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工业4.0中,智能工厂是一大重要主题。“十三五”时期是智能制造大力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制医药企业业走向全球化的关键时间,更是制药业创新发展的阶段。
德国是最早推出推出“医药工业4.0”战略,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新一轮的工业转型竞赛。《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医药工业4.0”规划,该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10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10年期的行动纲领。
智能化:中国药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医药工业4.0中,智能工厂是一大重要主题,主要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和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十三五”时期是智能制造大力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制医药企业业走向全球化的关键时间,更是制药业创新发展的阶段。智能工厂的趋势,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落实将进一步驱动制药行业的创新发展。
近几年,医药行业政策密集出台,严格的质量要求和对药价的控制倒逼医药企业转型升级。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不少人表示药品市场的竞争将回归价值,未来将是药品质量的竞争。而随着新版gmp的实施,不少医药企业都在生产设备上进行了更新,有些医药企业已着手布局智能化工厂。
一旦技术平台形成以后,医药企业就能够做到生产环节智能化和规模化。如此一来,一个大的生产车间中可能并没有几个人,但却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制药过程中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智能化的设备也将用于药物提取,并通过动态、智能的方式进行提取,从而更好地联动和自动化生产。
有专家指出,未来的药厂将是智能化的中国制药企业。而如何开启制药行业的智能制造,建设智能化的中国制药企业,将现有的中国制药企业转变成智能化的中国制药企业,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避免智能化制药企业误区具体而言,智能化工厂的阶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以自动化及控制为主的设备层解决方案;第二层为人机界面和监控系统;第三层为生产管理解决方案。而在制药业的智能化工厂中,笔者获悉,应该实现八大关键技术。
主要包括企业物联网;生产设备智能化、工作站化/连续生产化;机器人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符合制药行业特点,满足gmp要求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互联网与智能化工厂的融合;数据的安全;制药智能化工厂的标准化。
目前,国内医药企业对智能化工厂还有几个误区。首先是柔性生产。该生产系统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使生产实现最大的柔性化,而自动化和信息化是实现柔性定制个性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据悉,国内的自动化项目有些号称4.0,但对柔性制造却没有实现。因此,医药企业不应只是按照自动化集成去理解,而是要真正领会生产模式变革的意义。
其次是数据追踪。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会产生很多数据,即所谓的大数据。医药企业要有利用这些数据对产品进行跟踪的能力,以了解产品的状态。医药企业不应只看技术实现的手段,不要去较真药品包装上的条形码,二维码还是其他哪个技术更先进,而更应该关注这些生产数据所支持的智能话生产的运作机制。
最后是优化设计。从产品开发逻辑上讲,产品设计决定了生产工艺,而生产工艺决定了生产设备。一些医药企业通常只关注到设备或软件,而往往忽视了方法或工艺,更不会去在意设计以及概念。一套体系化的产品设计理念和产品开发平台才是医医药企业业成功实现医药工业4.0转型最基本的前提。
结语:
在医药工业4.0时代,智能化工厂理念已逐渐渗透到制药行业。面对趋势,医药企业应从制造向“智造”转变,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正确理解智能化工厂的概念,避免误区。国内制药行业的智能制造,也要与工程系统、自动化技术、机器人、环保等相结合,从而提升我国制药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易车讯??日前,从北京市政府获悉,近日,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汽车产业体现在其以“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2.0升级版领域,在其中四个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的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规定智能网联汽车重点布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房山等区,建设世界级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孵化基地,力争到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智能网联汽车(L2级以上)渗透率达到80%。
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30%以上,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4到5个,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3%左右、力争15%左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3万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500个。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推动产业“换核、强芯、赋智、融合”,加快产业基础再造提升、产业链条优化升级、智能绿色全面覆盖、制造服务深度融合、区域发展开放联动“五个突破”,推进动力转换、效率提升、结构优化“三大变革”,实现高精尖产业质量、能量、体量“三量提升”,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
规划按2025年和2035年设定了目标。其中,2025年主要目标:以高精尖产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根基更加稳固,基本形成以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医药健康等为新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将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创新药等打造成为“北京智造”“北京服务”的新名片,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国产化配套比重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发展更加显著,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迈向更高层次。?
2035年远景目标:在全国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基本实现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首都特点的高精尖产业体系更加成熟,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保持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先进制造能力,广泛形成智能、绿色生产方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全面形成。?
其中四个特色优势产业分别为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智能网联汽车重点布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房山等区,建设世界级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孵化基地,力争到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智能网联汽车(L2级以上)渗透率达到80%,更多持续关注。
在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对于人工智能产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不少科技公司都陆续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实施战略布局,由于人工智能人才相对比较短缺,所以人才的争夺也比较激烈。另外,由于相关人才的数量比较少(研究生培养为主),而且培养周期比较长,所以人工智能人才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有一定的缺口。
未来人工智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智能化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会陆续普及应用,在这个大背景下,智能化必然是发展趋势之一。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将首先在互联网行业开始应用,然后陆续普及到其他行业。所以,从大的发展前景来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第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互联网当前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产业互联网将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来赋能广大传统行业,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必然会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第三: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职场人的必备技能之一。随着智能体逐渐走进生产环境,未来职场人在工作过程中将会频繁的与大量的智能体进行交流和合作,这对于职场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需要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相关技能的教育市场也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640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