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若长时间放任不管的话,很可能会因血压过高而导致脏器功能严重受损,并且很容易诱发其他较为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一定要提高重视,积极进行病情控制,尤其是一定要掌握正确的降压药服用知识,以免因服药不当而造成身体健康严重受损。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降压药服用过程中务必要避开的五个常见误区。
1、血压没有升高就不必吃药
很多人都会认为,只有当血压过高时才有必要服用降压药,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服用降压药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前对血压进行合理控制,以免因血压波动而对人体健康造成过大危害。
如果总是等到血压已经升高后才想起来服药的话,是无法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
2、长期服用降压药会损害肝肾功能
所有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都是有可能产生一定副作用的,不过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要因此而选择私自停药。
因为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来说,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的过程中,都是会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尽量使副作用降到最低的。
如果仅仅因担心副作用问题而拒绝服用降压药的话,反而更容易因血压波动而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这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3、降压药应经常更换
部分高血压患者会认为经常更换降压药种类可以有效降低耐药性,从而获得更好的血压控制效果,这种观点是非常不科学的。
因为根据病情状况的不同,高血压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的。
医生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会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降压药,私自更换或混合服用降压药的做法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
4、服用时间
很多人都认为降压药和普通药物一样,只要在饭后及时服用即可,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实际上,降压药的服用时间需根据降压药的药效时长以及患者的血压波动状况共同决定。
一般情况下,对于每日只需服用一次的降压药来说,服用时间最好安排在早上睡醒后。
而对于每日需服用两次的降压药来说,服用时间则最好安排在早上睡醒后和下午2点~3点之间。
5、服用降压药等同于万事大吉
血压会随着情绪波动和人体活动随时发生改变。所以即使已经按时服用了降压药,也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远离烟酒、维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疲劳、清淡饮食等,否则依旧是有可能发生血压过高烦恼的。
以上是降压药服药过程中需注意避开的五个误区介绍。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对于此类知识务必要提高重视。
如果有养成错误的服药习惯,一定要及时予以改正,以免因此而影响病情治疗。
此外,在按时用药的同时,最好能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好习惯,这对于监测血压控制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
据“健康日”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心脏协会数据显示,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有不到三成人能做到有效控制血压。而在我国近2亿的高血压病人中,知晓
率、控制率更低。临床上,我发现不少患者都存在用药误区,比如“难受了吃药”、“老担心副作用”、“服药时间不对”等,血压老是控制不好的人,不妨看看自
己是否属于以下几种情况。
误区一:难受了才吃药。有些病人把降压药当成止疼药、止咳药这样的“对症药”,出现头晕、头痛才会吃药,这种做法很危险。临床上,很多病人没有
明显症状,但高血压对健康的威胁并不会就此消除,因此,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即使没有症状也要吃药。此外,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但不利于血压稳
定,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误区二:跟风吃药。我曾遇到一个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的高血压患者,听朋友说β受体阻滞剂降压好,就自己买了吃,结果引起哮喘发作。患者本身心率就
慢,吃药后心率只有每分钟40来次,非常危险。还有些患者不去看医生,自己到药店买药吃,或是看身边人吃什么自己也吃,还有些人喜欢打听偏方、买降压帽、
戴降压皮带,这些做法都会延误病情。高血压是种“有个性”的病,每个人血压水平、危险因素、伴随的其他疾病都不一样,治疗方案也不相同。因此,选什么药、
怎么吃都需要医生具体指导,不能自己擅自做主。
误区三:来回换药。有一些患者不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而是自作主张换来换去,结果导致血压波动,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其实任何药治病都有一
个过程,降压太快的并不一定是好药。有的降压药作用比较温和,从服药到理想平稳控制血压一般需1周时间,在此期间不要来回换药。
误区四:老盯着副作用。很多老年朋友对说明书上的副作用特别上心,并会因此排斥吃降压药,或改服其他所谓“没有副作用”的中药。其实,副作用只
是对一些特殊患者或特殊情况做出的“特别提示”,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有时候药用得好,副作用也能成为治疗作用。比如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二氢吡啶类药
物,在降压的同时可能会使心率增快,引起心悸等副作用。但如果患者用药前心率过缓,则副作用可能转化为有利作用。
误区五:用药时间不对。血压会根据时间不停波动,因此,吃降压药要讲究“天时”。很多人早上起床后血压容易出现高峰,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
这类患者,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把降压药吃上,但很多人偏偏喜欢晨练完,或者吃完早饭再吃药,很容易导致意外。建患者每年春夏、秋冬季节交替时做两次24小时
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只有量体裁衣,才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
误区六:服药不测血压。测试降压药有没有效果、药量是否合适,不仅要观察症状是否减轻,更科学的方法就是每天测量血压。高血压病人每天要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每天早晨起床后测量比较准确。
血健康人才会健康,如果连所有营养和能量的来源都有问 题,那我们还能相信自己是个健康的人吗?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医学有一句名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病源于血,病从血治。"因此,无论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治疗还是保健角度出发,我们都要改善和恢复血液的生理功能,降低血粘、活血化瘀、血气通畅、使血液健康起来,这样各组织和细胞才能吐故纳新,富有活力,这才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根本所在。
康兴半导体激光低频治疗仪,利用激光能量的生物刺激作用于鼻腔粘膜,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和微循环起到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配合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疗,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走出高血压病用药误区的原因,关于走出高血压病用药误区的相关知识。
贾九玉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需要规范治疗
,但有些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用药时却采用一些错误的方法
,那样将会导致严重后果。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高血压病治疗的误区
:
凭自我感觉服药患者平时不测血压
,仅凭自我感觉服药
,感觉无不适时少服或不服
,一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就加大药量。实际上血压不稳时
,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另外还有些患者血压虽然很高
,平时却无自觉症状
,因此很少服药或不服药。这种不测血压地盲目服药
,不仅不能稳定控制血压
,还可使病情恶化
,并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不坚持服药有些高血压患者经药物治疗一段时间
,症状好转
,血压降至正常后
,便认为高血压已经“治愈”而自行停药
,结果时间不长血压又升高了
,于是不得不再用药降压。这种血压降低
-升高
-再降低
-再升高的反复过程对人体的危害很大
,不仅能促使病情恶化
,而且还会导致机体产生耐药性
,不利于进一步治疗。
降压过快有的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
,常常擅自增加服药剂量或使用作用较强的降压药
,以使血压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降。但如果降压过快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并会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
睡前服药有些高血压患者喜欢睡前服用降压药
,认为这样治疗效果会好些
,其实
,这是一种误解。人在睡眠后
,全身神经、肌肉、血管和心脏都处于放松状态
,血压比白天下降
20%左右。如果睡前服药
,两小时后正是药物的高效期
,这样就会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
,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
,阻塞脑血管
,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不按医嘱服药高血压按其病情及其它器官的损害情况可分为三期
,各期高血压的治疗用药都有所不同。有些人患高血压病后
,不按医嘱服药
,而是按照别的治疗高血压的处方用药
,或者偏信广告中的一些药物。这样
,势必出现治不对症、药不对病的情况而延误疾病的治疗。
所以
,为了有效地控制血压
,减少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时
,必须严格遵照医嘱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来源:777健康网)
随着我们现在生活中水平的提高,我们现在患上高血压的人群也是越来越多了,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怎么降血压是非常关键的,很多人对于降血压药物都是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降压药物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
部分的高血压患者都是认为,降压药用得太早的话就是会导致用药无效,所以趁现在症状不是很重,就是不需要用药,这种想法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在血压升高之后,我们的心、脑、肾等多个器官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血压控制得越早,越能预防靶器官受到伤害,其远期的预后越好。如果等到并发症出现,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后悔莫及了。
降压药物影响肝肾功能
而且有些人认为降血压的药物是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反应,所以是不敢应用,实际上,有的人群在服用了降压药物之后确实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反应,但是相比高血压的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而言,服用降压药物的获益更大。
去医院复查时停止服用降压药物
很多的高血压患者在去医院复查之前都是会停止服用降压药物,认为停药之后血压测量的数据是会更加真实一些,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降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医生更关注服药后血压水平,因此,无论是否去医院就诊,均应按时服药。
长期用药可产生耐药性
现在也是没有任何证据能显示长期服用一种降压药是会出现耐受性而导致疗效的下降,所以在血压的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我们不要自行换药,以免因血压波动导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看了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也是很好的知道了降血压吃药的一些误区了,我们在生活中是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一些药物,而且是要避免进入选用药物的误区,大家一定是要结合医生的建议来选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614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怀孕12周出现子宫息肉出血
下一篇: 睾酮较高有滴虫性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