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8日讯-百时美施贵宝pd-1单抗oppo近日在美国监管方面再次有所斩获,获得了fda授予的加速审评资格,最快有望在今年8月初被fda批准,作为结直肠癌的2线治疗方案。
施贵宝将要申请的适应症为错配修复基因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dmmr)或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high,msi-h)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既往接受过一线化疗方案治疗。美国每年新增13.4万结直肠癌患者,其中15%的患者存在dna错配修复功能缺陷,而5%的患者为微卫星不稳定型。错配修复(mmr)基因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看家基因,具有修复dna碱基错配功能,有利于维持dna复制高保真性,保证基因组的稳定性,降低自发性突变。微卫星序列,又称简单重复序列,是一些短而重复的dna 序列,一般由1-6个核苷酸组成,可连续重复20-60次甚至更多次。微卫星不稳定性(msi) 是指dna甲基化或基因突变致错配修复(mmr)基因缺失,从而导致微卫星重复序列长度的改变。二者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施贵宝消化系统肿瘤部门负责人ian waxman表示,这两种分子标志物为阳性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对传统化疗的敏感性较差,总体生存期更短,因此这部分患者更加需要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希望fda能够尽快批准oppo的结直肠癌适应症。
施贵宝此次递交的上市申请主要是基于名为checkmate -142的ii期临床实验数据,该临床数据于去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首次发表,随后又在今年的2月份补充发表了一部分数据。结果表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超过7个月,截止公布数据,74%的重度患者仍然存活,约半数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达到了12个月。此外,者的客观缓解率为31%,疾病稳定为69%。以上数据表明,oppo有望成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新疗法。
自去年施贵宝oppo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折戟后,这对于施贵宝是一项重要的利好消息。除了结直肠癌外,oppo联合yervoy (ipilimumab)作为转移性黑色素瘤一线治疗方案取得积极临床试验结果,此外,oppo能够显著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期。如oppo顺利获批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将有效推动oppo扩大美国市场,让施贵宝坐稳肿瘤免疫疗法领军者的地位。
什么是PD-L1、PD-1免疫疗法?
PD-1全称程序性死亡受体1,英文名字为Programmed Death 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为CD28超家族成员。以PD-1为靶点的免疫调节在抗肿瘤、抗感染、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存活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其配体PD-L1也可作为靶点,相应的抗体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PD-L1抑制剂工作原理
PD-L1全称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英文名字 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是大小为40kDa的第一型跨膜蛋白。正常情形下免疫系统会对聚集在淋巴结或脾脏的外来抗原产生反应,促进具有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增生。而细胞程序化死亡受体-1(PD-1)与细胞程式死亡-配体1(PD-L1)结合,可以传导抑制性的信号,减低T细胞的增生。
PD-L1/PD-1抑制剂工作原理
PD-1的代表药有:
默沙东的Keytruda(商品名:Pembrolizumab)是在美国第一个上市的PD-1抑制剂,作为二线疗法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目前在乳腺癌、淋巴癌、肺癌、肉瘤、肾细胞癌、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膀胱癌、血癌、前列腺癌和骨髓癌等领域都在进行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
PD-L1/PD-1药物Keytruda
百时美施贵宝的PD-1抑制剂Opdivo(药物名:Nibolumab),它于2014年获得FDA首次批准Opdivo进行治疗黑色素瘤患者人群。
PD-L1/PD-1药物Opdivo
PD-L1的代表药有:
Tecentriq(药物名:Atezolizumab)是第一个PD-L1抑制剂,也是第一个获批用于治疗该肿瘤的免疫治疗药物,它由罗氏研发
PD-L1/PD-1药物Tecentriq
Imfinzi是由阿斯利康公司研发的一种PD-L1抑制剂,在2017年首次获得FDA批准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膀胱癌。
PD-L1/PD-1药物Imfinzi
日前PD-1抑制剂(Opdivo、Keytruda)已经宣布于内地上市,这对很多患者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喜讯。但紧接而来的是,面对庞大的癌患人群基数,内地医院(或药房)是否能及时供应?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且免疫治疗药物何时纳入医保等问题也是目前癌患群体比较关注的问题,可病不等人。
世界级海港城-香港,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环境,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水平,香港综合肿瘤中心就是依赖如此优势,为更多有需求的患者提供与国际接轨的最新治疗方案及药物,在肺癌、大肠癌、乳癌等重大疾病治疗上有着成熟的临床实力,2015年香港综合肿瘤中心与维港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关系,通过维港健康可直接预约中心的肿瘤科专科医生,在医生诊断下患者是否适用PD-1/PD-L1免疫治疗更可直接获知,更可直接用药。
香港综合肿瘤中心作为亚洲第一家及香港唯一一家日间综合肿瘤诊治中心,提供优质和完善的一站式、跨专业癌症诊断与治疗服务,确保每一位患者均可以得到综合的专业意见和最适切的治疗方案。最新PD-L1抑制剂Tecentriq被批准适用于尿路上皮癌,据最新临床研究,在肝癌的二线联合治疗中添加Tecentriq,有积极进展。
对于大多数晚期实体瘤而言,生存期延长超过2.5~6个月才能被认为是有临床意义。PD-1抗体和PD-L1抗体在敏感人群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上述要求,发掘预测疗效的标志物和设计合理的联合免疫治疗将是近期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重点。由于PD-1抗体和PD-L1抗体作用机制的细微区别,以PD-L1抗体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可能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
近两年来,各行各业都受到COVID-19的冲击,国内创新药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靶点的研究与开发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药物研发竞争点之一,目前靶点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同质化,赛道竞争越加激烈,2022年药企在选择适合自己研发的靶点时,应瞄准国内最有潜力的“中国新”靶点。
?
回顾2016-2021年,短短6年,我国便已上市66款国产1类新药上市(化药和生物类似药),国内Ⅰ类新药受理数量逐年提高;其中,2020 年申请受理数量相较以往增幅最大(增长 ?83%),反映出 CDE 效率和市场活跃度的大幅提升;2021 年Ⅰ类新药申请受理数量保持增长,申请受理数量同比 2020 年增长 68%,合计达到 1379 件。
?
药融云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
在2016-2021 期间合计受理新药(1649个)涉及的靶点有 520 个;其中新药靶点同质化严重,前 6% (30) 的靶点涉及 41%(681) 的新药,在这些热门靶点,过半的靶点都与抗肿瘤靶点有关,其中神经系统用药、免疫调节、感染类、消化系统用药这四大领域相关靶点占比较大。
?
从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中得知,2016-2021期间国内新药涉及靶点top30,仅6%的靶点受理新药数量为41%。其中热门靶点扎堆,赛道拥挤,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在2022年甚至未来急需发现“中国新”靶点。
赛道为先,靶点为王,需要拒绝同质化,找寻出研究价值更大,市场前景更优的靶点信息。
?
药融云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
拒绝同质化扎堆 寻找“中国新”靶点
“中国新”靶点的意义:用全球药物研发 IND 以上的靶点除去中国药物 IND 以上所涉及的靶点,得到的就是“中国新”靶点;
靶点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药物处于 IND 以上阶段,即在成药性上获得了一定的验证;排除国内在IND以上药物涉及靶点,即国内还没有该靶点的药物处于 IND 以上阶段;排序后,得到“中国新”靶点中的热门,研究价值更大;市场前景更优。
现代药物研发,源于靶点的选择,快速寻找到“中国新”靶点才是未来药物研发企业的发展趋势,,目前针对这些中国一类靶点白皮书总结了一些“中国新”靶点数据如图,药企可结合自身条件(方向、实力)等选择最优的靶点。
药融云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
药融云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分析选择2022年国内最具有潜力“中国新”靶点,再利用当前政策鼓励创新,拒绝盲目跟风热门靶点,提倡差异化创新等,结合公司自身的战略适配性,选择有价值,市场前景更优的靶点信息进行深一步的研究。
赛道为先,靶点为王,拒绝同质化、跟随政策创新和2022年国内最具有潜力“中国新”靶点,解决“新药研发进度赶不上市场发展速度”的问题,面对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率先上市的一批药品大概率有更高的市场份额。
通过中国“新靶点”结合药融云数据库准确、高效、快速的掌握新靶点的信息、全球药物研发不同阶段占比、申报、专利、处方工艺、原料药用量、市场信息等等,查询针对这些靶点开发的主要领域、市场、专利、原料药等信息,再通过流行病学数据以及与公司自身的战略适配性,来选择靶点进行深一步研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619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怎么知道是否怀孕
下一篇: 胎芽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