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男女体温差异与血液循环有关,你知道吗(人身体的正常温度是多少?)

佚名 2024-05-17 21:42:51

男女体温差异与血液循环有关,你知道吗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在同样气温中,男性更容易感到燥热而女性更容易冷。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31日报道,其实男女在体温上的差异是由血液循环、体型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女性更加容易散失热量

女性相对于男性更容易散失热量。雌性激素、偏小的体型、缺少肌肉和较缓慢的代谢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而女性较男性而言,有更高的表面积与体积比,这会加速热量的散失。但相较于男性,女性更擅长保持体核温度,这对女性有能力为胚胎提供一个温暖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体体温受血液循环影响

人类的血液循环是一个复杂精密的系统,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一名女性通常拥有4到5升血液,以每45秒一次的速度循环。人的心脏在一生中大约会输送超过2.5亿升血(相当于25个奥林匹克标准大小的游泳池),起着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女性的体温很大程度上受血液循环的影响,因此良好的血液循环对身体至关重要。女性在经期之前体内的铁含量会降至最低,体内铁不足将会导致多种红细胞的减少,进而导致体温的下降。

吸烟会影响循环系统

吸烟对血液循环也有着很大影响,人体血流量在吸烟之后会有明显减少。因此长期吸烟的人患中风、心脏疾病和癌症的风险会更高。其它血液循环不良的影响因素还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因此,那些经常手脚冰凉的人们都应当去医院做一下检查。

低温对女性的影响更大

虽然男女的血液循环在生理学上没有什么结构上的不同,但女性对血液循环变化的反应却更加强烈,她们更容易晕眩。在绝经期间,由于雌性激素的骤减,她们更容易潮热,也经常因血压变化而劳累抑郁。此外,女性的雷诺综合征的发病率是男性的9倍,这种表现为四肢等局部缺血的疾病带给女性的可就不只是微微不适了。

当然,血液循环也是可以改善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服用银杏保健品、平衡饮食、定期做骑行、游泳等有氧运动等。

人身体的正常温度是多少?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37.2℃),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7.3_38℃是低热,38.1_41℃是高热。

每日早晚、人体各个部位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可随性别、年龄、昼夜、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改变经常在正常范围内。

扩展资料: 体温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4-8时体温最高,其变动范围约在0.5-1℃之间。这种昼夜有规律的波动,是由于人们长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动、代谢、血液循环等相应的周期性变化所形成的。

而长期从事夜间工作者,周期性波动则出现夜间体温升高,日间体温下降的情况。

女性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轻度升高,排卵期较低,这种波动主要与孕激素分泌周期有关,女性的体内脂肪较男性为高这也应该是一个原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正常体温

你可能不知道“体温”对人体的重要性

体温代表人身体内阳气的充盈程度和功能状态,体温低代表机体寒冷,体内阳气不足或者阳气的功能状态不活跃,正如中医认为“气血遇热则行,遇寒则凝“,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体温低则血液循环就慢,而血液是给我们人体带来营养,带走“垃圾”的唯一载体。血液循环慢了,带来营养速度变慢,就会加速机体组织的衰老;带走垃圾的速度慢了,体内毒素代谢不掉,沉积以后引起自身中毒。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梅尼契柯夫说:

“疾病和衰老的根本原因就是自

身中毒”。自身中毒的危害:当

毒素进入血液,侵袭脏腑器官就

会造成器官的衰退加速。

人体温度降低

对人体到底有哪些危害?

01

对心脏的危害

我们的身体具有自律调节功能,心脏就是动力泵,当我们体温比正常体温低0.5℃的时候,为了保证身体各脏腑供血量,心脏就要加快泵血的速度,比体温正常的人的心脏至少每分钟多跳10次,一小时多跳600次,24小时多跳14400次,一年5256000次,10年就比体温正常的人多跳了52560000次。心脏就会越来越累,最后导致心脏负担过重而积劳成疾。另外,血液运行慢,冠状动脉的营养供给也就会相应减少,使心脏跳动缺少推动力,就会导致各种心脏症状产生,如出现胸痛、气促、乏力、心悸常提示心跳减慢、增快或不规则、头晕目眩、晕厥等现象。同时,血液运行慢,心脏细胞代谢的毒素不易排出,也容易导致各种心脏疾病发生。

02

对肾脏的危害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现代医学认为肾脏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保留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质,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如果肾脏长期处于低体温的状态,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尤其会减慢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造成尿素氮、肌酐、尿酸等余种代谢废物和毒性物质的沉积,从而造成各种肾脏疾病,常见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肾结石等,更严重者可能导致尿毒症。

03

体温降低

引起癌症高发

人体内不能及时排出和没能完全消化的各种代谢产物,就如同冬季下的雪。只要身体内温度适宜,四季如春并经络通畅,再大的雪也能融化。而且融化后的水在身体内就是血液,可以反过来重新被利用,重新营养我们的身体,没用的杂质则通过汗液、大小便及时排出体外。但是当我们身体的温度降低时,积雪无法融化,自然就在身体内形成淤堵,形成肿块。科学家发现,癌细胞对热的承受力远不如正常细胞,因此容易被杀死。癌症又称碞症。为什么癌症的伤口是最难愈合的?因为它不具备生长的条件。你见过岩石冻土上生长植物吗?你见过在寒冷的冬天,植物也能生长旺盛吗?体温降低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04

对胰脏的危害

胰脏是人体内唯一的一个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的腺体,是一个特殊的脏器,其分泌多种消化酶。胰岛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起降低血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等作用。长期处于低体温状态下,人容易得糖尿病,因为营养供给充足的状态下,胰腺就能分泌充足的胰岛素,而没吃饱时,胰岛素的分泌就不足,糖代谢的功能下降,多余的糖就存留在血管里,血糖就增高了。

05

对大脑的危害

人的头部要用人体25%的血液来滋养,是人体的“能量消耗大户”。脑细胞不能再生,所以比钻石还要珍贵。基础体温低,血液运行速度会变慢,头部供血、供氧不足,脑细胞就开始逐渐的衰亡。轻者头晕、记忆力下降、睡眠不好,重者会出现脑缺氧、脑供血不足、脑梗塞。长时间没有充足的血液滋养,就有可能引发脑萎缩、老年痴呆症等。

06

对肝脏的危害

血液循环减慢导致营养供应的速度减慢,肝脏吃不饱,这个人体“化工厂”的工作效率就打折扣了,代谢不掉的毒素堆积在肝脏里,脂肪堆积就会形成脂肪肝,堆积在血管里,就形成高血脂。胆固醇堆积在肝脏中就会形成胆固醇结石。另外,胆汁也是肝脏分泌的,肝脏功能减弱了,胆汁分泌紊乱,进而影响消化。由此可见,体温降低会导致脏腑机能出现一系列“多米诺骨牌”式的问题。肝为将军之官,肝脏功能减弱还会导致以下问题:

1、乳腺、妇科有问题及内分泌失调者,雌激素的主要成分是雌二醇。雌二醇完成任务后,要回到肝脏及时代谢出去。如果肝脏功能差,不能及时把雌二醇代谢出去,就会把它转变成雌三醇。雌三醇再回流到身体里,就会引起乳腺、妇科疾病及内分泌失调。所以肝脏不健康,才是乳腺、妇科疾患和女性内分泌失调的根源。

2、有结石者人体长结石,根源就是血液太脏了肝脏没能把血液里的毒素代谢掉,毒素排不出去,逐渐沉淀在脏器器官里,所以才长结石。

3、脸上有斑或有痘者,健康专家说,你的血液有多干净,你的脸就有多干净,人体70%的水是由肠道吸收的,肝是解血毒的,脸上长斑或痘,说明肠道和肝脏这两个器官都功能下降了。我们如果现在只做美容,好比在擦干净树叶,但树根在吸收毒素,斑或痘还会再长出来的。要想解决根本问题,就一定要从树根入手,也就是说一定要从肠道和肝胆入手。

07

对脾的危害

脾在中医中,脾(胰)主统摄津液,为津液生化之源;脾(胰)主调和,主统摄,主通利,主滋养,在体为脂肪,在窍为咽,在志为疑,喜温,喜甘。因此,脾(胰)脏功能减弱还会导致肌肉酸楚,四肢无力,懒言少语,胸腹燥热、胀满,咽干口渴等。

08

体温降低造成动脉硬化

如果体温下降这种情形长期、反复出现,就很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如果堵的是心脏冠状血管,轻者心肌缺血、心绞痛,重者心脏因大面积缺血而停跳造成猝死;如果堵塞在脑部血管,轻者头昏、头痛、肢体麻木,重者脑部长期缺血、缺氧,结果自然也是导致死亡。动脉硬化(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指的是血管内物质看起来似粥样的硬化、积聚、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壁增厚,使血管管腔变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心血管疾病,其规律是通常在青少年时期产生,在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

09

免疫力下降

以过敏为例,西医的阐述是过敏原如花粉、灰尘、霉菌、牛奶和蛋清等进入人体后,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就会制造出抗体来抗击过敏原。但是当身体寒冷和存在水毒之时,淋巴细胞力量微弱,无法制造出大量的能抵御抗原的抗体。因而抗原进入身体后使得机体只有通过眼泪、喷嚏、鼻涕、痰液、湿疹等反应来将多余水分排到体外,从而使身体温度上升,增强淋巴细胞的力量,以产生更多的抗体,抵御过敏原。所以,平日里体温较高的人应该是与过敏无缘的。

免疫细胞只有在体温处于36.8℃左右时才会勤奋工作,否则它将对侵犯人体的病毒和细菌“视而不见”,任其长驱直入。据科学统计体温每下降0.5度,免疫功能就下降如果体温降至35度,癌细胞和病毒会在此温度范围开始大量滋生。可见,当体温过低时,人体对外界的抵抗力是很脆弱的

10

导致肥胖

肥胖和体内脂肪的变化相比,体温才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因为体温上升1℃,新陈代谢率则会上升因,而不限制饮食也能轻易地瘦下去。此外,身体一旦变得温暖,水分就更容易排出去,臃肿的下半身和凸出的小腹也就很容易解决掉了。

11

体温降低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生长发育

每个人从母体内十月怀胎开始,胎儿的生长发育完全依赖母体的营养供应,孕妇的营养状况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就像一粒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里,自然长出健壮的小苗,种在贫瘠的土壤里,长出的苗则又细又弱。怀孕时母亲的血液就是胚胎生长的土壤,母亲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胚胎的发育。

体内寒气较重的母亲,在怀孕前就伴有痛经、腰酸、背痛、腿痛、颈肩酸痛现象的,或在怀孕期间贪吃寒凉食物的女性,孩子生下来自然就寒气重,容易出现黄疸重、湿疹、吐奶、腹泻、感冒、咳嗽、哮喘、过敏等症状母亲在怀孕前就有贫血、头晕、睡眠不好、便秘、腹泻的,或有节食减肥经历的女性,或在怀孕期间反应重、胃口不好、挑食的,孩子生下来自然也,就可能贫血,容易睡眠不好、夜惊、胆小、爱哭闹、自控能力差,易导致腹痛、腹泻、便秘、湿疹、感冒、咳嗽等。

寒重就会造成血液生成的减少,而血少、血虚的人本身身体内的热量就少,抵御寒湿的能力差,这样各种疾病就在孩子小的时候常常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只要没有治愈,很多病会陪伴孩子终生。

12

体温降低将导致血液生成减少

饮食是造血的原料。水谷精微经过脏腑的作用化生为血,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血之源头在于肾。只有消化、吸收的功能好,造血的原料才能被充分利用,骨髓才能充盈,造血的功能才旺盛,这就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重要意义。胃肠对食物的消化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将食物研磨粉碎,另一种是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成分进行生化分解。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685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