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扑尔敏、氯雷他定等,大家都能大概想的起来,但是干吗用的,就不一定清楚了,所以,今天来说说这一类药物。
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的基础是慢性炎症(非细菌所致的炎症,此炎症非彼炎症)。导致气道过敏性炎症、水肿、分泌物增多及痉挛的炎症介质有许多,目前各路专家认为最主要的要有组胺、及白三烯。这两位是我们的头号公敌。积极的抑制它俩的功能、减少它俩的产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及哮喘中,极为重要的手段。因为组胺从细胞中分泌出来后,在体内跟很多目标细胞结合,产生了各种过敏性症状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湿疹等。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过敏药物,分为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非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抗白三烯药物)。其中抗组胺类药物已经历经三代的开发。目前使用的已经是第三代药物如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
这些产品的升级换代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第一代产品的扑尔敏(氯苯那敏)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的药物,还有非那根(异丙嗪)。它除了抗过敏效果还可以之外,另外一个作用也是杠杠的那就是犯困(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且起效时间较为缓慢。我既往每次吃扑尔敏,第二天铁定上课迟到、上班迟到,因为实在困得要命。真是因为此缺点,所以限制了其使用,且被很多人所讨厌。第二代产品的代表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这些药物的最重要的改善之处在于无嗜睡作用,作用时间较长。但是对于喷嚏、流鼻涕和鼻痒的效果可能好些,但是对于鼻塞效果还差些。既然如此好的疗效,为什么还会被第三代产品替代呢。那是因为第二代产品中部分产品对心脏有毒性作用,所以第三代产品呼之欲出。代表药物如: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这些都是目前明星级别的药物。第三代产品作用更强、不良反应少、作用时间更长等,在过敏性鼻炎中使用极其广泛,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逐步得到重视。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顾名思义,药物的作用就是用来抵抗组胺所产生的一系列不良作用。组胺跟人体靶细胞一旦结合就会产生许多过敏症状(我们叫变态反应,过敏更为人们熟知),抗组胺类药物的存在,就像小三一样更吸引靶细胞。靶细胞都被小三勾走了,大部分时间也就跟小三在一起了,跟组胺在见面时间、在一起的时间当然少了。所以过敏性的症状也就逐步得到改善了。这里举的就是其中一个简单的例子,其实抗组胺类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及引起的反应远不止这些。
那为什么不生产出吸入剂的抗组胺类药物呢。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的口服吸收良好,在体内能广泛分布。而又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的人群,就是我们所称的“过敏体质”(我们叫 全身特应性体质)。全身特应性体质的概念提出,正好可以解释,有过敏性鼻炎的人群,往往容易合并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从小容易湿疹的孩子,孩子以后有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较高。抗组胺类药物要取到这方面的作用,就得散播到体内各个地方。仅仅局部吸入治疗,效果就达不到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子。
以下简单介绍重要的代表药物
1、地氯雷他定
地氯雷他定是第三代抗组胺类药物,是氯雷他定的改良产品,作用更强,而副作用更少。按照药物作用研究结果提示地氯雷他定是氯雷他定药效的10~20倍,且作用时间较长。地氯雷他定长时间连续用药,亦不会在体内产生有明显临床相关的药物储积,所以奠定了它可以长时间使用的一个事实基础。
在合并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患者治疗观察中,发现服用地氯雷他定能有效缓解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症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批准用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过敏性鼻炎及荨麻疹及2岁以上儿童的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以及哮喘病的辅助治疗。
地氯雷他定常见的副作用如头痛、轻微头晕、疲劳等,发生率极低。需要注意的是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群慎用。这个药物因为使用时间不够长,关于孕妇使用的问题上午足够依据,所以慎用。但是氯雷他定片依据FDA的分级是属于较为安全的B类,但是哺乳期同地氯雷他定一样属于禁用范围。
2、酮替芬
酮替芬是使用时间很长的一类抗组胺类药物,广泛用于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长期控制治疗,效果尚可。且因为价格低廉所以经久不衰,在经济欠发达的确最为广泛。相比于地氯雷他定,中枢神经抑制不良反应稍明显,易出现困意、 疲倦乏力等,这些反应,通常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减轻甚至消失。但是其仍然存在自身独特的特性,如具有“类固醇效应”对非过敏性哮喘(职业哮喘、阿阿司匹林性哮喘、运动型哮喘)等有一定防治作用,而且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依赖的严重哮喘患者,配合使用酮替芬治疗,可以减少部分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等。
关于安全性,综合国外的长时间的研究,长时间使用酮替芬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且证明配合酮替芬使用能减少支气管平喘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等。那为什么未能写进指南,因为FDA未批准。所以儿童中的使用,仍然没有完全推广使用。
从药物的角度来讲,一般就是抗过敏药物,医院都有,大同小异就那些品种。
过敏性疾病都是接触到过敏源才导致发作的,所以做过敏源检测,明确自己对什么东西过敏很重要,知道自己对什么过敏,然后才知道怎么避免接触,不接触就不会发作。
如果是春秋季明显发作,那可能是花粉过敏,出门戴口罩,少去公园等地方,
如果是一年四季都发作,并且接触被褥就明显不适,那基本肯定是尘螨过敏,(70%的过敏性鼻炎尘螨过敏导致的)
螨虫过敏分很多症状,常见的有皮肤过敏和呼吸道过敏两类:
一、皮肤过敏:主要表现为过敏性皮炎,湿疹等等皮肤问题,还有过敏性结膜炎。
二、呼吸道过敏:主要表现为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等综合征。
三、去医院做过敏原筛查,目前有抽血检测和皮肤点刺检测,都是比较准的。但是不要相信什么生物共振检测,那个不准。
如何判断是否尘螨过敏?
1、尘螨过敏多半会有鼻子眼睛痒,尤其是晚上睡觉或者早起有鼻噻咳嗽打喷嚏等问题,到空气好的地方就好转。
2、打扫卫生的时候症状变严重,换季的时候新换被褥或者衣服,就有明显的严重的情况。
3、就是出现了刚刚提到的各种疾病症状
一般治疗分三个方面:
1、改善生活环境,减少过敏原接触。
过敏是体质问题,本身并不是病,只是说您属于过敏性体质,在不遇到过敏原(螨虫以及螨虫产生的尸体粪便等形成的灰尘)的情况下,您是根本不会有任何过敏症状的。所以预防过敏性疾病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善生活环境,避免接触过敏原,不接触或者少接触,自然就不会或者可以减轻发作的概率。家庭中导致过敏的尘螨90%以上都在床上的被芯,床垫和枕芯里面,其余的在衣柜,窗帘,还有地板灰尘等地方,如果把床上用品都用高密度防螨虫床上用品隔离,比如帕雷丁防螨四件套。然后配合搞好卫生,可以让家里的过敏物质的含量降低90%以上,能够很好的缓解过敏症状。除了用专业防螨寝具,配合搞好家里的卫生也是很重要的。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请务必注意控制好家居环境
衣柜里的衣物,不常用的,请用真空收纳包装起来。
长时间不用的衣物和被子,重新拿出来用的时候,一定要先洗晒再用。
别玩毛绒玩具四、空调过滤网记得经常清洗。
房间经常拖地,把各种家具和地板窗台等地方的灰尘都弄干净。
室内别养花草,越简单越好。
经常开门窗通风,让过敏物质飘到室外去。
2、权宜治疗:
也就是说当过敏发作的厉害的时候,医生给您开抗过敏药物,(通常为激素类药物),通过用药物来改善过敏症状。起到短期的减轻痛苦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医生都采用这种方法。这个是权宜之计,所以我们且叫他权宜疗法。刚说了过敏是体质问题,本身不是病,所以目前没有什么药物是可以改变体质的。所以药物都是短期控制,如果停药一段时间,但是你依然生活在这个充满过敏原的环境,很快过敏就会从新发作的,如此循环往复,所以过敏是慢性的,很难解决的问题。
3、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其实属于免疫疗法,如果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来解释什么叫脱敏治疗,那就是挑担子,每个人的力气是不一样的,有的人30斤就扛不住了,有的人能扛100多斤。过敏也是一样的,有些人睡在螨虫堆里也不会产生过敏,因为他的体质可以耐受这个东西,不会产生排异反应,但是有些人吸入30只螨虫,就导致鼻粘膜水肿发炎然后导致鼻炎,哮喘等一系列的问题。脱敏治疗就是通过给您注射或者舌下滴尘螨提取物,通过科学计算的剂量,逐渐增加你对过敏物质的接触量。30只你可能10天才适应,然后加到35只的量,然后40只的量,直到100只,或者200只的量,这个和挑担子是一样的,如果一下从30斤的力气加到80斤的担子,你肯定挑不起来,但是每天给您加一斤,通过几个月,您肯定可以逐渐接近挑起80斤那个力气,而且也不会有很大的痛苦。
好的脱敏治疗成功率60-70%,儿童的成功率大于成年人。
优点:如果成功,那可以把个人对尘螨的耐受度提高的一个更高的阶段,确保在大部分环境下不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缺点:治疗周期很长,难以坚持,比如注射脱敏,需要孩子定期到医院注射脱敏制剂,频率从每个星期到每个月去数次不等,持续时间2-4年,对于远离医院或者学业工作在身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如果中断,就影响了治疗效果,导致失败。还有一些人对脱敏制剂不耐受,也不能脱敏治疗。
望采纳哦
抗组胺药分为两类: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前者主要用于抗过敏,后者主要用于抗溃疡。
H1受体拮抗剂
H1受体拮抗剂(H1 receptor antagonists,H1RAS)传统地按其药理作用不同分为:
第一代H1RAS,如氯苯那敏、赛庚啶、羟嗪等;
第二代H1RAS,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啶、咪唑斯汀、阿司咪唑等;
第三代H1RAS,如非索非那丁、去甲基阿司咪唑、脱羧基氯雷他啶等.主要用于抗过敏。
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
扑尔敏(chlortrimeton,chlorpheniramine)
口服: 成人 4mg tid。小儿 0.35mg/kg/天,分3~4次。肌注:5~20mg/次。
安太乐(atarax,hydroxizine)
口服: 25mg,qd~qid。
脑益嗪 (cinnarizine,mitronal,stutgeron)
口服: 25mg,qd~qid。
非那根 (异丙嗪,promethazine,phenergan)
口服:12.5~25mg,qd~bid。针剂,2ml含50mg,肌注25mg~50mg,qd。也可加在5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qd。
赛庚定(cyproheptadine,periactin)
口服:2~4mg,qd~qid。
酮替棼(ketotifen)
口服:1mg,qd~bid。
多虑平(doxepinum)
口服:25mg~50mg,tid。
息斯敏(阿司咪唑,astemizole)
口服:10mg,qd。
特非那丁(terfenadine)
口服:60mg,bid。
西替利嗪(仙特敏,cetirizine,Zyrtec)
口服:10mg,qd。
氯雷他定(克敏能,loratadine,Clarityne)
口服:10mg,qd。
克敏(triprolidini):口服:2.5~5mg,bid。
阿化斯丁(新敏乐,acrivastine)
口服:8mg,qd~tid。
H2受体拮抗剂
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
甲氰咪呱(cimetid):口服:200~300mg,tid;静滴:0.4加入5%葡萄糖液500~1000ml中,qd。
丙谷胺 Proglumide(蒙胃顿)
作用机理:为胃泌素受体拮抗剂,有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其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虽较甲氰咪胍为弱,但本品毒性低,长期服用也未见任何特殊毒副作用。
功 能:临床可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尤适用于慢性胃酸过多所致的溃疡、胃炎注意事项:偶有便秘或者稀便、腹胀、黑便等不良反应,并不影响继续治疗。
法莫替丁 Famotidine(胃舒达)
作用机理:为H2受体桔杭剂。本品的作用比甲氰咪肌和甲硝呋胺更强,据报导其强度比甲氰咪胍大30倍以上,比甲硝呋胺(即雷尼替丁)大6倍以上,其作用时间也较长,约较上述两药长1/3,因此本品具有效力强,副作用少,使用更安全的特点。
功 能:为用于胃及十二脂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较好的药物。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较少,有时可有头痛、便秘等。肝肾功能不良、孕妇、小儿慎用。
甘珀酸钠 Carbenoxolone Sodium(生胃酮钠)
作用机理:本品为甘草中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或甘草皂甙)以水解得到的甘草次酸的琥珀酸半酯制剂。经临床实践证明本品有较强的抗溃疡作用和肾上腺素皮质激素样作用等,对胃溃疡有较好疗效。本品并不抑制胃酸分泌,也不干扰组胺的作用,对植物神经和胃肠运动也无影响,而是它在酸性溶液中可与胃蛋白酶结合发生沉淀,从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还能增强胃粘液分泌量和粘稠度,增强胃粘膜抵抗力,延长胃上皮细胞的生存期限,减少胃上皮细胞脱落,故可保护胃粘膜免受胆汁反流的损害,促进溃疡愈合。本品对平滑肌无抑制作用故不能解痉本品还有镇咳、利胆的作用。
功 能:临床可用于溃疡病(主要是胃溃疡、对十二指肠溃疡作用较差)和阿狄森氏病。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主要可有钠潴留、低血钾等,对老年人、高血压、心脏病及肝、肾疾患者慎用。
甲氧溴苯酰胺 Bromopride(胃本、溴必利)
作用机理:本品具有显著的调节胃肠运动和抗溃疡作用,可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水溶性胃粘液分泌,保护胃粘膜等。并具有镇吐及弱的局部麻醉作用,服用后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疗效,对患者的反酸、腹胀、嗳气及上腹疼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对服用西咪替丁无效的患者可改用本品可获一定疗效。
功 能:临床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及十二指肠炎、出血性直肠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病、上腹部痛、恶心呕吐等。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主要是用药后可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嗜睡、乏力、口干等,但停药后一般自行消失。本品勿与精神病药物同用。
甲硝呋胺 Ranitidine(雷尼替丁(ranitid)、善得胃)
口服:150mg,bid。
作用机理:为一组胺H2受体阻断剂,其基本结构与甲氰咪胍不同,其作用均比甲氰咪胍强,并能长效、速效和副作用少为之特点,口服后能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达12小时之久。
功 能:临床可用十二指肠溃疡、良性胃溃疡、手术后溃疡、反流性食道炎等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不明显,可有头痛、皮疹、腹泻等均少见。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妇、婴儿不宜用。
罗沙替丁 Roxatidine
作用机理:为H2受体的选择性拮抗药。阻滞胃粘膜壁细胞组胺H2受体,而有效的抑制胃酸的分 泌,其疗效与西米替丁相当,但毒副反应较少。
功 能:临床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也用于麻醉前给药,以防止吸入性肺炎。
注意事项:有嗜睡、便秘、恶心、腹胀、头痛、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肝、肾功不全者慎用,偶有皮疹等过敏反应时应停药。
用途
编辑
抗组胺药由于制作容易,价格便宜,给药方便,且对多种变态反应病有效,所以临床用途广泛。除了治疗速发变态反应外,也常用于防止药物反应和输血反应;这类药物大多有中枢抑制和麻醉作用,所以也用于辅助治疗某些精神病和神经病;它对前庭有抑制作用,所以又适用于梅尼埃尔氏病所致的眩晕、晕车等场合;此外,它还用作一般的止痒、止咳、止痛、镇静,或作为麻醉前用药。它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较差,这是因为哮喘发作时,白三烯收缩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远较组胺为明显的缘故。所以抗组胺药不作为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物。H2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H1受体拮抗剂大多有引起困倦的副作用,所以司机、高空作业者、操作高速转动机器的工人等应慎用。息斯敏、特非那丁等没有这方面的副作用。
药理作用
编辑
大多数抗组胺药与组胺有共同的乙胺基团:X-CH2-CH2-N。抗组胺类药物根据其和组胺竞争的靶细胞受体不同而分为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两大类。根据是否有中枢镇静作用而分为嗜睡性和非嗜睡性两类。根据其化学基团类别又可分为氨烃醚类、烃胺类、哌嗪类、乙烯二胺类和吩噻嗪类等。各种抗组胺药的抗组胺作用强弱不同,有些则具有其他药理作用,包括抗乙酰胆碱、抗肾上腺素、抗5-羟色胺等作用。抗组胺药从胃肠道和注射部位迅速吸收,多数制剂在30~60分钟内生效,维持4~12小时,在肝内羟化及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于24小时内从尿中排出,只有少量以原形排出。
鼻炎常用药
编辑
治疗过敏性鼻炎常用的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根据其药效、作用时间及产生的毒副作用的不同,有第一代和第二代之分。第一代即指传统的抗组胺药,这类药作用时间较短,具有镇静、口干等副作用。代表药物有:
曲吡那敏(扑敏宁):镇静作用较弱,但肠胃反应较多。
苯海拉明:特点是镇静作用较强,肠胃反应较弱。
扑尔敏:抗过敏与中枢抑制作用均较强。
羟嗪(安泰乐):药效较强,也较持久,兼有对抗另一过敏物质5-羟色胺的作用。
赛庚啶:抗过敏作用强,剂量亦小。
酮替芬:是一种特殊的抗组胺药,除具有抗组胺效能外,还有稳定肥大细胞膜和抗5-羟色胺作用。
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抑制血管渗出、减少组织水肿和抑制平滑肌收缩的效能,但因具有中枢抑制和抗胆碱作用,可引起嗜睡、口干等副作用,且作用时间短,每天需服药2~4次,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最突出的特点是中枢抑制作用轻微,且多数为缓释长效制剂,每日只需服用1~2次,给患者带来方便。其代表药物有:
特非那定(敏迪):每片60毫克,一日服2次,每次1片。它是最早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在我国广泛应用。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发现有严重心脏不良反应后,现已限制使用与生产。
阿司咪唑(息斯敏):每片10毫克,一日服1片。药效可维持1周。也曾在国内风行一时。但它也有心脏毒性作用,目前基本不用。
西替利嗪(仙特敏):是羟嗪的体内代谢物,部分患者服用后有轻微嗜睡作用。一日1次,每次10毫克。可使过敏反应引起的分泌物增多和血管扩张得到控制。
美喹他嗪(玻丽玛朗):特点是有较明显的抗胆碱作用,服后口干明显,对与胆碱能有关的荨麻疹 疗效更为确切,推荐剂量为一日2次,每次5毫克。
氯雷他定(克敏能、开瑞坦):除具有抗组胺作用外,还有拮抗细胞间粘附分子的作用,达到减轻变态反应性炎症的效果。一日1次,每次10毫克。
盐酸左卡巴斯汀(立复汀):是一种强效的局部用抗组胺药,它避免了全身应用产生的不良反应,起效迅速,效果确实。喷一次药效可维持10小时以上,故一日喷2次即可。
1、药物疗法:以抗组胺药为主,由于抗组胺药有多种而且每个人对抗其嗜睡副作用的体质不同,所以建议你针对一位医师来调药,不要一无效马上换医师,如此徒然浪费时间和金钱且又不见得较好。另外有拟交感神经剂以增强交感神经功能,不过有心悸之副作用,使用上也需小心。另外低剂量之类固醇也是常用的,只要不长期使用且能配合医师指示,则安全上应无需多虑。
2、鼻内喷雾剂:效果比较局限,有的预防较好,有的对鼻塞有效,有的对鼻痒有效,切莫长期使用,因为有可能会造成药物性鼻炎。
3、脱敏疗法:这是在测出过敏源之情况下以微量稀释之过敏源溶液逐量长期注射,以达到对此抗原产生耐受性的方法。不过此法要求过敏源单一且明确,所以许多病人不适用。
4、统手术治疗:该疗法是切除部分肥厚鼻甲,创伤大,严重影响鼻黏膜正常功能,且术后还需填塞鼻腔,危险性大,极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
治疗原则是尽量避免过敏原暴露,合理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有条件的患者可应用特异性免疫疗法。此外,针对IgE的单克隆抗体对重症过敏性鼻炎亦有良好效果,但价格昂贵。对过敏性鼻炎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预防和减轻哮喘的发作。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过敏性鼻炎,但标准化综合治疗可以达到最佳的症状控制,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期治疗 当出现严重鼻塞影响呼吸,或诱发支气管哮喘,或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时应立即就近就医,采取紧急治疗。
一般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对已经明确的过敏原,要尽量避免与之接触。
花粉症患者在花粉播散季节应减少外出,也可使用一些控制过敏原的工具(如特殊口罩、眼镜、鼻过滤器、花粉阻断剂霜、鼻纤维素粉等),减少鼻吸入或结膜接触致敏花粉,从而减轻鼻和眼的症状; 对真菌、尘螨过敏者应常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干爽; 对动物皮屑、羽毛、排泄物等过敏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动物。 药物治疗 由于服药简便且效果明确,药物治疗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措施。
抗组胺药
H1抗组胺药是治疗轻度间歇性鼻炎及持续性鼻炎的首选药。对治疗鼻痒、喷嚏、鼻分泌物增多症状有效,但对鼻塞症状无明显作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溴苯那敏、赛庚啶等)因有明显嗜睡作用,现已少用。第二代抗组胺药长效、安全性好、无嗜睡作用,现多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
口服抗组胺药
一般在服药后半个小时起效,常用的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鼻喷剂抗组胺药
起效较快,一般在用药后10~15分钟起效。左卡巴斯丁鼻喷剂每侧鼻孔喷2下(80μg),每天用2次,严重患者可增至3~4次;氮卓斯汀鼻喷剂每侧鼻孔喷2下,每天2次,每天总量0.56 mg。
糖皮质激素
多使用鼻内糖皮质激素制剂,特点是鼻黏膜局部作用强,可将全身不良反应降至最低。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丙酸或糠酸氟替卡松等喷鼻剂,一般每侧鼻孔喷2次,每天1~2次。
中-重度间歇性或者持续性鼻炎应该首选鼻内糖皮质激素,也可酌情加用二代H1抗组胺药,一般用药4~12 周。 花粉过敏患者发作时间较明确,所以应在每年发病前两周开始使用鼻内糖皮质激素,到发病期再加用抗组胺药, 一般能使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 少数季节性加重的重症患者,局部用药疗效不佳者,鼻塞、流涕等症状严重者,以及伴有下呼吸道症状者需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疗程一般不超过两周,且应注意用药禁忌证。一般采用口服醋酸泼尼松,每天30mg或甲泼尼松每天16~24mg,连服7天后,每天减少5mg,最后改为鼻内局部应用。 减充血剂
多采用鼻内局部应用治疗鼻塞,造成鼻黏膜肿胀的血管有肾上腺能受体α-1和α-2,前者对儿茶酚胺类较敏感,常用1%麻黄碱治疗(儿童为0.5% );后者对异吡唑林类的衍生物较敏感,常用羟甲唑林治疗。 口服苯丙醇胺(PPA)等减充血药有效时间更长,但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患者应慎用。一般使用7~10天,长时间使用可能引起药物诱导性鼻炎,使鼻塞更为严重。 抗胆碱药
用于治疗鼻溢严重的患者,0. 03%异丙托溴铵喷鼻剂可明显减少鼻黏膜分泌。
肥大细胞稳定剂
色甘酸钠可稳定肥大细胞膜,防止其脱颗粒、释放介质,一般选用4%溶液滴鼻或喷鼻;也可口服尼多可罗,效用明显强于色甘酸钠。
抗IgE抗体
奥马珠单抗是一种人源重组抗IgE单克隆抗体,主要适应证是其他药物治疗后仍无法控制的重度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患者。但其治疗周期长,经济成本高,因而未能广泛应用。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
白三烯是参与过敏性鼻炎发病的主要介质之一,通过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微血管渗漏和增加黏液腺分泌而起作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改善夜间症状,缓解睡眠障碍。
最常用的是孟鲁司特,可改善过敏原引起的鼻和眼症状,花粉季节前应用孟鲁司特可显著改善症状,可选择液体或口服崩解片。孟鲁司特是孕期B类药物,孕妇也可服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72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4类常用药的正确服用方法
下一篇: 排卵试纸测到强阳多久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