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阿根廷infobae网站1月30日报道,30日,哥伦比亚卫生部发表公告称,哥伦比亚国内28个省193个市都有感染寨卡病毒的患者,人数达到20297人,而1月份最后一周的患者记录显示,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人数急剧增长,从890人增至2000多人。
据悉,哥伦比亚东北部北桑坦德省内登记了最多的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人数——769名,其次是巴兰基亚省和威拉省,分别有235人和217人。虽然这种病毒不具有致命危险,但值得注意的是,寨卡病毒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引起胎儿脑畸形。哥伦比亚卫生部门预计,该国会有多达60万人感染寨卡病毒,并建议女性暂缓怀孕。
据世卫组织统计,美洲、非洲等已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寨卡病毒传播。疫情最严重的是巴西、哥伦比亚等美洲国家。世卫组织表示,目前在亚洲地区还没有报告病例。
70多年前,人类发现“寨卡”病毒,但直到2007年,世界上才首次出现寨卡引发的小规模疫情。近期,这一貌似“冷门”的病毒袭扰巴西并蔓延至南美多国。
去年10月至今年1月,巴西新生儿小头症疑似病例将近4000例,而巴西往年平均每年新生儿小头症的患者数量只有163人。寨卡病毒被怀疑是罪魁祸首。
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萨尔瓦多、牙买加等国卫生部门建议妇女推迟怀孕。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旅行警告,建议孕妇暂时避免去寨卡病毒流行的地区旅行。
【病毒从哪来?】
1947年,人类在乌干达一只猕猴体内发现寨卡病毒。次年,科学家在非洲伊蚊体内再次发现这一病毒。这种病毒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到人类体内,和同样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登革热以及基孔肯亚热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三种病毒主要发源于西非、中非以及东南亚地区,并在全球大部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出现。
2007年,位于西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雅浦岛首次暴发寨卡疫情,75%的居民被感染。而此前,全球只有极少数人类感染寨卡病毒的报告。2013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再次暴发寨卡疫情,同时出现登革热和基孔肯亚热。
这一病毒是如何来到南美洲的呢?
基因分析发现,巴西出现的寨卡病毒与在南太平洋国家传播的寨卡病毒最相似。
巴西2014年举办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后,一直对新病毒保持戒备。由于没有来自寨卡病毒流行的太平洋岛国球队参加世界杯,因此排除病毒在此时传入的可能。
也有推测认为,病毒可能是在2014年8月里约热内卢举办国际皮划艇赛事时传入,当时有许多来自太平洋群岛国家的选手参加比赛。
另一种可能是病毒从智利经由陆路传入巴西。一名从智利复活节岛回国的游客被确诊感染寨卡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说,由于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遍布几乎每一个美洲国家,因此疫情或将继续蔓延。
【危害有多大?】
大多数寨卡病毒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病毒。研究发现,80%的感染者并无任何症状,只有小部分人会出现持续一周左右的发热、皮疹、红眼、头疼、关节和肌肉疼痛。尚未有感染者死亡的报告。
寨卡病毒虽然相对“温和”,但有证据显示,它同可能危及生命的神经疾病“古兰-巴雷综合征”相关。
2015年初,巴西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后,古兰-巴雷综合征病例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巴西新生儿小头症病例激增。
尽管尚未有明确证据证明寨卡病毒导致新生儿小头症,但在母亲的羊水以及新生儿的大脑组织中均发现了此种病毒。
寨卡如何影响大脑目前还不得而知。上世纪70年代,一项研究发现这种病毒能够在小老鼠的神经细胞进行复制并将其摧毁。而近期的基因分析显示,寨卡病毒或正在发生突变。这恰恰可以解释它在致病性和影响蚊虫或其他宿主的能力方面出现的变化。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如何预防登革热和塞卡病毒病
你知道什么是登革热吗?你知道什么是寨卡病毒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预防登革热和塞卡病毒病的知识,欢迎阅读。
知识介绍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
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从接触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尚不清楚,可能为数天。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20%会表现轻微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预防措施 目前还没有有效预防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的疫苗,预防的最佳方法就是做好防蚊灭蚊、清除家居积水和出现疑似症状后及时就医。防蚊灭蚊清除家居积水及时就医
1.防蚊灭蚊
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寨卡病毒病也主要通过蚊子传播,也可以通过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寨卡病毒病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包括发热、红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脓性结膜炎等。寨卡病毒病被认为对孕妇威胁最大,因为可能会引起新生儿小头症。只要不被蚊子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
(1)学校会定时对学校公共区域进行灭蚊操作;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同学们还可以到宿管处领取灭蚊片。
(2)在病毒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外出活动或旅行时,如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还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
2.清除积水
传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的蚊子生长在家居环境的小型积水容器中,清除积水,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
(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寨卡病毒病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
3.及时就医
在登革热寨卡病毒病流行的夏秋季,突起高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出现多见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的皮疹,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者通过蚊子传染给其他人。
;
寨卡病毒“克星”来了, 日常该避免蚊虫叮咬。
一直以来,寨卡病毒“爆发式传播”都是“受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全球并无可有效防治寨卡病毒感染的疫苗或药物。中国专家团队经两年艰辛攻关,近日在抗寨卡病毒药物研究中获重要进展。?
?
寨卡病毒研究成果示意图(来源中新网)?
据悉,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陆路、姜世勃研究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团队,合作设计的“多肽类病毒灭活剂”可有效杀灭寨卡病毒,阻止其感染孕鼠及其胎儿,对研发防治寨卡病毒感染的药物有重大意义,引世界关注。?
那么,寨卡病毒究竟是什么?它通过什么途径传播?我们日常生活中又有什么防微杜渐的途径??
什么是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
?
图:37℃情况下,电镜中观察到ZIKV的形态(Kostyuchenko et al. 2016)
如上图,在37摄氏度情况下,寨卡病毒呈球形,直径40-70 nm,有囊膜,其囊膜包裹着由一条正链RNA构成的基因组,其大小约10.8 Kb。?
寨卡病毒还有几位近亲,如登革病毒、黄热病毒以及西尼罗河病毒,他们都属于黄病毒科的黄病毒属。?
寨卡病毒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那么,这种病毒又是如何传播的呢??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不会因为接触患者而感染。?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媒(伊蚊)传播,伊蚊叮咬了寨卡病毒感染者后被感染,通过再次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上文提到的寨卡病毒的几位近亲也是通过蚊媒传播的。?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媒(伊蚊)传播(图片来源网络)?
伊蚊有很多种类,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
埃及伊蚊在全球热带地区广泛分布,我国的海南省、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边境区域和台湾南部都有其分布。?
除了伊蚊传播,寨卡病毒也可经其它方式传播,但都比较少见,如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也曾有报道证实寨卡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播给婴儿。虽然乳汁中能够检测到寨卡病毒RNA,但尚没有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
感染寨卡病毒后有什么症状??
虽然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但是80%的人是隐性感染,即不产生症状,20%的人会有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和结膜炎等,一般持续不到7天,不需要做出特别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格林-巴氏综合征等神经和自身免疫性并发症,但较为罕见。?
?
感染寨卡病毒的症状?
但是,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会引起胎儿发生小头畸形。?
2015年上半年,巴西暴发寨卡病毒疫情以来,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发生率增长了近20倍,而且小鼠实验也表明寨卡病毒可导致胚胎“脑部”神经元大量死亡,造成脑腔变大、脑皮层变薄,表现为典型的小头畸形。?
?
图: 新生儿小头畸形示意图(www.cdc.gov)?
尽管如此,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孕妇比其他人群对该病毒更易感。而且,在寨卡病毒疫情地区,大多数妇女仍然可以正常分娩。?
因此,备孕或怀孕中的妇女无需恐慌,而且小头畸形可以在妊娠期通过B超进行筛查,所以,建议曾经前往或生活在寨卡病毒病疫区的孕妇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并向医务人员咨询,按照医生的建议加强胎儿检测。?
日常如何防范寨卡病毒??
由于寨卡病毒通过蚊媒传播,因此在预防方面控制伊蚊叮咬是重中之重!?
伊蚊喜欢在清洁的小积水中产卵滋生,定期对室内室外的滋生地如水桶、花盆、轮胎等进行清理可以从源头上消灭病毒的载体。?
雌蚊吸食人血,一般在白天叮咬人,黎明和黄昏为活动高峰,所以应尽量避免在这些时段在室外绿地等伊蚊较多的地方停留。家庭可使用蚊帐、安装纱窗、蚊香等手段防蚊,从而切断伊蚊叮咬的传播途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48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不同时期的胚芽大小