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儿感冒发热记得推拿一下
小儿推拿,也称小儿按摩,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疗方法。推拿疗法是通过医生的双手在患儿体表一定的部位,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如推、拿、按、捏、揉等不同的手法,从而使人体气血流畅,经络疏通,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协调,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还可有保健的功能。
对于感冒发热的小儿如何进行推拿治疗呢?
手法:
开天门,运太阳,推坎宫,揉耳后高骨,清天河水,清肺经。或以清补脾胃,清天河水,平肝,清肺,分阴阳为常用穴。
有风寒者加推上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风热者加推脊。
若兼咳嗽、痰鸣气急者加推揉膻中,揉肺俞,揉丰隆,运内八卦。
家长简单地为孩子用清天河水的方法:操作者用右手食、中两指指面,蘸些冷水或的75%的酒精,从患儿左手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作直线推动。约每分钟200次,做5-10min,每间隔2h重复操作1次。
二、小儿夏季热推拿是什么呢
概念
运用手、指的技巧,在人体皮肤、肌肉组织上连续动作来治病,这种方法,叫做按摩疗法。
中国史记上记载先秦时名医扁鹊,曾用按摩疗法,治疗虢太子的尸厥症。秦代到今已两千多年,可见按摩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了。中国最早的按摩专著,当推《黄帝按摩经》(十卷,见《汉书·艺文志》),可惜早已失传。但现存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在许多地方谈到按摩:如《血气形志篇》、《异法方宜论》等。古代很早就已掌握用按摩疗法来治疗肢体麻痹不仁、痿症、厥症、湿症和寒热等症。
历史
按摩是中国最古老的医疗方法。按摩,又称推拿,古称按硗(指按摩矫捷,舒畅筋骨)、案杌(案,通按;杌,通玩。案杌,即按摩)等,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逐渐总结认识和发展起来的。
在原始社会,原始人在生产劳动时或与野兽搏斗中,必定有一些外伤发生。出现疼痛,他们自然地用手去抚摸,按揉逐步收到效果;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损伤出血时,人们便本能地用手按压以止血;当损伤使局部部位隆起时,人们又本能地通过抚摩、揉动使隆起变小或消失,从而缓解了肿痛。另外人们发现,用石片等刮擦某些部位能缓解一些特定的病痛,人类本能地重复应用一些能够祛病的抚摸按揉手法,经过时间的延续,这些手法得到发展和积累。在长期的认识实践过程中,按摩逐渐从无意识的偶然动作演变成为人们自由运用的系统的治疗方法。约在几千年前,我国祖先就为按摩奠定了基础,并逐步形成我国的按摩学科。
从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可以发现,早在公元前14世纪,就有“按摩”的文字记载。在中国古代文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说:“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药……而以桥引、案杌、毒熨等法”。这些记载中的“案杌”、“桥引” 都指的是按摩。
三、推拿有什么种类呢
泰式按摩
泰式按摩是各种按摩中最激烈的,由泰国御医吉瓦科库玛根据古印度西部传入泰国的按摩法和当地中国移民的一些按摩手法创造而来,当时作为招待皇家贵族的最高礼节。其技法还被铭刻在瓦特波卧佛寺的游廊壁上,那里被称为“泰式按摩基地”。
日式按摩
坊间流传日式按摩源于中国,在前朝交流时由中国商人带至东瀛。这种说法虽然没有得到明确证实,但连日本医学专家也承认,日式按摩与中式按摩的手法惊人相似。不过,按摩师跪在体验者背上用膝盖进行按摩等方式还是很有日本风格。
欧式按摩
欧式按摩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被称为“贵族的运动”,当时平民百姓是禁止享受这种保健方式的。工业革命之后,这种按摩方法开始在欧洲各国逐渐盛行。
中式按摩
中式按摩历史悠远,以保健、治病为主要目的,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说战国时代的神医华佗是其发明者,经过几千年的医学探索,这种按摩方法现在已经比较完善。
丁香按摩
韩式按摩由韩国家庭按摩改良而成,是一种价位适中的美容按摩方法,在美容界也被称为“韩式松骨”。除了“松骨”这一大显著特点,推油和热敷也是韩式按摩的主要内容,此外韩式按摩还常常包括洗头、修甲、中草药沐浴。
港式按摩
港式按摩是广东医生在南方沿海地区按摩手法基础上,吸收西方推油按摩手法,近年新创的一种按摩方法。主要包括拇指指腹按压法、踩背法和推油法。
热石按摩
1993年,美国按摩大师玛丽·纳尔逊推出了这种热石搭配特制精油(根据个人体质调配)的按摩法,一出现就吸引了大批好莱坞明星。
四、推拿有什么作用呢
按摩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研究证实:①按摩方法可改替病变部位的血循环和淋巴循环。②按摩可使患肢血流星增加。③按摩有改善微循环障碍作用,进一步证实按摩有活血化筋作用。④按摩能使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力增加,冠脉灌注改善。⑤按摩能使周围总阻力下降、血管顺应性加强、后负荷降低、收缩时间间期改善,从而达到降低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4]
按摩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研究证实:①按摩疗法能增加小肠的吸收功能。②有助于患者血清胃泌素下降至正常,使其食欲好转、脾胃功能加强。③能使幽门痉挛的患者胃蠕动加强,痉挛解除。④对胃蠕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原显示胃蠕动多的可以减少,使排空延长,原表现胃蠕动次数少的能增加,使排空加速。
按摩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按摩可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按摩可使喉声门闭合不全的患者恢复正常或明显缩小。
小儿推拿手法有多个流派,每个流派的手法、观念也各不相同。但由于宝宝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柔弱,耐受力差,不易竭力攻伐。因此,宏博小儿推拿,列出了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宝妈必看!
第一,孩子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孩子哭闹之时,更要先安抚好情绪,再进行推拿。
第二,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岁的儿童,新生儿也可做推拿。但孩子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如果家长在家里给孩子操作,需要使用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第三,手法要轻柔深透,适达病所,刺激强度要适宜。给孩子操作手法既要轻柔,同时还要保证手法频率。
第四,一般来说,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20--30分钟。11岁以上的孩子以益智增高为调理目标的话需要延长至45-60分钟。
第五,当小儿推拿用于调理时,针对不同的系统,一般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推拿。做保健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调理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间隔也应适当延长。
第六,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场所;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现在已经进入秋冬季节,手要保持温暖,提高孩子的配合程度。
第七,在家中操作时,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体位姿势, 保证孩子舒适为宜,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第八,同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不要戴戒指、手镯。指甲也要剪掉,不要刮伤孩子,冬季给孩子做推拿时最好提前把手暖一下,孩子会更好接受。
第九,小儿推拿应用范围很广,但宏博小儿推拿提醒大家,要注意如果还是有骨折、脱臼、摔伤出血等情况时,不能给孩子推拿。
第十,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确定一定要到专业机构进行推拿。
最近很多孩子被流感击倒了,高烧不退、精神不振,搞得全家人都跟着难受。宝妈们心里一定要有个“治未病”的概念,就是当孩子快要生病的时候,进行一些提前的预防,把疾病消灭于萌芽当中。
比如说,孩子身体虚,又有内热,这时候一定要把内热清一清。
1
孩子身体虚、有内热为什么容易生病?
有些孩子由于经常生病、不爱吃饭、活动少等原因,身体相对虚弱,不够强壮。当脏腑处在一种阴阳不平衡的状态的时候,容易生内热。还有些孩子最近饮食过于肥腻辛辣,也容易食积生内热。
身体虚又有内热,这时候稍一受凉、受风,那感冒、发烧、咳嗽就都来了,所以一定要提前预防一下,小儿推拿是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2
身体虚、有内热会有什么症状?
这类孩子多会表现为身体热(有些孩子是燥热,有些是潮热)、晚上睡觉爱出汗、身体消瘦或虚胖、口干咽干、不活动就出汗或稍活动就出汗、手脚心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或苔厚腻、脉细数等等。
有虚热的孩子,宝妈们做推拿的时候要注意,在清内热的同时还要加上补的穴位,以免伤到孩子的正气。
清补脾经
位置: 拇指第一第二关节桡侧缘。
方法:从指尖直推到指根来回推300次。
功效: 清补脾经可以健脾胃,消积导泻。
内运八卦
位置: 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方法: 运法, 小儿手掌心内劳宫一周, 成一环状,即为穴位所在运500次。
功效: 可助气调气,加强中气的运化力量,并能消积化痞。
揉二马
位置:掌背小指、无名指两掌骨中间,由指根到腕横纹之掌骨中间偏下,取凹陷处。
方法:揉法。按揉二马穴200—300次。
功效: 二马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可大补肾之水火,针对于体质差,早产、剖腹产出生或者是非母乳喂养的孩子导致的脾胃弱,长期推拿,效果不错。
揉外劳宫
位置:手 背侧,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处与内劳宫相对应。
方法: 揉法。 按揉外劳宫200—300次。
功效: 外劳宫属于暖穴,可温里驱寒,对于改善寒性体质的孩子,平时怕冷,手脚经常凉凉的,一吃凉的就肚子疼,五心烦热、难以入睡、睡时烦躁易动等情况,坚持推拿效果很好。
摩腹
位置:肚脐周围,整个腹部。
方法:用手掌掌面在宝宝的腹部做顺时针环形摩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功效: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捏脊
位置 :后背正中,整个脊柱,从大椎至长强成一条直线。
方法:由下往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处5遍。
功效: 捏脊是不花钱的增强孩子身体的方法,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
宝妈们要注意,从下往上捏是补,从下往上捏是清。所以,给孩子捏脊的时候,如果孩子内热不是太大,从下往上捏5次即可。
3
注意一些配穴
特别要跟宝妈们强调一下,小儿推拿的时候取穴要灵活。
孩子身体比较弱的时候加上揉足三里。
揉足三里
位置 : 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外侧一寸。
方法:按揉足三里,左右腿各揉150次。
足三里是个补穴,揉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孩子有口腔溃疡的时候可以加上揉涌泉等等。
揉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屈脚趾时前掌心凹陷中。
方法:按揉涌泉穴150次,左右脚各揉150次。。
推拿注意事项 !
建议 :
?1、一天推拿1~2次,推拿建议做宝宝左手,推拿力度轻柔快,可用爽身粉当介;
2、给宝宝按摩时要用按摩油(植物油,橄榄油也可以),以免损伤宝宝皮肤,
3、宝宝年龄不同,组方中各穴位相同时间下的推拿次数会不一样;
4、中医贵在坚持,每天早晚坚持揉,长期坚持必能改变小孩脾胃状况;
Ps : 如果试遍以上方法还不奏效请及时到有经验的小儿推拿调理师或正规医院治疗,切莫在家独自折腾耽误孩子病情。
-End-
⊙责任编辑:王亮(微信号:1102009044)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693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从42岁开始阴道痒
下一篇: 妇科有异味有宫颈纳氏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