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特异免疫疗法:为肺癌治疗开扇窗

佚名 2024-05-13 22:08:16

肺癌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近期推出的一款免疫治疗药物,或许能够为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PD——1/PD——L1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前不久也在中国开启了Ⅲ期临床试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副主任赵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临床试验结果尚未可知,但该疗法或将为中国肺癌患者带来福音。

肿瘤作用机制新发现

人体每天有数十亿细胞死亡和再生,由于外界污染等因素,细胞复制时产生错误的概率非常高,因此免疫系统对各种错误的监控十分重要。“传统免疫治疗是通过增强免疫治疗肿瘤。”赵军说。然而,科学家发现肿瘤细胞之所以能在人体内肆无忌惮地生长,与自身免疫细胞不能识别肿瘤细胞有关。

“肿瘤细胞有一种本领,就是能够逃逸免疫细胞的监控。”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俞强说,肿瘤细胞表面会表达一种蛋白,即PD——L1,它会与监控肿瘤细胞的T细胞的受体蛋白PD——1发生作用。PD——1又叫程序化死亡分子,也就是说,“这个细胞被激活后,会抑制T细胞的生长,诱导T细胞的凋亡”。

而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就可以激活T细胞上的PD——1蛋白,产生死亡信号,造成T细胞死亡。“本来免疫细胞是要消灭肿瘤细胞的,现在肿瘤细胞却产生了一个新武器去杀死免疫细胞。”俞强解释说。

正是发现了上述免疫机制,科学家研究了PD——1/PD——L1抗体阻断该通路,这样T细胞就能识别肿瘤细胞,进而攻击肿瘤细胞了。

目前,这种抗体已经在美国获准上市,那么为何还要在中国重新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呢?“中国人基因和外国人基因还是不一样的,生理指标和外国人也不完全一样,药物的安全性还是要再检查。”俞强解释说。

肺癌治疗获突破

从利用干扰素等免疫因子诱导免疫,到利用胸腺肽等直接提高淋巴细胞数量,再到细胞免疫,医学上利用免疫疗法消灭肿瘤的研究已持续多年,只不过这些疗法“在实体瘤,如肺癌、胃癌等的治疗上,效果并不好”,赵军说,PD——1/PD——L1抗体是“一个技术性突破”。

据了解,美国《纽约时报》和《科学》杂志在2013年就曾将PD——1/PD——L1抑制剂等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评为“重大突破”。这种药物早期在黑色素瘤治疗上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后来研究发现有些肺癌、肝癌与黑色素瘤共享一个免疫机制。

但这种药物并非对所有肺癌均有效,只能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赵军介绍说,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患者中所占比例可达70%——80%。如果药物有效,患者的生存期将延长9个月左右。

“肺癌如果不治疗,生存期也就半年左右。做化疗也就延长8个多月。”赵军坦言。所以这种新型免疫疗法“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诸多问题待解

虽然这种新的免疫制剂相较于传统化疗毒性较小,但也并非完全无副作用。“肿瘤细胞的麻烦之处就在于,它是人体自身产生的细胞。”俞强说,“它有很多地方太像我们人体细胞了,所以现在没有肿瘤药是无副作用的,只是一些相对来说好一些。”

“免疫治疗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了新希望。”赵军称。但他对该药物表达了一定担忧。在赵军看来,该药物现有数据来源仍存在局限性,长期使用是否会产生毒性、耐药性等问题尚不确定,另外如果引起免疫风暴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尚待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王洁还指出了该疗法面临的其他挑战,“在提倡精准医学的今天,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免疫治疗的预测因子,才能有的放矢”。

对于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赵军表示,现在“只是抓到了一个很小的线索”。“免疫治疗,我们既要看到其巨大的潜力,同时也要避免盲目乐观,正确评价其价值。”王洁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93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