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9日讯 Yoshinori Ohsumi (大隅良典),是东京工业大学的名誉教授,因发现自噬的机制(细胞回收不需要的组分的机制)而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基金会的宣告中,是这么说的:他的发现开启了了解自噬对多个生理学过程的本质重要性的道路,如饥饿适应或感染应答。
自噬最初是在酵母上发现的,自噬的下调与很多机制相关,从化疗耐药乃至阿尔茨海默病中的amyloid-β积累。
Ohsumi的朋友--来自伦敦Francis Crick 研究所的Sharon Tooze说,此奖项是对这条很多人没听说过的重要通路给予巨大的肯定,强调了它对人类疾病,包括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性。
Ohsumi曾因为自噬相关研究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国际生物奖(International Prize for Biology)、2012年京都基础科学奖(Kyoto Prize in Basic Sciences)以及2006年日本学院奖(Japan Academy Prize)等。
Ohsumi在东京大学获得PhD学位之后,在纽约洛克菲勒大学Gerald Edelman实验室读博后,先是研究哺乳动物胚胎学,随后致力于酵母DNA复制研究。回到日本之后,他在东京大学建立了他自己的实验室,开始对酵母液泡的研究。
Maho Hamasaki是大阪大学医学系研究科的副教授,她说她的这位研究生导师获奖可谓实至名归:“他一心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并不是为了应用或者挣钱。他是一位纯粹的科学家。”
“我是因着对显微镜的热爱而开始研究的。”Ohsumi在2012年一个采访中说道,“液泡是光学显微镜中唯一能看到的细胞器,我经常观察它。我在显微镜下的观察,是我能够发现这些至今不为人知的液泡功能的主要原因。”
他说的那些未知的功能,正是自噬。
在一次开创性实验中,Ohsumi破坏了液泡的降解,观察到自噬体在细胞中的累积。正如诺贝尔奖新闻稿中所说,这个结果是惊人的!Ohsumi的实验证实了自噬在酵母细胞中的存在。但更重要的是,他有了一个识别和鉴定这个过程所涉及的关键基因的方法。
就在上个月,纽约科学院将Dr. Paul Janssen Award授予Ohsumi。Beth Levine在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研究自噬,他说自噬领域在此次诺贝尔奖公布前就认为Ohsumi的发现理应获得此殊荣。
“他无疑是做出了开创性的发现,阐述了我们称之为酵母自噬细胞生物学过程所涉及的分子机制,并且定义了这个生物学机制。”曾与Ohsumi合作的Levine说道。他认为这确实对了解人体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做出了巨大的影响。
Eiichiro Fukusaki在日本大阪大学从事代谢组学研究,近期与Ohsumi合作中,他说这位同事是真正享受科学的,一切只为了发现。“自噬十分适用于癌症代谢或其他疾病,但是Ohsumi教授对这些应用并不感兴趣。他一直投身于基础生物学。”
而在实验室之外,“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Hamasaki说,“他很友好,很随和…酒品也很好,幽默。他和任何人都合得来,有个人魅力。”
Tooze也赞同以上的观点,称Ohsumi为一个“绅士和出色的导师”。
在201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后的电话采访中(10月3日),Ohsumi说道:仍有很多的问题(有待探索)。以下是采访的节选。
记者:您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呢?
Yoshinori Ohsumi (后称YO):我收到了Thomas Perlmann(诺奖评选委员会秘书长)的来电。
记者:当时您在哪里呢?
YO:我在我的实验室。
记者:你的第一反应是?
YO:我听到,我是唯一一个!我非常惊讶。
记者:确实,因为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仅颁给单独一个获奖者,是十分罕见的。您对近日以来关于唯一一个获奖者的评论有何看法?
YO: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个惊喜,因为现在有这么多在自噬领域工作的人。
记者:自噬是一个很大的领域,但是并不是(一直都是个热门领域)…
YO:嗯。最近才是。
记者:对的,而且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您的工作。
YO:嗯,它发展的十分迅速。在我开始我的研究的时候,每年大概只有20篇或者不到的自噬相关文章发布。现在已经超过5,000篇了。这个巨大的变化是在大概近15年产生的。
记者:一个真真切切的爆发。
YO:实际上我是在27年前开始这个工作的。
记者:这个领域是个正确的选择。
YO:对,这是运气。酵母有着很好系统,而自噬是一个很好的课题。我们还有很多的疑问。现在我们的疑惑甚至比我刚开始研究的时候更多。
记者:这再次体现了酵母作为实验模型的潜力。
YO:是的。
记者:在酵母上您可以做的有很多。酵母和我们如此相似,您觉得惊讶吗?
YO:我相信这是因为细胞的基础功能从酵母到哺乳动物都是保守的,这是我的信念。但当然,液泡和溶酶体是不同的,然而我认为很多基础的机制一定是保守的。这正是我开展工作时的假设。
记者:听起来,您仍处在有点震惊的状态。
YO:是的,嗯。
记者:您12月将会到斯德哥尔摩获取您的奖项吗?
YO:是的是的。
记者:太好了,我们十分期待能与您见面,进一步谈话。
YO:没问题。
2016年诺贝尔奖揭晓仪式于10月3日起陆续举行。
2016年10月3日,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10月4日,三位美国科学家: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6年10月5日,让-皮埃尔·索维奇、J.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L·费林加,三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16年10月7日,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获得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
2016年10月10日,奥利弗·哈特、本特·霍姆斯特罗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6年10月13日,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得主: 不是针对谁,整个东亚的教育制度问题都很严重!10月3日,2016年诺贝尔奖开奖第一天,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进入21世纪,日本科学家获奖人数快速增长。包括物理奖8位、化学奖6位、生理学或医学奖3位,共计17位,平均下来差不多一年一位。
日本获得这么多诺贝尔奖项,日本的科研环境、评价机制以及经费保障等因素都功不可没。但对于日本的教育现状,以及整个东亚教育体系,中村修二(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表示担忧。
中村修二认为,亚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年轻人应该学习不同的事情。东亚国家现代的普鲁士教育体制阻碍了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害无益
因研发蓝光LED而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村修二于2015年1月在东京的驻日外国记者协会举行记者会,批评了日本的专利制度和整个东亚教育体系。
他抨击了日本的教育制度,称大学入学考试制度非常糟糕,中国和韩国也都如此,所有高中生的教育目标都是考入著名大学。他认为亚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年轻人应该学习不同的事情。
中村修二是个非典型的日本科学家:1. 出身普通渔民家庭,考试能力也平平,上了日本三流大学德岛大学;2. 他动手能力非常强:上午调仪器,下午做实验;3. 自学能力非常强:中村对物理学具有深刻的理解,但他完全是靠自学而来的。他读的德岛大学甚至没有物理系。这样的人在日本饱受压制,他对于日本教育制度的批评,也是言出有因。1东亚教育:效率低下,所有人都深受其苦
东亚的教育体制是比较特异的,经常是得到局外人的赞赏和局内人的诟病。日本的教育体制已经相对算这三国里比较宽松的了,有些国家就别提了,老师、学生、家长所有人都深受其苦。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659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多囊卵巢已检查过开了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