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其中高血压就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首要任务就是对血压进行控制,只有如此,才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自身安全。
临床上对于血压的控制一般是通过降压药来实现的,不过,有一部分患者明明有在坚持吃药,却仍是出现血压忽高忽低的现象,这对于病情的控制十分不利。
那么,血压忽高忽低,究竟是哪里出现问题了呢?
用药不当可导致血压忽高忽低!
绝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通过服用降压药来降低血压,而高血压的用药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用药计划,只有遵循医嘱用药,才可以达到满意的降压效果。
然而,不少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并未严格遵照医嘱,一些患者只在症状出现时才服药,没有症状时便擅自停药,或是服药不规律,经常少服、漏服,还有一些患者为了血压快速降下来,会擅自增加药量......
以上种种行为都会导致血压发生波动,增加并发症的风险,这是一定要注意的。
当然,血压忽高忽低并不全是药物引起的,以下几个原因也会导致血压发生波动,来了解一下吧!
1、生理波动
人在一天之中血压并非一成不变,可出现生理性波动。大多数人的血压在早上6~10点处于最高值,到了凌晨0~4点降至最低,这是正常的现象,不需要过于担心。
2、服用短效降压药
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选择长效降压药控制血压,不过临床上仍有不少患者选择短效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药物,这些药物药效维持时间短,药物释放不均匀,每天需要服用3~4次,很容易因忘记用药而使血压发生波动。
3、温度变化
血压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比如温度升高、降低都可导致血压发生波动。
相信高血压患者都有这样的体检,夏季血压相对偏低,而冬季血压则更高一些,因此,在季节变化时,血压的波动也会比较大。
4、原发疾病未控制好
高血压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如果是继发性高血压,一旦原发疾病未得到控制,即使有服用降压药,也容易导致血压发生波动。
因此,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也一定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5、白大褂综合症
所谓的白大褂综合症,是指患者在由医生测量血压时,血压值较高,但回到家自己测量血压值却不高。
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患者在面对医生时可产生紧张的心理,从而造成血压波动。
以上就是血压忽高忽低常见的几种原因。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要想控制好血压,首先要做到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增加药量,否则会影响血压的控制。
排除这一因素,血压的波动也可能是正常的现象,无需过于紧张,如果自己无法判断血压的波动是否为正常现象,可以向医生咨询。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升高预示为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
血压有时高,有时正常,怎么回事?
高血压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长期血压升高会致靶器官受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患者发现血压升高时,必须注意查找原因,及时干预治疗。
1、血压忽高忽低的原因:血压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波动,而且其本身也有一定的节律性,包括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在排除测试干扰因素后,若发现血压波动,应注意查找原因,及时干预治疗。
①血压本身节律性:人体血压在24小时内呈现?两峰一谷?的现象,一般在上午6?8点为血压第一高峰,之后下降,到下午4?6点为第二高峰。此后血压趋于平稳,到凌晨2?3点降至最低点。正常人血压的高峰与低谷相差可达10%以上,尤其是收缩压可有40mmHg只差。另外,血压液存在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夏季血管扩张,血压有所下降,冬天血压较夏季偏高。
②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血压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正常人群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有血压升高的表现,如在情绪剧烈波动,紧张焦虑、愤怒时,剧烈运动时,饮酒吸烟后,熬夜后,服用某些药物时,甚至是饱餐、体位变化时,这些特殊情况下的血压升高属于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一般注意规避诱因后,即可得到缓解,无需用药。
2、不同人群的血压波动:
对于既往没有高血压的正常人群而言,若发现血压偶尔升高,需注意在1周内连续测试3次以确诊是否为高血压。在排除高血压后,可注意监测血压升高的原因,规避相关因素。
对于已有高血压的患者而言,若一直服用降压药,发现血压近期控制不力,应考虑是否为病情加重或是病情发生改变,及时就医诊治,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3、阵发性高血压
一过性问题潜藏大危害。比如,阵发性高血压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中风、动脉瘤破裂等。
阵发性高血压指反复发作的一过性血压增高,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甚至数天,典型表现是血压突然升高,收缩压可达200~300毫米汞柱,舒张压达到130~180毫米汞柱,伴面红、剧烈头痛、全身大汗、心悸、乏力、疼痛、焦虑、呕吐、恐惧或有濒死感,严重者可致心脑血管意外。
血压的每一次过度升高,都是对全身血管尤其是心脑血管系统的一次冲击,还可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由于阵发性高血压造成的血压波动范围较大,可导致血流剪切力的改变,使动脉原本存在的易损斑块破裂,从而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尤其是脑卒中。存在动脉瘤的患者,阵发性高血压更会增加肿瘤破裂的风险。
有血压波动或一过性高血压的患者,应采用正确的方法监测血压。若确诊为阵发性高血压,则要积极寻找病因和诱因,予以针对性治疗。
即使正常人一天中血压也会出现波动,不过血压波动在一定范围之内。但高血压患者因为血压波动过大而烦恼,即使吃降压药物也是如此,这是怎么回事。
1、继发性的高血压
继发性的高血压是因为疾病所引起的,如嗜铬细胞瘤发作时可使得血压突然升高,加快心率,当病情好转后血压也会恢复正常,不管吃多少降压药物都没有任何效果。这种情况下只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就能让血压保持平稳。
2、短效降压药物
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在吃短效降压药物,虽然降压速度快,但持续的时间却很短,根本不能维持血压平稳。也有一部分患者听信他人的成功方法而选择合成降压药物,虽然能降低血压,但维持时间却不长。因此尽量按照医嘱选择正规的长效降压药。
3、受到生活方式影响
血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憋尿和运动等,还有睡眠不足、总是熬夜以及疲劳同样可引起血压波动。每次测量血压前先休息10分钟后再测量。过度焦虑、紧张激动以及压力过大时可使得血压突然升高,因此需做好自我调节,少生气。
4、季节变化
炎热夏季血管扩张后,血压会逐渐下降,在夏季血压会有所降低,患者需去医院听从医生建议减药。
5、白大衣高血压
所谓的白大衣高血压是指患者看到医生紧张和坐车去医院等引起的血压升高。尽量多在家里测量血压,这样能接近真实血压。
6、夜间血压
睡觉质量太差、没有掌握正确的降压药、患有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和没有控制夜间血压等都会引起夜间血压偏高。这种情况下能改善睡眠,积极治疗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适当调整吃降压药时间。
7、餐后低血压
部分老年人饭后可出现头晕嗜睡和全身无力、困倦等,也有可能发生昏厥,这种注意监测餐后血压,这是餐后低血压的表现。
8、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这主要和所用药物有关。特别是老年人伴有动脉硬化时,更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因此在改变体位时需注意动作缓慢,不能突然扭头或回头。也不能突然站起来。
9、着急降低血压
部分高血压患者看到血压升高时想要立马降低血压,因此随意增加药物剂量或随意换药,结果使得血压波动过大。因此降血压不能太着急,降血压时需保证缓慢且平稳,不能自行换药或停药。
温馨提示
高血压患者一定重视定时定量吃药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勤监测血压。生活中要戒掉烟,因为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刺激血管和心脏,使得血压升高,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生成。采取低热量、低胆固醇和低脂肪的饮食结构,少吃甜食和动物性脂肪。另外要多吃含钾的食物,如西红柿、菠菜或油菜等,这样能保护心肌细胞,缓解因为吃钠太多所引起的危害。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不能吃含钾太多的食物,不然会因为尿液减少而导致大量钾蓄积,从而引起心律失常。
#家庭医生超能团#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696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二维超声子宫稍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