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肺癌的典型影像学表现,怎么检查这个病(肺癌是如何诊断的?)

佚名 2024-05-14 04:24:47

肺癌的典型影像学表现,怎么检查这个病

一、肺癌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1.分叶征

病灶边缘凹凸不平呈分叶状。这是由于癌细胞分化程度不一致,各部位生长速度不同。在支气管、血管进出病灶处往往呈现凹陷,大约70-80%具有分叶征的肺部结节是恶性病变。

2.毛刺征

病灶边缘不同程度可见细短毛刺,棘状突起或锯齿状改变,常见于病灶和正常肺组织相交面。此为肺癌的常见征象,发生率约为80%-85%。肺癌的毛刺为短毛刺,需要与结核及慢性炎症的长而稀疏毛刺(长毛刺)相鉴别。

3.胸膜凹陷征

位于肺周围的病灶与脏层胸膜之间的条形影像改,导致胸膜凹向病灶方向。常见于肺腺癌,原因是由于肿瘤的纤维化收缩所致。

4.空泡征

病灶内小灶透光区,一般直径小于5mm,空泡区域是未被癌细胞占据的肺组织或细支气管,也可能为坏死排空后的表现。

5.细支气管充气征

细条状直径约1mm的空气密度影,或呈小泡状(小于1mm)的空气密度影,见于连续数个相邻的层面上,是为扩张的细支气管,多见于肺腺癌。

6.空洞

是指大于5mm的圆形或类圆形空气样低密度影,在肺癌影像出现的概率低于10%。肺癌的空洞壁厚薄不均,内壁凹凸不平,空洞呈中心性或偏心性发生。空洞多数系肿瘤组织坏死液化物与支气管相通,排出后形成。有文献报道当空洞壁厚度小于1 mm时,全部结节均为良性;空洞壁厚度5~15 mm时,约有51%的结节为良性、49%的结节为恶性;空洞壁厚度大于15 mm时,约有95%的结节为恶性。

7.血管聚集征

具有血管聚集征的病灶肺癌的概率达到65%左右。它是指周围的微小血管向病灶聚集,血管在病灶边缘中断或贯穿病灶。血管聚集征的出现与肿瘤内成纤维反应,肿瘤的供应血管增粗等因素有关。

二、肺癌怎么检查出来的

1.肺癌检查之痰找癌细胞:痰找癌细胞是一种便当、快捷的非创伤性检查,易于推行应用。一旦痰中找到癌细胞,诊断就能够确立,因而具有确诊价值,肺癌检查特别适用于生善于肺中央部位肺癌的早期诊断。痰的质量及其送检时间直接影响癌细胞检出率。最好选用清晨漱口后第一口从肺深部咳出的痰液,并于1小时内检查。含血液的痰液更好,防止送检脓性痰,重复送检可进步阳性率。

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癌检查特别适用于痰找癌细胞阳性,而胸部CT阴性时,此外,关于肺门左近病灶诊断率比拟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配合细针穿刺、X线引导下肺活检等能够进一步进步阳性率。

3.低剂量胸部螺旋CT检查:肺癌检查能够发现常规胸片不能发现的微小病灶。国外一些研讨提示,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能明显进步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肺癌检查经过手术治疗,患者多数能取得治愈,长期生存。特别应留意CT上的毛玻璃样病灶和小结节样病灶,比照以往胸片可能意义更大。新呈现的胸部CT上的异常阴影,应进一步做下列检查或随访,以扫除肺癌的可能性。

三、常见的肺癌的治疗方法

一、手术疗法:手术疗法的目的是,彻底切除肺部原发癌肿病灶和局部淋巴组织,并尽可能保留大量的健康肺组织。各型肺癌如病灶较小,原发肿瘤局限在支气管肺内,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病人的全身情况较好,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50%。

二、放射疗法:放射治疗是局部杀伤癌肿病灶的一种手段,在各型肺癌中未分化小细胞癌对放射治疗为敏感,次之为鳞状上皮细胞癌,腺癌和支气管腺癌敏感度更低,多数肺癌病例在明确诊断时病变范围已较广泛,出现远处转移或因全身情况不良等情况,不适于施行手术治疗者应考虑放射治疗,或抗癌药物治疗以改善症状和延长寿命,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病人,单纯放射治疗3年生存率约为10%,5年生存率则降到3%。

三、化学治疗: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90%以上的肺癌需要接受化疗治疗。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无论早期或晚期均较肯定,甚至有约1%的早期小细胞肺癌通过化疗治愈。化疗也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缓解率为40%~50%。化疗一般不能治愈非小细胞肺癌,只能延长患者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

四、免疫疗法:癌肿病人常呈现免疫功能抑制,而且免疫功能愈低,预后愈差。应用免疫疗法作为治疗肺癌的一种辅助措施,可能有助于机体对癌肿的抵抗能力。非特异性免疫疗法有应用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转移因子、干扰素等生物制品或左旋咪唑等药物以激发人体免疫功能。

四、肺癌中晚期最多活多长时间

专家表示,虽然已经有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但是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丝毫不影响人们想知道答案的这种心理。肺癌这种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最好的,肺癌中晚期是由于癌细胞发生扩散、转移,导致肺癌发生癌变,从而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另一方面,一般情况下肺癌早期是不容易被发现的,一旦发现往往就是中晚期了,因此很多患者都很担心肺癌中晚期能活多久,其实肺癌中晚期能活多久,这是与很多的因素都分不开的。

肺癌中晚期患者的存活率,取决于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法是否得当,病人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治疗后有没有很好的护理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患者也不要因为肺癌中晚期纠结能活多久这个事情影响自己的心情,只要你选对医院,选对治疗方法,再活一二十年也没有问题,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果肺癌发展到中晚期,这时候很多治疗方法都不太合适中晚期肺癌患者了,而对于肺癌扩散还能活多久,还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及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来决定,而不是说肺癌一扩散就意味着死亡,像肺癌这种疾病,肯定是及早查出,及早手术,及早放化疗才能彻底治愈的。一旦在肺癌中晚期才查出病情,那么,生命的存活时间就非常短暂了。

一般来说,肺癌中晚期是很容易扩散的,一旦扩散,基本上只能存活半年,如果还没有扩散,至多可以或3-5年。肺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病与吸烟、大气污染、职业因素、以及肺部疾病,其中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大气污染包括工业污染、雾霾、火灾等空气污染,有一些职业在工作中常接触与肺癌发病相关的一些物质,如石棉、砷、铬等,也会增加肺癌发病的危险。肺部的一些慢性疾病如肺结核、矽肺、尘肺等,这些疾病均可与肺癌并存,这些病例中肺癌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肺癌是如何诊断的?

肺癌发现大概有两种途径,一是主动体检筛查,一般没有什么症状,通过胸部CT检查排除、或发现,二是出现咳嗽、咳血丝等症状后医生让做胸片(有可能遗漏、发现问题需要再次CT等缺点)、或者胸部CT检查,所以胸部CT是肺癌首个检查项目。


如果胸部CT发现肺部肿瘤,边缘毛刺、分叶状、支气管中断或者气泡征、胸膜牵拉、胸腔积液以及肿块较大等征象高度怀疑肺癌时,需要定性诊断。

临床查体是少不了的,体重变化、体力状态、浅表淋巴结有没有肿大(重点锁骨上)、呼吸音情况等等。中央型肺癌多用

支气管镜检查、活检,CT引导下经皮肺部穿刺活检中央型(少用)、周围型肺癌都可以。如果有胸腔积液也可以胸水里找癌细胞,痰液也可以,属于细胞学病理检查,意义次于组织学检查,阳性发现率太低。有些病情很晚,体表发现转移灶时,也可以活检、穿刺这些转移灶来确定肺肿瘤性质。必要时胸腔镜、纵膈镜、超声内镜等检查。

取到肿瘤组织后进行病理学诊断。常规染色后形态学诊断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等,如果只是提示恶性征象,不能确定种类,就需要免疫组化来鉴别。免疫组化有些项目还可以提示肿瘤的恶性度。

当肺癌确诊以后,制定治疗方案就需要全面检查、TNM分期。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血凝、D-二聚体、肿瘤标志物、心脏超声、肺功能等检查,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能否耐受各种抗肿瘤治疗。肺癌易发生肝脏、脑、肾上腺、骨的转移,头部、胸部、上腹部增强CT检查,全身骨核素扫描,头部最好是增强磁共振检查。

PET-CT对于癌症分期应该是最好的,但是费用太大,一般情况下不推荐,小细胞肺癌如果考虑手术时必须要PET-CT检查。

肺癌治疗后复查方法基本上还是分期哪些手段,以指南、共识推荐进行。

X线与CT哪种查肺癌最精确?

X线胸部摄片查肺癌:
X线只作为肺癌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针对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癌以及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患者X胸片的表现各不相同。
1.中央型肺癌:
表现为靠近肺门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可有毛刺或分叶;肿瘤转移至肺门或纵膈淋巴腺,可出现肺门增大、气管分叉角度异常;伴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时,形成反“S”征;不完全阻塞时可出现局限性肺气肿。体层摄片可见支气管管壁增厚、狭窄、中断或腔内肿物。
2.周围型肺癌:
局限性小斑片、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影,边缘可呈分叶状,常有毛刺,可有肺门淋巴腺肿大;癌性空洞(壁厚、偏心、内壁不规则、凹凸不平、继发感染时可有液平)。
3.细支气管肺泡癌:
间质型(类似于网状阴影)、孤立结节型、肺炎型、弥漫结节型(两肺大小不等结节)等。
为了更确定肺癌的诊断,临床上需要多种检查结合临床症状才能确诊肺癌,肺癌的另一检查方式CT查肺癌。
推荐阅读:【咳血是怎么回事要做哪些检查 肺癌临床检查选CT还是PET-CT】CT查肺癌:肺癌的CT检查在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定位、定性方面均为目前影像学检查的最佳方法,也是胸部疾病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目前认为肺癌的CT检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X线检查。CT扫描通常对肺泡癌、腺癌的检出率较高,对结节长在支气管内的鳞癌则比较“迟钝”。CT检查还可以作为筛查肺癌病人是否需作纵隔镜检查,使大约70%的患者避免接受纵隔镜检查。目前螺旋CT对病灶大于3mm者多能发现。它对转移癌的发现率比普通断层高。

怎样确诊肺癌?

诊断肺癌的方法有很多种。大体来说基本上分为影像学诊断,血液检测诊断和病理学检测诊断三大类。影像学的诊断是指通过胸部CT等检查明确肺部存在肿块或者病灶,并通过影像学的表现来初步判断病人患癌的可能性。

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手段包括胸片、胸部CT、胸部磁共振,以及胸部的PET-CT检查。胸片由于分辨率低,目前只能作为一种初筛的检查手段。胸部CT的检测效能要比胸片提高20%以上。因此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影像学手段。

由于肺是一个含气的脏器,所以使用胸部的磁共振检查,它的检测效能也没有胸部CT的那么高。

而PET-CT是目前临床上最为有效的肺部肿瘤检查手段,但是因为价格高,有一定的同位素辐射,因此PET-CT只用做确认性的进一步的诊断方法。

血液学的检测主要是指抽血检查血液里的肿瘤标志物。比如说血液中的CEA也叫癌胚抗原。当血液中的CEA升高,而且胸部影像学检查有肺部病灶的时候,可以综合判断,这种患肺癌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病理学的诊断往往是指通过气管镜或者经皮穿刺活检进行组织学的病理检查,这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影像学的检查高度考虑肺癌可能也可以直接进行手术,在手术中进行病理学的确认。

肺癌最终的诊断标准是病理,所以,如何取到病理组织就是诊断肺癌的关键,其它检查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手段。

一、CT检查

CT作为发现肺癌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在肺癌的诊断中意义重大。CT可以发现肺部的肿瘤,并确定肿瘤的大小、部位以及和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为后续的进一步检查提供依据。

二、PET-CT检查

作为核医学检查,PET-CT能进一步对肺部及全身可能存在的肿瘤病灶定性,恶性肿瘤可以表现出异常的核素浓聚,从而区别良性肿瘤,但PET-CT只能做出进一步的判断,还不能取代病理的价值。

三、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可以进入到大气道,发现生长在肺门部位的肿瘤,并可以在直视下取到病理组织,从而明确病理诊断。

四、超声支气管镜(EBUS-)及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

是在支气管镜前安装超声探头,结合专用针吸活检针,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行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避免误穿大血管。目的也是为了取到病理组织,明确病理诊断。

五、CT引导下穿刺活检

这也是明确病理诊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是在CT引导下,用专用穿刺活检针穿到肿瘤部位,抓取到肿瘤组织的一种方法。

六、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收集患者的痰液,送检脱落细胞学检查,如果能在痰液中发现肿瘤细胞,也可以作为肺癌最终的诊断依据。

七、转移病灶的活检病理

如果发现时患者已经出现了肺外的病灶,比如,出现了颈部、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也可以通过这些肿大淋巴结的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如果穿刺病理发现了癌细胞,也可以作为最终的诊断依据。

八、手术切取肿瘤送检

手术直接切除后送检病理,是一种治疗性诊断,对于其它检查高度怀疑肺癌的患者也可以直接手术切除,并送检病理检测。

总之,肺癌的诊断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但最终的手段都是为了取到病理,这也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

如何确诊肺癌?

  肺癌的诊断包括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以及病理诊断,其中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根据患者是否有吸烟史、肺癌家族史,以及有无咳嗽、胸闷、胸痛、咯血等症状做出疑似肺癌的诊断,然后需要胸部透视,CT观察肺部是否存在结节、肿块及淋巴结,从而做出影像学诊断。再根据影像学表现,决定行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或者经皮肺穿刺活检获得肿瘤细胞组织,进而确诊肺癌。
  肺癌的预防应该从其高危因素致病因素谈起:
  1、戒烟:大量的数据表明,吸烟与肿瘤的发生,尤其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吸烟的人还有被动吸烟的人,都比不吸烟、没有被动吸烟的人,发生肺癌的几率高10-20倍,因此戒烟对预防肺癌的发生至关重要;
  2、职业防护:如果是接触有毒物质的职业,如经常接触石油、石棉、煤,则应该做好职业防护;
  3、妇女同志经常在厨房,则应该注意油烟机的排放;
  4、对于家族有患肺癌的直系亲属,40岁以上应该定期监测,保持正确的生活方式,防止肺癌的发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99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