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生活当中,高血压的发病概率越来越高,其主要表现就是血压升高到正常值以上。对于不少人来说,高血压只需要检查血压就行了。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高血压这种病症是比较复杂的,它和多种疾病及器官都有所关联。
所以在做检查时,除了要检查血压之外,下面几个指标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测定,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排查问题。
1.肾功能测定
肾功能测定主要检查的就是患者的肾脏功能是否健全,比如说对尿蛋白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进行测定,都是常见的肾功能测定方法。
对高血压来说,肾脏功能受损是其最主要的一个并发症,所以高血压患者平时一定要定期的进行肾功能测定,这样也可以帮助自己较好的了解自身病情。
而对于继发性高血压来说,其原发病症就可能是肾病,这个时候就需要先对肾病进行治疗,才能够使血压水平慢慢恢复正常。
2.血糖水平测定
血糖水平测定指的是对高血压患者的血糖浓度进行测定,这一指标是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为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自身患糖尿病的几率相较于正常人来讲要高上数倍。所以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检查时,还需要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由此而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心脑血管患病几率。
3.血尿酸测定
在不了解尿酸的时候,不少人认为尿酸是尿检过程当中的一个指标,而这显然是一个错误认知。尿酸是通过血液检查来测定的一项指标,通过对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进行监测,能够判定其是否存在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代谢性的疾病,在发展到某种程度时会使人体的代谢功能及血管受到损伤。
而且这种病也极易引发高血压,甚至给肾脏功能造成不利影响,所以要判定高血压患者是否属于有高尿酸血症所引发的继发性高血压,然后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治疗。
4.血脂测定
通过对患者的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进行测定,能够较好的评估患者患有高血脂的风险。如果患者本身就是高血脂患者的话,他们不仅面对着血液粘稠的问题,再加上高血压的影响,会使血管的病变几率提升。
5.心电图检查
在临床检查过程当中,心电图检查是一种常规性的检查方案。通过这一项检查,能够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测定。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他们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发病人群,所以应当定期的了解自身的心脏状况,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6.胸片检查
胸片检查是借助于医学影像的方式来进行的一个检查项目,该项检查能够对心脏的加大状况以及不同程度的发展变化予以测定。
对于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人来说,其心脏负担也会随之而增大,由此容易导致主动脉扩大或损伤,进而诱发左心室心肌肥厚等症状。
这些疾病一般不会外显到身体上,所以需要通过医学影像来进行测定。
综上所述,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它本身的危害性并不大,但是却容易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所以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检查时,除了监测其血压水平之外,还需要进行上述6种检查,这样能帮助患者更好的评估自身的身体状况,由此采取针对性的治疗,确保其身体健康维持在较好的状态。
高血压通常可怕,根本原因是它的一系列病发症,之中头顶部病发症更加较为严重,例如脑梗,及大伙儿平时所说的“脑梗”,是由于脑内毛细管突然开裂或因毛细血管堵塞导致血没法流入头部而导致头部危害的一组症状,包括出血性和脑栓塞卒中,别称脑血栓、脑梗塞。脑血栓是中老年血压高患者一种常见的较为严重脑内病发症。指非创伤脑具体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常因用力或情绪激动等因素造成,病发大幅度、病状风险、死亡率尤其高。
血压高前期多无明显症状,也可产生头痛、头晕目眩、乏力、颈部绷紧、心慌胸闷、出鼻血、眼睛视力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着病况提升导致心、脑、肾、视网膜肺动脉等靶器官伤害时,可产生相匹配的症状:心脑血管病伤害、脑危害、肾伤害、肾危害。
高血压后半期血压范围常持续在较高品质,并随着脑、心、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具体表现。这类位置损害可以是高血压马上伤害造成的,还能够是间接性的依据加速心肌梗塞症状导致而发生的。这类靶器官损害的前期可以没有症状,最后导致作用问题,乃至造成衰落。
倘若高血压导致脑伤害后,可导致短暂性脑血管痉挛,使头痛、头晕目眩加重,一过性眼睛失明,半侧人体主题活动无效等,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以修补,还能够造成脑血栓。对心的伤害先是心脏肥大,后造成左心衰竭,可产生心慌气短、喘气、干咳嗽等症状。当肾脏损伤后,会发生夜间小便量提升或小便次数提高情况,较为严重的过程中会导致慢性肾衰而造成尿少、无尿、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经常有朋友会问,为什么很多高血压患者的尿酸也高?高尿酸血症或痛风,与高血压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关于这个问题,2020版《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实践指南》就告诉我们:高血压,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第一大共患疾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约47%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高尿酸血症。毫无疑问,高尿酸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一说,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如何相互促进,共同危害我们的 健康 ;以及,同时存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治疗上,有什么讲究。
尿酸在机体中的形成,与嘌呤有关,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摄入高嘌呤食物、大量饮酒、嘌呤代谢相关生物酶的缺乏、内源性嘌呤生成过多、肾脏功能下降等,都可以造成血尿酸水平的升高。
血液对于尿酸盐的溶解度是有限的,当尿酸盐的浓度超过420umol/L时,尿酸盐就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从而形成痛风石与尿酸性肾结石等。因此, 在正常饮食的条件下,非同一天,2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若男性的检测值均超过420umol/L,或女性的检测值均超过360umol/L,就可以被定义为“高尿酸血症”。
流行病学的观察数据,很早就发现了,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之间的密切关联。应该说,全世界范围内的医学专家们,都一致认为, 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言之就是, 血尿酸水平越高,高血压的发病率就越高 。一项针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群的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每升高1umol/L,高血压的患病率会增加0.3%。与之相呼应的另一项meta分析研究,医学专家归纳出:血尿酸水平每升高60umol/L,高血压的发生风险会增加15%~23%。
事实上, 高尿酸血症不光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还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总体风 险。一项老年性高血压研究当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明显高于不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研究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心房颤动、肾功能衰退等,都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明显增加高血压患者的全因以及心血管死亡风险。
既然,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可以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那么,把尿酸给降下来,高血压可以得到缓解吗?
有医学研究表明,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进行降尿酸治疗,约6周后,就可以观察到血压水平的明显下降。 而也有观察发现, 对于高血压合并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而言,降血压的同时也进行降尿酸治疗的患者,其血压控制程度,要好于那些只降血压而不控制尿酸的患 者。
然而,最新的研究认为,降尿酸治疗,未必能够显著降低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这是因为,血尿酸在高血压的不同阶段,其发挥的作用与机制有所不同。有医学专家提出, 对于肾功能正常并且高血压尚处于早期的患者而言,降尿酸治疗降低血压的效果会比较明显 。而对于慢性高血压以及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降尿酸治疗的降压效果,则不那么显著。
这也提示我们,不要等到其他降压药效果都不好时,再寄希望于通过降尿酸来降压,那时,往往效果也不会好。 而应该,在发现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的早期,就及时地进行治疗干预 。
前面,我们说到的,主要都是高尿酸血症给高血压所带来的问题。其实,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是相互作用,共同危害人体 健康 的。高血压,也可以加重高尿酸血症。
医学观察发现, 合并有高血压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其发生痛风的概率,高于不合并高血压的 患者。而高血压的存在,还可以增加痛风急性发作的频率。此外,肾脏是高血压的重要靶器官,高血压可以造成慢性肾脏损伤,而机体内70%的尿酸需要通过肾脏来代谢,因此,高血压可以通过影响尿酸的排泄,导致血尿酸的升高。
所以,并不只有降尿酸,可以帮助控制血压;控制血压,其实也有利于降尿酸。因此, 当同时存在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时,治疗应该做到“双管齐下,协同并进”。
临床上,无论是高血压还是高尿酸血症,其治疗药物的种类都不少,作用机制各异。因此,要想同时控制好血压和血尿酸, 用药的关键原则就是:优先选择可以帮助降低尿酸或不影响尿酸水平的降压药,以及能够帮助降低血压的降尿酸药物。
常用的降压药有5大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实践指南》当中,特别指出, 利尿剂(氢氯噻嗪)、β-受体阻滞剂(XX洛尔)以及某些钙离子拮抗剂,可能会抑制肾脏对于尿酸的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因此,需要避免使用。 而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以及硝苯地平等钙离子拮抗剂,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 。其中, 氯沙坦降尿酸水平的效果是尤其显著的 ,这些药物,推荐用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
临床上,降尿酸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增强尿酸分解、碱化尿液等机制,发挥作用。被患者使用较多的,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比如,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以及,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比如,苯溴马隆。研究发现, 别嘌醇、非布司他以及苯溴马隆,都在降尿酸的同时,还具有控制血压的效果。对于心血管总体风险较高的患者,优先推荐使用别嘌醇进行治疗。
事实上,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药物以外, 生活方式的干预,也是可以同时帮助控制血压和血尿酸的手段。 主要是在饮食方面,限制饮食中盐、总热量的摄入,控制食物中嘌呤的含量;鼓励多饮水,多摄入新鲜蔬菜以及果糖含量少的水果;戒烟、限制饮酒,以及规律地开展运动锻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614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阴道炎会引起阴道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