常的,没有发动攻击。如果这时候贸然进行抗病毒治疗,反而是打草惊蛇,促使病情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于是,有的朋友认为既然不用抗病毒就万事大吉了,自己该吃吃该喝喝,若你这样想那就错了,对于乙肝携带者来说,有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定期复查随访。因为现在是携带者,不代表永远都是携带者,定期随访,了解自身 健康 状况和体内乙肝病毒的活跃情况,知己知彼才能打胜仗。
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词:40岁、男性。
之所以说40岁以后的男性乙肝携带者需要抗病毒,跟下面几个原因有关:
原因一:40岁后,肝功能下降,肝脏免疫力抵抗力下降
其实不管有没有感染乙肝病毒,40岁后,身体机能下降,肝脏的抵抗力也容易下降。而乙肝携带者体内病毒的活跃程度跟免疫力是有很大关系的,年龄增长,免疫力下降,乙肝病毒复制速度容易变快。
原因二:不少40岁左右的男性在生活中过于放松,忽视了对肝脏的保养
对于很多男性来说,觉得自己只是乙肝携带者,不用治疗,说明问题不大,从而在生活中忽视了养护肝脏。而这个年龄段,上有老下有小,压力也比较大, 抽烟、喝酒、吃烧烤、熬夜 是很多中年男性长期有的习惯。
但这些习惯每一个都对肝脏不友好,长此以往,得肝病的几率会增加,对于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的携带者来说,就更要注意了。若依旧放着不管,可能很快就不是携带者了,而到那时,病情已经进展,再抗病毒,可能效果就差强人意了。
特别是对于有肝癌家族史的中年男性,更需重视,及时抗病毒。另外,有数据显示,在40岁以上的乙肝携带者中,即便经过检查肝功能是正常的,但约有一半的人肝脏其实已经出现了病变,不同的人,肝脏病变程度不同。
如果肝功能正常,且是持续的,乙肝病毒量也比较低,不用抗病毒治疗,但复查依旧不能省略。但如果符合下面的情况,即使没有到40岁,也建议要抗病毒:
乙肝病毒处于高复制状态,肝功能异常,转氨酶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的两倍或更多。
肝硬化或肝癌患者。
在抗病毒之前,肝友还需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多数乙肝患者适合采用服用药物的抗病毒方式,虽不是说只要吃了就得吃一辈子,但一般来说,至少是要吃一年以上的,这就要患者做到规范用药,谨遵医嘱。
除了吃药,干扰素也是抗病毒的一种方式,疗程相对较短是它的优点,但在花费上要比吃药更多,若是符合条件的乙肝患者,经济上也没有问题,可以考虑。
在抗病毒期间,生活方式也要注意改善,有两点值得提醒,第一点是务必要远离酒精,第二点自己不要随意吃一些护肝的药物或者营养品,以免养肝不成反伤肝。另外,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杞人忧天,这对于治疗乙肝有好处。
结语:即便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能放松,尤其是对于40岁以上的男性乙肝携带者来说,应考虑抗病毒,别等病情发展才追悔。在什么情况下要考虑抗病毒,抗病毒期间要注意什么,此文也作出了介绍,希望各位肝友要放在心上。
乙肝在亚非国家相当普遍,我国也是高发区之一,重视这一疾病的防治理所当然,但是如何重视、怎样看待这一疾病倒是值得深究的问题。实际上,乙肝是一种常见的普通疾病,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每个人花30元,注射3支乙肝疫苗,没有得乙肝的人就不会再得,50年后我国就没有多少新发的乙肝病例了;现有乙肝病例,绝大多数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大约80%左右),即便是不吃一片药,多半预后良好,可以平安度过一生;发病状态的乙肝患者,适当给予廉价而有效的治疗,病情大都可以控制;乙肝的传染性虽普遍存在,但是只对婴幼儿、儿童构成威胁,只要他们都注射了乙肝疫苗,乙肝病毒难有威胁。那些少数的、真正的急性乙肝90%都会痊愈,不留下后患。以下进一步阐述乙肝为何是一种普普通通的疾病。
1、乙肝在我国非常普遍、常见,这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民身体素质、遗传特点及对乙肝病毒的易感性有关。根据乙肝的发病特点、症状体征看,很可能该病自古就有,长期以来该病给人类生活带来不少影响和危害,但是这些危害是有限的,绝非灭顶之灾。从全世界来看,西欧美国属乙肝低发区,日本、东欧为中发区,我国及东南亚为高发区,我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约占总人口数的十分之一,各民族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各不相同,其中藏族最高(约占总人数的27%),汉族居中等(大约15%),维吾尔族最低(大约2%),目前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1。3亿以上,根据目前“约定俗成”的惯例,这些人都被戴上乙肝的帽子,这顶帽子很可能是再也摘不掉了。乙肝的这种高发比例,并非今天才有,数十年前(从表面抗原这项指标问世后)我国几次普查结果均大致如此,乙肝的病例数,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加而增加,源于乙肝病情发展而夺去生命的情况是重型肝炎、晚期肝硬化和肝癌,这3种病变十分严重,但是,真正发展到这步天地的乙肝毕竟只是极少数,1000个乙肝患者约有2~3位最终会发生肝癌,15位最终发展成肝硬化,1。2~2位会发生重型肝炎,其余900多位患者可以安度一生。目前全世界乙肝人数愈3亿,从未听说过乙肝爆发流行,从未听说过由于乙肝引起过某国、某民族、某地区人口寿命降低、死亡率上升,东南亚国家乙肝发病率超过中国,但却看不到人家三天两头在治疗、也从未听到这些国家不断涌现出治疗乙肝的这药那药,东南亚人口寿命还在不断延长。乙肝是一种普通的疾病,和高血压、支气管炎、肾炎等等一样,多数患者都可稳定于“亚健康”状态,只有少数患者向危机生命的重症状态发展。
2、乙肝的传染性不象人们想象的、传说的那样可怕,其传染性虽然广泛存在,但其传染性的危害是有限的,不会造成爆发和流行,传染性的最大受害者、传染性威胁的最大人群是胎儿、婴幼儿和儿童,乙肝病毒对成人难以构成威胁。乙肝病毒的传染威力的大小和被感染者的年龄呈反比,被感染者的年龄越小,传染成功的几率越高,胎儿在孕妇子宫中被感染,称为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宫内一旦感染,几乎百分之百地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并且这种病毒感染往往根深蒂固,很难去根;新生儿分娩时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如果不及时给予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病毒也可长驱直入,留下终生的隐患;反过来看,一个成人感染乙肝病毒,仅有不到5%的人会被感染成功,绝大多数的成人完全可以凭借自身正常的免疫机制,“御敌于国门之外”,及时清除和消灭乙肝病毒,使其没有藏身之地。我国如此众多的乙肝来源于何处?基本都是自幼感染,途径是母婴或父婴垂直传播,也有少部分通过医疗途径(输血、输液、镶牙、针灸等等)被传染。
3、乙肝患者中绝大多数为病毒携带者和轻度的肝炎,预后良好,多半可以平安度过一生。我国乙肝人数虽多,但80%以上为病毒携带者和轻度肝炎,他们大多病情平稳或缓慢发展、肝脏病变静止或轻微,本人身体没有什么不适,如果不进行查体(招工、入学、参军、献血等),根本就发现不了,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平安度过一生。从目前各种权威性的研究结果看,病毒携带者和轻度的慢性肝炎预后多是良好的,他们最终可能死于和肝病无关的一些疾病,因此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患者应该尽量保持原有的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力求心理平衡、心态稳定,切忌乱用药物治疗。
4、的确有少数患者向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甚至于肝癌方向发展,其客观原因是遗传因素、机体免疫状态低下、病毒基因变异、叠加新的肝炎病毒等等;主观原因是患者自己折磨自己和胡乱用药。客观因素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主观因素却是人为造成的,可以杜绝。所谓患者自己折磨自己,主要是指患者不能正确对待这个疾病:过于紧张者,寝食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身心被受煎熬;过于乐观者,放任自流、酗酒纵欲,不加理会。再加上胡乱用药、轻信广告、旁人引诱,今天用这药、明天用那药,恨不能把天下治乙肝的药物用个遍,如此看来,病情加重,一半原因是客观造成的,另一半原因却是人为造成的,本来没有什么的普通疾病,经人为的胡乱折腾,也变成了缠绵不愈、病情恶化的顽疾。
5、目前治疗尚缺突破,但是预防措施却是十拿九稳,如果把预防放到首位,强制实施乙肝的计划免疫,我国乙肝的发病率将迅速下降,再过50年,乙肝“王国”的帽子将被摘掉。回顾近百年的传染病史,20世纪初,天花、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等等肆虐,各种药物都难以奏效,最终这些疾病逐渐灭绝,靠的不是治疗,而是预防,各种疫苗的问世加上强制性计划免疫的实施,彻底铲除了这些祸害,目前的乙肝也是一样,根除它的绝招就是乙肝疫苗的普种,这不单是理论上可行,而且实际操作也是相当容易,每人只需花30元钱,打上3支疫苗,以后就不会再得乙肝了。遗憾的是迄至目前,社会上下对乙肝预防的意义认识不足,虽然乙肝疫苗被纳入计划免疫,但是并非强制性的,从全国情况看,2/3的人群尚未接种乙肝疫苗,但是对于乙肝的治疗却格外热中,治疗药物不断涌现,治疗费用一路攀升,治疗效果却始终不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行为,如果不把乙肝的预防放在首位,预防工作不到位,再过50年,我国乙肝人数,仍然会居高不下,浪费的资金会更加惊人。
6、乙肝在广大百姓和患者心目中,犹如瘟疫;一旦发现自己乙肝澳抗为阳性,惊慌失措,东奔西跑,花冤枉钱胡乱治疗,几乎成为一种定式,为什么会这样?多分夸大乙肝的危害、威胁,过度渲染乙肝的传染性,无端限制乙肝患者升学、工作等等前程是导致这些异常的根本原因。乙肝是顽疾,也是普通的疾病,但是我国处理和对待该病的方式,以及媒体宣传的内容值得反思和深究,发达国家,如日本、新加坡;发展中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乙肝发病率也不低,患者众多,但是他们对待和处理乙肝的方式和态度和我国有所不同,别国很少在媒体上渲染该病的可怕和恐怖,乙肝患者一般都在正常工作和学习,升学和工作并无特别限制,更见不到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治疗,在香港,合法的、批准的治疗乙肝的药物只有几种,台湾也是如此,药物虽少,但发病率却在逐年下降,为什么?一是预防工作做得好,乙肝疫苗接种率高;二是没有乱七八糟的治疗药物,患者可以避免额外的药物性肝损害。我国也有同样例证,我国藏族同胞,四人中就有一人为乙肝,即没听说藏族同胞东奔西跑地治疗,也没听说藏民人均寿命受到过肝炎的威胁。携带乙肝病毒是我国国民常见、普遍的现象之一,必须实事求是看待这个问题,根治这一现象的唯一办法就是举国上下强制性普种乙肝疫苗,万不可治疗上步欧美后尘,在乙肝这个问题上形成“穷国高消费”的局面,我国乙肝市场极其火暴,洋药土药多如牛毛,只可惜广大患者劳民伤财,却总也看不到光明。这与我国目前存在对乙肝诸多认识的误区和误导有关,因此,很有必要还乙肝以本来面目,让所有患者知道真相,把乙肝当作一种普通的疾病看待,而不是一种“瘟疫”。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697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多囊卵巢综合征雄激素不高
下一篇: 北京安贞医院获特许经营,探路社会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